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古城,除了大理和麗江外,還有一座低調的千年古城,雖然知名度不是特別高,但保留著許多古建築。這座小城叫做建水,位於昆明以南約200公裡,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城。
建水古城的前身為惠歷城,始建於唐朝時期(公元810年前後),由南詔政權所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惠歷在彝語中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建水城市雖然不大,但保留的古建築非常多。古城裡有50多處古建築保留完好,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到了建水,大街上隨處可見這種烤豆腐的攤位。這是當地一種特色小吃,豆腐放在燒烤架上用炭火烤熟,豆腐的體型慢慢變大,就可以吃了,搭配上當地特色蘸水,別有風味。建水豆腐曾經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廣為人知。
建水在歷史上曾經非常輝煌。明朝洪武年間在原惠歷城的基礎上擴建了建水城,形成今天的規模。明代的建水州,為臨安府的府治所在地,所以建水也被叫做臨安城。從建水古城東門朝陽樓進入古城,沿著這條大街一直走,主要的景點都分布在街邊。
在古城裡還有一處雲南提督學政考棚,這是明清時期雲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即雲南提督學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區的臨安、元江、開化(今文山)、普洱四府學子舉行院試的場所。
距離學政考棚不遠,有復建的古臨安府,這就是當年臨安府的衙門所在地。建水是一座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除了學政考棚設置於此外,還有文廟、書院等文化建築。
建水文廟是雲南省最大的一座文廟,據說這座文廟的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排名第二。建水文廟始建於元朝,歷史悠久,明洪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曆年間又建建水洲儒學。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在當時雲南省科舉考試上榜者,臨安府就佔了一半。
雙龍橋也是建水的一處知名古建築,這是一座雙閣十七孔大石拱橋,坐落在建水城西5公裡瀘水與塌村河會合處,因兩河猶如雙龍蜿蜓盤曲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