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以它獨特的自然島嶼風光聞名於世,然而很對人卻未必知道,千島湖水底下有兩座千年古城,這兩座古城始建於漢唐年間,分別是「獅城」和「賀城」,這兩座古城被淹沒在水底已經有大半個世紀,直到一次潛水人員無意之間發現了水下的古城,並拍攝了一組保存完好的水下古城照片,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為了讓這兩座古城呈現在世人的眼裡,最後決定在水下古城區域修建「阿基米德橋」,一旦修建成功,我們就可以通過懸浮的參觀橋去看水底的千年古城。目前已經在千島湖月光島景區試修「阿基米德橋」。
水淹古城
1955年10月為了修建大型水力發電站,電力公司選址淳安和銅官,修建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又名新安江水庫)。
1959年4月30日,淳安(又稱賀城)、遂安(又稱獅城)兩縣共29萬人全部都已安全轉移他鄉。
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水庫開始截流儲水。很快兩座千年古城以及27個鄉鎮、1000多個村莊以及田地全部被淹沒在千島湖水底下。
古城被發現
2001年,北京海洋俱樂部在千島湖投資開發潛水項目,這裡的人們想起曾經被淹沒的古城,於是派潛水員下水尋找,由於是按照老地圖的指引潛水的,很快就找到了,並且撿到了一塊城牆磚,磚上還刻著「民國二十三年」等字樣,這樣的好消息一經傳來,立刻引起領導們的重視。
於是通過GPS系統進行定位,再用聲納探測器等先進技術,測量出水底下建築物群的分布、具體位置、形態大小。很快很多古建築物群就被準確測量出來。
2005年,再一個好消息傳來,水下古城不僅有獅城和賀城,還有3個古鎮也完好無損的躺在水底下。這3個古鎮分明是茶園、威坪、和港口。它們一起構成了龐大的水下建築群,這樣的好消息,令人們更想開發旅遊業。
2012年4月27,中央電視臺組織了大型的千島湖水下探秘直播節目,人們隨著水下直播記者的鏡頭終於看到了被水淹沒的古城,只見古城很多建築物屹立在水底,樣貌清晰可見,甚至古城的大門依然能關、開,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令無數潛水愛好者想去探究一番,政府決定開發旅遊業。於是眾人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
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水落城出」把附近的水抽出來,再用圍牆攔起來,但是此方案,很快就被眾人否決了,雖然千島湖水庫,如今是後備水電站,但是儲水量巨大,如果抽水簡直是個浩大的工程,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千島湖水最深的地方一百多米,這得建多高的圍牆?
還有的人覺得「異地重建」是個好辦法,可是令人頭疼的是,去哪裡找兩座縣城那麼大的地方去安放呢?而且古城的建築物大多數是古老的木頭,雖然在水裡目前保存完好,就連雕花都能清楚的看到,但是拿到地面,一旦接觸空氣,離開水的浸泡,就會很快乾枯,那個時候古城還有觀賞的價值麼?
聰明的商人就想到了水下參觀,於是投資打造了國內第一艘湖底水下參觀潛水艇「天清號」,這個潛水艇花了4000萬,可以潛水50米深,古城大多數在水下25到50米深左右,所以這艘船深度考慮的還很合理。長23.6米,共有48個座位。看起來還不錯,只是遺憾的是,這艘潛水艇一直閒放在岸邊,一直無法獲取下水的資格。最關鍵的是這位商人忘記了考慮潛水艇下水所造成的衝擊力,浸泡多年的古城哪裡禁得起潛水艇的衝擊力呢?
最後決定修建水下懸浮參觀橋「阿基米德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水中懸浮隧道」就像珠港澳大橋一樣,有一段公路就是在海底。目前這個項目已經由「中意阿基米德橋聯合實驗室」研究開發。此項技術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研究開發出來,好在此項技術他們已經成功模擬出來了。
據淳安旅遊局策劃部主任介紹,首此選擇在月光島建造,水下懸浮隧道連接奇石島與鳥島。一旦建造成功,遊客就可以通過水下隧道觀看水下風景啦。如果此項實驗成功,效果好,將會在兩座古城所在的水域進行修建水下參觀懸浮隧道,這將意味著,水下千年古城有望重新現世,我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通過水下懸浮隧道參觀、遊覽明清時代的古城。(溫馨提示:千島湖迎杭黃高鐵的到來,將免門票一個月,半折優惠三個月,高鐵本月底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