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地區民眾聚首貝爾格勒紀念狄托逝世30周年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貝爾格勒5月4日電(記者戴振華 左婭)在前南斯拉夫總統狄托逝世30周年之際,來自前南各地的數千民眾4日聚集在貝爾格勒狄托墓前向已故總統敬獻花圈,表示悼念。

記者在被稱為「花房」的狄托墓前看到,參加紀念活動的民眾中有很多人都身穿印有狄托頭像的T恤,他們來自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馬其頓和波赫等所有前南國家。這些人中既有親歷過狄托時代的長者,也有狄托時代還未出生的年輕人。

來自貝爾格勒的久裡奇對新華社記者說:「我的青年時代、我人生最美好的經歷,全都與狄托和那個時代有關。」

28歲的波赫姑娘梅米奇說,狄托逝世時她還沒出生,所以不是很了解那個時代,「但時至今日狄托在我們國家依然很受尊重」。

據狄托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狄托1980年逝世後每天都有1萬至1.5萬人前來拜謁,上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開始下降,但最近10年前來拜謁的人數又有所增加。

當天在狄托的出生地——克羅埃西亞北部村莊庫姆羅瓦茨也舉辦了紀念活動,參加人數約有200人。克羅埃西亞反法西斯者聯盟代表團主席康斯坦丁諾維奇說:「狄托是迄今為止我們民族最偉大的兒子。我們今天來到這裡是因為他在二戰中領導軍隊進行了民族解放戰爭,並最終戰勝了法西斯。」

在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裡,一些民眾奏起了前南斯拉夫國歌,升起了南斯拉夫三色旗,以此紀念狄托逝世30周年。紀念者說:「此前我們都有車有房,可現在我們的孩子連工作都沒有。

在波赫首都塞拉耶佛,狄托協會當天也舉辦了類似的紀念活動。而黑山首都波德哥裡察所有的報紙都刊登了相關紀念文章。

狄托是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抵抗運動領導人,二戰結束後一直擔任前南斯拉夫領導人,直至1980年5月4日逝世。狄托還是世界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人。

相關焦點

  • 東歐系列(4之1): 冰雪之日探花房——謁貝爾格勒狄托墓隨想(上)
    在我依稀的記憶中,他是南斯拉夫人民忠實的兒子,後來是南修(南斯拉夫修正主義)的頭子,再後來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好像成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不久,他還訪問中國,再之後就從新聞中聽到他的病況,病情發展直到逝世(狄托並非驟然過世,他在醫院躺了四個月,他的病情是當地每天報紙的頭條新聞)。這在當年信息匱乏,新聞無甚可「聞」的年代,狄托的病情更新確實是個「新聞」。
  • 泰國民眾紀念先王蒲美蓬逝世兩周年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3日晚,泰國民眾在曼谷王家田廣場點起蠟燭紀念先王蒲美蓬。當天是蒲美蓬國王逝世兩周年紀念日,泰國政府舉行儀式,和民眾一起紀念他們敬重的先王。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3日晚,泰國民眾在曼谷王家田廣場點起蠟燭紀念先王蒲美蓬。
  • 走馬觀城——貝爾格勒
    ,此後這裡一直都是塞爾維亞乃至前南斯拉夫聯邦的首都。狄托於1980年逝世後,民族矛盾開始激化,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在90年代初期解體。1992年4月,南聯邦議會聯邦院通過了由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共和國組成南聯盟的憲法,標誌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徹底解體(南斯拉夫的6個加盟共和國中的4個先後宣布獨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共和國國重組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 伊拉克首都機場聚集大批民眾 紀念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
    海外網1月3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報導,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有大批民眾前來,以紀念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根據社交媒體發布的視頻顯示,巴格達機場周圍道路交通擁擠。現場民眾或點燃蠟燭,或高舉蘇萊曼尼的畫像,還有人揮舞旗幟並高喊口號。
  • 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紀念孫中山逝世94周年
    中新社臺北3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當天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致敬。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排右)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黨主席鬱慕明、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陳柏光等分別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臺灣福建總商會、藍天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也前往致意。
  • 南斯拉夫:成也狄托,敗也狄托
    面對艱難的局勢,為了保存遊擊隊的實力,狄托當機立斷,帶領南斯拉夫遊擊隊進行戰略安全轉移,用320人的尾部力量同德軍展開殊死搏鬥,他們同數十倍於自己的敵人激戰6個小時,狙擊著法西斯的進攻,最後320人全部壯烈犧牲,用生命為大部隊的撤離贏得了時間。 在敵人進攻的炮火下,他們為自己的戰友們築起了一道安全防護牆。
  • 貝爾格勒:頹唐的新生
    在這篇文章中,她將視線投到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講述其歷史源流、在狄托南斯拉夫共和國中的地位及近二十年間於歐洲格局中的位置,隨著她的行走,帶我們體會塞爾維亞人「夜」的氣息,以及近距離觀看十幾年前備受世界矚目的地帶。
  • 韓媒:朝鮮紀念金正日逝世三周年 李春姬念悼詞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12月17日是朝鮮前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朝鮮提前至凌晨0時播放了金正日逝世特輯,朝鮮著名播音員李春姬播報悼詞。  朝鮮中央電視臺自17日凌晨0時開始播放金正日逝世特輯,朝鮮《勞動新聞》六大版面全部為有關金正日逝世的報導。據悉,前往平壤拜謁金正日銅像的朝鮮居民絡繹不絕。
  • 國民黨紀念蔣經國逝世31周年,蔣萬安沒來
    今天(13日)是臺當局前領導人蔣經國逝世31周年紀念日,國民黨上午舉行謁陵活動,蔣經國之子蔣孝嚴、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到蔣經國陵寢獻花致敬。不過,蔣家第四代子孫,臺「立委」蔣萬安今年罕見未出席。蔣萬安未隨父親蔣孝嚴(前右)參加(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據香港中評社1月13日報導,在國民黨往年謁陵紀念蔣經國時,作為蔣家第四代,蔣萬安都會隨父親蔣孝嚴到場。
  • 高郵紀念汪曾祺逝世20周年
    本報訊由江蘇省作協、中共高郵市委、高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紀念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永遠的汪曾祺」系列活動16日在高郵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作家、評論家、汪曾祺研究學者教授、出版人、汪老親屬、媒體記者齊聚高郵
  • 臺灣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3周年
    新華社臺北3月12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紀念日,臺灣的一些政團、各界人士等紛紛舉行紀念活動,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2日上午,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等先後來到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獻花致敬。
  • 蔣中正逝世紀念 馬英九謁靈
    紀念蔣中正逝世42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前往慈湖謁靈,過程莊嚴肅穆。    馬英九上午8時前往慈湖謁靈,並向靈櫬鞠躬、獻花、俯首追思,過程莊嚴肅穆。    馬英九結束謁靈後驅車離去,未響應任何媒體提問。    慈湖地區上午天氣晴朗,一大早起就有不少民眾前往謁靈。
  • 【指北】貝爾格勒24小時
    進城之前,我自己也對貝爾格勒沒有什麼概念。出發前看Lonely Planet的《東歐》和《歐洲》,是唯二提到這裡的中文旅行指南,篇幅都不太夠。英文版中有一版珍貴的Southeastern Europe,內容稍多,但已成孤版久矣,無從得見。書裡對貝爾格勒的描述十分挑戰我的刻板印象。小時候這個名字都是從新聞聯播裡聽到的,戰火紛飛、苦大仇深,接著想下去,自然是國破家亡,百廢待興。
  • 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 崑劇《牡丹亭》「驚夢」首爾
    人民網首爾9月7日電(夏雪)今年恰逢湯顯祖誕辰400周年,為紀念這位有著「東方莎士比亞」之稱的偉大戲劇家、傳承中國經典的戲劇文化,崑劇《牡丹亭》於6日晚在韓國殿堂級藝術劇院——世宗文化會館進行首演。中國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副院長王芳攜陸雪剛、翁育賢、張建偉、施黎霞、徐棟寅等蘇州崑劇院青年演員擔綱主演。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3月12日,上海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舉辦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活動。 新民晚報 圖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的日子。
  • 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獻展在方塔園展出
    為深切緬懷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歷史功勳,同時更好地助力「四史」學習教育工作,時值孫先生逝世95周年紀念日,一場由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主辦的「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獻展
  • 元帥長眠此山中—貝爾格勒旅遊見聞(4)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12)王走天下元帥長眠此山中—貝爾格勒旅遊見聞(4)狄托墓位于貝爾格萊德城南的一個叫德迪內的小山上。博物館前一組象徵民族團結的雕塑狄托墓也稱之為各種雕工精美的接力棒年在獻給他之前都要在全國或某個地區傳遞
  • 泰國舉行儀式紀念先王蒲美蓬逝世兩周年
    今年10月13日是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阿杜德逝世兩周年紀念日。泰國各地舉行儀式,民眾穿上黃衣,紀念他們敬重的先王。 當天6時許,泰國總理巴育攜妻子、內閣成員及政府官員在曼谷王家田廣場舉行宗教儀式,緬懷先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