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青島43中考場,一名考生在考《申論》前確認資料信息。
12月5日進行的2011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共有141萬人報考,其中,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一職以4961∶1的競爭比例高居熱門職位榜首。與中國「國考」的轟轟烈烈相比,國外公務員招聘是另外一番景象,美國隨時缺人隨時招,澳大利亞必須打廣告招人。待遇方面,印度公務員一年僅上班160天 ,收入卻是普通人的十幾倍 ;而在瑞典,公務員工資甚至沒有工人高。
◎怎麼考
韓國錄取率1100∶1,印度筆試面試得花一年
國外公務員考試,有的靜悄悄地打廣告招聘,有的競爭也是「殘酷至極」。
美國:隨時缺人隨時招
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聯邦政府僱用了180萬名公務員,按照人數計算,是全美最大的僱主。而這樣一個龐大的機構招收人員的過程可謂是靜悄悄的。美國政府招收公務員沒有統考,由各部門按自己需求招聘,隨時缺人隨時招,並不集中在某個時期招聘。
網絡是美國招收公務員的最主要的渠道,各政府部門的網站都在顯著位置有職位信息的連結。
澳大利亞:招人必須打廣告
在澳大利亞,公務員招錄由用人單位負責,政府部門如有公務員空缺,必須在公共媒體刊登招聘廣告,並組成選拔委員會,對符合條件的應聘者進行面試,最後由部門主管決定是否僱用。
澳大利亞的公務員政策正趨向「外包化」,即儘量把政府的職能外包給私人企業,來為公務員隊伍瘦身,提高效率。
韓國:錄取率約為1100∶1
公務員時下成了韓國人眼中的香餑餑,待遇好,又穩定。但想通過公務員考試非常不易。除了考試難外 ,因韓國政府精簡機構以及6級以下一般公務員退休年齡有所推遲,使韓國公務員的招收人數逐年減少,2010年降幅更大,造成公務員錄取率約為1100∶1。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考公務員的熱情,韓國各種規模不等的公務員考試補習班星羅棋布。絕大多數學生選擇脫產班,每周上5天課,每天早晨從9時上到下午6時。這種補習班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一年。兩個月的補習費約為50萬韓元。
即使通過層層考試成為一名公務員,他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韓國首都首爾市政府從2009年發起了「3%公務員淘汰制」,即政府採取措施淘汰不能勝任工作的公務員,派他們去做一些單調乏味的工作,如撿菸頭、監控大街上尾氣排放過多的汽車等。
印度:筆試面試過程持續一年
印度的公務員的基數小 ,所以每年招考公務員的崗位也非常少,一般每年500人左右。正是如此,公務員被印度人視為「光宗耀祖」的行業,待遇遠比一般工作高,他們是全社會公認的精英階層。再加上印度總人口多,適齡考試者自然也多,錄取率為1.4‰,這使它成為世界上最難的考試。
筆試又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初試,在每年的3月舉行,另一部分是正式的筆試,只能是通過初試的人才能參加,每年10月左右舉行。一般參加這部分筆試的人都是初試的佼佼者,都經過了幾百比一的殘酷競爭,才能獲得爭奪下一步面試的機會。通過筆試之後,面試在第二年的3月舉行。
◎啥待遇
瑞典公務員工資沒有工人高,印度則是普通人的十幾倍
公務員的薪酬問題十分複雜,它不僅和國家經濟狀況有關,而且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那麼,國外公務員的薪酬怎樣?
歐盟:有「安家」費還有「離鄉補貼」
歐盟公務員的高薪素有「金碗」之稱,其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家庭補助和津貼三個部分。剛步入工作崗位,就會得到相當於兩個月基本工資的「安家落戶」費;凡是不在本國上班的歐盟公務員,每月可以領取相當於工資16%的「離鄉補貼」;除公共假日、病假、婚假、產假等之外 ,歐盟公務員每年還可享受24天~30天的休假,這期間全家可得到一筆足夠度假開銷的補貼。
印度:收入超高一年上班160天
印度的公務員與一般意義上的「政府工作人員」不同,它是專指那些通過「全印公務員系統」考試並最終被中央政府正式錄用的人員(少數會分配到各邦政府)。政府中大量低級別的官員和辦事員不屬於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渠道也不相同。目前,印度人均年收入約為460美元,公務員的年均收入卻高達7000美元。普通公務員的月基本工資約為581美元,還有名目眾多的津貼、補貼,例如交通補貼、子女優生費、糧食補貼、通訊費、特困地區或基層補貼費等,這些津貼、補貼不僅名目繁多而且數量驚人。此外,印度公務員還享有其他令人豔羨的待遇,比如每年1個月帶薪假、20天醫療假、20天半薪假等。除去各種假期和法定休息日,印度公務員每年實際上班時間約160天。
瑞典:首相上下班不能開公車
瑞典公務員工資甚至不如建築業工人高。瑞典各行業差別不大,領取最高工資的科研人員比領取最低工資的醫療保健人員工資高出20%;瑞典職級工資差別甚小 ,國企老總的工資比門衛工資高出135%。
另外,瑞典首相上下班沒有保鏢,要麼乘公交車,要麼開私車,公家配車只能用於接待外賓、外出考察等公務活動。
◎咋規定
泰國公務員得穿民族服裝,荷蘭不許穿白襪子
當上公務員,並非萬事大吉了,這些「金飯碗」也不是那麼好捧的。在荷蘭不能穿白襪子,在泰國得穿民族服裝,而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只有身材好的女性才能穿迷你裙。
泰國:每周一天穿民族服裝上班
在泰國旅遊,人們常可以看到身穿民族服裝的俊男靚女。近日,泰國政府又發出一道命令,要求泰國成千上萬的男女公務員們,每周必須有一天身著民族服裝上班。
巴西:管好自己的嘴巴
散布流言和謠傳,一直是一種被人們痛恨而又難以杜絕的惡習。在巴西的卡斯卡維爾市,法院的有關人員禁止該市的在職人員散布流言。凡是參與了製造謠言和散布流言的國家公務員,將面臨通報批評、接受職業教育甚至停止執行公職的處罰。
荷蘭:不許穿白襪子上班
荷蘭的公務員要遵守辦公室著裝守則,穿著必須一絲不苟。該國財政部近日規定,公務員不得穿白襪上班,理由是白襪「不屬於得體服飾的範圍」。該部還要求公務員穿深藍色或灰色西裝上班,以展示應有的「可信賴及專業」形象。
匈牙利:身材好才能穿迷你裙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區長日前規定:市政廳女職員只有擁有「非常完美的小腿」才「夠格」穿迷你裙,而且裙子的長度不能短於膝蓋以上兩至三釐米。
布達佩斯富庶的第12區區長是保守派人士加博爾·米蒂南。他同時要求男職員在夏天穿運動夾克。米蒂南對於在布達佩斯流行的緊身露臍裝也很反感。他說:「擁有訓練良好並且值得向人展示腹部的女人並不多。」據《法制日報》《遼寧日報》《瞭望》
◎新聞連結
2.1萬餘人在青參加國考申論考題鎖定「城鄉」
12月5日,報考中央機關和直屬機構的2.1萬餘名考生在青島市32個考點參加了筆試,官方統計,考生人數與往年同比增長5.9%,創下歷年之最。在筆試結束以後,記者採訪考生發現,普遍反映今年的考題變化大,行測題量少了,但難度不減,而申論更加關注社會最底層,關注「城鄉」等社會性問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農村文化缺失等等,現實而具體。
行測「幾乎沒有做完的」
12月5日下午4點35分,剛剛走出李滄區浮山路小學考場的青大應屆畢業生小李謙虛地告訴記者,自己是來打醬油的,並分享了自己的考試感受:上午的行測變化大,題量由去年的140道題變成了今年的135道,「題量少了,但是難度並沒有減小」,小李說,「我們上午談論的時候發現,考場裡幾乎沒有做完的,確實很難」,記者隨機採訪的多人表示,對新題型不太適應,題量雖少,難度加大。
小李告訴記者,「很多人都是來打醬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考試,但也有人準備比較充分」,她接著就給記者推薦了校友小姜,原來小姜為了準備這次國家公務員考試,不但看了很多類似於《半月談》等時政類雜誌的材料,同時也非常關注國家大事,「屬於有備而來的那一種,應該考得不錯」。
申論題多圍繞「城鄉」
「整體感覺申論題跟往年差不多,但是話題更加集中,在城市化進程方面比較關注的人可能考得比較好」,學法律專業的小姜表示,前三道大題包括概括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受教育問題,還給提供了材料,比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打工子女學校辦學難、公辦學校收費等方面的問題,「關注農村教育,比如失學率高,有的家庭因教而貧的問題等等」。小姜說,自己最有感觸的是最後一道大作文,由往年要求的「結合材料」改成了「要求不拘泥於材料」來寫一篇關於鄉村文化缺失的危機(失根危機),「從結合材料到不拘泥於材料,有相當的跳躍性,給我們發揮的空間大了」。
「農村出來的,會更有切身感受」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大四新聞學專業的小李告訴記者,她認為今年國考的申論題目會讓考生有不同的感受,「農村成長起來的孩子和城市長大的,在答題的思路上和感受上都會有差別」,小李表示,自己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看待這些問題,會切合自身感受,答起來會更加豐富飽滿。 文/記者 郝春梅 圖/記者 李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