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是家鄉甜---最愛軟糯香甜的客家餈粑

2021-02-16 Onecity0751

在韶關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都有做餈粑的習俗。在中秋節前製作,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齊名的必備佳品。

丹霞客家蕉葉餈、糖餈

「六月六、早禾熟、嘗新谷」,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廣東韶關丹霞山觀音巖附近的客家山村——白蓮上洞村,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都要過嘗新節。家家戶戶推磨磨漿,做上數百個蕉葉餈、糖餈,款待回娘家的女兒外孫和遠道而來的親戚。

餈粑分為鹹、甜兩種,製作過程費時而繁瑣,需前一天晚上就用水將米浸泡,第二天清晨用石磨將泡軟的米磨成漿,然後放在鍋裡熬成糊,待米糊涼了才能包。一個個雪白的米粉團被放在碧綠的芭蕉葉或竹葉上,中間再放入已經調製好的餡,四下一裹,一個餈粑便做好了。包好的蕉葉餈被整齊地擺放在扁平的竹簍裡,待放滿一簍後,便放入大鍋裡蒸熟。

 

始興風味麻餈

製作方法:

將糯米洗淨,漂去糠皮和雜質,浸泡4小時以上,濾幹水,蒸至九成熟。將蒸好的糯米飯倒入石臼,用硬實的木棍捶擊敲打。

棒槌舂打餈粑是一項費力氣的差事,非得壯漢不可,力氣小的人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的。打餈粑既是個技術活,也算是粗活,它講究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有韌性,這活兒即便是冰雪天氣也會出一身大汗。

糯米飯捶打得黏稠了,下一步就是做餈粑,熱一鍋芝麻糖水,用手工將餈粑捏成小拳頭大小,壓扁後放入鍋中混煮即可。

甜香的氣息氤氳四周,熱騰騰的麻餈已經可以出鍋,盛入碗中,圍坐一起,享受香甜軟糯帶來的窩心。

通過這樣「浩大」的工程製作麻餈不是常有的事,而大家一起協力合作的歡樂氛圍更是讓人嚮往,這份甜品,最膩人的是那份情。

家常客家餈粑

製作方法:

A糯米(江米)420g, 清水220g, 鮮奶30g

B色拉油1大匙,芝麻粉(或花生粉)1/2杯,糖粉1/2杯, 夾餡豆沙適量

1.糯米用清水洗淨,後浸泡約40分鐘

2.糯米靜泡後瀝乾水分(須確實完全瀝乾,以免水分過多造成麻糬過於軟爛)

3.麵包機桶中依序加入清水+牛奶+瀝乾的糯米

4.選擇麵包機程序中的 [ 年糕/糯米糰 ] 模式。開始啟動運作,過程需費時80分鐘

5.聽到完成警示音即可將麵包桶取出(麵包機與麵包桶都很燙,要小心燙手)

6.準備一個塑膠袋,袋子中加入1匙色拉油, 後將麻糬團從麵包桶中用軟刮刀(需抹油)取出,直接放入袋中

7.用雙手揉捏塑膠袋,使袋子中的麻糬團外表均勻沾上油。後靜置20分鐘,等涼透

8.等待期間,將芝麻粉或花生粉+糖粉均勻混和攪拌成為沾料

9.涼後的麻糬團很方便分割,可先捏成數個小麻糬團沾做法8的沾料,或是傳統吃法~將大塊麻糬團端上桌,邊吃邊切割沾料食用

10.也可包裹夾入喜歡的豆沙,蓮蓉或紅棗各種餡料~在外皮滾上芝麻花生沾料,即成為夾餡麻糬

烹飪技巧

1、糯米清洗後須確實完全的瀝乾,如水分過多造成麻糬軟爛不成形!如喜歡超軟爛口感,則可以自行增水多試驗幾次;

2、麻糬團在麵包桶中很燙手也很粘,要移出時,刮刀上需要抹油才能輕易的取出;

3、油的選擇請用較無特殊氣味的油品,如色拉油,橄欖油…否則影響麻糬本身天然的糯米香氣。

食用方法

1、把餈粑切成片,用油煎炸成軟黃色後,加入糖、芝麻後可以食用。

2、煮湯,把餈粑切好放入沸水中加糖或甜酒煮軟即可。

3、把餈粑切片後與臘肉瘦肉,配以青菜或瘦肉,配以青菜、香菇、冬筍等時令蔬菜炒、煮、煎皆可,如加入雞、鴨等高湯風味更佳。

4、直接放入微波爐加熱,點調味醬即可食用。

周末又到了!吃貨,想不到吃什麼就去嘗嘗這熱騰騰、軟糯糯的餈粑吧!

相關焦點

  • 紅糖餈粑,軟糯香甜,外皮脆而不硬,糯嘰嘰的讓人毫無抵抗力
    這款小吃軟糯香甜,外皮脆而不硬,加上紅糖的香甜,看似普通卻非常好吃,糯嘰嘰的讓人毫無抵抗力,趕快試試吧。10、紅糖餈粑完成O(∩_∩)O11、軟軟糯糯、甜甜蜜蜜。12、黃豆粉、糯米、紅糖,簡直太配了。小貼士如果冷凍的時間過長的話,澱粉可能會老化,只有蒸著吃了,淋上糖漿,味道也不錯。
  • 探尋東莞唯一的純客家古鎮:客家餈粑製作背後的故事
    客家餈粑軟糯香甜 圖/記者 陳棟 攝 在許多上了年紀的客家老人的記憶裡,一個個白白軟軟的餈粑裡頭包裹著炒熟的花生、芝麻和新鮮的白糖,吃起來口感綿軟香甜。而對我們這些非客家人而言,聽完上述故事後,在品嘗餈粑的同時,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客家人純樸的情懷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呢。因為,客家人,尤其客家女人向來心靈手巧、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碰到有客人來,她們會再做幾個大餈粑待客。
  • 教你做正宗的客家艾餈,翠綠如玉,軟軟糯糯,清香撲鼻,甜而不膩
    我從小吃就愛吃,翠綠如玉,軟軟糯糯,清香撲鼻,甜而不膩。這種小吃主要食材為艾草,糯米粉、還有各種口味的餡料。艾餈,有的地方叫青團,食材相似或相近,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客家人的艾餈,不僅是傳統小吃,還要在清明節的時候拿去祭祖。數量有講究,碗裡只能放三個艾青,另外一個碗裡放一塊肉,一塊豆腐、有酒壺、茶壺等食物。
  • 清明艾草香,煎艾餈粑,澆上紅糖漿,撒上花生酥,軟糯香甜,好吃
    導讀:清明時節,艾草飄香,艾葉餈粑換個新吃法,煎艾葉餈粑,澆上紅糖漿,撒上花生酥,軟糯香甜,好吃。春季,艾草長得茂盛,到了清明前後,可以用嫩艾草烹調成各種菜品及點心。煎餈粑,有人用純糯米粉,我更喜歡加入一些粘米粉,這樣煎出來的餈粑才不會太軟,更容易定形,更多了些Q彈,下面看下具體做法吧。【香煎艾葉餈粑】【準備食材】:糯米粉250克、粘米粉50克、水150毫升,艾草100克、白砂糖40克;輔料,紅糖50克、紅糖花生酥若干。
  • 甜滋滋糯嘰嘰的餈粑,簡單的黃豆粉餈粑,和美味的紅糖餈粑,超讚
    餈粑的可愛之處就在於,每天都有人愛吃它,小時候的記憶,街頭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總是纏著長輩去買一些吃食,或者乾脆就在家裡自己做了,香甜軟糯,暖心暖胃。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美味小食,在全國各地都頗為流行,在家自製的時候比較難的點是錘打糯米,要打到黏成一團,其實很費氣力。但是美味香甜的餈粑是值得的,餈粑是糯米製作的,多以不能過多的食用哦,要少量食用才是對的呢。準備需要的食材:糯米 300克、黃豆 300克、熟芝麻 10克、白砂糖 25克。
  • 教大家做紅糖餈粑,香甜軟糯,入口飽滿,做法簡單又方便
    豔芳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美食是紅糖餈粑。豔芳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自己家鄉這邊才會在特定的時間段中吃紅糖餈粑,但紅糖餈粑這道美食是每年都會吃的食物。關於紅糖餈粑,每個人的喜好可能都不同。豔芳身邊的朋友都對這道美食的態度完全不同。有些人是非常喜歡吃,每年都會吃很多。但有些人可能是完全不吃,很討厭的狀態。豔芳屬於喜歡吃的類型,但每年也不會吃很多。
  • 每年4月我家必吃這糕點,成本不到5塊錢,比餈粑軟糯,比蛋糕香甜
    每年4月我家必吃這道糕點,成本不到5塊錢,比餈粑軟糯,比蛋糕香甜文/洛洛的小廚房清明時節剛剛過去,現在正是美好的人間4月天,除了和接人一起出門踏青之外,在家給家人做些春天裡必吃的時令糕點,也是我每年春天都要做的事情
  • 教你做三月三的雞屎藤餈粑,口感軟糯,味道清甜
    雞屎藤餈,是五邑地區三月三必不可少的一種餈粑,其口感軟糯,味道清甜,有雞屎藤葉的清香。據說葉子用手揉 爛後會有一股雞屎味,故得名「雞屎藤」。最後用芭蕉葉或者刷一層油墊底,放進蒸籠蒸熟,墨綠色雞屎藤餈粑就可以出爐啦~滿滿的都是回憶中的味道。
  • 貴州黃粑,香氣濃鬱,味甜軟糯,是貴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顏色深黃,滋潤軟糯,芳香濃鬱,甜美可口,粒粒糯米鑲嵌其中,形似珍珠,玲瓏透明。食用的時候一般切片,蒸、炸、烤、微波爐加熱均可。蒸製好的黃粑色澤紅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讓人誤以為黃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紅糖以著色調味,其實不然,黃粑的黃潤與香甜,完全就依賴這個漫長蒸煮。
  • 冬天就要吃糯嘰嘰,驢打滾、年糕、餈粑……哪一種是你的最愛!
    今天就來看看全國到底有多少糯嘰嘰的糯米製作的美食!驢打滾口味:豆沙、紅糖驢打滾可以說是最最出名的糯米製品之一了,作為老北京的美食文化遺產,驢打滾頗受吃貨們的歡迎。餈粑口味:紅糖如果往西南方向走,來到蘿蔔的家鄉四川,那麼大家最愛的當然就是餈粑了。可能大家聽說得最多的,也經常吃到的,是火鍋店的紅糖餈粑。
  • 春天教你在家做糯米餈粑,做法簡單,香甜軟糯又好吃,上桌就掃光
    今天我看到家裡還有糯米,於是我就做了一道炸糯米餈粑,吃起來外皮脆脆的,裡面十分軟糯,但是一點都不粘牙,給家人當成小零食,實在是太解饞了,春天教你在家做糯米餈粑,做法簡單,香甜軟糯又好吃,上桌就掃光!炸餈粑家庭版糯米餈粑,一切一炸,香甜軟糯不粘牙,上桌全家都愛吃!
  • 長沙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糖油粑粑」,色澤油亮,軟糯香甜
    說起糖油粑粑,還真是一道特別有意思的點心,它特別的簡單,熱乎乎的糖油粑粑,裹著濃鬱的糖汁,雖然只是糯米粉、糖和油混合而來的滋味,可就是那麼的特別,色澤油亮,軟糯香甜,百吃不膩。它雖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與山珍海味、魚翅熊掌相媲美,但正是因其廉價的身份,它能出入平常百姓家,受到民眾的厚愛,成為民間百吃不厭的小吃。糖油粑粑,色澤油亮,甜而不膩,是長沙人童年的甜蜜記憶!
  • 香甜甘慄仁,不甘軟糯,慄志做好仁
    品味濃濃慄香一顆甘慄仁,滿口香糯甜內仁甘潤香甜,口感粉糯美妙不用剝殼的美好,好似加倍的甜糯一口清甜,回味悠長,好吃滿足定停不下來軟唇齒與慄肉碰撞咬合間感受慄仁紋理意猶未盡的滿足與充實感糯舌與慄肉的糾纏味蕾刺激多巴胺漸而濃鬱如波浪層疊激發身心快樂愉悅之原因不明嚼慄,甜中帶香,色澤棕黃,濃鬱香甜。
  • 紅糖餈粑最簡單的一種做法,只需要糯米粉就能做,軟糯香甜更好吃
    說到紅糖餈粑的話,大家都是特別的熟悉的,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也都是特別的喜歡吃紅糖餈粑的,而且紅糖餈粑可以說也是我們中國的一道傳統特色的小吃美食了,在吃起來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軟糯香甜的,而現在我們不僅可以在外邊買到好吃的紅糖餈粑,自己在家裡也是可以製作的。
  • 軟糯香甜的糖油餈粑,有糯米粉就能做
    今天給大家帶來糖油餈粑的做法,做法超級簡單,又適合女生經期解饞,不但軟糯香甜,而且吃完心情會大好。材料:糯米粉150克,溫水110克,黑糖20克,水適量。步驟如下:1.糯米粉倒入盆中,加入溫水。5.出鍋,超級好吃,甜而不膩,軟糯香甜。更多美食做法
  • 這才是糯米餈粑最好吃的做法,記住這3點,香甜軟糯,爽滑不膩,好吃不粘牙!
    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餈粑是一種來自南方的美食,也是我小吃中的最愛,記得小時候媽媽就經常會做給我來吃,將餈粑煮熟然後放入炒熟之後的花生米和白砂糖
  • 肉圓味窖粄,最愛家鄉好滋味【推薦】
    在外工作的客家人、海外客家華僑每逢回到家鄉,必定要到街上去吃上一碗醃面加上一碗三及第湯,或者肉圓味窖粄,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4、味窖粄是客家最大眾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漿後與少量土鹼水拌勻,用開水衝漿,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脹,中間凹成窩形,以甜醬油(紅味)佐食,故稱味窖粄。梅縣街頭常有油煎味窖粄,是客家特有的傳統風味食品。
  • 元宵節湯圓的新做法,香甜軟糯,甜而不膩,色彩豐富,小孩超愛吃
    這款湯圓香甜軟糯,甜而不膩,色彩豐富,一口一個,小孩超愛吃。食材少,做法也簡單,純天然食材,健康又美味。鬧元宵,一定要吃湯圓,市場上湯圓琳琅滿目,唯獨最愛自己做湯圓,全家老少一起動手,其樂融融,才有過元宵節的氣氛。孩子喜歡顏色豐富的食物,更有食慾,於是做湯圓的時候加點紫薯,紅薯,還有原味的白色,三種顏色一起,做成的湯圓不僅好吃,還增加營養。
  • 做紅糖餈粑時,用大米還是糯米?很多人都弄錯了,難怪不軟糯香甜
    做紅糖餈粑時,用大米還是糯米?很多人都弄錯了,難怪不軟糯香甜紅糖餈粑是很有名的一道菜餚,吃起來香甜軟嫩,甜絲絲的特別好吃,是老少皆宜的一道美食,這道菜的製作方法也簡單,一般我們在家也是可以製作的,但是很多人都說自己在家製作出來的紅糖餈粑沒有在外面買的好吃,吃起來一點也不軟嫩香甜。
  • 南方人的做法,北方人最愛的美味,香甜軟糯,比黃米油糕簡單好吃
    導讀:南方人的做法,北方人最愛的美味,香甜軟糯,比黃米油糕簡單好吃前兩天在超市買了兩個,一點都不酥裡面也不軟糯,裡面的餡也很少,而且齁甜,所以買了糯米粉自己做了幾個,沒想到很好吃。焦糖色的外表,圓圓的肚子裡藏著豆沙花生白糖等餡兒,咬一口酥脆的外皮,綿軟香甜的餡兒爭先恐後的奔向嘴巴,伴隨著上下牙歡快的碰撞,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這,就是我童年時最愛的小吃——油炸糖糕。長大後,可以選擇的食物多了,漸漸就忘記了這其貌不揚甚至有些土氣的小吃。我們北方人一般喜歡拿黃米做油炸糕,是用黃米麵兒做的,我們最常吃的是豆沙餡兒和紅糖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