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著許多發達的文明和城市,留存至今的不僅僅只是陸地上的遺蹟,還有更為神秘的遺蹟沉寂在水下,和歲月一起流淌。歷來人們對水下世界的好奇一直沒有消減過,比如全世界苦苦尋找的「亞特蘭蒂斯」雖然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但也阻擋不住人們的嚮往和熱情。在我國也有這樣一個水下之城,古城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漢唐時期。
它就是千島湖水下古城。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如今的千島湖是碧波蕩漾,山水旖旎,方圓573平方公裡的湖水被譽為「天下第一秀水」。湖形呈樹枝型,湖中大小島嶼1078個,千島湖中大小島嶼形態各異,群島分布有疏有密,羅列有致,正因為島嶼眾多得名千島湖。而曾經的千島湖並不是這樣的,如今的千島湖是為建新安江水電站攔蓄新安江上遊而成的人工湖。
50多年前,千島湖所在的地區曾是山高林密,溝谷縱橫的一片茫茫山林,新安江從山谷間川流而過,其所在地區為淳安縣的賀城、遂安縣的獅城、威平鎮、茶園鎮和港口鎮涉及47個鄉的1377個自然村,1959年,為了解決當時華東六省的用電問題以及防洪灌溉的需要,開始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29萬人離鄉移居,賀城、獅城兩座沿續千年的古城連同1000多座村莊悄然沉入碧波萬頃的湖底。始於漢唐年間的賀城、獅城就是我們說的如今千島湖水下古城。
沉睡湖底數十年,直到2002年,央視「新聞30分」連續報導,在平靜的千島湖湖底,竟仍然沉睡著一座擁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城,看到這裡,也許你會發現,怎麼會播報的一座呢?為什麼不是兩座呢?這是因為據當時古城的村民回憶,在新安江水庫蓄水前曾要對縣城的所有住房拆毀和消毒,賀城也因此基本被毀。而獅城由於離水庫很遠,村民沒想到水這麼快就到了,根本來不及搬家,如此這般,反而使獅城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水下古城。
還有就是獅城在水深約20-30米的水底,然而淳安縣北高南低的地形,使得賀城離水面有60米的距離,這對水下拍攝產生了難度。所以,直到如今,大家所看到的千島湖水下古城的圖片也都是獅城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說也可能真的要慶幸是獅城得已完整保存,如果處於約水深60米的賀城,怕是到如今也沒辦法拍攝到它的全貌。畢竟水太深了,潛下去拍攝的可能性基本也是不可能的。
至於水下古城是怎麼被發現的,網上說法太多。有說2001年也或2002年起,政府相關機構,委託潛水員六次潛入水底時,一堵用碎石壘成的殘牆斷壁出現在潛水員視線,順著線路古獅城遺址找到了,但關注度並不高。直到2011年2月,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一組水下古城的照片,引爆了各界對水底千年古城的關注與熱情。特別2012年,央視也曾經對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進行連續5天直播,再度引起了全國甚至世界的廣泛關注,轟動世界。
水下古獅城城牆大部分都保留得完好,氣勢宏偉的拱形城門也完整無缺地聳立在水中,在城牆內,一大片民居民宅露了出來,窗欞完整無缺,徽派建築木門的木質雕刻依舊完好,細節處精美的雕刻展示了當時工匠的精湛技法。有的大宅院落完好無損,家具照舊擺放著,乾隆時代的城磚、明代的石碑依稀可見。另外還發現沉入水底百年以上歷史的牌坊,牌坊是可以說是另一個獅城標誌性符號。據說水底有21座古牌坊都保存完好,反而是留在岸上的牌坊大部分已被搗毀。城牆、牌坊、徽派建築民居是獅城顯著特徵。
更為驚喜的是,2016年,歷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這座水底千年古城被克隆上岸。克隆上岸的獅城將成為一個文化旅遊度假勝地,取名文淵獅城,位於淳安縣姜家鎮鎮中心。成為中國首個非遺生活體驗基地,也是中國絕無僅有的文化體驗聖地,成為了極為獨特的千島湖度假新選擇!
投資6億元打造的文淵獅城於2016年6月9日正式向遊客開放了,走進古城,石板路向前鋪展,留在老一輩記憶裡的東大街、北大街被完美復刻,仿古店鋪裡有時還能體驗活字印刷術、女工作坊等獨具特色的活動。除了復刻古獅城風韻,文淵獅城裡也能找到許多民國風情,店裡租一身民國衣裳,坐上黃包車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拉入歷史紅塵中。
在文淵獅城,有一種說法叫「湖藏一座城,庫擁千年財」。毫無疑問,千島湖水下古城的發現,為本就美麗千島湖旅遊景點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區。也讓依照它的原貌搬到岸上且1:1複製還原的文淵獅城也充滿著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