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香港蓋了棟73層樓房,卻只賣了30套,剩下的房子不賠反賺百億

2020-12-13 商悟社

許世勳被稱為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他的父親是香港第一代船王許愛周,並且產業還囊括了房地產、航空等領域,父親去世後,許世勳繼承了家族的地產,大哥繼承了航業,二哥繼承了礦務。後來大哥去世後航業也由許世勳掌控。

1987年時許世勳將家族的航業全部船隻出售,套現了幾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地產,商廈和豪宅。有市場人士預估,許世家族在香港的物業價值超420億。尤其是以中環兩幢甲廈最有名,其中有「醫生大廈」之稱的中間大廈估值就達132億。

許世勳還在香港建豪宅出售,最知名的就是他的「曉廬」豪宅項目,被稱為是香港分層式樓盤第一豪宅,曉廬豪宅可以說滿足了富人們喜歡安靜、高雅、遠離鬧市的需求,曉廬總共有73層高,每套房子大約300平米。我們都知道香港寸土寸金。在香港千尺豪宅在大陸只是兩室兩廳的普通住宅。香港一個普通4人家庭, 一般大約住 30 至 40平米。如果能達到了八九十平方那就是豪宅了,所以更別提這個300平米的曉廬豪宅了。

許世勳的曉廬豪宅價格也十分昂貴,一套房子在剛開始時要2000—3000萬。所以當時只賣出去了30套房子。很多人覺得剩下的43套是不是砸手裡了?其實不是,如今這些豪宅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一套5億左右,所以許世勳可以說反而大賺了幾百億。

兒子許晉亨與李嘉欣婚車座駕

這就是房地產,在家裡坐著可能就比那些折騰創業的人要賺的多。

相關焦點

  • 蓋了一棟70層的豪宅,結果三分之二賣不出,誤打誤撞反而賺幾百億
    內地最貴的小區是上海的湯臣一品,一平米的價格也才30多萬。許多內地人肯定不能明白,香港富豪為何會花幾個億去買這樣的房子。肯定不少人會想,如果我有幾個億就去蓋別墅了。事實上在香港幾個億可能還買不到獨棟別墅。香港的獨棟別墅位於深水灣、淺水灣跟山頂等幾個地方。這些地方都是真正寸土寸金的地方。
  • 32層的樓房,只剩下4層,6層,29層你會選幾層?
    現如今,城市中新蓋的小區樓房都在30層左右。30層的樓房屬於高層,城市中的高層很多。樓房越高,樓層越多。一棟32層的樓房,由於樓層高度不同,1層和32層面臨的外界條件是完全相反的。有些時候,購房者中意的樓層已經賣完了。購房者只能在剩餘的樓層中選戶型。
  • 2千萬買塊地皮,蓋了52棟大樓之後卻不肯賣,20年後賣出賺4百億
    李兆基最著名的一個項目就是在1976年開發了香港沙田第一城。這個項目李兆基用了區區2千萬,最終就賺回了4百億,堪稱是經典的地產項目。1976年香港拍賣沙田的一塊地皮。沙田並不是香港的核心區域,不過李兆基當時就看好沙田的發展,因為沙田地少人多,為何對於房子的需求一定非常大。
  • 一棟別墅就賣51億,他堪稱隱形首富,分家後15個子女都身家百億
    劉鑾雄曾經說過一句話,香港最德高望重的一群富豪,他們的財富都被大大低估了。其實許多人都認為李嘉誠的財富是最被低估的一個。其實何鴻燊才是那個最被低估。何鴻燊這次分家之後,他的15個子女個個都身家百億了。何鴻燊從1962年開始壟斷了澳門的生意。
  • 一棟33層的樓房,只剩下9樓和20樓,到底選哪個樓層更好?
    在買房的時候,是要考慮樓層的問題,要在多個樓層中選擇一個比較好的樓層,要是有好幾個樓層可以選擇的話,還比較容易選擇,不會那麼糾結,要是只剩下兩三個樓層的話,選擇就是比較困難的,看起來只有在兩三個樓層裡面選擇,可是在兩三個樓層裡面選個好樓層是要有方法的,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樣一種情況,一棟
  • 花十幾億幫上海修一片老宅子,後在旁邊蓋4棟寫字樓,賺了2百億
    李嘉誠用200億開道,最終建成東方廣場,如今一年的租金收入就接近30億。當年為了建成東方廣場,拆掉了這一片不少的老舊建築,讓許多人痛心不已。相比之下,另外一個香港富豪羅康瑞就十分聰明了。當年羅康瑞初到上海發展,投到了上海太平橋的這塊地皮。如果以當時大部分人的做法,直接就拆掉蓋成住宅出售。不過羅康瑞沒有這麼幹。
  • 總高28層的樓房,只剩下5層,16層,26層,選哪一層最好?
    房子是我們每個人的家,是生活的地方。一套舒適的房子能大大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我相信如果有可能,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即使你擁有買房的能力,買到合適的房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購房者在買房過程中需要做出很多選擇,比如樓層。如今新蓋的高層樓房居多。樓房越高,樓層對應的外界條件的差異越大。
  • 父親給他留百套豪宅,曾一套幾千萬賣不出,如今一套一年租幾百萬
    不少的明星富豪都住在這裡,這裡目前的售價已經達到了30多萬一平方米了。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開盤十年之後,湯臣一品4棟樓目前只賣了2棟,還有2棟目前處於只租不售的情況。已經賣了10年的那兩棟,其實至今也沒有賣光了。由於價格太高,湯臣一品其實售價情況一直不理想。
  • 花了6億買下塊地皮,用十年建了4棟樓,如今一套房子就賣幾個億
    湯君年在臺灣出生,後來在臺灣經營窗簾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隨後又到香港發展,成為了億萬身家的富豪。不過湯君年的祖籍就是上海。當時上海人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的一間房。上海的精華外灘就是在浦西。當時的浦東到處都是蘆葦蕩,非常的偏僻,也沒有什麼人。
  • 上海最大的隱形富豪,4棟江景樓只賣了1棟,今反而幸運賺幾百億
    雖然湯君年是香港人,但是他們的家族堪稱是上海的最大隱形富豪。湯臣一品是湯君年的遺世之作。在這個項目即將開盤的時候,這個上海的傳奇香港企業家不幸病逝,當時才50多歲。 湯君年被譽為上海浦東開發的第一人,在浦東還是一片荒涼的時候,這個項目富豪前前後後在浦東砸下了20個項目,總計投資了16億美元,不僅僅大大拉動了浦東的發展,也為他後期爆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農村簡單大氣最新房子款式,蓋個二層樓房怎麼樣,3套戶型隨你挑
    二層戶型一直以來是農村自建房中,最經典的最實用的戶型,但是也不乏一些設計得當的好戶型,樣式好看還不過時,誰要是在村裡有一棟這樣的房子,那可真叫人羨慕啊;以下的3套自建房戶型,樣式新穎,外觀靚麗,接地氣,不張揚,非常符合我們農村老百姓人的眼光,一起來看下吧。
  • 3套經典的農村二層樓房設計圖
    現在在農村很多老宅都已經年久失修,老化的房子無論從舒適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很差。有很多一層平房還想在原來的基礎上加蓋二層,這種做法是極其不安全的。其實如果選一套設計合理實用的自建房圖紙,既能滿足功能要求又能節省很多施工成本,這裡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鄉村二層樓房圖片,希望對蓋房子的朋友能有所幫助。這是一套中等戶型二層樓房圖紙,單戶建築佔地面積有150多平米,設計風格是簡單的現代風格,主體造價不超過10萬元,既可以蓋聯排雙拼,也可以單戶施工。
  • 一棟30層的樓房,只剩下第2層、15層和30層,你會選擇哪一層?
    那麼如果一棟三十層的樓房僅剩十五層和三十層,你會選擇哪一層?我們先說第二層,二層位於樓棟的底部,如果樓間距距離窄的話,採光和通風性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隱私性很差,周圍來來往往的人,都能通過窗戶看到臥室,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和小孩,不建議買二層。
  • 香港最貴「包租婆」靠兩棟樓吃一輩子,一棟收租45億一棟收百億
    香港是一個寶地,這裡的燈紅酒綠、花花世界吸引著無數的人,不過想要在這裡安家立戶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我們國家一線城市的房價相信大家心裡也都有個底了,而香港的房價更是你想都不敢想的。據去年的數據統計,香港的房價達到了每平米15.6萬元,這要是放到我們內陸的一些小城市,這些錢都能交首付了,但是在香港只是一塊地磚而已。一個普通人來到香港發展,想要在這裡買上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除非發一筆橫財。在香港無數過著蝸居生活的人,幾口人擠在一個小房子裡,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香港奮鬥一輩子都賺不到一套房子的錢。
  • 八層樓房傾斜30公分 「危樓」裡竟有十餘住戶(圖)
    昨日,居住在府城鎮青竹街的周先生等市民,將這棟傾斜的八層小樓定為「危樓」,據周先生等人稱,這棟樓當初報建只是三層,最後建成了八層,不知為何?  這棟被群眾舉報為「危樓」的八層小樓位於府城瓊山區證中心附近。
  • 中國夫婦在日本蓋了4棟房子 每2天換一個家住
    中國香港一對夫妻,為了滿足自己對建築的夢想,決定將在香港的買房基金存下,移居到日本,開始在日本踏上蓋房之路。兩人一開始先花了30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64萬元)買土地蓋房,之後又陸陸續續存錢蓋了另外3棟房子,現在每2到3天,就可以換一個家」,特殊的生活方式令人稱羨。
  • 為什麼農村蓋房子的時候,只允許蓋三層半,是什麼原因?
    確實,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家家戶戶可以住上寬敞明亮大瓦房,如果有錢,還可以蓋上一棟別墅類型的洋房,但是這樣的別墅型房子是不能想蓋幾層蓋幾層的,有嚴格的限制,住房層高以2.6米到3米之間為宜,最高不能超過3.3米。 也就是只允許你蓋三層半,這是為何?農村蓋房子為什麼大多是蓋三層半的,拋開政府限高不說,主要的是經濟適用、吉利。
  • 2年前4百億賣掉的中環中心,今已升值到6百億
    中環中心是香港最著名的摩天大樓之一,總計是73層,是李嘉誠跟香港市區重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合作開發。李嘉誠的公司擁有75%的權益。中環中心的位置非常優越,位於中環的核心位置,旁邊就是李嘉誠的總部長江中心,還有滙豐銀行總部,華人行、和記大廈和香港聯交所等等。另外這裡還有完善的人行天橋系統,同時還是兩條隧道跟地鐵站等等。可以說中環中心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
  • 李嘉誠把船廠蓋成小區,商鋪多高價格都不賣,如今反而賺回上百億
    許多人可能都知道李嘉誠是靠著房地產起家的,不過香港幾十年來發展房地產的商人何其多,為何單單是李嘉誠一個人成為華人首富呢?那就是李嘉誠的眼光非常獨到,他總是敢於冒險,懂得人棄我取的道理。50年代的時候,霍英東發明了樓花,這極大促進了香港房地產的發展。不過李嘉誠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靠賣房子來賺錢,雖然來錢快,但是風險也大,如果遇到了樓市大跌,那麼房子就爛在手裡。
  • 綏德:交錢買房白等五年 我的房子去哪了?
    黃潤蓮:「結果我們的人過去到地方看房子的時候,哪有你們的房子了?你們的房子早叫人家給賣了,沒有你們的房子。」黃潤蓮想,沒有房子那就退錢,在其它地方也可以買。黃潤蓮:「樓房賣了沒有我們的房子了,也可以,把我們的錢給我們也行嘛。錢也不給,樓房也不給,什麼也沒有,現在我們急也沒辦法了,只有在背地裡偷偷地哭,一夜一夜地睡不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