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馮侖的老上司,20年前公司就上千億,而今80歲再創業

2020-12-10 騰訊網

NO.009

300元錢起家,襪子換飛機,私人發射衛星、開發滿洲裡,還放言有生之年要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條口子,讓大西洋的暖風吹進來,把西北高原變成一片綠洲。

這麼狂的人,是誰呢?

他就是南德集團前董事長:牟其中。

01 賺錢難嗎?賺錢太容易了

今年4月,許知遠採訪了年過八旬選擇再次創業的牟其中,這個創業年齡,比我們熟知的褚時健老爺子出來的時候還要大。

畫面中,這個經歷了太多風雨的老人從容,淡定,好像是在回憶一些與自己不相干的往事。

然而,卻無法掩飾這位老人骨子裡的傲嬌,也不承認曾經犯過的錯誤,當然這其中的是非功過光頭吳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判定,只是其中有句話卻直擊人心:

鏡頭回到老人眼前:賺錢難嗎?賺錢太容易了!

這是老人的真實想法,也是真實寫照。

02 狂人的誕生

1941年,牟其中出生在四川萬縣。

從小就志向高遠的牟其中卻在1959年的高考中意外落榜,他不甘心放棄自己的大學夢,於是趕往武漢中南工業建設設計院參考大專春季特招,僅僅上了半年學,又因戶籍問題被迫退學,為求學隻身一人趕往新疆藝校,因學校停辦也未如願。

後來,牟通過自學馬列著作和毛澤東思想,成為所在玻璃廠一個精通馬列、精通哲學的人,但也因為過度熱心於宣傳被關進監獄。

被關了4年零4個月之後被釋放了。

出來之後,牟其中與人合辦「萬縣市中德商店」,很快就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萬元巨款」。

從此之後,牟其中和他帶領的南德集團便開啟了瘋狂的成長模式:

1989年,牟其中用國內大量輕工產品,從前蘇聯換回4架圖-154民航機。結果:這筆頗具創新精神的跨國生意,使他一夜之間聞名遐邇——媒體把這一事件稱之為「襪子換飛機」。

1997放俄羅斯衛星,虧損2.5億元。

同年,牟其中說要製造運算速度在10億-100億之間的晶片,搞腦機接口工程,這時候埃隆馬斯克才剛大學畢業後不久。

牟其中希望把滿洲裡變成北方香港,投資100億元。當然,這個被俄羅斯坑了。

當然,最瘋狂的想法,無異於炸喜馬拉雅山口。

2000年世紀之交,牟其中再次入獄,被判處無期徒刑。

2016獲出獄,並開啟了二次創業。

03 二次創業

前段時間,「北京其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更名為北京其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那時候牟其中77歲,剛出獄不久。

同樣戎馬一生的曾菸草大王褚時承包荒山種橙子樹的時候,74歲,當年創業時比牟其中還要小三歲。

有人說,牟其中在這樣的年齡再戰江湖,除了企業家精神,可能更重要的是,牟其中不甘心,他還想再次翻身。

光頭吳在看完許知遠那一篇採訪之後,卻不完全這樣認為,牟老不甘心是真的,但更多的是想證明,自己並沒有錯。

曾經的下屬馮侖在一期採訪中說:牟其中是被社會長期壓在底層的一個角色,其悲劇性在於要用衝撞體制的辦法不斷證明自己的強大和翻身。

然而馮侖也說: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意人。政治情結、江湖大哥、民間智慧、合理的商業想像力,以及我們有限的體制空間,塑造出牟其中這樣一個形象。

現在沒有此類人物了,不能籠統地把他說成是個江湖騙子或者壞人。

「99度加1度」的理論更是成為創業者中的理論經典:牟其中所有的商業活動幾乎都圍繞「組裝市場」來展開,而「組裝市場」的基礎即是他的「99度加1度」的理論。 牟其中形象地說道:「有一壺水燒到99度,還沒有沸騰,沒有產生價值,有人就建議乾脆把它倒掉重燒一壺。這種人是傻瓜。聰明的做法是,在這壺已燒到99度的水下再加一把柴,水就會開了,價值就會產生了。成功與否往往就在於這關鍵的一步。那麼,這寶貴重要的1度是什麼呢?它就是市場。」

我發現,他的商業邏輯(發衛星、運作航母、炸喜馬拉雅山等)並不是都不成立,但是這個邏輯跟社會制度的變化節奏不夠吻合,和體制變革的邏輯是衝突的。

最早的一代民營企業當中,牟其中是最有創造力、想像力的。但由於他的創造力、想像力跟體制環境脫節、對立的太多,所以大部分都成功不了。這種命運使他成為「過去的一代」。

也許,再等上十年、二十年,他就會有機會成功了。

馮侖說

關注我,持續更新。

我是光頭吳,你還在嗎?

2020.9.12 21:10長沙

相關焦點

  • 馮侖:「狗蛋式」創業與「君子式」創業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ID:fengluntalk),作者 馮侖,36氪經授權發布。 三五年以後回來了,挑個擔子賣點東西,最後辦個小廠,慢慢地他就成功了,也給村裡人辦一些事,最後這一村人都念他的好。當年的「狗蛋」成了現在的企業家。我們創業那時候沒有公司法,也沒有套路,完全不知道創業該怎麼做,很多人都是這種創業。 到 1993 年有了公司法以後,慢慢就有了規矩。
  • 商業成就超過馬雲,潘石屹曾是他小弟,75歲出獄再開發西伯利亞
    他出生在重慶萬州,一個小地方,老師曾說他,如果改掉誇誇奇談的性格,今後定有大出息他窮苦出身,數次求學失敗,做了十幾年的鍋爐工他同時被稱為首富和首騙他造就的商業神話遠超王健林和馬雲牟其中馮侖,潘石屹這些百億身價大佬都是跟隨他的小弟他最早創業 借300元創辦改革後的第一家私營企業
  • 馮侖:他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2014年,他獨下廣東,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私營航天公司—翎客航天,吸引來兩個合伙人。一個是80後的航天博士嚴丞翊,另一個是90後的火箭工程師吳曉飛。2015年,貝索斯和馬斯克之間爆發了「燒錢大戰」,先後發射成功垂直回收火箭,太空探索進入廉價的私人時代。胡振宇正走在這條路上,前途未卜。
  • 馮侖一分錢不借牟其中,卻要給他養老送終,大佬商業思維太狠了!
    牟其中,現在很多人不太了解,不過牟其中的來頭可不比馮侖小,而且馮侖也算是大哥大牟其中一手培養起來的「毛小子」。在80,90年代,牟其中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創辦的南德集團創造了中國無數商業神話,他是第一個參加達沃斯論壇的中國企業家,也曾被《福布斯》雜誌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龍虎榜,被稱為「中國民營企業啟蒙者」。
  • 馮侖往事|從野蠻生長,到黯然離場
    但是,他在中國企業家圈子中的江湖地位,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名氣,卻遠遠超過他的商業成就。他曾經29歲就當上副廳級幹部,卻因某件不可言說之事而逃出體制。他曾經是牟其中的心腹手下,後來卻不告而別,反目成仇。他曾經用3萬元本金,做成1800萬的生意,搞定第一桶金。他曾經是潘石屹等人的大哥,「萬通六君子」的核心,後來卻和兄弟們分道揚鑣。
  • 不敢「兵諫」牟其中,只好裝病逃離南德,馮侖:一路野蠻生長
    但牟其中沒有資金,他就巧妙地利用時間差,俄方飛機一天飛抵成都,中方火車一星期才到俄羅斯,於是飛機到一架,牟其中就迅速抵押一架,然後讓外貿公司發一次貨,等飛機全到了,貨款也夠了。馮侖到了海南之後,正趕上十萬大軍下海南的熱潮。他和王功權、潘石屹等人,拼湊了3萬元錢,辦了公司,又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借來的300萬,賣別墅賺得了第一桶金。讓人佩服的是,他們嗅到了危機,在海南房地產泡沫破碎之前全身而退,回到北京創立萬通集團。
  • 馮侖的「女人經濟學」:賺錢是個專業,「良家婦女」的好時候來了|...
    吃個飯,你一定要先看價格再買單,再點菜,這就比較辛苦。第三,沒有角色。活著,像你什麼「主持人」、「傑出女性」這些,都是角色,就累。和尚進廟就是沒角色了,甚至空,然後就很開心。我的角色感確實不是特別強。《封面》:以這三條為標準,您的舒適度是多少?馮侖:第一條的舒適度特別差,可能就六十分,第二條是八九十分,第三條也是八九十分。
  • 投資是錢生錢,但別只盯著錢,馮侖:做個聰明人,看清三個真相
    再看王石,人家就在消費時間,不是爬山就是在看世界。為什麼會是如此差別?在馮侖看來:沒有把時間投資細分好,只有自己把資本時間和消費品時間分好,用做事情的專業化、精細化,提高在生意金錢上的回報,提高效率,才能有更多自己可支配的時間。
  • 他96歲是國貿幕後老闆,今千億帝國接班難,仨兒子不如一侄子
    1947年,郭欽鑑給郭鶴年3萬美元創業,於是主要經營雜貨、米麵等業務。這家公司給郭鶴年提供了很好的練手機會以及管理經驗。不久後,郭鶴年父親去世,在母親建議下,兄弟三人把家產整合起來,共同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並推薦25歲的郭鶴年做董事主席。
  • 馮侖「兵諫」未遂,無奈裝病離開南德,牟其中大怒:連屁都不放
    與牟其中的恩怨糾葛,是一段馮侖不願提起的往事。但不能否認,牟其中是馮侖棄學經商的「啟蒙」老師,換句話說,說他是馮侖的「伯樂」也不為過。當年,馮侖曾幹了一年海南體改所常務副所長,後來解散了,馮侖失業了。回到北京後,他託了不少關係,可國家機關的大門始終沒有進去。
  • 初代地產大佬謝幕,王石求學馮侖做網紅,潘石屹拋售項目被指跑路
    其實在1995年夫妻倆創立SOHO中國之前,老潘還在海南忙著撈金的那會兒,就時常思考些形而上的東西。只不過,那時他的精神導師,是他的好朋友兼事業合伙人——易小迪。年輕時的潘石屹總喜歡跟著比他小一歲的易小迪一起背誦佛經。不用過多做人物贅述,潘石屹和易小迪都是如今還能被年輕人叫得出名字的「萬通六君子」。那是一個時代的記號。
  • 牟其中找馮侖借錢,馮侖不借,還做了三個決定,網友:帳算得真清
    錢分三種,心離錢遠,錢就離口袋近了----馮侖馮侖,陝西西安人,出生於1959年,文革後第一屆正式大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29歲時公職解散,正逢十萬大軍下海南,在1991年用借到的3萬元錢創立萬通集團,成功在海南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 馮侖:做公益如「大姑娘新婚」 幸福又糊塗
    新京報記者 申志民攝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馮侖選擇以地下的方式「秘密」進行。10月6日,計劃要徒步近二十公裡穿越賀蘭山的馮侖失約了。他選擇乘車穿越的方式來完成這個公益環保項目。失約的原因,據稱源於多位粉絲的瘋狂追逐。當日下午,在阿拉善終點,馮侖聊起公益,不足20分鐘,徒步抵達的粉絲們看到「閃亮的腦勺」一湧而來。在他人催促中,馮侖跳上一輛越野車,帶記者飛馳而去。
  • 從丈夫穿衣的困擾發現千億定製藍海的秘密:浙大80後創業女神的新...
    原標題:從丈夫穿衣的困擾發現千億定製藍海的秘密:浙大80後創業女神的新中產之路 ◎特約發布 本期話題:留言聊聊你對服裝高定的看法,智谷君將隨機抽取2位參與讀者,各送出一本《刷新》(微軟CEO 為什麼著名義大利麵料品牌選擇牽手衣邦人,這和衣邦人近年來在服裝定製行業取得的矚目成績密不可分,而這個高定時尚王國的締造者,則是傳奇的80後「浙大系」創業女神方琴。
  • 深度對話·馮侖_新聞中心_騰訊網
    馮侖:雨水下去了之後,底下是一個湖。每一個塔底下都是空的,都是一個湖。把雨水搜集收集起來再使用,是這樣的一個生態系統。 深度對話:梯田上也可以綠化,也可以蓋房子,也可以做寫字樓?
  • 馮侖逼宮牟其中,打算獨掌大權,未遂後裝病逃離,遭牟其中大罵!
    提起萬通的馮侖,相信很多關心商業的朋友都很熟悉,因為此人近些年來不論是在媒體,還是在各種商業活動上,都十分的活躍。很多人都知道馮侖在萬通的事業,卻不知道馮侖曾經的歷史,比如他他跟牟其中二人的恩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和女上司認識一個月,辭職後我想開水果店,女上司主動支援我20萬
    男人辭職後沒多久想出來創業,可這個男人沒有創業資金,就在此時,一個女人伸出援助之手,可這個女人身份不一般,而且男人和她認識不過一個月,那么女人幫他是無條件?還是帶著目的而來?我是一個從大山走出來的普通小夥,爸含辛茹苦供我念書,可大學畢業後,我找工作一直不順,為了養活自己,我只好倉促去了一家地產公司做銷售。
  • 3萬起家混成億萬富豪,段子手馮侖:想當大哥,能扛住才是本事!
    90年代,中國的市場經濟開始遍地開花,很多人被迫「下海」,當時,研究生畢業年僅29歲的馮侖從鐵飯碗變成沒飯碗,因為公職單位解散,從體制內出來幹了幾個月的臨時工,後來機緣巧合去了當時的江湖大佬牟其中的南德集團打工,直至南下海南,抓住了改革開放的風口,馮侖才開始發家。
  • 馮侖:真正能成事的人,往往能做到這三點,有多少人忽略了
    馮侖就是其中一個,當他看到如此大的機遇時,立馬辭職下海了。到海南沒多久,他就聯合其他五位君子創立了萬通公司,當時他看上了一個別墅大項目,但手裡只有3萬塊,咋辦?馮侖那會雖然是個年輕的小毛頭,但他膽大、心細。這不,他找了一家信託投資公司的老總,用自己剛學到的新名詞—按揭,忽悠對方一起合作,自己出1300萬,對方只需要出500萬,就可以大賺一筆。
  • 為防止子孫再敗光家產,他花千億建設摩天大樓收租,租金已達20億
    文:小飛人們常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古往今來,富有的人家不少,可能夠守住財富才算得上真正的富有。於是富豪為了防止子孫敗光家產,都會有一些計策。如李嘉誠用30年的時間培養兒子李澤鉅;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讓女兒楊惠妍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參加公司會議;王健林給王思聰5億元創業,讓他積累經驗。而今天說的是,他為了不讓兒子敗光資產,則選擇把千億資產築成高樓過著收租的生活,他就是新世界集團創始人鄭裕彤。眾所周知,郭德勝的3個兒子被稱為郭氏三雄,而新鴻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實現了20多年來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