以下皆為河南省清涼寺汝官窯燒制的瓷器,大英博物館藏。
圖/文:清風盈盈
北宋汝窯葵口盞託(Flower-shaped bowl stand)
北宋宮廷用汝窯盞託搭配各式茶盞來飲茶。12世紀,韓國的陶瓷藝人幾乎複製了(close copies)汝窯瓷器供應給高麗宮廷。韓國青瓷(celadons)和中國汝窯使用的釉化學成分相似,表明了當時已存在國際間的技術交流。
這個盞託的顏色相比於其他幾件要略深綠,在暖光打燈下也能比較明顯看出綠色,而不是藍藍綠綠灰灰傻傻分不清楚。時間過去太久,我也已經不記得它本來的顏色,當然在大英的時候本來也看不清楚,不過推測應該是更接近其他各窯各種青瓷的顏色。雖然是花式盞,但是也用的是相對硬線條的葵口,整體而言顯得大氣樸拙。
北宋汝窯玉壺春瓶(Bottle with copper rim mount)
宋朝的作者錯誤地認為汝窯採用的釉含有清涼寺當地開採的瑪瑙所磨的粉(powdered agate)。實際上,汝窯那種美麗的青色是由於溶解的氧化鐵以及極低含量的二氧化鈦所致。鈦有泛黃效果(yellowing effect),能使釉色呈現青色。這件玉壺春瓶的撇口處還有銅的包邊。
這個瓶子查了好久到底應該是什麼瓶,看了好些各種瓶子的特徵,覺得對應一般的玉壺春瓶這個瓶腹也太圓了些,但實在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只好還叫玉壺春瓶,對不對我是不知道的。這件算是這一小組裡最柔和的一個器型了,得益於那個圓圓的肚子和長長瓶頸上的撇口。不過宋人又給加了銅包邊,一下子就把個瓷器的精緻柔美給中和了不少。柔中有剛,符合我的審美。
北宋汝窯青瓷盤(Dish with Ru glaze)
陶瓷藝人用木做燃料燒制了這些饅頭形(steamed bread buns)的盤子。2000年,在偏僻的清涼寺村邊緣發現了汝窯遺址。該窯址兩個燒造區出土了成堆的窯爐和陶罐碎片,證明了一段短暫但密集的青瓷燒造時期。
我終於知道饅頭怎麼用英文解釋了,感謝這個饅頭盤子。大英還趁機介紹了一小段歷史,一看就是敷衍的湊字數。其實我還挺想知道盤子中那些偶有的金點點是什麼。
北宋汝窯雙魚筆洗(Brush-washers with pairs of fish)
河南的工匠先將這些橢圓形的汝窯筆洗上釉,然後燒制,使得筆洗底座留下了三個極小的芝麻形狀的無釉痕跡。筆洗內,釉下雕刻著兩尾魚。無論是橢圓形的造型還是雕刻裝飾都使得這些筆洗彌足珍貴。
雙魚筆洗,講真的,看到雙魚真的很考眼力,反正我在現場是沒看到。相機拍了,我還是沒看到,最後我猜呢,是那個綠綠綠綠綠的形狀就是兩條魚。但是解說牌裡說是雕刻的,不知道是英文我沒理解正確,還是我眼神不太好,我真的看不到雕刻的兩條魚啊。
北宋汝窯筆洗(Brush-washer)
這款淺碟形的筆洗覆蓋著美麗的藍綠色釉,實際深度驚人。筆洗是文房用品之一,至於書桌上,註上水,用於清潔毛筆。當北宋朝廷在金的侵略下不得不從汴京(今開封)遷都至臨安(今杭州)以重建朝廷時,御用品質的汝窯被迫停產了。
這個筆洗沒有圖可以放了,我猜測它應該是上面放在盤子和瓶子中間的那個小物件,可能我本身在博物館的時候就沒弄明白到底是哪個,一年多過去了,現在我也分辨不出來了。
往期回顧 | 博物
【風格定器物】汝窯:天青色等煙雨(一)
【風格定器物】陌生的美麗--青花(三)
【風格定器物】陌生的美麗--青花(二)
往期回顧 | 遊記
北威爾斯兩日自駕遊(一)
旅行的意義(三)
往期回顧 | 隨想
花花世界 一葉菩提(一)
是虞美人還是罌粟?
「
我已經了解到生命中
唯一的美麗——
就是在可能與不可能的認知裡
發現了某種不可抗拒的可能;
...
而我更明白在生命中
唯一的哀愁——
竟然是在有限度的可能裡
發現了它本身全然不可能的事實
」
(張錯 《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