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貝聿銘逝世一周年

2020-12-13 騰訊網

今天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逝世一周年

回顧這位偉大的前浪建築師的102年

其輝煌的一生創作了無數不朽的作品

貝聿銘 1917 年生於廣州

父親貝祖貽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

他在香港、上海度過了童年與少年

17 歲那年,他遠渡重洋赴美求學

之後成家立業,功成名就

為現代建築貢獻了其卓越的一生!

這位經歷了一個世紀風雨的老者依舊保持著他貴族般的儒雅和謙遜

一如他的作品一樣

經歷了時間的洗禮而越發熠熠生輝

滿載盛譽卻從不著書立作

這位常人眼中的大師有著金牛座獨特的執拗和踏實

每每被問起緣由

他只是擺擺手說:「我不趕時髦的。」

出生在富貴人家的貝聿銘

打記事起就看慣了父母的迎來送往

從小就是個能言善辯的人

童年的朋友都說他是個當律師的人才。

讓我們一同來走進貝老的偉大傑作吧。

第一部分

【經典作品】

01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法國巴黎

1983年—1989年

改造巴黎羅浮宮設計圖紙

貝聿銘為羅浮宮擴建設計的圖紙

貝聿銘在羅浮宮金字塔模型前

貝聿銘與羅浮宮金字塔

02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達 多哈

2000—2008

這座博物館在2008年順利開館,

貝聿銘稱這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將是他最後一個大型文化建築。

貝老的目標是

將較久遠時代的價值觀融入當今的文化之中,

或如他所說的,

捕捉住「伊斯蘭建築的精髓」。

博物館外牆用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

折射在蔚藍的海面上,

形成一種懾人的宏偉力量。

03

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1996-1997年

貝老以桃花源為原型,

精心策劃設計了這棟美術館。

整個美術館的參訪過程,

好比是世外桃源的發現之旅,

峰迴路轉,引人入勝,

唯美景致處處動人,讓人留以回味。

美術館平面圖

局部鳥瞰圖

鳥瞰圖

隧道

04

蘇州博物館

2003年—2006年

(新館)

建築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

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

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

新館與拙政園相互借景、相互輝映,

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化延續。

蘇州博物館片石假山手繪圖

在建築的構造上,

玻璃、鋼鐵結構

讓現代人可以在室內借到大片天光,

開放式鋼結構替代傳統建築的木構材料,

屋面形態的設計突破了

中國傳統建築「大屋頂」在採光方面的束縛。

05

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

樓高七十層

以竹子(節節高)的形象作為建築主題

外形極富想像力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結構模型

貝聿銘在研究結構模型

第二部分

【其他作品摘選】

06

中國銀行總部大樓

中國北京

07

香山飯店

北京

1982年

08

路思義紀念教堂

臺灣東海大學

1956—1963

09

艾佛森美術館

1968年

10

美國大氣研究中心

科羅拉多州落基山脈

1960-1967年

11

克萊奧羅傑斯紀念圖書館

1969年

12

德國歷史博物館

13

紐約市賈維茨會展中心

13

波士頓美術館

14

新加坡華僑銀行中心

1976年

15

羅徹斯特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1976年

16

費城社會山項目

17

上海藝術博物館

18

威斯納館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1985年

19

達拉斯市政廳

20

莫頓·梅爾森交響樂中心

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

1981—1989年

21

德克薩斯商業銀行大廈

休斯頓

22

雅各布·傑維思會議中心

23

澳門科學館

2006年

24

1974年 美國美術館東館

25

1995 美國搖滾名人堂博物館

第三部分

【貝老經歷】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

其祖上貝家是吳中的名門望族

原籍浙江蘭溪,明代中葉遷居蘇州

貝家族人中人才輩出:

清朝中期的貝慕庭為吳中巨富

與戈、毛、畢姓人家

合稱為當時的「蘇州四富」

顏料大王貝潤生是貝聿銘的叔祖

其祖父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

父親貝祖詒則是中國銀行的行長

貝氏全家福(左一是貝聿銘)

貝聿銘父親貝祖詒和夫人蔣士雲

貝聿銘年少時與家人的合影(左一)

少年貝聿銘在獅子林

1935年,年輕的貝聿銘遠渡重洋留學

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

後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

貝聿銘在哈佛

畢業後

貝聿銘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哈佛短暫的留校任教之後

受邀加盟紐約地產大亨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

從事商業房地產的規劃和設計

而且一幹就是12年

十二年中

貝聿銘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

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

1960年聿銘離開柴根道夫

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

費城萊斯大學在一九六三年頒贈他「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

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

1979年榮獲了美國建築學會金獎,

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

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

1989年日本帝賞獎,

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自由獎章等。

作為中國建築界的先驅者

貝聿銘以其東方的智慧

寬容樂觀的人生態度

卓越的建築設計功力

獨具慧眼的現代建築理念

橫跨東西城市,歷時半個世紀

創立了眾多影響世界的建築名作

貝聿銘與陸書華的結婚照

貝聿銘與家人

貝聿銘和傑奎琳·甘迺迪出席新聞發布會,1964年

貝聿銘和甘迺迪夫人傑奎琳

巴黎羅浮宮施工現場,

中間手持玻璃材料的是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

密特朗旁邊戴紅色安全帽的是貝聿銘。

貝聿銘與隆納·雷根總統及夫人南希合影

貝聿銘在講解中國銀行總行大廈模型

貝聿銘與兒子

貝聿銘回蘇時與貝氏親友的合影,1989年

貝聿銘與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貝聿銘獲Leonore and Walter Annenberg Award,2012年

貝聿銘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這位百歲老人一生的故事

數不盡道不完

曾有人這樣評價貝老

貝聿銘是一個難得的跨文化樣本

他從東方和西方兩種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華,

又遊刃有餘地在兩個世界裡穿越。

從法國巴黎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達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從中國的香山飯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術館

貝老的作品徵服了世界

他用了百年的時間

傾其一生

只為向世人呈現

最美、最極致的設計

謹以此文

紀念貝老

本文資料來源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儘快處理。

聯絡、投稿、投訴

相關焦點

  • 高郵紀念汪曾祺逝世20周年
    本報訊由江蘇省作協、中共高郵市委、高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紀念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永遠的汪曾祺」系列活動16日在高郵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作家、評論家、汪曾祺研究學者教授、出版人、汪老親屬、媒體記者齊聚高郵
  • 泰國民眾紀念先王蒲美蓬逝世兩周年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3日晚,泰國民眾在曼谷王家田廣場點起蠟燭紀念先王蒲美蓬。當天是蒲美蓬國王逝世兩周年紀念日,泰國政府舉行儀式,和民眾一起紀念他們敬重的先王。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3日晚,泰國民眾在曼谷王家田廣場點起蠟燭紀念先王蒲美蓬。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
  • 土耳其舉行活動紀念建國國父逝世76周年
    土耳其舉行活動紀念建國國父逝世76周年 (1/4) "← →"翻頁
  • 紀念阿炳逝世70周年音樂會舉行
    今年的12月4日是無錫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逝世70周年。昨晚,無錫演藝劇場內,一首首經典名曲流淌而出,無錫民族樂團用一場「永恆的二泉」紀念音樂會來緬懷這位為中國民族音樂作出傑出貢獻的民間音樂家。  無錫被譽為「中國民樂之鄉」「中國二胡之鄉」,作為民樂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阿炳這個名字在無錫乃至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 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紀念孫中山逝世94周年
    中新社臺北3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當天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致敬。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排右)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黨主席鬱慕明、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陳柏光等分別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臺灣福建總商會、藍天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也前往致意。
  • 美麥可·傑克遜模仿者墓地外共舞 紀念逝世5周年
    美麥可·傑克遜模仿者墓地外共舞 紀念逝世5周年 (1/4) "← →"翻頁
  • 麥可-傑克遜逝世10周年 紐約電臺破例全日紀念
    麥可·傑克遜逝世1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網易娛樂6月25日報導 據香港媒體報導,今日是已故美國流行巨星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MJ)逝世10周年。今年初因一部HBO爭議紀錄片《Leaving Neverland》而令各方再度關注有關MJ的性醜聞,節目中有兩名男子重提被MJ性侵一事。節目播出後有加拿大、紐西蘭及澳大利亞電臺紛紛宣布聯合抵制MJ的歌曲。不過唯獨美國紐約有一間R&B音樂電臺WBLS-FM就計劃借著MJ離世10周年的紀念日子而將全日的大部分節目改做MJ的紀念特輯。
  • 貝聿銘逝世1周年:貝氏家族為什麼富了16代?
    範主說:牛人家族自有過人之處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貝聿銘大師已經逝世一周年了。之前貝老逝世的時候,我們曾經小小研究了一下貝氏家族能夠富貴繁榮的秘密,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以緬懷這位大師吧。右一,Eileen Loo,參加貝聿銘獲封法蘭西藝術學院外籍院士活動另外,貝禮中還說,母親非常優雅、知性,和父親有相似的興趣和價值觀,恩愛尊重,在孩子們眼中的是「天作之合」。
  • 國博收藏紀念鄧小平逝世十周年金鑽子母表
    國博收藏紀念鄧小平逝世十周年金鑽子母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8日 16:35 來源:CCTV.com 後勤學院教授邵維正少將     CCTV.com消息(記者陳卓北京報導):5月18日,由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
  • 紀念學界泰鬥:靜安諸暨合辦蔡元培逝世75周年紀念活動
    為紀念「學界泰鬥,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逝世75周年,近日,上海蔡元培故居陳列館組織「蔡元培史料展」赴諸暨市東白湖鎮陳蔡村蔡元培紀念館合作設立「蔡元培史料陳列室」。  蔡元培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家,更是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自1898年投身教育以來,他致力於廢除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國新教育制度的基礎。
  • 國民黨紀念蔣經國逝世31周年,蔣萬安沒來
    今天(13日)是臺當局前領導人蔣經國逝世31周年紀念日,國民黨上午舉行謁陵活動,蔣經國之子蔣孝嚴、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到蔣經國陵寢獻花致敬。不過,蔣家第四代子孫,臺「立委」蔣萬安今年罕見未出席。蔣萬安未隨父親蔣孝嚴(前右)參加(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據香港中評社1月13日報導,在國民黨往年謁陵紀念蔣經國時,作為蔣家第四代,蔣萬安都會隨父親蔣孝嚴到場。
  • 前南地區民眾聚首貝爾格勒紀念狄托逝世30周年
    新華網貝爾格勒5月4日電(記者戴振華 左婭)在前南斯拉夫總統狄托逝世30周年之際,來自前南各地的數千民眾4日聚集在貝爾格勒狄托墓前向已故總統敬獻花圈,表示悼念。記者在被稱為「花房」的狄托墓前看到,參加紀念活動的民眾中有很多人都身穿印有狄托頭像的T恤,他們來自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馬其頓和波赫等所有前南國家。
  • 鄧麗君逝世15周年 紀念演唱會登陸世博臺北館
    昨天是鄧麗君逝世15周年紀念日,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臺北館當天上午舉辦「穿越時空——臺北館愛上鄧麗君」活動。  歌后逝世15周年 成龍昨日上海表達「懷念」  昨天是一代歌后鄧麗君逝世15周年紀念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近日到她的墓園所在地臺北縣金寶山「筠園」進行追思。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3月12日,上海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舉辦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活動。 新民晚報 圖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的日子。
  • 韓媒:朝鮮紀念金正日逝世三周年 李春姬念悼詞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12月17日是朝鮮前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朝鮮提前至凌晨0時播放了金正日逝世特輯,朝鮮著名播音員李春姬播報悼詞。  朝鮮中央電視臺自17日凌晨0時開始播放金正日逝世特輯,朝鮮《勞動新聞》六大版面全部為有關金正日逝世的報導。據悉,前往平壤拜謁金正日銅像的朝鮮居民絡繹不絕。
  • 法意兩國總統攜手紀念達·文西逝世500周年
    法意兩國總統攜手紀念達·文西逝世500周年 原標題:   中新社法國昂布瓦斯5月2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當地時間2日共同在法國羅亞爾河谷城鎮昂布瓦斯紀念歐洲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逝世500周年
  • 紀念松田優作逝世20周年 辛辣激情泡麵特別發售
    紀念松田優作逝世20周年 辛辣激情泡麵特別發售 時間:2009.10.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www.fjsen.com 2013-10-17 08:51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中評社劉冠廷攝)東南網10月1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北圓山大飯店為緬懷蔣宋美齡,正在飯店內舉行「蔣夫人宋美齡女士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活動,展出其珍貴照片,以及有關紀念文物。蔣宋美齡是圓山大飯店創始人,2003年10月23日病逝於美國紐約,「中華郵政」今年還為她發行紀念郵票。
  • 紀念魯米逝世742周年:土耳其旋轉舞
    上周四12月17日是土耳其旋轉舞的創始人梅烏拉那·傑拉萊丁·魯米(Mevlânâ Celâleddîn-î Rûmî)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