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有20多萬億立方米的庫容,水源僅靠周邊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河流徑流補給夠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貝加爾湖水面寬闊,庫容量巨大,僅靠地表河流徑流是不足以提供湖區如此之大的水循環的。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對貝加爾湖的歷史以及地理位置做一番了解。
貝加爾湖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北海」,這裡自古就有蘇武牧羊的故事,而近代以來,特別是由於清政府的日益腐朽和軟弱無能,於1689年9月7日籤訂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西以額爾古納河(黑龍江正源)為界,南屬中國,北屬沙皇俄國,而貝加爾湖就位於額爾古納河西偏北約770千米處,自此中華兒女只能「望湖興嘆」。
貝加爾湖現在的位置是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湖區呈東北——西南向仿佛一個巨大的「新月形」處在亞歐大陸內陸中心腹地,長約636千米、平均寬度和深度分別約為48千米和730米,按此來計算,貝加爾湖湖區總面積約為3.0624萬平方千米,幾乎我國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面積之和,可蓄水約22.356萬億噸。其面積也相當於我國目前最大的青海湖的約7倍,蓄水總量則是青海湖的約240倍。
從貝加爾湖的類型和形成來看,它屬於典型的地震斷層陷落型湖泊,是在約2500萬年前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後引發的一場強烈的地震中形成的,並且於物換星移間,隨著地殼的不斷運動和雨水等河流徑流的大量補充,使得貝加爾湖不斷的被塑造成了外流湖泊,通過河流注入北冰洋,成為當今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除了河流徑流水量的補充,貝加爾湖的水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地下泉水匯集而來,這一點從湖區的海拔高度和水質就能看出來。
貝加爾湖湖面海拔約為455米,而其四均為高原山地地形,處在東西伯利亞山地的西南部,它的東面是被稱為興安山的雅布洛諾夫山脈、南靠蒙古高原、西望東薩彥嶺、背面是中西伯利亞高原,這種地形有利於地下泉水的匯集,同時由於湖區地震等地質活動作用進一步促進了熱礦泉的產生,因此貝加爾湖湖水水質基本上達到了Ⅰ類標準。這也是為何許多飲用水企業紛紛扎堆跑到那邊去造水廠,原來真的之是搬運水而已啊!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