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裡,「優等生」舟山生態(美麗浙江)省考核取得「十一連冠」。如何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把生態美轉化為效益,旅遊開發應是主渠道。
今年入夏以來,夜經濟成為旅遊產業復工復產的重要一環。在舟山,藉助生態優勢,紅火的夜經濟板塊不斷推陳出新,打造了沙灘夜泳、海上夜遊、田園夜景、城區夜市等海島旅遊產品。
除此之外,微博與微信朋友圈裡,喜歡恬靜和慢生活的人們還會時不時曬曬舟山的璀璨星空與螢光海,這也許就是「優等生」不顯山露水的另一面。
相關人士說,舟山群島星羅棋布,是個觀星科普的絕佳之地。只要好好謀劃,「旅遊+星空」完全可以為舟山夜經濟打開一扇窗。
普陀科技周現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舟山,歷來不乏觀星愛好者
8月23日晚,在普陀東港一家商業廣場,當地的科技活動周拉開帷幕。舟山市天文學會(籌)搭設的「路邊天文」攤裡,一臺「裕眾」望遠鏡吸引著眾多家長與孩子們的圍觀。
「這臺望遠鏡價值5萬元左右,重70多公斤,通過這個,能看到不少肉眼看不到的天體。 」舟山市天文協會(籌)副會長、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天文社指導老師、九三學社社員劉鳴說,參觀者對此都很感興趣,尤其是孩子們,為此,他們將撤攤時間延遲到了當晚9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據劉鳴介紹,市天文協會雖未去「籌」,但目前已有註冊會員70多人,而天文愛好者總數估計能翻一番,這還不包括舟山本地的一些學生組織。
天文,至今雖說仍是一個小眾的愛好,但隨著今年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國內掀起了一股科普熱。據《新京報》消息,今年4月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鬥女神」徐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和空間科學學院院長武向平相繼走進知名教育機構的名家講堂,投身一線科普教育。
事實上,在舟山,之前的很多年裡一直有一大批天文愛好者在我們身邊「潛伏」,一到「天有異象」,就紛紛表露「真實身份」,尤其在今年這個頗有些特殊的年份裡。再加上,英仙座流星雨、新智彗星6800年一遇等天文現象在今年「演成」了「連續劇」。
前段時間,北半球夏季最值得期待的天象——英仙座流星雨在夜空上演,據說,每小時有上百顆流星划過夜空。於是,微信朋友圈裡,瞬時冒出了不少熬夜觀星的小夥伴。
「感謝前方的攝影師發來視頻,花鳥島的流星雨,美哉! 」「昨夜從9點半等到凌晨零點以後,吹著涼風看著流星一顆一顆從頭上划過,肉眼看到了不下十顆流星,照相機卻只『抓』住了一顆。 」
沒想到,記者朋友圈裡有一位唐女士也是觀星愛好者。當晚11時40分,她發朋友圈說道,「唯星星永看不厭,看了一個半小時流星雨直播,見到三顆綠色尾巴的火流星,太美了,知足安睡。 」
唐女士告訴記者,她與丈夫都是觀星愛好者,加入了市外一個天文愛好微信群,觀星活動很多,前段時間還花了3000多元購置了一臺入門級的望遠鏡。「通過這個望遠鏡,看月亮十分清晰,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木星。 」唐女士說,她在2016年跟朋友去過婺源看星星,當時凌晨3點起床爬上海拔1400多米的山頂,「暗黑天幕中的星辰,層次鮮明,仿佛進入了夢劇場,那種感覺實在太美妙了,我想,在舟山的偏遠海島,肯定也能看到。 」
●可曾記得,夜空中有顆「舟山星」
舟山潔淨碧藍的天空,經常讓來到舟山辦學的浙江大學師生觸發「看星星,發發呆」的衝動。曾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工作17年的劉鳴更是感嘆,舟山如此好的天氣優勢、地理優勢,完全有條件搞天文觀測。
每年旅遊旺季,碧海藍天一直是舟山「海島風景線」的重要底色。
今年上半年《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工作績效目標進展情況通報》顯示,我市PM2.5濃度為20微克每立方米(保持全省最低),同比下降16.7%,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7.8%(全省最高)。
一些攝影師、微博博主拍攝的舟山星空圖、螢光海,足以驗證上述這組數字。劉鳴說,舟山整體的空氣品質非常好,晴天天數每年也蠻多,屬於很適合觀星的地區。
其實,除了適合觀星,近20年,舟山似乎與天文有著不少緣分。
比如,在「新世紀第一縷曙光」歸屬地問題上,當時各地爭得不可開交,而舟山天文愛好者劉烜圻也大膽提出過暢想,成為舟山「世紀曙光」首倡者。前幾年,他還曾在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開過講座,名為《舟山與天文的緣分——世紀曙光之爭》。
再比如,2009年7月22日出現的曠世天象日全食,舟山以可觀測時間最長、太陽高度角最高等無與倫比的優勢,被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測定為日全食最佳觀測點。該年4月,紫金山天文臺資深專家姚進生受市旅遊局邀請,赴本市各海島勘探,遴選出舟山九大日全食最佳集中觀測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底,上海國際旅行社一行數人特地來到嵊泗縣洋山鎮考察、踩點。該旅行社向洋山鎮透露,當時已打算組織300名日本天文愛好者來大洋山,觀測2009年7月的近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不過,最令舟山人激動的是「舟山星」的命名。
2010年6月26日,「舟山星」命名儀式在上海世博園城市未來館舉行。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4925號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舟山星」,舟山這個城市名字進入了浩瀚宇宙,鑲在了太空星辰。
據介紹,「舟山星」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981年發現的編號為4925號的小行星,半長徑達3.06個天文單位,當時正在金牛座運行。
「舟山星」繞太陽一周需要5.33年,也就是說,假如有太空人登上「舟山星」,並在上面度過一個四季後返回時,地球上已過近6個春秋。當時,相關人士就建議,舟山旅遊部門應藉助「舟山星」的命名,積極推進科普旅遊活動,以吸引更多天文愛好者。
「建設天文觀測臺,尋找『舟山星』的活動,值得好好謀劃。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舟山雖說海拔不夠高,但天文科普方面還是可以嘗試的,這也符合建設航天強國、激發全民熱情的要求。
●發展「旅遊+星空」需要好好謀劃
時下,觀星不僅僅是天文學家的特權,越來越多的遊客也開始抬頭仰望,欣賞星空之美,天文旅遊早已成為新興的旅遊項目。
去年,攜程旅遊發布的《2019天文旅行報告》就披露了一系列最新的天文旅行產品和方式,並推出了1000多條覆蓋全球的各類天文旅遊產品。
據該《報告》稱,人氣高的產品主題包括觀星、天文臺、天文博物館、北極光、NASA太空營、太空模擬探索等。旅遊者選擇的主要產品類型是跟團遊、自由行、景點門票、遊學、私家團、玩樂一日遊。根據搜索預訂數據分析,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杭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武漢這10個城市的旅遊者最熱衷天文旅行。
在國內一些地方,類似的天文旅遊項目也值得借鑑。
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百丈鎮的浙江杭州九東仙境露營基地,是以輕奢帳篷為主的星空露營地,露營完全不需要準備任何裝備,帶上隨身物品就能入住。十二星座帳篷空間非常大,並且不需要自己動手搭建,夏天不會熱,帳篷自帶空調。揚州茱萸灣有一個旅遊項目叫「帳篷裡的旅行」,一起搭建帳篷,一起趣味遊戲,一起戶外燒烤,一起參加瘋狂原始人盛會,一起看露天電影,在靜謐的夜色中分享最美的星空。
「東海之上的嵊泗,沒有高樓大廈霓虹的遮擋,一片澄澈夜空,只要是晴朗的夜,就有萬千星輝傾瀉而下,載你悠遊宇宙萬載只需一瞬! 」舟山除了在宣傳景點時融入星空概念、開展星空路跑等外,今年還向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申報了綠會暗夜星空保護地,並探討當地創建天文科普研學基地構想的可行性。
據中國綠髮會今年4月的一則消息,目前,定海區打算進一步將該地區的星空、海島及島上獨特生態資源結合起來,創建天文科普研學基地,並希望與中國綠髮會合作,在定海中部生態帶山區、馬目及南部諸島的摘箬山島和東岠島、冊子島等地,擇地建設與暗夜星空主題相關的保護地或主題公園。
暗夜星空保護是指通過控制和治理光汙染,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發展符合標準的暗夜保護,推進以星空保護、星空科普和星空旅遊為基本內涵的星空文化產業,動員社會力量共同關注夜間環境、關愛美麗星空。
其實,一些大城市的天文館深受著光汙染侵襲。據中國國家地理一篇題為《和城市燈光PK,它輸了!》的文章指出,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很多天文臺不得不遠遷,去他處重新尋找沒有被燈光汙染的星空。
「舟山海島眾多,遠離光汙染,有很多地方適合開展觀星,我們接待過不少外地專業團隊與航天研學夏令營,還參與過天文奧數競賽輔導。 」劉鳴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團隊已經初步完成創建天文科普研學基地、科普性天文民宿園區、舟山市天文基地項目的可行性方案,以供相關部門參閱。
相關人士建議,舟山要發展星空遊,要在普及知識、建設基礎設施、開發研學產品等方面下功夫,教育、科技、文化和旅遊等多部門要聯手推動,擴大舟山星空遊的知名度,提高國民的科學素質。
■記者手記
觀星,從七夕節說起
今年8月25日,又是一年七夕時。
相傳,每年七夕夜,天上織女與牛郎會在鵲橋相會。但據相關媒體介紹,在天文學上,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的距離有16.4光年,即使牛郎跑得快,每天跑100公裡,也要跑43億年時間才能與織女相會。
在這個傳統「情人節」裡說這個天文常識,會掃大家的興,但,這卻是一次難得的天文科普。
試問,在這個節日裡,有誰會去看牛郎織女星,看到的人究竟會有多少?
有調查顯示,紐約遠郊萬裡無雲的夜晚,人們可以看到250顆星星;靠近市中心的人,可能只看到50顆星星。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由於光汙染問題,現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夜空中明亮的銀河。
舟山群島擁有廣袤的大海,部分偏遠海島正是天文觀測的絕佳場所。做好前期調研、建設相關設施、規劃星空民宿、確定觀測場所、策劃航天研學……這或許值得一試。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首個 「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指出,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低海拔的舟山,沒有真正的布達拉宮,但我們不是也在朱家尖建起了一座海上布達拉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