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輝致辭 彭大偉 攝
中新網柏林12月8日電 (記者 彭大偉)當地時間6日,中國駐法蘭克福旅遊辦事處在德國柏林舉辦「中國旅遊4.0」推介會。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張軍輝公使、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陳建陽文化公參、德國聯邦議會旅遊委員會主席Sebastian Muenzenmaier、德國聯邦議會旅遊委員會負責人Christoph Neumann、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張志宏、中國駐法蘭克福旅遊辦事處主任陳鴻傑、德國旅遊協會代表Volker Adams等嘉賓出席,中德旅遊業界、航空公司及媒體代表等100多人參加推介會。
Sebastian Muenzenmaier致辭 彭大偉 攝
張軍輝公使在致辭中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奮鬥,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接近16%,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中國旅遊業也邁入了新時代,國際競爭力快速提高,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發布的《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從2013年的全球第45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13位。目前,中國已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增速最快、潛力最強的的旅遊市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和國際旅遊支出連續數年位列世界第一,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旅遊接待國。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同沿線國家在旅遊領域的合作成為熱點,旅遊交往日益密切。「一帶一路」是旅遊資源的富集區,匯集了80%的世界文化遺產,涉及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被視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黃金旅遊之路。「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旅遊業發展貢獻了強大的動能。2018年,中德雙向旅遊人數突破210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中德旅遊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陳鴻傑致辭 彭大偉 攝
中國駐法蘭克福旅遊辦事處陳鴻傑主任在致辭中說,「中國旅遊4.0」指的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旅遊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一是中國旅遊業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整體產業呈現新的戰略地位、規模格局、發展理念和競爭水平,供給端湧現大量新的遊覽、餐飲、交通、住宿、娛樂、購物服務和產品,需求端出現許多旅遊者新的信息獲取需求、個性化旅行趨勢和即時消費習慣等等。二是德國民眾和媒體對中國旅遊應有新的認識,中國今天能為中外遊客提供的產品和體驗,已經遠遠超出故宮、長城、熊貓、兵馬俑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文旅融合、高鐵網絡、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支付和共享經濟等催生了許多旅遊新業態新產品新場景,即將全面投入使用的5G技術還將帶來更多顛覆性的創新和發展。
出席推介會中德嘉賓合影 彭大偉 攝
推介會上,中德嘉賓還共同啟動了「中國旅遊專家在線培訓系統」。駐法蘭克福旅遊辦事處經過調研發現,在德國旅遊業成熟穩定的批發零售體系下,德國旅遊銷售代理商對中國旅遊了解不足,難以為客人提供高質量的諮詢和介紹,導致中國旅遊產品在銷售環節存在一定短板。為此專門制訂了為期三年的「中國旅遊專家在線培訓計劃」,在辦事處網站上開設「中國旅遊專家在線培訓系統」。第一期培訓內容共16節課和10次考試,通過考試的學員可獲得「初級中國旅遊專家」證書。通過這個培訓系統,能夠幫助德國銷售代理商更好地了解中國旅遊、銷售中國產品,讓德國遊客獲得更好的諮詢服務,有力促進德國旅華入境市場進一步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