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2020-07-15 光明網

貴州身邊事 【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一座山就是一部地學教科書,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這就是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的堯龍山。近日,貴州省科協、貴州省地質學會、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一同前往堯龍山進行科學考察,擬在堯龍山建立「旅遊地學研學基地」和「科普文化基地」等。來源:貴州都市報

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一座山就是一部地學教科書,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這就是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的堯龍山。今年6月3日,都市新聞報導了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的堯龍山上,存在大量古生物化石的消息後,引起了省內相關機構專家學者的關注。
  • 桐梓堯龍山這個化石原位館,是這樣發現的……
    當時,貴州省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高級工程師張國祥等一行專家到當地進行地質科考,無意中發現了這處化石聚集點,並初步定名為角石類古生物化石。後經貴州省旅遊地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古生物專業鄧小傑鑑定,再次確認為角石類古生物化石,這裡的角石化石包含中華震旦角石、米契林角石等,但主要以震旦角石為主 。
  • 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讓遠古生命「活」起來
    原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理察·約翰·愛爾德利基實地考察後評價:「熱河生物群是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寶庫,而豐寧就是這座寶庫中的夜明珠。」2009年,當地建設了我省首家非國有博物館,於是,這些遠古生命開始重見天日。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內的古昆蟲類展區。
  • 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撰稿:李海君 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被譽為化石王國的明珠,它位於朝陽市龍城區傳奇路一號,坐落在國家重點化石保護區內,交通十分便利,緊鄰高鐵城市花園,與朝陽環城水系相連。博物館館藏標本數量之多,物種豐富、保存完整,國家一級、二級和三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標本數百件,這裡有世界最早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世界第一朵花——遼寧古果,最早的哺乳動物「始祖獸」、「神獸」「仙獸」;模式標本:李氏朝陽獸,朝陽傳奇甲龍、遼寧李氏木,李氏中國蘇鐵等;飛進北京鳥巢的帶冠孔子鳥,多次飄洋過海巡展的顧氏小盜龍等化石
  • 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
    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會議內容包括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開幕式、學術報告會、會議報告會、參觀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及會後赴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考察等。研討會上,戎嘉餘(院士)、孟慶金、王原、歐陽輝、王軍有等專家學者分別作了題為「生物演化探秘與思考」「從科學發現到多元科普產品轉化」「從億萬年的演化史看人類的命運」「自然類博物館策展實踐」「起好步開好局為內蒙古地質古生物科研科普工作做貢獻」的特邀報告。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系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 沿著湖邊走到一處被鑿開的巖壁時,從事了15年地質古生物研究的李飛下意識地望向巖壁的露頭。  「哎呀!這好像是一塊恐龍腿骨化石。」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的石頭正是一塊恐龍化石。事後據專家考證,這確實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進行現場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朝陽-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百城印象之旅》第一季16
    上一次來朝陽,由於時間關係,沒來得及去參觀朝陽的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這次要補上這課。中午剛過,我們抵達朝陽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進入停車場區域,就感覺到這個地質公園的氣勢,很大氣。朝陽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位於遼寧西部的朝陽市。據資料介紹,主要地質遺蹟面積207平方千米。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13中國古動物館14中國地質博物館15北京自然博物館16巴彥淖爾地質博物館17大連星海自然博物館18.安徽省地質博物館19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館,被中國地質學會評為2015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11件保留後肢腿羽珍稀古鳥類化石表明最早的鳥類是四翼飛翔的「雙翼飛機」,被譽為相關研究領域中的一座裡程碑。天宇的科研成果不僅豐富,而且意義重大,在世界古生物學研究領域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 億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館
    鄭瑩瑩 攝   中新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自然博物館15日獲贈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包括:生存年代屬於侏羅紀中期或晚期的赫氏近鳥龍、生存年代距今至少1.2億年的三燕麗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遼西滿洲龜等等。  當天上午,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化石標本捐贈儀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
  • 安順市龍宮鎮發現古生物化石群
    近日,來自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12地質大隊大隊長宋繼偉、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安順市自然資源局地災中心主任柏成彪、IP島科普教育研究院專家周遠洋等一行,來到安順市黃果樹管委會龍宮鎮下苑村一座山上,考察了當地發現的龍、腕足類、珊瑚類等古生物化石群。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 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 貴州安順市龍宮鎮發現古生物化石群
    近日,來自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12地質大隊大隊長宋繼偉、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安順市自然資源局地災中心主任柏成彪、IP島科普教育研究院專家周遠洋等一行。來到安順市黃果樹管委會龍宮鎮下苑村一座山上,考察了當地發現的龍、腕足類、珊瑚類等古生物化石群。
  • 霞光掩映下的關嶺古生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關嶺古生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該國家地質公園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形成於距今2億2千萬年前的海灣是我國珍奇三疊紀古生物化石寶庫,主要包括魚龍、海龍、鰭龍、木盾齒龍等海生爬行動物,也有千姿白態的海百合和菊石、雙殼、牙形石、鸚鵡螺、腕足及陸地生長的異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
  • 採集標本的專家驚呆了:挖出來的這些古生物化石,每件都有數億年歷史
    近日,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的一群地質專家和工程師,在為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採集館藏巖石和化石標本時,在省內發現大批古生物化石,每一件都有數億年的歷史。花溪青巖野外有古生物化石群近日,一群地質專家和工程師,首先來到貴陽附近著名的花溪青巖古生物群化石點,進行化石標本採集。
  • 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關嶺生物群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數量多、保存完好和形態精美乃國外同期地層所罕見,多門類化石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古海洋動物生態系統,是難得的珍稀化石的璀璨瑰寶。被地質古生物專家譽為「全球三疊紀獨一無二的化石寶庫」,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種類最多、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龐大化石群。對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的分類及演化等,均具有特別重要的科學意義。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但這些博物館為何門可羅雀?
    圖為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陳列的庫班豬與鏟齒象化石。 科技日報記者通過採訪多位地質古生物專家和相關博物館負責人、運營企業負責人發現,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體制機制不順、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極大地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
  • 【新華書店】秋季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研學活動
    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作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集科研科普、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地址遺址性主題公園。其古生物博物館的化石種類化石種類高達628種,共包括11門、36綱、65目、171科、343屬、628種,構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中生代「熱河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