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戶口的24年

2021-12-21 新華網

  黃若依(左一)在順慶公安局辦理戶口登記手續。

  黃若依穿漢服的背景。她至今沒有一張正面全身照。受訪者供圖

  黃若依不是黃若依。或者說,這個名字原本不屬於她。

  她出生時,父母給起的名字叫黃媛媛。只不過,沒有任何文件能夠在法律上證明這個名字的存在。她沒有戶口,也沒有身份證,在人生的前24年裡,她一直是一名「黑戶」。

  由於父母沒有結婚證,且超生,她出生時沒有落戶。後來,辦理戶口登記時,按規定需要提供具有資質的鑑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鑑定證明,可是,母親失聯,父親不配合做親子鑑定,「黑戶」問題就這樣一直困擾著她。

  即使是她親近的朋友,也很難想像,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她無法正常辦電話卡、無法坐火車、不能去正規醫院看病、不能談婚論嫁。

  這個問題,直到今年9月22日,在她求助媒體後才得到解決。在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分局辦理戶口登記那天,她給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名字,「黃若依」。

  辦理戶口以後,她需要迎接的,遠不止那個新的名字。10月30日,黃若依來到南充市教育局,想知道是否可以重新接受義務教育——沒有戶口的日子裡,她幾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

  拿到身份證後的這1個月,黃若依報名了駕照的科目一考試,去醫院看了眼科。她7歲前被寄養在姨婆家,總是挨打,落下了斜視的毛病,小時候總被人說是「鬥雞眼」。雖然她早就原諒了姨婆,但她在意這一點缺陷,為此她沒有拍過一張全身照,只讓別人拍她的背影。

  沒有戶口的時候,她沒法去正規醫院看病,如今她希望能夠把眼睛治好。她想要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1

  在辦理戶口登記之前,黃若依的名字、工作換來換去,戀愛談過幾次,但無疾而終。

  她先後在奶茶店、咖啡館、超市、理髮店打過工,還曾在夜市擺攤,這些工作對身份證檢查不嚴格。在咖啡館打工時,她被人叫做「小鳳」。她總是應聲很慢,因為那來自她借用的身份證。黃若依的朋友張宣說,因為怕被人發現冒用身份證,她每個工作最多做兩個月。

  今年的疫情讓她在城市裡受到的限制又加上了一環——她的微信是託張宣進行的實名驗證,健康碼也要用他的。她借用的身份證在2019年到期,這意味著今年她徹底不能坐火車了。

  從2016年開始,張宣兩次陪著黃若依去派出所諮詢戶口問題,但都繞不開「把你的父母叫來」。這成了黃若依落戶過程中越不過去的一道坎兒。

  她無法提供《出生醫學證明》等材料,根據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她需要提供具有資質的鑑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鑑定證明,來辦理戶口。當地一個派出所所長曾告訴她,「不拿鑑定你到我這來也沒有用,我也沒有權力去執行。」

  但是,黃若依的父親和母親分居後,始終把她看作「歸母親管」的孩子,不願意惹上麻煩,要求黃若依先拿出2萬元才配合落戶。這筆錢後來漲到了5萬元、6.6萬元。黃若依曾經把做親子鑑定的人帶到了父親面前,父親不願意伸手配合採血。

  黃若依開始尋求法律和媒體的幫助。她來到婦聯時,工作人員說,本可以幫她找法律援助,但她沒有身份信息,沒法開推薦信。黃若依去找了律師,想諮詢能否起訴父親,強制要求他配合。律師說,由於她沒有身份信息,不能立案。

  最後,黃若依來到報刊亭,到報紙上去找記者的聯繫方式。

  9月16日,《南充晚報》根據她的敘述刊發了報導,隨後有警察給她打了電話,說他們看了報紙,很快會為她辦理。9月22日,黃若依拿到了臨時身份證。

  拿到身份證後,黃若依首先想到的是上學的問題。

  她沒有上過學。她可以在微信上打出大段的文字消息,但提筆寫字對她來說很困難,「要照著寫才行」,「乘法口訣」也不太會背。朋友劉妙說,以前自己去上學的時候,黃若依就無處可去了。「她認識的字都是自學的,自己看書學的。」黃若依的母親教會了她拼音,而電視成了她重要的老師,「從少兒頻道裡學到很多東西」。

  現在,黃若依住的地方有一個兩層的書架,上面擺放著十幾本書,有《邏輯思維訓練1000題》《每天健康一點點》,還有一套小學語文的教材,書脊上寫著,「義務教育教科書」。

  「義務教育」這個概念,近幾年她才明白。過去,她一直以為不能讀書,是因為家裡交不起學費,「有錢人家孩子才能去學校上學」,因此,她幾乎從未在母親面前問起讀書的事。

  黃若依說,她童年時對未來的職業也曾有很多幻想。她曾經覺得「做警察真好」,還想過成為國家級運動員。但是,沒有上學,這些都無從談起。

  9歲時,她有一天抱著一本書去南充市的一所鄉村小學找鄰居姐姐,就在窗邊站著。一個老師看見了她,以為她是某個班級上的學生。黃若依告訴她,自己不上學,哪個班的都不是。老師說,你把你媽媽叫來,不收學費,只給書本費就好。經過一番勸說,媽媽同意她去那個學校旁聽三年級的課程,但沒有學籍。

  很快她們又搬家了,學校生活只持續了3個月左右。

  10月30日,她來到南充市教育局,了解是否能重新接受義務教育。教育局工作人員說,這麼大年紀的學生沒有學校收。他們建議她可以去試試職中,但是職中也沒有義務接收她。

  黃若依理解教育局的意思,「是當時的監護人給我造成這樣的後果,就是說國家沒有一定的義務去彌補。」但黃若依覺得,「小時候我沒有辦法去思考這些問題,而且我從12歲左右,就沒有人一直帶我,完全是自己長大的」。

  離開教育局,黃若依又來到自己曾經旁聽過的那所學校,想看「能否接收我這麼一個特殊的學生」。副校長說,聽說過她的故事,感覺很同情,但是她的年齡比較尷尬,很難單獨規劃出來一個教師來教。「這麼大的人,來上學也會很奇怪」,學生和其他家長都會有看法。

  小學無法接收,她又去職中諮詢。11月2日,黃若依來到四川省南充中等專業學校,招生老師說,沒有學籍不能收,但是由於她情況特殊,可以去問問教育局能否出示一個什麼證明,這樣他們有可能會收。

  儘管在朋友吳青雲看來,重返校園並不現實,但黃若依自己倒嚮往那樣「枯燥」的生活。「擁有的人不會去珍惜」,她想住在封閉式學校裡面,只有周末可以出來,按時睡覺起床,「在學校裡面你除了學習什麼也不能幹」。她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得到調整。除此之外,她覺得以現在的文化程度,她只能選擇工資不太高的工作。

  2

  小時候,黃若依並沒有感受到「黑戶」帶來的影響。她常去的黑網吧、商場、書店不需要出示證件,身邊的玩伴也都是未成年人,都尚未擁有身份證。「我當時沒覺得我和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

  2013年,17歲的黃若依在江蘇打工時被要求提交身份證。輾轉找到父親,她這才發現,家裡的戶口本上沒有自己。「紙包不住火」,對公司推脫了幾次「身份證正在辦理」後,黃若依離開了那個崗位,回到南充老家。

  黃若依記事起,她父母已分居,她隨母親生活,但12歲時母親和她失聯。找不到父母,為了謀生,黃若依只能借朋友的身份證在本地租房和找工作。

  黃若依說看到別人家人團聚,她覺得「只有我是一個人」。甚至看到戀愛的情侶,她都想到「我沒有身份證,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2019年,黃若依曾和前男友走到了談婚論嫁的節點上。男方父母隱晦地說,「要先把戶口問題解決了」,男友沒有站出來維護她。他們很快分手了。

  因為沒有身份證,她總覺得自己是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小時玩伴徐晴告訴記者,「她以前沒有身份證,條件特別不好的黑賓館才會收她。」張宣還把家裡的房間騰出來給她住過一段。

  她用著借來的身份證,照片上的人和她並不相像,她總解釋會說,「瘦了,所以樣子有變化」「化妝了」。但她還是「提心弔膽,像過街老鼠」。「如果被發現了,我也就實話實說,這不是我想的,我沒辦法。」

  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採訪時,黃若依的父親黃大前說,黃若依在家排行老三,當時上戶口需要交罰款,他們拿不出來這個錢。現在他也不是存心阻撓,只是覺得,家裡有些事還沒有說清,這個女兒應該是歸母親管,擔心以後她母親回來,產生糾紛。他還說,錢是幫她母親存的贍養費。

  黃若依的母親姓名不詳,黃若依說,可能叫「王巧」或「王宗巧」。她是陝西安康人,高中學歷。根據黃若依的說法,她20歲時被外公趕出家門,來到廣州打工,遇上了當時30歲的黃大前,後來隨他來到四川西充縣。按照黃若依和其父親的說法,黃若依母親有些精神上的問題,她曾見過母親在煙盒、舊報紙、廣告頁上寫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貼滿出租屋的牆。

  徐晴還記得她最後一次見到黃若依母親的場景:在「黑賓館」裡一個非常破舊的房間,黃若依的母親問12歲的黃若依有沒有錢,黃若依給了她100元。她母親當時似乎要退房離開。

  那100元是黃若依在電玩城裡用遊戲幣一點點換來的。黃若依回憶,母親經常消失一兩天、三四天,最後徹底失聯了。網吧、電玩城成了她童年的避風港。

  「她相當於是自己養活自己」,當時讀三年級的徐晴家住那個網吧附近,她在這裡認識了黃若依。黃若依和她一樣大,但卻和他們不一樣,「又瘦又小,精神狀態一點都不好」。她回憶,當時小區裡的大人會當著黃若依的面說她像「吸毒」的人。黃若依往往就默默聽著,也不反駁。

  徐晴說,黃若依幾乎靠在電玩城裡贏錢為生:用遊戲幣換錢,一天賺幾元,或者十幾元,「有錢就有飯吃,沒錢就不吃」。後來網吧的阿姨看她挺可憐,讓她在那裡當了個小網管,一個月給她幾百元。劉妙還聽說,黃若依有時候餓了或是渴了,就去百貨大樓,要免費的水,或者吃一些免費品嘗的東西。

  黃若依說,和母親在南通順慶生活的5年中,他們差不多隔兩個月就要搬家。她從來沒上過學,但是,媽媽會把她打扮得跟普通的小朋友一樣,周一到周五讓她背個書包出去,裡面裝個本子和筆,別人放學的時候才能回家。這種生活至少持續了兩年。

  她背著書包在城市裡遊蕩,最常去的是五星花園附近的商場、肯德基、德克士,在那裡參加小朋友的活動,贏禮品,也在那裡看電視。張宣說,她對這個城市了如指掌,「我們沒去過的地方,她全都去過」。黃若依回憶,她有時候會找一個人少的地下通道,坐在臺階上拿著書看。路人問她「為什麼不去上學?」,她往往默不作答。

  吳青雲是黃若依18歲左右在動漫展覽上認識的朋友,剛見她時,吳青雲覺得,「從來沒見過這麼瘦的女孩」。

  她會攢錢買一套動漫服裝,穿到動漫展覽上去。角色扮演成了黃若依後來最大的興趣。「你扮演著自己喜歡的角色,會有別人也喜歡這個角色,可能會以這種方式來博得一種關注,就感覺你就會有朋友了。」

  3

  劉妙是黃若依十幾歲時的玩伴,最初聽她說起身份證的事,覺得「辦身份證不是很簡單嗎?」「對於我們這種有身份證的人來說,怎麼會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身份證的人呢?」。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我國「黑戶」有1300萬人左右,佔總人口1%。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這份意見提到,「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

  很多「黑戶」在這份意見指導下成功落戶。但黃若依並沒有因此走出死循環。

  在家庭和有關部門兩邊,黃若依一直徘徊等待了7年,直到把這件事「鬧大」,見諸報端。2020年9月22日,在見報5天後,若依拿到了自己的臨時身份證。父親始終沒有配合。

  徐晴說,拋開家庭環境不談,如果能有一個戶口,黃若依這些年至少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段穩定的愛情。

  儘管黃若依比張宣要小,但張宣記憶中,黃若依一直是一個強勢的大姐姐,會帶著他玩,教他道理。吳青雲也說,她很講義氣、果斷,有時候還特別固執,認死理,認準了什麼事情就必須要執行。

  而在徐晴的眼裡,這是她的一種「偽裝」。她很少把那些難過的事跟朋友說。「明明其實我感覺她挺難過的,卻一定要跟我說沒事。」徐晴說。

  張宣也回憶起她柔軟和脆弱的一面,那是2009年,她看到黃若依在網吧裡,總是懷抱著一隻狗不放手。

  黃若依說,12歲時,她在網吧玩QQ炫舞,在遊戲裡面加了一個好友,認了那個好友做哥哥。有天,她發現他偷了她遊戲裡的物品,覺得這個人沒有真的把自己當妹妹。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處境,「沒有誰能那麼在乎你。我媽也不管我,我爸爸和姐姐那個時候不知道在哪兒。」

  上戶口的時候,她下決心要用一個全新的名字。「別人都說,名字是要父母取才行,父母是愛孩子的,會精心為孩子取下名字,但是我沒覺得他們多愛我,所以我想給自己取個好聽的名字。」如今叫黃若依的那個女孩兒說。

  黃若依覺得,24歲拿到戶口,還不算太晚。「就像很多大學生畢業的時候,是他們人生真正剛開始的時候。那現在我去做任何事,去學習,去考駕照,都還不算晚。」

  實習生 郭玉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11月04日 06 版 

相關焦點

  • 24「事實孤兒」有戶口啦
    目前,德慶縣像小鈃這樣的24名「事實孤兒」已全部辦理了入戶手續,困擾他們多年的「黑戶」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父亡母走 小鈃生活困苦今年剛滿6歲的小鈃,出生在悅城鎮裡村,父親在其3歲時因車禍身亡,母親出走後不知去向,小鈃唯有與爺爺馮伯生活在一起。
  • 24歲女孩要上戶口,先交六萬六:這是個什麼父親?
    四川南充24歲的小依自出生以來一直沒有戶籍,因為他的爸爸覺得小依不是他親生的。17歲的時候,小依要成年了,想辦一張身份證,於是向父親請求親子鑑定辦理戶籍。可她的父親卻表示得先交上2萬塊錢才能配合。17歲的小依根本沒有那麼多錢,當等她攢到了2萬元錢再去找父親時,父親卻改口漲價了,直到漲價為現在的6萬6。於是,小依的攢錢速度根本比不上父親的漲價速度,辦理戶口和身份證這件事一直被擱淺。直到這件事被警方關注,在警方的配合下,小依才得到了24年以來的第一張身份證。
  • 留學9年被註銷戶口 如今沒有身份證結婚都結不成
    長假貓在家,大門不敢出  1974年出生的劉軍是杭州餘杭人,杭州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後考上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的研究生,1999年他順利留校並擔任英語教師。這期間,劉軍的戶口一直掛靠在華東師大的集體戶口上,只是從學生戶口轉到教師戶口。  2000年,劉軍自費赴美留學,並在美國一所大學任教。
  • 沒有成都戶口,外地人可以在成都買房嗎?
    我不是成都戶口,可以在成都買房嗎?我是成都戶口,可以在哪些區域購房呢?利用社保條件購房是怎麼劃定購房區域的呢?No.1限購對象2016年10月1日起,開始實行個人為單位的限購2018年5月15日開始,開始實施以家庭為單位的限購
  • 沒有天津戶口可以買房嗎?買房送戶口可信嗎?
    現在還有好多朋友認為買天津房子就送天津戶口,其實這是14年以前的事情。現在落戶只有四種情況:1、人才引進2、積分落戶3、入學臨時遷入4、親屬隨遷投靠。只有符合條件的人才準許落戶天津,近而有了購房資格。津籍家庭1、戶口本為天津市戶口的,視為津籍戶籍;2、駐津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視為津籍戶籍;3、天津市單位集體戶口,視為津籍戶籍;4、非天津戶籍人口因就學遷入學校集體戶口的,在校期間視為津籍戶籍;5、紅印戶口屬於津籍戶籍,藍印戶口不屬於津籍戶籍;6、夫妻雙方有一人具有天津市戶籍的,即視為津籍戶籍家庭。
  • 2020年遷戶口新政策?戶口遷回原籍**政策如何?
    [導讀]近年來很多人都在糾結於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問題,更有許多人脫離了農村戶口變成了城鎮戶口,然而現在農村戶口政策也越來越好,這一部分人又想轉回農村戶口,那麼2020年  近年來很多人都在糾結於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問題,更有許多人脫離了農村戶口變成了城鎮戶口
  • 三十年後,「人間囧戶」報上戶口
    戶籍證明單上寫著:何勇於1989年11月13日遷往蕭山市城廂鎮百尺樓1號306室。  「1989年?」看見證明上所記錄的內容,徐警官十分驚訝。她意識到站在她面前的可能是一個三十年都沒有戶口的人。  一番仔細的詢問,徐警官終於了解到何勇30年沒有戶口的前因後果。  1979年,20歲的何勇因去上海工作,將戶口從蕭山老家遷到上海。
  • 2021年北京公共戶口什麼意思
    2021年北京公共戶口什麼意思?  什麼是北京公共戶口?  所謂的「公共戶」,與本地常住戶口一樣,在教育、子女落戶、房產交易等層面享受同等權利,區別在於「公共戶」沒有戶口簿,市民如需使用需憑身份證開具戶籍證明。不過,目前北京尚未對公共戶的教育權有明確規定。
  • 孩子沒有戶口能上學嗎?怎麼入學?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孩子的戶口問題也沒有原先那麼的嚴格了,過去因為準生證的問題,很多的孩子無法上戶口,現在不需要了準生證也可以上戶口,可沒有戶口的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了,沒有戶口能上學嗎?學校接收嗎?沒有戶口的孩子怎麼入學呢?
  • 女孩15年前被收養沒有戶口 民政部門:我沒辦法
    原標題: 女孩15年前被收養沒有戶口 民政部門:我沒辦法,可是,因為一直沒有戶口,女兒連報名都成了問題。  女孩中考報名面臨難題  隨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後來上了小學,3年前又到鎮上念初中,商歡鋒心裡卻始終有件事,那就是小雨一直沒戶口,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後,因為沒有戶口,在校生應該享有的各種補助都與小雨無關,連人身保險也無法辦理。
  • 天津集體戶口 天津藍印戶口 家庭戶口的區別,這裡說明一下
    天津集體戶口天津藍印戶口天津 家庭 戶口的區別,這裡為大家說明一下 經常會被問到咱 們現 在的政策辦完後是 藍印戶口 嗎?它跟 正式的戶口 有什麼區別呢? 以下 津聚英才 為大家 講解一下它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有什麼區別。
  • 內江老人異鄉謀生40年戶口被註銷 心願:想要一個戶口
    古稀之年,再回家鄉,他發現戶口已被註銷,身份證也無法辦理。11月8日,黃榮華的外孫方本強通過封面新聞雲求助平臺聯繫到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希望能完成外公想要一個戶口的心願。緣由賣掉房子外出打工離開家鄉多年未歸黃榮華今年75歲,現居住在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新觀村2組。11月9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他,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
  • 姑娘求助:媽媽病重,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辦不了住院怎麼辦?
    2019年6月,小趙不到60歲的父親身患絕症離世,小趙悲痛不已。不幸的是,小趙的母親不久後被查出患有宮頸癌,急需住院治療。小趙幾乎被這雙重打擊擊垮,但堅強的她依然盡最大努力挽救母親的生命。可當她帶著母親到杭州的醫院治療時,要命的問題來了:由於小趙的母親沒有戶口,所以沒有身份證,故而不能辦理住院手續開展治療。
  • 戶口性質是什麼意思 戶口性質怎麼填寫才正確 戶口性質怎麼查2019
    一、戶口性質是什麼意思戶口性質是什麼意思?戶口性質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農業戶口,還有一種是非農戶口。農業戶口比較龐大,也比較單一。而非農戶口雖然少,但成分複雜。非農戶口包括:城鎮戶口(居民戶口)、農村居民戶口、集體戶口等。這些帶戶口的,可以說都是戶口性質,只是:大分類性質和小分類性質的區別。
  • 越南女子石獅生活22年 屬非法入境無法辦戶口
    東南網-石獅日報9月24日訊(記者 張軍璞 文/圖)家住寶蓋鎮雪上村的40歲女子阮小翠是越南河內人。22年前,她和一群越南姐妹來到泉州務工,嫁在了石獅。可是當阮小翠第一次回越南時,她就遇到了麻煩:因為沒有身份證,她無法登機,只有坐火車,路上走了三天三夜。回到石獅後,一家人忙著給她上戶口,可是因為她的特殊身份,戶口遲遲辦不下來。因為阮小翠當年是偷渡入境的,1997年,她被政府遣返回越南。回到越南後的阮小翠日夜思念自己在中國在石獅的孩子,強烈的思親之情讓她在回到越南沒幾天後,就悄悄踏上了回石獅的遙遠徵途。
  • 過去農轉非的人,沒有了工作,戶口又遷不回去,該怎麼辦?
    過去農轉非的人,沒有了工作,戶口又遷不回去,該怎麼辦?這種情況在城鎮還是不少的,前些年確實不好辦。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第一,想把戶口再遷回農村原籍,但村裡不接收。真是今非昔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土地政策三十年、再三十年不變,並且都辦理了確權登記,即使戶口再遷回農村,也沒有土地可分可經營了,讓人悔不當初。第三,農轉非的人原來有房屋、並且保留下來的,可以時常回老家看看住住。那些沒有房子、或者原有房屋轉讓了的,要想再回家建房已無希望,按政策規定不能再批給宅基地。父母的老房子,作為贍養人的城鎮戶口子女,在老人百年之後能不能繼承,過去一直存在爭議,也讓人心存疑慮。
  • 戶口性質是什麼意思 戶口性質怎麼填寫才正確 戶口性質怎麼查2019
    一、戶口性質是什麼意思戶口性質是什麼意思?戶口性質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農業戶口,還有一種是非農戶口。農業戶口比較龐大,也比較單一。而非農戶口雖然少,但成分複雜。非農戶口包括:城鎮戶口(居民戶口)、農村居民戶口、集體戶口等。這些帶戶口的,可以說都是戶口性質,只是:大分類性質和小分類性質的區別。
  • 萬安公安:「黑戶」24年 民警助力終圓落戶夢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通訊員鍾力福、林萍報導:上學讀書、就業服務醫療保障、結婚領證……這些都需要戶口,戶口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卻一波三折,有個女人「黑戶」24年,萬安公安奔走千裡,僅用6天終於幫她圓了落戶夢。
  • 個人戶口查詢 在網上能否查詢戶口所在地?
    個人戶口查詢 在網上能否查詢戶口所在地?,就不再繼續關注戶口查詢的問題。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的戶口落了沒有?該去哪裡進行戶口查詢呢?網上可以進行戶口查詢麼?小編帶您去看看。 因為戶口是個人隱私,都是保密的,你只能到派出所或公安局戶籍科申請查詢,也可以打電話給公安局戶籍科諮詢,電話號碼可以打114查詢。
  • 大學生戶口買賣交易內幕:54萬北京戶口誰在賣
    2013年5月,媒體曾報導稱,非京籍畢業生落戶政策「嚴控年齡」。根據這一內部規定,留京應屆畢業生本科生不超過24歲、碩士生不超過27歲、博士生不超過35歲。後來雖然有關部門闢謠,但是北京戶口縮緊的方向可見一斑。  「現在好多高新技術產業戶口指標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