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是為了建新安江水電站攔蓄新安江上遊而成的人工湖,被授予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可誰會想到,在碧波浩瀚的千島湖湖水之下,竟沉睡著兩座古城,一同沉睡的還有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過往。
這兩座古城的名字叫獅城和賀城。當年,為了建造新安江水電站,將海拔108米以下全部淹沒。1959年,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兩座古城悄然沉入千島湖底,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並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隨之鵲起的是千島湖作為旅遊景點的美名。
先來說說獅城,它始建於公元208年,乃浙西重鎮,城內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嶽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名勝古蹟,還有歷代古墓葬。
另一座是賀城,是原來的淳安縣城,其歷史可追溯到1800年前。古時候這裡繁華富庶,文化興盛,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許多文人碩儒都曾到過這裡,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蹟遍地。
當年的這場「水淹淳安城」顯得頗為倉促,當時曾有這樣的口號:「多帶新思想,少帶舊家具。」水來的很快,城裡的很多東西都還來不及搬走,因此,古城基本保存完好。
千島湖旅遊部門曾於2002年進行水下勘測,潛水員在水下發現,獅城城內部分民房木樑、樓梯、磚牆依然聳立,並未腐爛,有的大宅院圍牆完好無損,乾隆時代的城磚、明代的石碑依稀可見,不得不說也是一個奇蹟。
對水下古城的「回訪」,讓人驚喜連連。這座城池最顯著的三個特徵:城牆、牌坊、徽派建築民居也慢慢「浮出水面」。水下千年古城保存完好的消息,讓淳安人興奮了起來,勾起了無數淳安人對那段特殊年代的回憶。曾幾何時,南來北往,無數徽商在這兩座城內絡繹不絕。如何才能既讓世人欣賞到古城風光,又不會對古城造成破壞?
為此,淳安縣還曾花費了4000萬元,建造了國內首艘內湖觀光潛水艇「天清號」,但是潛艇在水下掀起的水流大,衝擊力極強,而被水浸泡後的古城牆及民居牆體,根本經不起這樣的衝擊力,因此一直未能正式下水。
此時,一項高難度的嘗試,使古城水下觀光重現曙光,建一座「阿基米德橋」,即「水中懸浮隧道」,就是將隧道安放在水下,並利用水體懸浮力,將隧道固定住,並用特殊材料製成水下觀光廊。然而,阿基米德橋的建設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世界上有7個國家尚在研究。
雖然提出了幾種設想,但仍還未被落實。目前,國內第一艘深水觀光潛艇「天清號」已建成,水下懸浮橋「阿基米德橋」已開始實驗,坐潛艇、走水下懸浮橋、潛水觀光看水下古城有待開啟。
曾經那麼輝煌古樸的古城,就這樣沉沒在了千島湖冰冷的湖水中,等待著哪天,人們再次將他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