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總目標,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龍山鄉七裡村黨委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走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動力、以綠色為主題、以文化為主線、以民生為保障」的鄉村振興之路。
七星柴河遊樂園
七裡村位於風光秀麗的龍首山腳下,柴河岸邊,102線國道、沈哈高速公路、鐵長公路貫穿全村,全村佔地面積5平方公裡,轄7個自然屯,4個農民小區,人口5772人。七裡村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堅持以促進全村經濟發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為目標,不斷加強班子活力,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使全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通過不懈努力,七裡村黨委先後被評為遼寧省「文明村」、「平安示範村」、「五個好支部」標兵、首屆 「十大魅力新村」,先後獲得「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最美鄉村」、「全國巾幗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全國幸福村」等榮譽。這些榮譽的取得離不開七裡村黨委書記兼村委主任—王革新同志。他是七裡村的精神文明和奉獻道德標兵,脊梁人物,是「全國勞動模範」。他用愛心與義舉無怨無悔地高高舉起具有新農村特色的鮮明旗幟,用他非同一般的工作作風為一方百姓帶來了幸福、健康。多年來他用自己的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投入新農村發展建設工作中。
整潔乾淨的村級公路
一、抓基礎、強隊伍,以黨建引領促農村發展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一個村的經濟發展好不好,兩委班子很重要,在王革新書記及村領導班子的帶動下,各班子成員自覺維護團結,工作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生活中互助互敬,情同手足,做到了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形成了人人扛起一面旗幟帶領全村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圍。
一直以來,七裡村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村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均實行「五步一審雙評定兩公開」方法,堅持「會前多交流,會上多討論,會後不扯皮」。王革新書記結合實際情況,對全體黨員按需設崗、科學定責,根據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以及黨員的專長和意願設置責任崗位,涵蓋了村裡環境、安保、調解等各項事物。通過設崗定責,黨員帶動村民開展互幫互助,扶貧助困活動,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二、抓黨員、促創業,帶領農民致富
為解決村裡剩餘勞動力問題,王革新書記領導的七裡村黨委實施「創業帶富」工程,建立6個黨群致富專業區,人數3815人,每個專業區的區長由村黨委下設的黨支部書記兼任。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第三產業,鼓勵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同時,舉辦各類免費技術培訓班,邀請技術部門到村裡授課,開通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使70%以上的農民基本掌握1-2種實用技術,為村民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幫助村民協調經營場地、辦理相關手續,提供優質服務。
三、美環境、治汙染,以綠色發展繪靚麗鄉村
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為了給村民提供一個舒適、安靜、清潔、美觀的環境,七裡村近年來拆除違章建築30多棟,出資修橋8座,涵洞21個,拆除佔道房屋18間,扒掉土廁所152個,為村民安裝廁所200個,拆牆2800延長米,拔掉佔道電線桿70多個,拆除耕地違章建築30座,並修建40多公裡的柏油路面,安裝了路燈,修建石砌邊溝5公裡,整修土路10公裡。在柴河旅遊觀光帶栽種綠植,對街道進行綠化,建成三八綠色基地工程,打造婦女示範果園區,民兵綠色基地工程,村全體黨員、先進婦女代表,在村幹部的帶領下義務獻工,在村莊內鋪設草坪2000平方米,種植金絲垂柳2萬棵,多季玫瑰1萬棵。
柴河晚渡
四、加強農村綜合治理,建設平安和諧七裡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外來流動人口較多,給七裡村的綜合治理,社會治安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七裡村針對該情況,本著「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狠抓村內社會防控體系建設,成立了民兵聯防隊,民兵聯防隊員24小時、無周末間隙的在崗值班制度。幾年來,民兵聯防隊共打掉盜竊團夥40餘個,抓獲犯罪分子100餘人,使村內治安明顯好轉。同時,村內還成立了調委會,王革新書記親自掛帥,帶領調委會成員深入群眾,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處理。調委會成員組織各類法律知識學習班,用發生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讓村民知法懂法。
農民廣場
五、融三產、建宜居,以生態文明築魅力新村
堅持因地制宜,招商引資,盤活閒置資產,通過成立七興集團,組建農村經濟實體,王革新書記領導的村委班子為村多渠道壯大集團經濟,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壯大和發展村集體經濟,利用區域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利用垃圾場廢棄地在柴河南岸建起了七興柴河生態園,園內現有遊樂園100多畝,遊樂園內包括摩天輪、海盜船、過山車、太空漫步、驚呼尖叫等大型遊樂設備,投資建設特色農家美食一條街,其中包括七興柴河燒烤園100畝30個經營戶,投資興建了動物園,保護瀕危動物,讓遊客增長動物知識,增進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投資興建《鄉村愛情9、10》電視劇拍攝基地,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前來感受電視劇拍攝地,修建採摘園200畝,栽種各種果樹,種植黑花生、黑玉米、地瓜,發展好生態旅遊觀光農業,通過各種娛樂設施增加遊客樂趣,集餐飲、旅遊、觀光、休閒、渡假於一體的經營服務系列,使旅遊業從無到有,做大做強生態旅遊,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七興柴河生態園入口
六、引領鄉村道德風尚,營造七裡文明村風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多年來七裡村積極開展「講文明、講科學、改陋習」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科學知識教育和普及工作,封建迷信、黃賭毒等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如今村裡民風淳樸。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三八紅旗手」、「好兒媳」等各類農民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依靠榜樣的力量帶動村民弘揚精神文明新風尚。建立紅白理事會,老人去世不大操大辦、攀比浪費。所有黨員籤訂承諾書,成立禁毒禁賭禁色協會,反對封建迷信和邪教組織。開展青年農民致富技能培訓,培養致富能手。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村兩委積極培育「勤勞節儉、崇德守禮、孝老敬老」的社會風尚,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和「平安家庭」等創建工作。節日裡開展了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增加村民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夫妻平等、鄰裡團結,勤儉持家、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投資近1000萬元修建七興幸福廣場,組織開展全民運動會、農村秧歌、廣場舞等活動,豐富村民業餘生活。為村民交納合作醫療參合費、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平安保險,為千名婦女交納重大疾病保險。2009年,村裡通過個人拿一點,集體出一點的形式,為老年人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對村內品學兼優大學生實施補助政策,從2004年開始,建設農民新村讓600多戶農民住上了樓房。
在王革新書記領導的七裡村村委班子的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建設下,現如今的七裡村已經被評為「中國十佳小康村」、「十大魅力新村」、「全國巾幗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等多項榮譽。同時這些榮耀的取得也成就了王革新書記,王革新同志2003年獲遼寧省農業廳小康工程帶頭人稱號、2004年獲遼寧省雷鋒獎章榮譽、2004年獲中國三農工作典範編審會三農工作典範標兵、2004年獲遼寧省先進黨支部書記稱號、2005年獲遼寧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5年獲鐵嶺市勞動模範榮譽、2006年獲鐵嶺市先進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2006年獲遼寧省基層優秀黨支部書記榮譽稱號、2007年獲中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2009年獲得遼寧省首屆「十大新聞人物」、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展望未來,王革新書記開拓創新、勵精圖治。2018年鄉村振興春風號角的吹起,七裡村乘風破浪、與時俱進。將打造雲服小鎮田園綜合體。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目的是通過旅遊助力農業發展、促進三產融合。打造生態養生小鎮、生態影視古城,讓「鄉村振興」的典範七裡村「千裡飄香、享譽全球」。
(責編:林娜(實習生)、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