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季酒店CEO沈怡均:中端市場的未來在於規模、下沉和連鎖化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全季酒店CEO沈怡均:中端市場的未來在於規模、下沉和連鎖化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儘管萬眾期待的報復性反彈並未出現,但國內酒店行業正走上了復甦之路。

近日,國內中端連鎖酒店龍頭品牌全季,將在廣西開設其第1000家門店。全季酒店CEO沈怡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1000家對全季酒店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而該品牌下一階段目標則是將門店數量擴張至3000家。

繼續保持擴張節奏的背後,全季酒店自疫情以來的經營恢復程度超過了外界預期。沈怡均介紹,全季酒店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1日至今,全季旗下全國酒店的整體復甦情況(指RevPAR,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8%。

不可否認的是,儘管疫情給酒店行業帶來了衝擊,但機遇也蘊藏其中。在「後疫情」時代,國內各大酒店集團忙於兩件事:「跑馬圈地」繼續拓店,以及加快旗下酒店品牌的升級。

沈怡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本次疫情使得市場需求發生了改變,單體酒店生存的空間變得狹小,住客更加看重品牌和安全。與此同時,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興起,相比較於價格,品質和體驗更受重視,而這些成為中端酒店生長的空間。

疫情之後,各大酒店集團加大對中端酒店的投入,賽道競爭更加激烈。不過,在沈怡均看來,借鑑國外成熟的酒店市場,酒店連鎖化程度以及中端酒店的佔比數據,預示著國內中端酒店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1世紀》:近期,全季酒店將在廣西開設其第1000家門店。1000家的數量使得全季酒店繼續鞏固在中端酒店的規模優勢。那麼,全季酒店目前的經營恢復情況如何?國慶黃金假期即將到來,全季酒店的預訂表現怎麼樣?

沈怡均:我看到的最新數據,9月1日到現在,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裡,全季酒店全國整體的恢復情況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98%。這裡指的是RevPAR數據。需要強調的是,今年我們酒店的數量已經高於去年同期,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季酒店整體的收入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實現了不錯的恢復度,表明全季的品牌吸引力還是比較好的。

從訂單數據來看,今年國慶的酒店預訂情況要高於去年同期。當然,在局部地區會有所不同,這也是由於疫情所導致的,部分地方因為前期疫情和二次疫情的出現,仍需要時間恢復。

《21世紀》: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初期,業內都期待報復性反彈的到來。但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現象並沒有發生。對此,你如何評價當前國內酒店行業的復甦趨勢,對全季酒店未來短期的進一步恢復有何預期?

沈怡均:之前我們談論「報復性反彈」時,是將這次疫情與2003年的SARS相對照。但今年疫情與SARS不同,同時兩次疫情所發生的經濟背景也不一樣。此外,中美兩國貿易摩擦造成的外部經濟環境也與之前不盡相同。十多年前的酒店行業發展規模、完善程度跟現在不能比,綜合這些因素,想一下子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我認為目前國內酒店行業已經恢復得非常不錯了。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疫情得到了控制,從業者和消費者信心在回升。我對整個中國酒店市場的復甦抱有樂觀預期,未來三個月,我們全季酒店也有信心能100%恢復到去年同期的經營水平。

《21世紀》:撇開全季酒店CEO的身份,以一個酒店從業者來看,你認為經過這次疫情和內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國內中端酒店市場有沒有出現新的趨勢?成長空間在哪裡?

沈怡均:參照歐美成熟的酒店市場,目前美國中高端酒店比例約50%,經濟型佔比為20%,呈「橄欖型」。中國目前則還是「金字塔型」,經濟型佔比最高,而中高端酒店佔比只有百分之十幾。我認為,國內的酒店分層模型可能會保持「金字塔型」結構,但比例會有所改變,即經濟型佔比約50%,中端佔比達到30%至40%,高端維持在10%。因此,中端酒店發展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中端酒店對標的是中產階層或者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包括全季在內,基本都是圍繞一、二線城市。但是,眼下三、四線城市也正在湧現出很多年輕的中產消費群體。比起價格,他們更注重品質體驗,這就使得中端酒店有了進一步下沉三、四線的可能性。

整個國內中端酒店市場不僅未來的比例會提升,下沉也將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另一個趨勢是,經過這次疫情,國內酒店連鎖化的程度將會大大提高。因為疫情導致消費者的心態、安全意識、品牌意識增強,這成為連鎖化的驅動力。

《21世紀》:目前各個品類的酒店在進行產品升級時,都在強調抓住年輕消費群體。一些酒店甚至通過打造「IP」來吸引這一消費群體進行獲客。全季酒店有何打算?

沈怡均:我們全季酒店的定位是面向最多數的中產階層人群的普遍核心需求,而不僅僅是個性化需求。目前,國內中產階層群體大概有4億。2019年,全季酒店接待的住客人數已經達到了4000萬,按照這一增長速度,明年可能超過6000萬。

為了保持效率,我們選擇從產品標準化的角度去滿足最多數群體的核心需求。同時,我們也希望這一規模化能夠給住客帶來「好而不貴」的體驗。而針對住客個性化體驗需求,我們希望通過服務來實現。

《21世紀》:中端酒店的成本註定其規模肯定比不過經濟型。但各大酒店集團在中端酒店賽道上競爭激烈下,也湧現出不同的發展策略。例如,有酒店集團認為發展初期不過分追求單個品牌的酒店數量,而是進行品牌集約化,確保每個中端品牌的質量。那麼在你看來,數量和質量哪個更重要?

沈怡均:現在華住集團下面已經有多個中端品牌,除了全季,還有桔子、星程、漫心等。我認為,對於中端酒店而言,數量和質量同樣重要,兩者是平衡的。但首先是質量,質量等於顧客體驗。

全季酒店從開始創立這個品牌到如今1000家門店的規模,只有這樣的體量,才能提高效率,並藉助規模化優勢來降低成本,提升議價能力。此外,國內中端酒店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給了全季有這樣的空間去實施規模化。

質量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質量就意味著住客的體驗和口碑。沒有質量,客源會流失。但是,沒有規模,酒店即便能創造顧客體驗,也會因成本無法控制而創造更好的體驗。於是,商業模型得不到支撐,投資回報降低,進入了「死胡同」。

《21世紀》:質量的保證,等同於入住體驗需要不斷保持和提升,意味著產品升級將成為常態化。但一個現象是,來自經濟型酒店產品升級,也在「向上」爭搶了中端型酒店的客群。例如,漢庭的升級會不會對全季形成競爭?

沈怡均:中國酒店市場空間廣闊,大家都可以在這個市場裡得到發展,這是由市場背景所決定的。每個酒店的定位都是有自己的商業模型來確定。漢庭、全季的升級都控制在一定的造價內。全季從3.0版本到接下來逐步更換的4.0版本,甚至未來5.0、6.0版本的升級,造價都不能比原來相差太多。因此,不管哪個層級的酒店品牌,它的升級首先還是要建立在自己商業模型的基礎上。

《21世紀》:剛剛你提到質量的提升也要建立在規模化之下。那麼,全季酒店接下來的擴張目標是什麼?產品方面更新換代的計劃又是什麼?

沈怡均:目前,全季酒店數量突破1000家。五年內,我們的門店總數計劃增加到3000家。全季的願景是希望能成為世界級酒店品牌,這個目標從利潤和規模上來說,到3000家的時候就進入世界級賽道了。但是「偉大」,不僅僅是規模,全季作為一個東方的品牌,它的「適度」的價值觀、人文的情懷、希望更多客人「感受東方的自然得體」,這是我們在規模之外的目標。

我們原來定了三年一個產品迭代周期,這是基於消費升級以及住客在體驗和審美上的變化。從全季成立到現在八年至十年時間,我們產品已經迭代到4.0版本了,還是保持著上述的迭代速度。

《21世紀》:產品升級迭代是提升獲客能力的保證之一。當前各大酒店集團相繼「祭出」品牌升級大招。相較於競爭對手,全季酒店將如何保持自身的獲客能力呢?

沈怡均:我認為做到三點,獲客能力就能逐漸突出。第一,品牌,這是首要的,品牌被信任,不用宣傳也會成為住客的首選;第二,流量,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依託於整個華住集團的會員,這讓全季即使處於擴張的狀態,客源、收入還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第三,技術,無論是國內、國外的門店,我們的系統可以全部打通得到管理,這也是全季的核心競爭力。

《21世紀》:你提到流量是提升獲客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經過這次疫情的衝擊,除了使用華住集團旗下「華住會」的流量入口,全季會不會拓寬其他流量渠道?

沈怡均:當然會。全季與華住集團是一個互補的關係,因為住客對全季品牌的信任,有很多原來不是「華住會」的消費者成為其會員,同樣也因為「華住會」流量的不斷增加,為全季新的門店輸送很多客源。所以從這點來說,流量不僅僅是「華住會」的事,也是我們全季品牌的事。

《21世紀》:實際上,中端酒店還有一個競爭對手,那就是以民俗為代表的非標住宿。對此,你認為中端酒店需要擔心這一競爭壓力嗎?

沈怡均:非標意味著很難規模化,中端酒店的優勢就在於效率、品牌。從酒店本身來說,我們更能規模化,更有效率。

從整個酒店市場來說,市場空間很廣闊,每個品類都會有一定的發展。關鍵還是酒店品牌自身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認為現在不用去考慮競爭,不用去考慮紅海,而是埋頭於對市場需求的研究。中國酒店市場潛力巨大,不需要太多的擔心。

相關焦點

  • 全季CEO沈怡均:用標準品質決戰下沉市場 | 旅見
    那年漢庭起家的華住集團成立獨立的全季品牌事業部,沈怡均在創始人季琦的邀約下加入全季,時間一晃,就是九年。 回憶當時為何會加入全季,沈怡均說到:一方面看中季琦追求極致的創業家、企業家的精神;另一個原因是彼時酒店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經濟型酒店和高端酒店各自獨佔山頭,在做市場調查時發現歐美市場中端酒店的比例遠高於中國市場,中端酒店市場定是良機。
  • 全季酒店:我們的競爭對手,是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
    不過,在沈怡均看來,借鑑國外成熟的酒店市場,酒店連鎖化程度以及中端酒店的佔比數據,預示著國內中端酒店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全季酒店CEO沈怡均中端酒店的成長空間在哪裡?《21世紀》:近期,全季酒店將在廣西開設其第1000家門店。1000家的數量使得全季酒店繼續鞏固在中端酒店的規模優勢。那麼,全季酒店目前的經營恢復情況如何?
  • 專訪全季CEO沈怡均: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所有未來更可期待
    十一前,廣西迎來首家全季酒店,這家位於南寧市的全季酒店正式開業意味著全季酒店布局規模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突破一千!從2010年作為漢庭升級版的「漢庭·全季」,到2012年獨立成全季品牌運營,再到如今實現百城千店成為中端酒店領域的絕對頭部品牌,全季僅用了別人三分之一的時間,十年。
  • 中端酒店「激戰」:數量、質量和流量之爭升級
    這使得全季成為繼維也納之後國內第二個規模突破千家門店的中端酒店品牌。  在中端酒店的戰局裡,維也納、全季、亞朵、麗楓、和頤等爭奪不休。作為華住集團旗下中端酒店主力品牌,全季酒店未來的擴張,也將受益於此次融資。  「華住集團赴港上市融資也能幫助我們全季更好地發展。」談及華住集團掛牌港交所,全季酒店CEO沈怡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對於無論是華住集團還是全季酒店的發展都會形成助力。
  • 全季酒店升級4.0推智能、人文體驗,中端酒店競爭不能停
    11月28日,華住集團旗下東方人文美學品牌全季酒店在滬召開了「新全季 心全記」4.0新品發布會,現場揭曉了其全新的4.0客房產品以及大堂空間「客聽」。參與設計的上海朱周空間創意總監周光明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希望立足於中等收入群體,為其提供最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實現好住不貴」。智能科技、人文體驗,是越來越多的中端酒店主打的元素,針對就是中產消費群體。據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近兩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3億人,大致佔全球中等收入群體30%以上。
  • 全季酒店進入4.0時代,把大堂變成了書店
    記者 | 來舒敏1近日,全季酒店(上海虹橋店)一樓大堂搖身一變成了一家書店,名字叫「2040 BOOKSTORE」。這家書店是由全季酒店、零售品牌客聽和出版社果麥共同打造的結果,橫跨了酒店、零售和出版三個行業領域。
  • 麗楓酒店全面賦能投資人 開啟下沉市場酒店新紀元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酒店業客房收入市場規模達5386億元,同比增長2%,我國酒店業規模不斷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城市相比,我國三四線城市酒店業連鎖客房數192.8萬間,非連鎖客房數是910萬間,連鎖化率佔17%。
  • 全季酒店首家海外直營店落戶新加坡
    此次籤約之後,華住集團旗下全季酒店首家海外直營店將落戶新加坡。據悉,此家全季酒店將委託雅詩閣管理,是華住集團的第一家海外酒店,這也標誌著華住集團正式啟動海外發展戰略。自左至右:華住全季品牌CEO沈怡均、華住國際發展副總裁張曉虎、雅詩閣區域總經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兼戰略規劃副總裁楊欽富、雅詩閣執行長吳洵傑。
  • 對話全季CEO:危機之下更能凸顯品牌價值,酒店應始終以「住宿」為本
    今年一月以來,華住旗下五千多家酒店經歷了「至暗時刻」,損失預計超過數億元。作為華住集團旗下中高端商務酒店品牌的全季酒店,在疫情最困難的時候有兩百多家酒店暫停營業,出租率跌至近個位數。 如今,全季酒店的出租率已回到六成以上,不少門店的入住率達到100%。
  • 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 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度丨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作者:高江虹 經過近十年發展,中端酒店市場漸有三足鼎立之勢,隨著錦江集團旗下的維也納酒店和華住集團旗下的的全季酒店開店規模先後破千家,誰會是第三強?
  • 瞄準下沉市場,華住想在2022年擴張到一萬家酒店
    「中國實際上同時存在兩個市場,10億人群的大眾市場和4億中產人群市場」。季琦認為,整個酒店市場仍然存在很多創新機會與成長空間。下沉市場成為酒店業主戰場,但紅利仍然存在「國內酒店存量市場供給龐大,酒店業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已非常急迫」,季琦表示。
  • 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
    經過近十年發展,中端酒店市場漸有三足鼎立之勢,隨著錦江集團旗下的維也納酒店和華住集團旗下的全季酒店開店規模先後破千家,誰會是第三強?「我們現在的開店規模已經808家,在手籤約酒店超過1500家。」12月10日下午,麗楓酒店財務長莫敏儉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電話採訪時透露。
  • 潘曦畫室落戶上海全季酒店旗艦店
    上海2015年10月2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在上海的一家全季酒店內,以水墨繪畫而獨創一格的著名畫家潘曦的畫室,正式啟用。250平米的挑高空間中間,單放一張7米長的大畫桌,正在創作中的長卷《理想國》平鋪在桌面上。不像有些藝術家的工作室那樣亂糟糟的,這裡就和潘曦的作品一樣,有著大面積的留白與呼吸空間。
  • 2020年中國酒店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小規模酒店和下沉市場...
    2020年中國酒店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小規模酒店和下沉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2020-12-07 11:57:26
  • 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3
    經過近十年發展,中端酒店市場漸有三足鼎立之勢,隨著錦江集團旗下的維也納酒店和華住集團旗下的全季酒店開店規模先後破千家,誰會是第三強?「我們現在的開店規模已經808家,在手籤約酒店超過1500家。」12月10日下午,麗楓酒店財務長莫敏儉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電話採訪時透露。
  • 杭州中端酒店高達50%的增幅遠超北上廣,完成布局的中高端酒店未來...
    隨著一線城市中端酒店市場逐漸飽和,向二、三線城市滲透成為一眾中端品牌的選擇。在向下擴張之際,杭州以其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等多產業較為均衡的發展,成為了中端酒店紮根的溫床,也成為了中端酒店布局二線城市的縮影。
  • 漢庭酒店更名 將發力中端市場
    漢庭酒店集團昨日宣布正式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旗下五大品牌也有所更名,分別為高端禧玥酒店、中端全季酒店和星程酒店、經濟型漢庭酒店和百元定位海友酒店。此外,百元定位的「海友客棧」更名為「海友酒店」,更能匹配年輕時尚的客人和現代設計風格,具備價值感;漢庭快捷酒店更名為漢庭酒店,因為漢庭不再是集團名稱,經濟型酒店定位更明確,無須附加快捷二字。業界認為,漢庭已進軍中高端酒店市場,可能不希望給人以全線平價的感覺,故而更改集團名稱來突出全覆蓋市場定位。
  • 國慶期間境內酒店業復甦:入住率和客單價均高於去年同期
    而來自酒店民宿的多個數據表示,今年長假期間酒店民宿訂單量均出現「一房難求」現象,不少來自住宿行業的表現均超去年同期。此前,攜程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期間,攜程預售酒店GMV環比大增超過100%。整體酒店訂單中,4星級和5星級酒店佔比近半數。此外,國慶期間酒店連住5天旅客環比增長35%,連住7天環比暴增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