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龍翡翠。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28日在國家博物館出席「皮諾先生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儀式」。 青銅鼠首和兔首,原為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構件中的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流失。兩件獸首被法國皮諾家族購得,並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這兩件文物將由國家博物館收藏,並於近期公開展出。
「這是一次富有特殊意義的訪問,我的家族對此感到驕傲。」法國皮諾家族代表、開雲集團(KERING)執行長兼董事局主席弗朗索瓦·亨利·皮諾,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圓明園獸首是中國人民非常關注的事情,因為它們沒有回到祖國。尤其是2009年佳士得的那次拍賣,作為法國人,作為佳士得拍賣行擁有者,我非常理解中國人的感受。所以,我們花了很大氣力說服這兩件文物的屬有者賣給我們,然後再把它們捐贈給中國。我再次強調,整個過程中沒有尋求或要求任何回報。」
一天前,他與年近八旬的父親弗朗索瓦·皮諾飛抵北京,參加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圓明園鼠首、兔首捐贈儀式。
今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新聞連結
圓明園專家盼獸首「回娘家」
連日來,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一直關注著鼠首兔首回歸的消息。昨天下午,國家博物館內,當兩件獸首被揭開紅蓋頭時,身處圓明園的劉陽在微博上感慨道,「終於回家了,啥時候能回趟娘家啊?我的新辦公室離當年獸首原始位置直線距離只有150米,抬頭就能看到空空的石座!每天都期待獸首早日回到娘家!」
劉陽表示,法國皮諾家族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是一件大好事,有利於中法兩國的友誼,有利於圓明園歷史文化的宣傳和普及,也有利於中法外交關係的發展。但劉陽也指出,這次捐贈不代表從此開啟了國外歸還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大門。「皮諾家族說的也很清楚,是捐贈,而非歸還。」劉陽表示,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獸首的來源地考慮,都期待在兩個獸首回歸祖國後,能和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四件獸首一起回到圓明園暫時展出一段時間,供遊人參觀。
■背景資料
十二生肖獸首價值難衡量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一直是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徵。特別是鼠首和兔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巨大,可以算是圓明園自鹹豐十年(1860)被毀以來,海外回流的圓明園流散文物價值最高的,畢竟兩個獸首在2009年的拍賣價格就接近兩億人民幣。
拋開拍賣價格,其實公眾對於獸首的價值一直是見仁見智。已故文物專家羅哲文先生曾表示,十二生肖獸首工藝粗糙,藝術價值不高,其最大價值僅在於作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罪證。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也在微博中直言,獸首一上拍賣會就被稱為「國寶」欠妥,特別是把「外國人做的水龍頭」稱為國寶「更是欠妥」。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崔金澤老師告訴晨報記者,十二生肖獸首所在的西洋樓景區,其實只佔圓明園建築的十分之一,只不過因為建築材質原因,在大火中更多地保留下來。獸首的價值與我國的眾多國寶級文物的價值其實不能簡單比較。因為被大火焚毀,因為被列強劫掠,使十二生肖獸首寄託了太多國人的悲憤情緒,也因此受到格外的關注。(記者 王歧豐)
■
圓明園團龍翡翠現身英國
海外「三山五園」文物將系統整理
「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昨天在北京語言大學成立。成立儀式上,中心主任程龍展示了最新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博物館發現的來自圓明園的一件團龍翡翠。記者獲悉,包括圓明園文物在內的流失海外的「三山五園」歷史文獻、影像和文物,未來將系統整理成資料庫,為國內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參考。
昨天,程龍展示了團龍翡翠的照片。記者看到,這是一塊墨綠色的整塊圓形翡翠,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蟠龍,造型精美,色澤濃鬱。翡翠背面有一張1860年貼上去的圓形紙片,上以英文寫道:「綠色翡翠,來自北京夏宮」。
程龍介紹說,這是近日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博物館發現的一件文物,雖年代久遠,背面貼的紙片已發黃,但字跡清晰可辨。夏宮是當時西方人對圓明園的稱呼,這張紙片可能是該文物被從圓明園劫掠後不久,英國士兵或經手此文物的買主貼上去的。
據程龍介紹,目前,歐美的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保存了很多與「三山五園」相關的文獻、影像和文物,這些資料中的大部分尚不為人知,也沒能在學術研究中加以利用,「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海外「三山五園」文獻、影像和文物進行一次系統的調研。
程龍表示,下一步工作是以國別、地區為單位進行調研報告,整理形成資料庫,摸清這些影像文物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情況。未來,中心將系統整理海外有關「三山五園」的歷史文獻、影像和文物等形成資料庫,以為國內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參考。(記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