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中國紫砂書刻創始人大可先生 在廈門創辦奇壺堂工作室

2020-12-24 案例知識分享

2020年12月5日,中國紫砂壺書刻創始人大可在廈門創辦·奇壺堂工作室,並舉行《大可紫砂壺書刻小品展》,共展示大可藝術紫砂壺書刻精品力作59件。

開幕時間:2020年12月5日上午開幕。

展覽地點:廈門市思明區蓮前東路920-3大可·奇壺堂工作室

展覽期限:從2020年12月5日至2021年1月7日。

(大可書刻奇壺)

本次《大可紫砂壺書刻小品展》展覽是大可在浙江金華,福建福州、漳州、南平、武夷山、寧德、永安、泉州等地舉辦巡迴展之後的一次別開生面的作品展。以往展覽大多展示大可先生在書法、篆刻、國畫、詩詞、現代書刻、壽山石書刻等方面的藝術成就。這次則是第一次集中展示大可這兩三年在紫砂壺書刻方面的創新成果。

(大可奇壺書刻)

作品生動展示了大可將中國傳統書法、繪畫、篆刻等技藝在紫砂壺上的獨創成就,得到了國內外諸多專家、學者的褒獎: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來文,在《藝玄工妙——芻議大可壺雕藝術》一文中這樣評價大可的紫砂壺刻:「大可的紫砂壺雕集書法、篆刻、現代刻字、雕刻諸藝要素為一體,是藝的表達,是技的匠心,體現了一種清新的審美……也是大可對紫砂壺刻藝的發揚」。全國人大華僑委委員、省人大書畫院院長葉雙瑜看完大可的紫砂壺刻藝術作品後,不禁感慨稱道:「紫砂壺製作大師在宜興,紫砂壺書刻大師在福建。」對大可在紫砂壺書刻的大膽創作和銳意創新給予肯定。

紫砂壺文化博大精深,名家輩出。能在紫砂壺的歷史長河裡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不僅需要深厚的傳統藝術造詣,更需要充滿激情永不熄滅的創新精神,才能踐行「藝術貴在創新」的真理。

讓更多的人生活在藝術中,讓更多的人藝術地生活,是大可藝術創作的初衷,也是他的終極願景。大可堅定藝術創作實踐,又注重理論研究,在紫砂書刻、現代書刻、壽山石書刻、篆刻、書法、國畫、詩詞等多個藝術領域均獨樹一幟成績斐然。

大可簡介:

大可先生,原名張鎮順,筆名張正,號奇書齋、奇壺堂等。1975年生於福建詔安縣。書法家、畫家、學者、 詩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協刻字研究會理事。

中國奇壺書刻【創始人】

漢字第六體奇書【創始人】

中國壽山石書刻【創始人】

大可先生堅定創作實踐,又著重理論研究,尤其對草篆、紫砂文化、詩詞等等的研究已形成自己的體系。先後在《書法導報》、《書法報》、《書法》、《書與畫》等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30萬字;應邀為《海峽西岸》雜誌開闢「大可壺語」專欄寫《紫砂的細節》;為《文化生活報》開闢「奇壺」專欄寫《廿四節氣奇壺》知識;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可草篆誕生記》、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可奇壺誕生記》、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一日一詩書》等專著,以及由中國郵政出版發行了《大可藝術系列之書法專輯》、《中國奇壺書刻創始人——大可》、《大可壽山石書刻專輯》、《大可書刻奇壺專輯》等系列郵票。

大可藝術成就

其書法作品榮獲:

1、「蘭亭杯」全國大學生書法大獎賽「蘭亭獎」(特等獎);

2、全國楹聯展金獎(第一名);

3、首屆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最高獎;

4、入展第八屆全國展、第二屆全國「行草展」、「小欖杯」全國書法大展、第二屆「流行書風」展、第十一回國際刻字藝術展;、

5、論文入選首屆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優秀論文集、第四屆全國正書展正書論壇等三十多個權威性全國獎項。

(大可近照)

紫砂壺上「揮毫」 讓書法銘刻於壺上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12-05

呂明 攝

呂明 攝

12月5日,紫砂壺書刻創始人張鎮順(大可)在廈門奇壺堂舉行《大可紫砂壺書刻小品展》,共展示紫砂壺書刻精品59件。不同於傳統工藝在紫砂壺燒制前「生刻」文字,他在燒制好的紫砂壺上刻字,又稱「熟刻」,仿佛在紫砂壺上「揮毫」,讓每一把壺都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令人大開眼界。

責任編輯:王禕

大可藝術·奇壺堂 開業 暨大可紫砂書刻小品展 開幕

2020-12-04  來自: 大可藝術頻道

熱烈祝賀【大可藝術·奇壺堂】落戶廈門——

大可藝術·奇壺堂 開業

暨大可紫砂書刻小品展 開幕

【開業時間】庚子年十月廿一日巳時(公曆12月5日星期六上午9:15)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5日—2021年1月5日

【地點】廈門市思明區蓮前東路920-3

備註:此次展覽不搞儀式,歡迎大家前來

品茶·賞壺·論道;謝謝!

連結

不搞儀式,大家都方便

圖文:大可

相關焦點

  • 熱烈祝賀中國紫砂書刻創始人大可先生 在廈門創辦奇壺堂工作室
    2020年12月5日,中國紫砂壺書刻創始人大可在廈門創辦·奇壺堂工作室,並舉行《大可紫砂壺書刻小品展》,共展示大可藝術紫砂壺書刻精品力作59件。開幕時間:2020年12月5日上午開幕。展覽地點:廈門市思明區蓮前東路920-3大可·奇壺堂工作室展覽期限:從2020年12月5日至2021年1月7日。
  • 熱烈祝賀閔行區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在淘壺人紫砂藝術館勝利召開!
    熱烈祝賀閔行區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暨海上茗譚-都市茶飲(國際)研討會在淘壺人紫砂藝術館勝利召開!2019年6月,經閔行區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專題學術交流項目評審,「海上茗譚」都市茶飲現狀與趨勢(國際)研討會(以下稱「研討會」)被評為一類項目,該項目得到了閔行區政協及上海市科協的大力支持。
  • 崔興達:「就壺堂」紫砂是書畫藝術家創作的另一張宣紙
    負責護送這批生坯壺的人名字叫崔興達,中國「就壺堂」紫砂創始人。在多年研究紫砂文化的過程中,清代的大學士瞿子冶引起了他的注意。瞿子冶書畫雙絕,尤其善畫竹子。為了把竹子刻到適合的壺體上,他就找到制壺匠人楊彭年,把曼生石瓢壺原本圓弧飽滿的身筒,改為清瘦挺直的了。這樣一來,壺身相對平整,有利於刻畫,壺身的挺拔與竹子的挺拔相輝映,突出了竹子的精神。紫砂壺對於瞿子冶來說,只相當於一張宣紙。他在壺形上的變化,只是為了讓這張「宣紙」能更好表現他的書畫內涵。
  • 「紫砂少帥」陸超在韓國有粉絲
    在儀式現場,近百名嘉賓收到了一份貴重的禮物——宜興德允堂藝術工作室出品的紫砂作品「笑櫻壺」。記者昨日了解到,德允堂工作室的主人陸超,大學畢業後回故鄉傳承家業,從事紫砂制藝,雖然年方26歲,但是在宜興紫砂界已經嶄露頭角,被紫砂業內譽為「紫砂少帥」。回憶「小時候以為紫砂是玩具」悠悠蠡河,漾出一把紫砂壺;脈脈紫砂情,養出一批紫砂人。
  • 焱壺人物誌|查元康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幼時受鄉賢劉鴻川先生發蒙。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研究生畢業。1986年拜著名書畫篆刻家、中國篆刻研究院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先生為師。陶刻師從著名陶刻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國強先生。中國畫師從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畫家陸越子先生。
  • 顧景舟紫砂壺歷年拍賣記錄
    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比美明代的時大彬。世稱「一代宗師」、「壺藝泰鬥」。此壺結構嚴謹勻稱,質地細膩潤澤,技藝嫻熟老練,構思巧妙。造型深諳方圓和諧之美,沉穩中見靈動,方圓中寓天地,給人一種端莊、寧靜的大雅之美,是顧景舟先生的傳世精品之作。
  • 關於紫砂壺筋紋器
    人們取法於梅、蓮、海棠、菱花、蔬果等自然物態和青銅、玉器的造型來仿製陶瓷器皿,這種源於自然的優美的「點、線結合」,「面體切割」在紫砂創始階段,就得到人們的青睞和讚賞。數百年來,對它的追求和推崇,引起了藝人和壺友間強烈的共鳴,製作者刻意求新,欣賞者推敲玩味,促進了筋紋效果與製作技巧的日臻完美。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仿古壺是眾多傳統器型中最為經典的一款,也是最受壺友喜愛的紫砂款式之一。經過不知多少名家大匠錘鍊,可唯是爐火純青了。造型古樸典雅,簡練端莊,此種造型這麼多年來經久不衰。仿古壺最早由清代名家邵大亨首創,壺體是仿照鼓的造型創作而成,壺身如鼓,並且以此為名。
  • 「涵墨壺韻——鮑志強紫砂藝術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6年9月3日下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共宜興市委宣傳部、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涵墨壺韻——鮑志強紫砂藝術展」於在中國美術館揭幕,展覽薈萃了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精品力作80餘件,這是鮑志強首次在京舉行的大型個展。
  • 焱壺人物誌|沈菊芳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韋鍾雲,並受到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季益順、張中正的悉心指導,於2002年創辦了沈菊芳紫砂藝術工作室。、《壺魂》等著作,代表作品被省、市博物館收藏。
  • 民國時期的紫砂壺商號
    宜興陽羨陶業公司的紫砂陶器獲獎。1912年前後,宜興芳橋開明人士周文伯(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的父親)提倡實業,創辦「利用陶業公司」,聘任宜興川埠上袁村的前清秀才邵詠常為經理,並在 上海、天津等地開設公店,擴大經營業務。1915年該公司的一批紫砂產品,包括程壽珍作的「掇球壺」,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頭等獎。參加 該賽會的紫砂壺有署「潛陶」的銘文。
  • 焱壺人物誌|範倩雯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 範倩雯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破格跳級晉升)紫砂名家範偉群之女「大生壺」第五代嫡傳「大生壺」第五代嫡傳,1991年生於江蘇宜興陶瓷世家,大生壺第五代傳人
  • 原來顧景舟不僅會做壺,刻繪也是這樣驚豔!
    眾所周知,顧景舟先生乃是制壺的大師,所制茗壺形神兼具,真正做到了將實用器藝術化。
  • 木木堂刻壺
    在紫砂壺上刻字刻畫,給紫砂壺賦予了更高的文化含義,名家制壺,名家刻字或者畫,更是在一種藝術品上疊加了另一種藝術形式,壺本身的價值又得到了升華。近年來很多書法家、畫家都開始介入這種藝術樣式。曾翔先生作為中國書壇高舉先鋒旗幟的代表,書風直追秦漢,於篆刻也有很大成就。偶有一天,中午時分,曾翔先生正與書友聊天,有人帶來紫砂壺坯數十件,請他刻字,先生大喝一聲:「拿刀來!」
  • 雜文 壺有文化(三) 尚崙 著
    編者按:此篇尚崙先生以簡潔的文字繼續寫出紫砂壺上存在的中國文化一一銘刻。文中的紫砂壺和筆筒皆是尚崙先生的藏品。明代有紫砂以來,就開始了在紫砂器、紫砂壺上留有刻字銘文。主要是時間和工匠的名字。這就是常說的刻款。是用竹刀或鋼刀在坯上刻完復燒的。明以後流行圖章款了。
  • 宜興紫砂茗壺
    【「淘」瓷生活】  文 吳光榮  (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與工藝美術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  宜興紫砂壺藝,起源於何時,專家們觀點不一。從史料、考古發掘及墓葬出土的紫砂壺藝狀況來看,當為明中後期。  史料中最早關於紫砂茗壺的記載為明·許次紓的《茶疏》。
  • 宜興自觀堂,做紫砂文化的優秀傳播者
    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小小紫砂,熬得過歲月滄桑,裝得下文化奇想。它不僅引領了中國的飲茶風尚,還讓遙遠的歐洲欣喜不已。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紫砂是一種天然陶土,富含鐵、鈣、鈉、鉀、鋅等元素,長時間使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 文春先生的紫砂情緣
    鮑志強紫砂作品展開幕式-中國美術館鮑志強大師的高徒入室弟子厲上清先生不愧是紫砂屆的後起之秀實力藝術家。是無錫陶刻研究院的執行院長,其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出類拔萃,作品非常高古精到,尤其在陶刻方面更是功力非凡,後面的發展可期。厲上清先生做事嚴密周到,在我離開宜興後的一段時間,就收到了他專為我製作的石瓢紫砂壺,這把壺非常精美,寫的文字也相當意境幽遠。「思清只為飲茶多,文春先生雅玩」的題字落款,也是用心良苦,恰到好處。這把壺我要好好的收藏傳承,以茲紀念!
  • 郭其新紫砂作品賞析
    郭其新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鑑定委員會理事徐悲鴻藝術紫砂委員會理事1971年出生於著名的陶都宜興,在父輩們的薰陶下,耳濡目染,從小就對紫砂產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後開始學習壺藝創作。1989年跟隨一廠老一輩藝人學習,刻苦鑽研,創新製作,得到多位制壺前輩和制壺名家的悉心指點,技藝日益精湛,集百家之長,曾創製過許多名壺佳作,憑著與生俱來的審美感、跳躍的思維、善於吸取古典藝術精華,經過多年對壺藝執著的鑽研,練就了一手過硬的紫砂壺造型設計與製作本領,所制的作品功底深厚,造型典雅、線條流暢,氣韻生動,充滿陽剛之美,具有傳統壺藝的神韻和魅力。
  • 顧景舟制紫砂壺為啥這麼貴?
    因為他有幸接觸到了一大批古代名家的珍品,他每遇歷代名作,都反覆揣摩,悉心研究,吸取並掌握了中國陶藝的博大精華。據傳顧景舟曾用家傳本山老泥做一枚紫砂茶寵雙獅戲球,乃不可多得之傳世極品。1954年10月,他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參與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生產工場的組建籌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