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建設下的新農村發生了大變樣,每個人的家裡住上了小洋樓,自帶大院子,家用電器一件件的搬進家中,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越來越滋潤,農村也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度假的首選之地。
可是,人們回農村都是圖個清靜和安寧,也不愛往外跑,這讓小編想起了兒時的農村,孩子們漫山遍野的跑,鬥蛐蛐,摘野果,撿慄子......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農村有哪些常見的野果吧。
樹莓
樹莓是農村裡最常見的野果子,形狀外貌酷似草莓,但是個頭相較草莓來說更小一個,味道酸甜可口,村裡的孩子都喜歡摘下一大把,再一口吃下,汁水充足,溢出嘴角,淌紅了身上的衣服,吃完以後回味無窮
桑葚
桑葚在城鎮裡的超市價格不便宜,可是放在農村,那也是漫山遍野的野果子,未熟透時,紅彤彤一片掛滿樹梢,等熟透了就是紫黑色,桑葚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是每年的五六月,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遇上了總是得摘下一串,到小溪流邊洗洗就吃。除此之外,桑葚還有不少好處,有益於腎臟脾肺,清火明目。
覆盆子
覆盆子是這種野果的名字,但是對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山炮兒」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加熟悉。覆盆子是一粒粒小珍珠似的果粒結成一團,顏色呈現為鮮紅色,味道酸酸甜甜,利口生津,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野果子。
毛榛子
毛榛子聽起來有點陌生,在小編的家裡,我們一般管毛榛子叫「小板慄」,因為味道與板慄相似,同時外觀上也是堅果類食物。小板慄個頭和真正的板慄比起來小了許多,約莫著只有食指指頭大小,雖然看起來很有點「雞肋」,果肉很少,但是毛榛子平常也是當做消磨時間的零食,尤其是秋季農忙歇息時,大人們圍坐在一起,手裡攥著一把毛榛子打發時間。
以上這四種野果子,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恐怕都有吃過,全部都吃過的人,如今恐怕已經不再年輕了,多多少少有30歲左右了,雖然現在這些野果子已經不多見了,但是在兒時,卻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是我們永遠也抹不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