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群徽派建築,道出餘氏家族600年詩酒田園,田園風景優美

2021-01-11 鄭天亮旅遊迷

在武漢黃疸眾多的景點中,大餘灣的人文色彩最濃厚,古村落可追溯到元朝初年,冬至來到這裡,滿目蕭條,越發顯得古樸。

跟在小姐姐後面,繞村一周,發現很多房子都用厚重而纖細的石頭,排列著,就像城堡一樣,由於其堅固性,讓人聯想到抵禦戰亂和武漢的酷暑,石屋的主人不僅防風,也期待著世世代代繼承下來防雨。

現在大餘灣村的原住民不多,在村裡一邊散步一邊打撲克,作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名村,大餘灣受到了保護,年輕人喜歡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在農村詩和酒的田園調律消失了,但是變多了。

石走廊

大餘灣村的中心是鋪著石條的廣場,在此期間,古杉旁邊的石屋被改成了「大餘灣古村落博物館」,小村的前世寫在《餘氏家譜》上。

大餘灣餘氏源於江西省修水長茅餘氏,上世紀90年代,村裡發現的古老家譜印證了「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傳說,長茅餘氏是江西望族,從始祖餘良的建立開始,出現了很多高官和貴人。

文章開頭還寫道:「餘氏的始祖是5000年前黃帝的子孫,先祖著有《嶽讀經》,後來幫助大禹治水,稱之為餘吾溪水」,那個落琴謝知音的俞伯牙是餘姓,也被稱為黃陀餘氏的祖先。

「嶽讀經」是從名字開始直接讀,用來看風水的書,如果這本書是餘家之寶的話,餘家可能從江西布源、德興轉移到了黃阿。

「才子世代輩出,世間有讀書的香味」,大餘灣餘氏在600多年中輩出了一百個優秀人才,他的名字也被記錄在了系譜中,除了功勞餘氏之外,一方面學習傳統,另一方面相信運勢的古人也很在意大餘灣神秘的風水。

系譜中還記載了大餘灣的風水特色,即「左青龍遊、右白虎守、前雙龜朝北鬥、後金線吊葫蘆、中間如意太極圖…」好奇心旺盛,馬上無人駕駛機上升,拍攝這個新奇的景觀。

在門外漢看來,周邊錯綜複雜的石山為村子提供了至少質量好的石材,白牆灰瓦,馬頭飛簷,即保留舊徽州建築風格,又皮堅實,踏實可靠。

大多數的宅邸都是朝北朝南,形成三合院的形式,也就是說,由三間正房、兩側和天花板組成,在堂屋的正中央放置神龕,祭祖,府邸很少有華麗的裝飾,只有隔扇的門和背上的位數,才能透過來裝飾蝙蝠的牡丹圖案。

隨著人口的增加,在大餘灣三合院的形式變得困難,建造了名為「哥哥親地恭」的聯立住宅,名字出現在這一列整齊的房間的邊緣,同樣是「房頭」的房子排成一列,兩家之間有門,按門進去就是胡同,據說兄弟倆是連在一起的,形狀和裝飾一致,代表著大餘灣人的血脈相連。

元末是江西戰亂的時代,二宋積累的文化財產,在元軍經過的地方也急速凋落了,大餘灣的祖先為了躲避兵難而轉移到武昌,轉移到木蘭山系南麓,他們拿了很多書來畫畫,近代有28箱,嶽飛親筆寫著鄭板橋的真跡。

現在遊客能看到的真正的寶物大多是從清朝傳來的,比如雍正朱印、欽賜「四豆同榮」賀壽扁馬、太師椅子等…

大餘灣作為文化財產受到保護後,經過幾年的修繕,終於出現了現在的樣子,內容包括鬥雞、雜技、影繪劇,再現了清酒小偷、插秧酒,從形式到神,喚醒了那黃色的600年記憶。

相關焦點

  • 武漢一古村落 徽派建築彰顯餘氏智慧 耕讀文化傳承百年
    據說,明朝洪武年間江西有一官宦——餘秀三,他到武漢黃陂遊玩之際,偶然間發現了大餘灣「左邊青龍遊,右邊白虎守,前面雙龜朝北鬥,後面金線吊葫蘆,中間懷抱太極圖」的風水格局,這一風水寶地不禁令他欣喜萬分。後來,在朱元璋詔令贛湖大移民之時,餘秀三便帶領家族從江西婺源、德興一帶遷至此地。這一點,在餘氏宗譜上也有明確的記載。
  • 紅巖壩 | 詩酒田園裡的金黃稻浪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立秋過後炙烤了整個夏天的三伏高溫逐漸落下帷幕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金秋時季 亦是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的大好時光這個季節詩酒田園裡的金黃稻浪是最驚豔
  • 鄉旅,人生最後的詩酒田園
    日子可以安然地慢慢地在詩酒田園中遠去。 然而,耗資億萬的城市別墅,也並沒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因此,即使是城市50平方米的小院兒,也能讓很多人視若珍寶。
  • 品味唐朝田園詩,聆聽竹露滴清響
    田園的寧靜、恬淡、優美,令多少人嚮往。那裡陽光明媚,星月璀璨,落英繽紛,百鳥齊鳴;那裡湖水純潔透明,山林茂密翠綠,都讓人夢寐以求。田園裡,人們種豆生火做飯,閱讀傾聽孤獨,享受一片安靜,尋覓生命真諦,洞察自然,感悟人生。
  • 江西婺源又一徽派民宿,田園漫步、溪邊戲水、垂釣、騎行、漂流
    >風格配有魚化龍、回紋杆欄等民宿配套設施體驗在這裡,您可以體驗田園漫步還可以到附近的五龍源漂流體驗夏日應有的冰涼與刺激嗨翻這個夏天~婺源金悅堂徽派精品民宿民宿環境優美,前靠風景優美的荷花花海樂安河支流健走步道海拔1200米神山黃梅尖主峰「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 武漢郊區有處小婺源:建於600多年前,40多棟古民居還原田園生活
    武漢的黃陂區一直被稱作「武漢後花園」,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的知名景點數不勝數,加上相對「涼快」的物候環境,尤其適合春夏季節遊覽。比如,在黃陂木蘭鄉雙泉村就有一座類似江西婺源民居風格的生態村落,它建造於600多年前的明朝,如今仍保存有40多棟古民居建築。
  • 陶淵明的田園《飲酒》詩,卻不見1個酒字,第3句唯美詩句讓人驚豔
    身處繁華的的城市,人們心浮氣躁,有很多人開始嚮往淳樸的田園生活。陶淵明的這首《飲酒》詩作,道出了古今不少人的心聲。《飲酒》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國山水田園的詩篇很多,陶淵明清新脫俗的田園詩歷來被文人大加讚賞,一致認為陶淵明是我國田園詩的鼻祖。這首詩是陶淵明在擺脫官場後,回歸田園悠然自得心情的寫照。歸隱的詩人,在大自然的田野之間,心情豁然開朗,免不得要喝幾杯。這首《飲酒》詩,字裡行間不見「酒」字,卻被文人墨客推崇為「飲酒」的名作。
  • 坐擁中國最美的詩酒田園,有人感慨:睡在人民幣裡真香
    詩酒田園是一曲千年牧歌在近代,南懷瑾先生亦曾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天下最美的山水毋庸置疑在桂林,而灕江之畔的詩酒田園更是我心內奏響千年的牧歌。詩酒田園酒店位於陽朔興坪鎮厄根底村,如詩如夢的灕江精華景點就在其左右,」黃布倒影「、」九馬畫山「、以及非常知名的」20元人民幣背景「元寶山等。
  • 惠陽鄉村,藏著一處「田園牧歌」
    九萬裡悟道 終歸詩酒田園 田園 是夢的起始 亦是心靈的歸處湖的意境、山的掠影、水的樂趣、田園的嚮往,在這個田園綜合體中,給生活留白,讓生活充滿樂趣。鄉愁故土,詩酒田園。有人的地方就有家,多少客家人夢裡的家,是心心念念的那座客家圍屋。來到此處,就回到了家。
  • 最美的風景在田園,最美的田園在秋天!
    進入秋季的蘋塘稻田,已是一片片迷人的金黃,穿越稻田,感受大自然所帶來的新鮮空氣,似乎回歸陶淵明田園生活。有王維描寫中秋天似山水畫的意境,又有劉禹錫讚美「秋日勝春朝」是一首優美田園詩的韻味。這裡屬喀斯特地貌,有獨特的盆地性氣候,稻田多處於峰林山水之間。
  • 中國第一魅力名鎮興盛600年有「小蘇杭」之稱卻鮮為人知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讓心靈去旅行!數百年來,古鎮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厚重的文化底蘊、優美的田園風光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據史料記載:和順古稱"陽溫屯",因有小河流經前鄉,自清康熙年間始稱"和順鄉",走進古鎮猶如來到江南,一泓碧水繞村而過,宛如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民國宰相李根源曾在詩中讚美和順古鎮:"絕勝小蘇杭".
  • 這座600年歷史的古村落,坐落於武漢,卻充滿了徽派建築風格
    我們熟悉的就是廣西的大圩古鎮、烏鎮、蘇州的周莊古鎮、安徽的皖南古村落等,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在武漢,其實也有著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這個古村落,就是大餘灣。在大餘灣裡,直到今日依舊保留著許許多多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似乎都在訴說著這裡的舊時光。
  • 這座600年歷史的古村落,坐落於武漢,卻充滿了徽派建築風格
    相信第一次來到這裡的人都會有一種置身於安徽皖南古村落的感覺,難以相信這樣一個古村落,竟然會出現的武漢。其實這是因為大餘灣中留下了大批明清時代的居民,因此深受明清徽派建築風格的影響。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村,大餘灣除了保留的明清古建築外,這裡的自然風景也是十分的迷人。如果厭倦了喧囂的都市生活,不妨走進大餘灣,去領略一下這裡的自然風光、人文情懷;看看這裡的古建築、爬爬山、走進原住民家去嘗一嘗地地道道的農家飯菜,絕對是十分難得的一次奇妙的體驗。
  • 遇見天師樓•岑莊,遇見詩酒田園夢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詩酒田園夢,坐落於蓮都區太平鄉留畈村的天師樓•岑莊,就是這樣一處所在。而岑莊大院古色古香的建築,最為適合舉辦露天的會議與各類的團建,K歌歡唱,燒烤聚餐任君選擇。房型外觀採用徽派式建築風格
  • 田園綜合體視角下的詩意鄉村建築設計
    詩意元素解讀「詩」元素「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園歸隱生活狀態,其帶來愉悅田園鄉村自身帶來的優勢在於淳樸,在於一覽無餘。鄉村建築藝術應保留固有印象,用建築的詞彙加入現代元素與之衝擊碰撞。鄉村建築設計的本質是讓大眾在樸實的環境下發現另一種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 武漢不止是有黃鶴樓,還有一座600年古村,其風水十分罕見
    地處武漢黃陂區的大餘灣古村,是一座始建於明末清初的古村落,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這裡的民居依山而建,前面牆圍水,後面山圍牆,是一座風光秀麗百年古村落,也是武漢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雖說武漢地處江漢平原,但其建築風格卻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築。
  • 課本裡的《歸田園居》所在地和「杏花村」均在安徽
    書本裡常常會有很多優美的句子,描繪的地方總是令我心生嚮往。《歸田園居》中的田園在今安徽黃山市黟縣的陶村,杏花村則位於安徽池州市的貴池區。那麼《歸田園居》中的田園究竟是不是陶淵明描繪的自己家鄉,或者陶淵明的後人是不是後來才遷移到如今的陶村居住的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徽州自古就是一個環境優美、令人嚮往的地方,「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的意境和詩中的田園也是十分契合的,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歸田園居》中的田園就是現在的陶村所在地。
  • 黃山腳下最美徽派民宿,藏於宏村的一座田園村落,自帶樹屋樂園
    來黃山,如果你只爬黃山,那真的是」怠慢「了這座存在於詩畫裡的古徽州!它由260多年歷史文化的徽派建築改建而來,但不像舊日老宅那般深沉,老闆是一對起家鼓浪嶼民宿的夫婦,他們把閩南人的文創心意與千年歷史墨工廠融合,清新與傳統有了默契,每一位住客進來,把從前與當下的煙火人間帶回了徽派屋舍裡。
  • 雨仙農谷 | 晴耕雨讀理想國,詩酒田園非遠方
    嚮往啊,詩和遠方!山景會所是坐落於鶴山坪之巔的徽式建築 慢步走進蔬菜基地,二青條已經長大,黃瓜也已成熟,番茄的臉蛋紅彤彤,藤藤菜等菜菜,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擁擠的田地,等待喜歡他們的主人領著回家;藍莓還在持續成熟中,更加成熟飽滿的果粒更誘人;再多一些田園好物
  • 這裡有你嚮往的田園生活!杭州「最美田園」地圖出爐!
    杭州發布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19年浙江省100個「最美田園」。杭州這些田園榜上有名,美不勝收。快收下這份打卡地圖,周末約上家人、好友一起去!杭州哪些田園上了浙江「最美田園」榜單?一起來看看:杭小微搜集了這些「最美田園」的美照和信息,不妨趁著周末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