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到美國正好兩年了.這一切值得嗎? | 我們仨

2021-02-17 三男一宅

有時我在想,若干年後,歷史怎樣書寫今天?

如今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是將來的歷史,只是我們不自知,這些經歷在將來的歷史中有著怎樣的意義。

我也好奇,這局勢還能壞到什麼程度、對我們普羅大眾的生活能影響到什麼程度?

事到如今,影響已經顯而易見。

不說TikTok,微信被禁這事感覺越來越難以避免。

可怕的是,這只是個開始。更有甚者——

雖然不見得真的會發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可是,誰也不敢打包票,也得做最壞的打算吧?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們不過是池魚。。

總之,險。

我們的難處在於,jack馬上上大四了,不能半途而廢。雖然留在美國有諸多風險,但回來的風險同等,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堅持下去。

猜測川普下一步出什麼牌是不可能的,我們就趁著他還沒封掉微信,多跟jack聯繫啦。

平時我們不愛視頻的,這會兒也要多多視頻才好。

雖然朋友們給我們推薦了很多替代方法,但你們自己想想也知道,哪有微信方便呢?就好像好好的路不給你走,非要爬牆,折騰啥呢。

除非沒擁有過,失去才不會覺得可惜。

好啦,不感時傷世了,抓緊時間和jack視頻先。

視頻接通,jack的聲音一如既往的輕鬆愉快。

他剛開車去Kroger超市買水果,回來做了炒飯,一面吃一面跟我們聊。

他的室友回國了,joe問他孤單嗎?

他說還好,他們一起來的十幾個中國同學中只有少數幾個回國了,都住在附近,經常串門的。

學校從春假開始關閉,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同學們也都習慣了現在這樣的狀態吧。

畢竟是年輕人,大有愛誰誰的模樣。

學校定於8月24日開學,時間也快了。

jack說暫時沒收到變動通知,已經開始排課程了。此前移民局禁止留學生全上網課的政策遭到各高校抵制,已經放寬了,jack多數課程還是選了網課,只有少數必要的課程才選線下課程。

可以預見,開學後美國學生回到校園,大概率不會太注意社交距離,人群聚集的風險估計會比較高。

他們會照常開party吧。我問。

那肯定啦。jack說,有點無奈。

他告訴過我們,美國學生的宿舍樓很熱鬧,經常半夜三更都還在嗨。

所以jack繼續選網課也是對的。

自己做飯,不用去食堂。暫時不打球了,健身房還是要去的,不過也要看情況,如果人太多就算了。

希望校方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時,也要做好美國學生的引導工作吧。

我把鏡頭調轉,給他看昆明的家。

前年的春節,他去女朋友家玩,回來時順路到昆明,在這裡住了幾天。可惜的是,現在成前女友了。

我也想看他那邊的樣子。

他也調轉鏡頭,從室內轉到戶外。

他那邊是夜裡,鄉下沒有高層建築,四野開闊,偶爾有輛車開過,隨後歸於寂靜。

夜色湛藍。jack說:「星星很多。」

他舉起手機朝天上照,只是屏幕太小,我們看不到他眼中漫天的星鬥。

jack公寓前的夜景

如果沒有疫情,沒有紛爭,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關了視頻,我才想起來,jack到美國正好兩年了。

翻了那時寫的文章,證明我記得沒錯:

我們一覺醒來,jack到亞特蘭大了丨我們仨》

2018年8月9日,我們送他去香港,住在機場酒店,當晚去逛街,在蘭桂坊喝酒。次日他和同學們從香港機場出發,途經西雅圖、亞特蘭大,抵達學校的時候,是北京時間11日上午、美國時間10日深夜。

這兩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階段。除了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體驗,他遊歷了休斯頓、洛杉磯、邁阿密以及墨西哥坎昆等地,誤入過LA危險區,高速路上被警車追,被加拿大拒籤。。親身經受了香港機場/淪陷、美國疫情/爆發、大國/博弈等大事件帶來的種種影響,不可謂不豐富、不精彩、不難忘。

儘管今年的局勢讓我們相當糾結,甚至有時候會有些懷疑讓他去美國留學是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此刻——


我堅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附錄1】

jack留美第一年


(按時間倒序)

還有三天,jack回來了

嘟嘟,要在你jack爸爸回國前好起來哦 

jack給學長做飯

jack吐槽:老爸老爹又在秀恩愛

jack的魔法世界

心疼jack一秒!他說在美國很壓抑

jack定了歸期!

jack在美國給大家拜年啦

為什麼最近很少 jack 的消息?

哈哈,jack被誇大帥比。。

鬆了口氣!jack搬離洛杉磯危險區

jack夜半誤入LA危險區。。。

jack放寒假了,正在飛往。。。

21歲,jack第一次獨自在國外過生日

jack感恩節寄語:盡我所能,成為你們的好兒子

我們這裡還開冷氣,jack那邊大雪紛飛

55555 jack去美國後變醜了 

jack說想你了,joe就哭了

jack的健身成果了解一下

兩國交「戰」,會影響到 jack的留學生活嗎?

joe夢見jack在工地打工

jack想要買車,joe提出條件,平時要用英文跟我們交流

赴美一個月了,jack每天還帶著家裡的鑰匙

在知乎寫jack留學的事,被「巨型槓精」槓上了

學校給jack組CP:對方是個喜歡打獵的田納西男生

給jack匯點錢這麼折騰,請允許我原地爆炸!

送jack去美國讀書是投資失誤?這位網友我勸你善良

急!匯給jack的學費被退回來了

jack的第一個美國朋友,她有個美麗的名字Rose

以後,要習慣在白天跟jack說晚安

我們一覺醒來,jack到亞特蘭大了

十三年後,我們仨重遊香港

【附錄2】

jack留美第二年

詳見文章前面附的專輯

《jack在美國(第二學年)》


——  END ——

雲南鮮花餅火腿月餅熱賣中

joe這段時間在昆明

想吃的朋友趕緊下單哦

長按下圖加joe叔微信(snyz-joe)

養育孩子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joe叔


相關焦點

  • 楊絳《我們仨》發行超過百萬冊,這本書為何如此受歡迎
    現在201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一點兒關於《我們仨》的文章,於是我就毫不猶豫地買來了這本書。作為一個老書蟲,這兩年我很少買書了,因為家裡書架上的書,好多我買回來只是翻了翻,我的打算是先把家裡的書消化一下。但是在決定買《我們仨》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有絲毫的猶豫,不為別的,只想好好體會下楊絳和錢鍾書、錢媛,「他們仨」的故事。
  • 從《圍城》到《我們仨》
    只是當到了三閭大學,他才深深暴露出來,自己的金玉其外。只留下一句入木三分的評價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這本被稱之為新儒林外史的小說《圍城》淋漓盡致得表現了那個年代偽文化人的可笑、可憐和可恥。婚姻是「圍城」,事業是圍城,到最後感慨人生是「圍城」。方鴻漸不斷渴望衝出「圍城」,卻又不得不進入另一個「圍城」。
  • 「但這一切值得嗎?」引發的道德拷問
    遊戲作為一款反烏託邦式的策略模擬生存遊戲本身的素質確實足夠高,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遊戲體驗之後,本作的諸多問題也開始逐漸發酵,其中最為人非議的一點就是遊戲結算的時候會出現的那句「但這一切值得嗎?」。當眾多玩家歷盡千辛萬苦,違背了自己的道德底線,在零下150度的極端環境中帶著自己幾百號人口存活下來之後,遊戲反而會質問玩家「但這一切值得嗎?」。「但這一切值得嗎?」這一切值得嗎?值得,真他媽的值得。
  • 楊絳《我們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馬伊琍一度讀到哽咽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神裡透著溫柔和甜蜜,仿佛這件事情剛剛發生,兀的扎的我心疼。 說完撒泡大尿之後更是仰頭笑的像個孩子,似乎還沉浸在丈夫的淘氣和他們恩愛而充滿趣味的回憶當中......01最開始是我們倆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對楊絳說:「我沒有訂婚。」楊絳的回答是:「我也沒有男朋友。
  • 馬伊琍讀《我們仨》哭了,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
    我找到了馬伊琍在《朗讀者》中朗讀的一段《我們仨》的節選。前一段時間馬伊琍和文章的事情上了網上的熱搜,我也有所關注。所以因為這兩點原因,我對馬伊琍朗讀《我們仨》有了一些期待。說真的馬伊琍的朗讀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仨》的故事像小溪一樣緩緩地從馬伊琍的口中流出,時而舒緩,時而叮叮作響。當她讀到「媽媽有點兒笨哦」俏皮的聲音透出一絲淺笑,讓我不覺中也會心一笑。
  • 在飛機上千萬不要說hi jack!小心被抓!
    在之前的英語學習中,我們曾經提過jack這個單詞。Jack大家所熟知的意思肯定就是表示英文名傑克啦。比如說Titanic裡面的Rose and Jack,這一對經典的cp,couple。但是Jack其實還有很多非常常用的意思。
  • 我們仨
    聽武強縣融媒體中心主持人馮肖肖,本期作品選自《武強文學》中孫翠雙的散文作品《我們仨》。為了適應朗讀,內容有刪減。武強文學投稿郵箱:wqwxbjb@163.com歡迎廣大文學愛好者踴躍投稿,我們也將選取優秀作品錄製《共讀》欄目。
  • 楊絳《我們仨》: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楊絳先生散文集《我們仨》 的三部標題,當我打開這本書的是時候,單單看到這三個小標題,就感覺他們組合起來之後特別像一首簡短而又意味深長的小詩,而在這首詩裡,包含了太多曾經走過的歲月點滴和對其深深的懷念。
  • 楊絳《我們仨》: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楊絳先生散文集《我們仨》 的三部標題,當我打開這本書的是時候,單單看到這三個小標題,就感覺他們組合起來之後特別像一首簡短而又意味深長的小詩,而在這首詩裡,包含了太多曾經走過的歲月點滴和對其深深的懷念。
  • 網際網路大佬們英文名由來:Jack Ma笑死人
    關於這個英文名的來歷,早在很久之前馬雲就親自回應過,馬雲稱一位來杭州旅遊的外國女士,與他成為了筆友,她對他說馬雲拼起來太難了,問馬雲「你有英文名嗎?」馬雲說沒有,你可以給我取一個。她說,我爸和我丈夫都叫jack,不如你就叫jack怎麼樣?於是馬雲就這樣獲得了Jack Ma這個英文名,如今Jack Ma已經享譽國際,不知道當年給馬雲取名的那位外國女士會作何感想。
  • 網際網路大佬們英文名由來:Jack Ma笑死人
    關於這個英文名的來歷,早在很久之前馬雲就親自回應過,馬雲稱一位來杭州旅遊的外國女士,與他成為了筆友,她對他說馬雲拼起來太難了,問馬雲「你有英文名嗎?」馬雲說沒有,你可以給我取一個。她說,我爸和我丈夫都叫jack,不如你就叫jack怎麼樣?於是馬雲就這樣獲得了Jack Ma這個英文名,如今Jack Ma已經享譽國際,不知道當年給馬雲取名的那位外國女士會作何感想。
  • 楊絳《我們仨》中有哪些句子值得摘抄?
    一提到楊絳先生,大家不會感到陌生,《我們仨》就是楊絳先生所寫的長篇散文,記錄了一個典型的學者家庭的單純和溫馨,這個家庭,十年平淡無奇,三個人相守相助又相聚相失的經歷,讓讀者讀完內心頗多感慨。生而為人,什麼是幸福呢?下面這句話,就是幸福。
  • 重讀《我們仨》發現:幸福的婚姻和家庭,夫妻是做到了這3點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在其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去世之後而寫的一本家庭回憶錄,出版這本書時楊絳已經93歲高齡,這本書其實是他們一家三口昔日曾經準備一起寫完的一本書,可是命運無常,楊絳代表了"我們仨"寫下了這本書,
  • PXG首推全面優化的Blackjack推桿
    致力於開發高性能高爾夫球具的創新企業PXG首次推出採用最新技術的高爾夫球桿 -- PXG Blackjack推桿。Blackjack是該公司新的Battle Ready系列發布的首款產品,這種槌棒型推桿經過全面優化,讓每一桿都確保穩定性和寬容度。
  • 《我們仨》讀書感悟
    最近買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每晚睡覺前,我就捧著先生的《我們仨》開始閱讀。這是我自己的時光,我的思緒跟隨先生的描述仿佛倒退到了半個世紀前,置身在她的生活中為她喜,為她悲。 書是從「一個尋尋覓覓的萬裡長夢」開始訴說,她用一場夢來表述了錢老先生的病重以及女兒錢媛的因病離世,先生的苦是無聲的,但卻勝過一切的嚎啕。楊絳與錢鍾書很少吵架,唯一吵架是因為幾個法語讀音而產生的分歧。
  • 《使徒行者》:誰才是真正的Blackjack?
    由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和佘詩曼主演的大電影《使徒行者》是一部有點燒腦的電影,主要是圍繞警方已經失去聯繫的臥底Blackjack展開。劇中的劇情也是有著多次反轉,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而這條簡訊的內容是由康氏密碼組成。康氏密碼是已故高級警官康sir用於與警方臥底聯繫的暗號,而康sir在臨死前為保護警方臥底,已經將臥底資料全部銷毀。這條突然而來的簡訊,立刻引起了刑警Qsir(吳鎮宇飾)的注意,他要阿釘再次執行任務,找出這個自稱為Blackjack的人。
  • 【展望2020】回顧Skyjack(斯凱傑科)的2019
    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請跟著小編一起回顧下Skyjack的2019年。1月 JANSkyjack榮獲美國聯合租賃,德國PartnerLIFT租賃公司「最佳供應商大獎」;ELEVATE系統榮獲LLEAP獎項。
  • 楊絳《我們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馬伊琍一度讀到哽咽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神裡透著溫柔和甜蜜,仿佛這件事情剛剛發生,兀的扎的我心疼。 說完撒泡大尿之後更是仰頭笑的像個孩子,似乎還沉浸在丈夫的淘氣和他們恩愛而充滿趣味的回憶當中......後來長大了,在北京師範大學任英語系教授,終日為學生操心勞神,舊病復發,最後於1997年3月4日離世到了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病重離世。到此,這個幸福的一家三口只剩下了楊絳一人。
  •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這是一部很感人的書,楊先生開篇講述她與錢鍾書、女兒錢瑗的古驛道客棧故事,如夢如幻,虛實相間,把她那種年老的無助錢鍾書日常生活中笨手笨腳,初到牛津大學,走路摔了大筋鬥,磕掉半個門牙;楊絳住院生女兒期間,他在英國房東家裡,把墨水碰灑,汙染了房東的桌布,把檯燈砸了,把門軸弄壞了,門不能開了,他很愧疚,他小心翼翼地將這一切告訴楊絳。楊絳並沒有責備他,反倒是語氣很輕鬆地說「沒關係,我會修好」。
  • 《我們仨》:人生在世,最後的思念
    第三次看這本書了,有太多感想了,和大家一起分享。01「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得到金錢,擁有金錢未必擁有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這是楊絳說過的一句經典,初讀《我們仨》,被書中的親情所感動,再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卻讓我看到一種平凡的過往、質樸的思念。對於家的說法,從古至今,我們都未離開過,家的存在就像是天地萬物間形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