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系統整理流失海外「三山五園」文物(圖)

2020-12-11 中國網

團龍翡翠。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28日在國家博物館出席「皮諾先生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儀式」。  青銅鼠首和兔首,原為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構件中的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流失。兩件獸首被法國皮諾家族購得,並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這兩件文物將由國家博物館收藏,並於近期公開展出。

「這是一次富有特殊意義的訪問,我的家族對此感到驕傲。」法國皮諾家族代表、開雲集團(KERING)執行長兼董事局主席弗朗索瓦·亨利·皮諾,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圓明園獸首是中國人民非常關注的事情,因為它們沒有回到祖國。尤其是2009年佳士得的那次拍賣,作為法國人,作為佳士得拍賣行擁有者,我非常理解中國人的感受。所以,我們花了很大氣力說服這兩件文物的屬有者賣給我們,然後再把它們捐贈給中國。我再次強調,整個過程中沒有尋求或要求任何回報。」

一天前,他與年近八旬的父親弗朗索瓦·皮諾飛抵北京,參加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圓明園鼠首、兔首捐贈儀式。

今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新聞連結

圓明園專家盼獸首「回娘家」

連日來,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一直關注著鼠首兔首回歸的消息。昨天下午,國家博物館內,當兩件獸首被揭開紅蓋頭時,身處圓明園的劉陽在微博上感慨道,「終於回家了,啥時候能回趟娘家啊?我的新辦公室離當年獸首原始位置直線距離只有150米,抬頭就能看到空空的石座!每天都期待獸首早日回到娘家!」

劉陽表示,法國皮諾家族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是一件大好事,有利於中法兩國的友誼,有利於圓明園歷史文化的宣傳和普及,也有利於中法外交關係的發展。但劉陽也指出,這次捐贈不代表從此開啟了國外歸還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大門。「皮諾家族說的也很清楚,是捐贈,而非歸還。」劉陽表示,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獸首的來源地考慮,都期待在兩個獸首回歸祖國後,能和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四件獸首一起回到圓明園暫時展出一段時間,供遊人參觀。

■背景資料

十二生肖獸首價值難衡量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一直是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徵。特別是鼠首和兔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巨大,可以算是圓明園自鹹豐十年(1860)被毀以來,海外回流的圓明園流散文物價值最高的,畢竟兩個獸首在2009年的拍賣價格就接近兩億人民幣。

拋開拍賣價格,其實公眾對於獸首的價值一直是見仁見智。已故文物專家羅哲文先生曾表示,十二生肖獸首工藝粗糙,藝術價值不高,其最大價值僅在於作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罪證。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也在微博中直言,獸首一上拍賣會就被稱為「國寶」欠妥,特別是把「外國人做的水龍頭」稱為國寶「更是欠妥」。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崔金澤老師告訴晨報記者,十二生肖獸首所在的西洋樓景區,其實只佔圓明園建築的十分之一,只不過因為建築材質原因,在大火中更多地保留下來。獸首的價值與我國的眾多國寶級文物的價值其實不能簡單比較。因為被大火焚毀,因為被列強劫掠,使十二生肖獸首寄託了太多國人的悲憤情緒,也因此受到格外的關注。(記者 王歧豐)

圓明園團龍翡翠現身英國

海外「三山五園」文物將系統整理

「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昨天在北京語言大學成立。成立儀式上,中心主任程龍展示了最新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博物館發現的來自圓明園的一件團龍翡翠。記者獲悉,包括圓明園文物在內的流失海外的「三山五園」歷史文獻、影像和文物,未來將系統整理成資料庫,為國內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參考。

昨天,程龍展示了團龍翡翠的照片。記者看到,這是一塊墨綠色的整塊圓形翡翠,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蟠龍,造型精美,色澤濃鬱。翡翠背面有一張1860年貼上去的圓形紙片,上以英文寫道:「綠色翡翠,來自北京夏宮」。

程龍介紹說,這是近日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博物館發現的一件文物,雖年代久遠,背面貼的紙片已發黃,但字跡清晰可辨。夏宮是當時西方人對圓明園的稱呼,這張紙片可能是該文物被從圓明園劫掠後不久,英國士兵或經手此文物的買主貼上去的。

據程龍介紹,目前,歐美的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保存了很多與「三山五園」相關的文獻、影像和文物,這些資料中的大部分尚不為人知,也沒能在學術研究中加以利用,「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海外「三山五園」文獻、影像和文物進行一次系統的調研。

程龍表示,下一步工作是以國別、地區為單位進行調研報告,整理形成資料庫,摸清這些影像文物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情況。未來,中心將系統整理海外有關「三山五園」的歷史文獻、影像和文物等形成資料庫,以為國內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參考。(記者 王海亮)

相關焦點

  • 海外「三山五園」文物將建資料庫
    海外「三山五園」文物將建資料庫   海外「三山五園」文物將建資料庫  圓明園流失團龍翡翠在英現身;專家將調研「三山五園」文獻、文物在世界的分布情況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日前,「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將把流失海外的「三山五園」歷史文獻、影像和文物製作成資料庫,為國內研究提供參考。
  • 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
    19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國外列強的掠奪和戰爭,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國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是另一個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這兩個統計都反映了一個接近的數據: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1700萬件。 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圖/新華社160年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十二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至此,十二獸首不僅是一套古代藝術珍品,更成了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2007年,何鴻燊先生出資購回十二獸首中的馬首銅像,結束了馬首銅像一百多年的漂泊。去年,何鴻燊先生決定將馬首銅像無償捐贈國家文物局。12月1日,馬首銅像亮相正覺寺。
  • 「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亮相高雄
    「三山五園」是對位於北京西北郊清代皇家園林的統稱,是中國現存皇家園林的精華。「三山」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指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作為皇家園林的集大成者,三山五園像一部大型中國傳統文化百科全書,將園林、建築、政治、歷史、宗教、審美文化融為一體。深入其中,如舟行於水,令人流連忘返。
  • 頤和園在「三山五園」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上)
    編者按:本文從1、以「三山五園」為背景的頤和園周邊環境調研;2、頤和園在「三山五園」中的價值和定位;3、頤和園在「三山五園」中的發展路徑思索;4、結語,四個方面論述頤和園在「三山五園」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分為上、下兩期推送。
  • 北京「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亮相高雄
    王興輝 攝   中新網高雄3月1日電 以「今日朕遊御花園」為主題的「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3月1日在臺灣高雄的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計展出藝術品、文物100餘件。
  • 「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亮相臺灣高雄
    「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亮相高雄。海澱區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 通訊員王興輝)3月1日上午9時,以「今日朕遊御花園」為主題的「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在臺灣高雄國際會議中心四樓開幕。展覽共計展出藝術品、文物100餘件,分七大板塊,涉及雕塑、繪畫、攝影、古籍、清代樣式雷燙樣、音樂等藝術形式,展現清代皇家園林十八世紀以來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三山五園是對位於北京西北郊清代皇家園林的統稱,是中國現存皇家園林的精華。「三山」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指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
  • 三山五園罹劫160周年的追問:「園林紫禁城」成為典範還有多遠?
    ▲三山五園地圖。受訪者供圖▲大宮門近期保護展示工程中的西內朝房遺址。本報記者羅鑫攝▲三山五園圖(清代、黃色調)(受訪單位供圖)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李斌、羅鑫、吉寧)11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園林紫禁城」離「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有多遠》的報導。
  • 西郊線變身三山五園文化專列
    日前,作為2020年海澱區全民閱讀季「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系列活動之一,「閱看閱美——三山五園歷史文化主題列車閱讀空間」開通,海澱區運用三山五園題材的古代繪畫、經典書籍等特色文化IP,對西郊線有軌電車內外進行裝飾,打造流動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博物館。
  • 三山五園:我們身邊的詩意園林
    今天我們就請到了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生「三山五園」研究團隊創始人朱強和大家聊聊:原來你是這樣的三山五園城 市文化範「三山五園」是什麼山?什麼園?大家都知道三山五園但具體指的是哪三山和五園呢?是皇宮、博物館、騎射場後花園、圖書館、出版社植物園、動物園、試驗田三山五園地區「園外園」衛星圖而現在的三山五園則是傳統歷史文化
  • 「時空溯園」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開幕式及英文版著作發布會在北京...
    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三山五園研究成果系列展」之「時空溯園——北林三山五園學生團隊研究成果展」開展儀式暨三山五園英文著作Touring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Landscape, art and life of Chinese imperial
  • 觀點|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已達千萬件,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在多年從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唐際根看來,除了這些年盜賣的文物必須追回,當年搶劫文物、徵集文物者俱已逝去。通過他們流失海外的文物仍然在遙遠的地方滯留。短時間內,流失文物不可能回歸。那麼,當下還能夠做些什麼?中國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 "時空溯園"帶你穿越海澱三山五園的前世今生
    今年9月,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地區進入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三山五園,從通俗意義上講是指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群,包括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萬壽山的頤和園(舊稱清漪園),以及暢春園和圓明園;從研究意義上講它是以五園為核心的山-林-水-田-園-村-寺-營構成的人居環境系統,也是清代紫禁城外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和水利農業重地。而這些古典園林瑰寶卻在160年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盡遭焚毀與破壞。
  • 三山五園光影藝術展:「文化出海」講好中國故事
    光影魔幻空間震撼法國業界    三山五園是位於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不僅代表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成就,也見證了北京城8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園林的核心思想是「雖由人作,宛自天成」。世界認知中國造園藝術最早的窗口便是三山五園。
  • 五園盛景都歸一覽中
    今年9月25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全國共6個地區入選,海澱「三山五園」地區榜上有名。隨即,海澱區文旅局迅速啟動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相關工作,以「三山五園」為視角的各類文化活動進入公眾視野。
  • 一條「御道」串起三山五園 北京構建複合型文化區域
    按照規劃,一條「御道」將串起三山五園,成為北京為數不多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疊加的複合型文化區域。曾是一幅瑰麗的山水畫卷已經80多歲高齡的海澱區文史專家張寶章曾經出書《三山五園新探》,較為全面地對三山五園進行了研究。張寶章介紹,京郊海澱西山一帶,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清代京西園林的修建達到了歷史高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山五園。
  • 【數字敦煌】2021年中國將推動敦煌流失文物數位化回歸
    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會上表示,2020年中國加強文物國際合作,在文物追索返還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明年將重點開展敦煌流失文物數位化回歸工作,促成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歸家園。2020年,中國在文物修復、博物館交流等多個領域務實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取得重大進展。包括圓明園馬首在內的一系列珍貴文物順利回國,體現出中國在文物追索返還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進展。
  • 68件文物從英國回家:中國還有多少頂級國寶流失海外?
    不過,與大量流失到海外的文物相比,這只能是滄海一粟——光是在英國大英博物館裡,就收藏著3萬多件來自中國的各類文物,以及6萬餘種珍稀文獻和書籍資料。 19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這件青銅鐘與其它中國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流失到了海外,進入大英博物館。 由於大英博物館裡收藏的中國文物數量多、品種全、史料和藝術價值高,大英博物館甚至專門開闢了一個「中國館」。 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收藏著一件來自中國的佛教浮雕作品——《皇帝禮佛圖》。
  • 規劃展覽館呈現三山五園百年變遷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主題為「時空溯園」的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自今起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展區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可在70平方米的展區內,和策展團隊一起「復禁苑山水盛景、考皇室居遊華章」,感受文物撲面而來的文化魅力。策展團隊供圖今年9月,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地區進入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