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共青團
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
以前,雲團團一直認為社會各界的名人大家們因為權威性和專業性的加持,總讓人感到嚴肅敬畏。
最近數位大師的逗比視頻刷屏,讓人嗨得飛起。這些「大師」級別人物,賣起萌來卻極其接地氣,用盡全力詮釋魔性和生動。
先說郎朗。前兩天,郎朗教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的兒子彈鋼琴,視頻在網絡上曝光,好多人評論:這是郎朗?我都沒看出來。
首先佩服呂思清的兒子,完美繼承了老爸的音樂基因。
而我就不一樣了,看完視頻,我滿腦子都是郎朗duangduang波動的頭髮,以及強弱拍、雙強、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郎朗:你得咣!咣!咣!咣!砸得我腦袋都得掉!
感覺郎朗下一句就要說:給我砸!你爹給你買這麼貴的鋼琴就是為了讓你砸出響滴!再給我砸響點兒!我!聽!不!見!
鋼琴新手們不用花錢只要看視頻,就能悟出郎朗成為鋼琴大師的真諦:砸,砸出響來,砸得腦袋都得掉。
還有,郎朗你好歹也是個世界頂級鋼琴家,給孩子上課的時候能不能做好表情管理?
原來天底下老師教起課來都一個樣,急得恨不得自己上。
嗨,著急幹啥,自己上手就完事了
呂思清內心:好你個郎朗,到時候教你兒子拉小提琴!
早在2009年,郎朗就在大師課上展示了自己的鋼琴教學,儘管依舊是表情管理失控,但對於強弱、觸鍵、情感的解釋,完全是大師級別的水準,就連我不會彈鋼琴的人都聽懂了。
他的大師課視頻在外網也收穫了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讚揚他的教學方式。
也許,彈鋼琴首先要學會把充沛的感情融入到鋼琴曲裡,這樣才能彈出讓人感同身受的音樂吧。
這就能理解為什麼郎朗的表情如此眉飛色舞,不過就是因為熱愛而陶醉其中罷了。
如果說,郎朗是因為教學方式過於「接地氣」而讓人忘了他有多牛,那龐中華就是因為過於「快活」。
龐中華這個名字,00後應該不熟悉了。在80後90後的上學時期,《龐中華字帖》人手一本,每個孩子都能驕傲的說,我寫過最好看的字就是——模仿龐中華寫字!
要不是前段時間龐中華的「音樂書法課」被人考古,我都不知道龐中華除了字帖還有其他周邊。
而他的課突然爆火的原因,是因為龐中華老師巧妙的將音樂和書法完美結合,達到了其他書法老師絕對達不到的「快活」高度。
▽歡迎來到龐中華音樂課堂
光是「斜點」這一個筆畫,就被龐中華老師精細的分成三個部分:角度、力度、節奏。
你可能會問,「角度那一部分畫個小人幹什麼?」
那你還是別問了,四二拍都出來了你看我問了嗎?
接著龐中華老師開始動筆示範,一開口我以為自己來到了軍訓教官面前——咦二、咦二、咦二......
情況逐漸不對:咦二咚噠咚噠咚噠咚噠......
然後龐老師就唱起來了......唱起來了?......唱起來了!
寫字沒學會,我現在滿腦子咚噠咚噠咚噠。
其實教書法的時候唱歌,算是龐老師一般操作,坐下欣賞就好。
要說龐老師的拿手絕活,就屬上課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來個手風琴,直接站在黑板前拉起來了。
彈幕:????對不起走錯教室了
謝謝龐老師,通過你的書法課堂,我們對音樂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懷疑龐老師就是想拉手風琴才來講的書法課。
說真的,我好怕學生們看完龐老師的視頻,作文考試的時候寫著寫著就唱出來了:咦二、咦二、嘀嗒嗒哩嗒哩噠~
監考老師:那位同學你為什麼在考場唱歌?
老師,因為唱歌的時候寫字漂亮~
接下來走入魔性賣萌方陣的是前段時間風靡各位朋友圈的朱有勇院士。
12月2日,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詳情請戳→)沒想到朱院士不僅把土豆帶進兩會,也因科研土豆跳起了抖肩舞……
Are you really?
Go!
▽
我想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看完視頻後滿腦子的蹦擦擦噠咣咣!
隨著四六級、研究生考試的接近,為了給大家換換口味,今天,咱們不做閱讀理解了!
雲團團給大家準備了「視頻理解」請聽題
抖肩舞視頻中
第一個老弟叫思思
他穿著拉祜族服飾
他的愛好是唱歌
但他也喜歡種地
第二個老弟叫妥妥
他是思思的弟弟
他喜歡跳舞
但他最喜歡的還是種地
直到有一天
他們決定改變慘澹的收成
並一起踏上致富徵程
成為了全村的希望
他們請了很多教授
村裡村外都有
歷經重重困難
可他們從未放棄種地
偶然有一天
在雲南省瀾滄縣 A 村口
來自中國工程院的 B 院士
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確認過眼神
這就是幫他們致富的人
哇偶 你冬天還能種地啊
沒錯 我種的是 C
他們
他們
他們說我們終於種出來冬季大土豆
真是太好了
自從朱院士教會他們種大土豆
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們種的大土豆走出雲南走向世界
連朱院士都誇他們棒棒噠
整個村子都開始種土豆
一畝地能賺5000塊
多種兩畝來年收入直奔小康
這一切都是朱院士的功勞
01
妥妥是什麼民族?
點擊查看答案
答案:
妥妥是思思的弟弟,自然也是拉祜族人。拉祜族是中國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瀾滄江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雙江自治縣,思茅、臨滄地區及西雙版納等地也有分布。
02
請結合上下文和視頻填出文中空白處
點擊查看答案
答案:
A.蒿枝壩村。蒿枝壩村位於雲南省瀾滄縣,它的平均海拔有680米,年均氣溫在18℃左右,交通十分不便,是全鎮4個不通公路村之一。在朱院士到來之前,那裡的人們住的還是四處漏風的籬笆房、茅草屋,人均年收入只有1千元左右。個別群眾溫飽都還未得到解決,生活十分艱苦。
B.朱有勇。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模範教師、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著名植物病理學家。他紮根雲嶺大地,幾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淵博學識、辛勤汗水書寫了立德樹人和強農興農的時代華章。
C.冬季馬鈴薯。2015年,朱有勇院士帶領他的團隊在村裡租了一塊地,種起了馬鈴薯。等到豐收時,按照當時市價,一畝地就能純賺5000塊錢。當地老百姓聽聞此事都紛紛加入到栽種馬鈴薯的隊伍中去。在院士的瀾滄扶貧工作中,冬季馬鈴薯示範基地種植成效十分顯著,最高畝產為4.7噸,平均畝產3.3噸,按每公斤3元的訂單價格,每畝增收9000多元。
03
結合你所學的知識談談院士如何幫助思思和妥妥走向致富之路
點擊查看答案
答案:
拉祜人曾在歌中唱道:「瀾滄江邊蒿枝壩,林下藥材滿山崖,生態有機三七花,人人見了人人誇。瀾滄江邊蒿枝壩,冬天洋芋美如畫,根深葉茂個頭大,家家都有致富花。」這首歌唱的正是我們的朱有勇院士,他帶領瀾滄百姓除了種植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還開設了冬早蔬菜、茶葉種植、林業班、豬牛養殖班等前後共計24個技能班,培訓了1500多名鄉土人才。他以自己畢生所學教會了老百姓發家致富的秘訣,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初心,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踐行使命。
怎麼樣?現在大家對朱有勇院士的冬季馬鈴薯印象深刻了吧!
了解完冬季馬鈴薯後,還想問一句:大師們能多來點賣萌視頻不?強勢圍觀~
校 審丨木 馬
編 輯丨初 二
原標題:《朱有勇+郎朗+龐中華,我現在滿腦子蹦擦擦噠咣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