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香港的人,可能會去參觀香港第一豪宅曉廬。這棟豪宅位於香港島的司徒道。曉廬足足有70多層。每一層只有2戶,整棟大樓總共也只有140多戶。
曉廬這棟豪宅建成與2006年,至今已經有12年了。現在這裡的房子一套大概是5億左右。曉廬的房子面積都在300平方以上,堪稱是真正的豪宅。香港一般說千尺豪宅,曉廬的房子都在3600尺以上。千億豪宅其實就是90平方而已。3600尺的房子在香港真的頂級中的頂級豪宅了。
曉廬位於香港的海邊,夏天台風來的時候,大樓可以有明顯的晃動感。不過即使是這樣的房子,依然每一平方賣到了100多萬元。
內地最貴的小區是上海的湯臣一品,一平米的價格也才30多萬。許多內地人肯定不能明白,香港富豪為何會花幾個億去買這樣的房子。肯定不少人會想,如果我有幾個億就去蓋別墅了。事實上在香港幾個億可能還買不到獨棟別墅。香港的獨棟別墅位於深水灣、淺水灣跟山頂等幾個地方。這些地方都是真正寸土寸金的地方。
李兆基在山頂白加時道買了一塊空地就花了18億。內地富豪潘蘇通在李嘉誠家旁邊買了一棟別墅,就花了25億元。
幾個億在香港只能買住宅,還買不了別墅。在住宅裡面最貴的就是曉廬了,這棟豪宅的開發商就是李嘉欣的公公許世勳。當年他開發這個豪宅也算是無心插柳。這棟豪宅的地皮是許世勳的父親許愛周買下的。
許愛周當時也是香港的四大富豪之一,他在世的時候買下了不少的物業。曉廬這塊地原來是兩棟舊公寓來的。這棟公寓太舊,於是許世勳打算拆掉重建。當時許世勳覺得面積太小,如果蓋別墅的話,蓋不了幾棟,於是就想用來發展高層豪宅。
其實這個想法是非常冒險的。於是高層的豪宅不管是在香港,還是在內地都很少有成功的案例。這棟豪宅還位於海邊,如果建太高的話,颱風一來大樓就會搖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世勳請了全球最頂級的設計師。
最終2006年曉廬面世,這棟原型的高層豪宅震驚了香港。曉廬高達252米,比當時北京的第一高樓銀泰中心還高。不過曉廬建成之後,卻在香港市場遇冷。當時140多套房子,僅僅賣出三分之一。不過沒有想到,真正讓許世勳發大財的是那三分之二賣不出去的房子。
最初的時候曉廬的房子一套已經賣到了幾千萬。當時香港的獨棟別墅價格也在兩三億而已。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去買許世勳的曉廬。
不過幾年之後,香港的房價風雲突變,大量的內地富豪都湧入香港購買豪宅。這些人有的衝著投資去的,有的是衝著學區房去的。一時之間香港房價在內地買家的推動下,價格猛漲。曉廬也因此獲得了市場的熱捧。
當時是一套幾千萬也沒人買,現在是一套幾個億都沒人賣了。幾年之前,曾經有一套曉廬的複式豪宅出售,價格已經超過了5億個。這還是在幾年之前的價格。不過許世勳非常聰明,他沒有因為價格上漲就把房子出售,他一直拿在手裡。現在曉廬的豪宅就是奇貨可居,越不賣就越多人願意去買。
李嘉欣跟許晉亨結婚的時候,許世勳曾經送了2套給李嘉欣,剩下80套一直拿在手裡。現在這80套房子的市值已經高達400億元。因為這塊地是許世勳父親多年之前買下的,所以成本其實非常便宜。等於說許世勳這400億幾乎是白賺的。這幾年市場上都很少有人把曉廬的房子放出來賣。估計按照這樣的趨勢,這裡的房價還得繼續上漲。
你可能也會說,他如果不賣的話,那麼等於也是空頭支票而已。其實富豪比我們聰明得多了。即使不賣掉,他們也有非常多方式可以套現。比如說他們可以把房子抵押在銀行,這些實力非常強的富豪,在銀行拿到貸款的利息遠遠比普通人低得多。
獲得的資金就可以用來投資其他,獲得的收益不僅僅可以用來還利息,而且還有剩餘的利潤。比如說在房子值5億的時候賣掉,那拿到手的就只有5億了。不過如果在房子5億的時候,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那麼接下來房價繼續上漲,那麼房子也是你的。
香港的豪宅一直是稀缺的資源。這也是為何全球富豪都願意去香港投資豪宅的原因。許世勳在不久之前已經去世,他留下了十幾棟收租大樓,還有這80套豪宅給自己的兒子許晉亨。
蓋了一棟70層的豪宅,結果三分之二賣不出,誤打誤撞反而賺幾百億,許世勳賺到這幾百億,其實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李嘉誠也曾經說過,其實運氣也是成功的必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