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韓國出口江河日下八連降?半導體拖後腿!韓企欲依靠中國!

2020-12-19 同花順財經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目前韓國出口的現狀的話,江河日下似乎很合適。曾經風靡一時,現如今卻跌跌不休,已經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這對韓國經濟而言,可以說是非常可怕的一個趨勢,出口的連續性下跌,會對韓國經濟形成非常大的拖累。那麼,到底是什麼讓韓國出口進入了這般頹靡的境地呢?

當地時間7月22日,據韓國關稅廳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7月份的前20天,韓國的出口下降13.6%。

韓國6月份的出口量為441.8億美元,同比下降13.5%,創出3年來最大降幅。這已經是韓國出口連續第7個月下滑。而如今,日本對韓國實行了出口管制。按照這種趨勢,7月整月出口同比減少的可能性極高,這將會是韓國出口連續第8個月下滑。

從出口對象國來看,面向中國的出口同比減少31.8%,為74.1億美元;面向美國出口減少19%,為15.4億美元;面向歐盟和日本出口分別減少12%和11%。面向越南出口連續第三個月增加,漲幅為7.7%。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半導體產品出口銳減30.2%,此類產品佔韓國總出口的1/5。也就是說,韓國7月份的出口下滑,主要是因為半導體出口不佳。

韓國半導體出口的低迷,主要是因為全球半導體需求非常的疲軟。所以整個半導體的局勢都非常的不妙。

早前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四月,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銷售額度僅321億美元,同比跌幅達14.6%,環比跌幅在0.4%。

數據上來看,全球半導體都進入了寒冬。而2019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與2018年的第四季度相比,跌幅就達到了15.5%。這是半導體35年的歷史上,季度跌幅最大的一次。

注意的是,韓國的半導體原料大多從日本進口,而日本掌握著的原料佔全球90%以上。所以日本實行出口管制,對韓國的各大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韓國中小企業製造業聯盟的調查報告指出,近6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日本持續實施禁令,公司將面臨危機,甚至有運營中斷的風險。

據韓媒報導,自日本宣布出口管制後,韓國中小企業製造業聯盟對269家受禁令影響的半導體中小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59%的受訪公司表示,他們無法長期承受日本的出口管制,最多只能支撐6個月。

正因為如此,韓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轉向其他國家購買原料,比如中國。據電子化工新材料產業聯盟消息,經過多批次的檢測和試驗,部分韓國半導體廠商已經和中國綜合型化工生產商濱化集團籤訂了有關電子級氫氟酸的批量訂單,有的韓企還建立了正式合作夥伴關係。

韓國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企業也已經在近日派出高管前往中國,尋找新供貨商。《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導稱,三星電子已著手對非日本廠商的氟化氫進行性能試驗,供應商很可能是中國大陸、臺灣或韓國企業。

來源: 第一黃金網

相關焦點

  • 韓國5月半導體出口「轉正」!有望超越美國,與中企加強合作?
    來源:金十數據根據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日前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如果美國繼續因擔心中國半導體超越自己而採取預防性行動,短期上,韓國半導體很可能將再次「撿漏」,甚至取代美國現在的世界半導體領域領導地位
  • 日本半導體限制下,韓國欲向尖端科技投資14億,還與中企擴大合作
    據外媒12月24日報導,為了進一步提升在尖端科技產業的全球競爭力,韓國計劃在2020年對未來工業材料和納米科技投資2336億韓元(折合約14.07億元人民幣),較今年的總額988億韓元飆升136%。據悉,韓國的這筆投資額包括支持在韓國國內擴大生產先進半導體材料,還會投入資金用於將技術與產品推向市場。
  • 韓企想方設法應對日本原料封鎖
    原標題:韓企想方設法應對日本原料封鎖   面對日本的出口管制措施,韓國業界十分憂慮,不得不緊急尋求應對之策。目前,相關韓企的對策主要包括:尋求日企迂迴對韓出口、尋找其他國家或地區替代供應商、韓國化工企業尋找產品替代、推動重要化工產品國產化。
  • 日本制裁韓國:限制部分半導體、OLED材料出口
    ,日本政府將從7月4日開始限制對韓國出口部分半導體、OLED材料出口。韓聯社報導截圖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修改了對韓國的出口管理運用政策,決定從7月4日開始實行限制向韓國出口電視、智慧型手機中OLED顯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醯亞胺」、半導體製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光刻膠」和「
  • 報導稱:日本對韓國半導體限制,三星電子從西安訂購高純度氟化氫
    據BusinessKorea報導,為應對日本對韓國半導體材料的出口限制,SK海力士已經開始測試從中國進口的氟化氫材料,同時三星電子最近也從西安大規模訂購了高純度氟化氫。 報導稱,除了使用國內採購的高純度氟化氫,韓國半導體製造商也正在尋求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原材料。 SK海力士測試的高純度氟化氫材料由韓國公司Soulbrain提供,而該公司則是通過從中國進口氟化氫原材料。
  • 韓國友城助力安徽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擴大在韓知名度
    安徽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自2020年10月29日揭牌以來,市政府外事辦主動對接韓國友城求禮郡,在其大力支持和宣傳推送下,引起韓媒廣泛關注,連日來韓國大韓日報、漢城日報、全南日報、首爾今日、中都日報等15家媒體先後對安徽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揭牌進行了專題報導,
  • 多家韓企欲進駐朝鮮開城工業園區
    多家韓企欲進駐朝鮮開城工業園區張旌韓國業內消息人士13日說,韓國總統文在寅上月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晤後,多家韓國企業詢問進駐朝鮮開城工業園區的可能性。【打聽如何進駐】代表開城韓企的一個工作組消息人士13日說,韓國多家企業近來詢問開城工業園區進駐事宜,包括開設新廠和租用場地的可能性。另外,工作組接到來自多家外國企業的詢問。工作組一名官員說:「隨著韓朝關係出現緩和跡象,許多企業向我們諮詢如何進駐開城工業園區新設工廠。」
  • 日本提出將韓國剔除白名單,還要擴大出口限制,文在寅發出警告
    日本繼宣布加強三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出口管制,隨後又提出要將韓國從「安全保障出口白名單」移除。對此,韓國總統文在寅警告,日本的做法將給日本經濟帶來更大損失。日本在本月1日宣布加強三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國的出口管制,隨後又提出要將韓國從「安全保障出口白名單"中移除。
  • 韓國「抵制日貨」一年了:優衣庫「涼涼」,有日本車企撤離
    日本去年7月1日宣布限制對韓出口半導體材料,韓國民眾紛紛喊出「抵制日貨」的口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今年7月1日,韓國迎來抵制日貨一周年。今年以來,韓國多次要求日本針對取消對韓出口管制進行表態,並將5月31日設定為最後期限。但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仍需要一定時間才能作出決定。
  • 2017年韓國貿易額超1萬億美元 出口居世界第六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關稅廳表示,截至14日下午2時20分,2017年貿易額時隔3年再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出口排名世界第六。
  • 中國手機給力 韓國手機出口去年減少23.2%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韓聯社1月20日報導,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等政府部門和機構20日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2018年韓國手機出口額同比減少23.2%,為146.1億美元,是近16年來的最低水平。韓國手機出口額從1996年的4.7億美元猛增至2002年的100億美元,2008年更增至334.4億美元,超越半導體的出口額(327.9億美元),一躍成為出口主力產品。然而2017年出口額驟減,降至不到200億美元的水平,2018年進一步縮水,低於150億美元。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國外晶片廠「神仙打架」 國內14nm...
    中芯國際14納米級晶片提前量產近日,據中芯國際透露,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14納米級晶片已經成功量產,其產能已經接近滿載,該工廠也是目前中國大陸晶片製造領域的最強者,是中芯國際最先進的生產基地日企時隔半年重新向韓出口關鍵半導體材料2019年7月,日本政府以「日韓互信關係明顯受損」為由,加大對韓國三種高科技材料的出口管制力度,此舉引發兩國關係陷入緊張狀態。
  • 日韓糾紛加劇 韓將284家日企列為「戰犯企業」
    韓國釜山市、首爾市6日將284家日本企業列為「戰犯企業」,引起日本方面的強烈抗議。韓國釜山市、首爾市議會6日相繼批准一項條例,將二戰期間曾強徵朝鮮勞工的日本企業列為「戰犯企業」,要求市政機構今後儘量避免購買它們的產品。在釜山市和首爾市批准的條例中,被列為「戰犯企業」的是二戰期間迫使朝鮮半島勞工生產軍需物資的284家日企,緣由是他們「沒有正式道歉或賠償」。
  • 韓國5月出口額同比降23.7%,連續兩月降幅超20%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日電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日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5月出口額同比下降23.7%,為348.6億美元。考慮到開工日數,日均出口額同比下降18.4%。報導稱,受疫情下全球需求減少等影響,韓國出口降幅連續兩個月超過20%,但降幅較4月(25.1%)有所收窄。
  • 韓民眾抵制日貨:超市下架札幌啤酒 踩日企紙箱洩憤
    (原標題:韓國興起抵制日貨風潮:超市下架札幌啤酒、踩日企紙箱洩憤)
  • 日本對韓國限制貿易5個月 韓半導體生產未現差池
    原標題:日本對韓國限制貿易5個月,韓國企業生產未出現差池[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韓聯社11月24日報導稱,日本限制對韓出口三種關鍵半導體材料近5個月來,韓國半導體和顯示行業的生產並沒有因此而出現差池。
  • 韓媒稱韓貨在華不再受寵:韓國正失去最大出口市場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韓媒稱,近來韓國出口轉好跡象重新抬頭,但今年以來,韓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中所佔比重降至10%以下,對中國出口形勢引擔憂。 據韓國《亞洲經濟》網站10月10日報導,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本國產業、產業結構變化政策以及反薩措施等多重因素,令韓國逐漸失去最大的出口對象即中國市場。
  • 日韓貿易戰 誰是半導體產業是贏家
    日本去年7月宣布對韓國的氟聚醯亞胺、光刻膠、氟化氫三項半導體原料加強出口管制,引起韓國民間激烈反日。雙方對立了逾一年,到底是日本掐住了韓國的經濟命脈?還是韓國成功地擺脫了日本呢?日本去年7月宣布對韓國的三項半導體原料加強出口管制後,韓國貿易協會指出,由於韓國對日本原料的依存度高,氟聚醯亞胺的依存度達93.7%、光刻膠達91.9% 、氟化氫43.9%,因此預測將對韓國電子大廠造成極大的影響。
  • 多氟多半導體級氫氟酸已出口到韓國12寸高端半導體企業 2019年發貨...
    進軍12寸高端半導體企業2019年6月底,日本突然宣布對韓國暫停3種半導體核心原材料的供應,此舉對於經濟處於衰退邊緣的韓國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大的打擊。雖然在2019年末,日本部分放寬了三種半導體材料對韓出口管制,但這一事件卻讓韓國深刻意識到,雖然本國半導體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雖然非常大,但日本隨隨便便的一次斷供,就能扼住半導體行業、甚至是整個韓國經濟的咽喉。韓國工業部長宋允模近期曾表示,儘管日本已經放鬆了對光刻膠的出口限制,但這並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 日本拒不解除對韓製裁,韓國被迫絕地反擊,報復手段實在太狠了
    為了反制韓國法院對二戰勞工索賠案的判決,日本悍然對韓國採取出口限制措施,禁止半導體材料的對韓出口,給韓國相關企業造成重創。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兩國的貿易爭端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據環球網最新消息稱,韓國法院3日決定採取公告送達方式,向二戰韓國勞工索賠案被告新日鐵發送「扣押資產」判決書。這就意味著,韓國法院將會變賣這家日本企業在韓國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