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取得名義上的「天下一統」,豐臣秀吉並未建立幕府。類似於民國時候的軍閥模式,許多大名根本是聽調不聽宣。
戰爭打完了,國內一大幫無所事事的武士,猴子也不敢讓他們下崗啊,大名老爺也不能養閒人呢!猴子抓耳撓腮想了又想,國內市場是不行了,我們還有國際市場啊,把國內矛盾轉嫁國外!對,我們可以輸出戰爭,打誰呢,看了一圈,只有朝鮮。
朝鮮現在的情況呢,作為子公司的朝鮮,自從把太祖朱元璋的馬屁拍舒服後,把朝鮮定為永不徵伐之國,已經安享了兩百多年的和平,承平日久,人不知兵。
好了,擴展海外市場來穩定國內經濟的政策獲得了猴子和一幫大名的舉手歡迎,各大小諸侯趕著回去站隊、打仗、搶地。
豐臣秀吉出動九軍共15萬攻擊朝鮮,一路攻勢凌厲,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這陣容是不是很豪華,玩過太閤的信長之野望的這可以算是頂級配置了。然而沒毛用,還是讓打的哭。
豐臣秀吉於5月攻佔漢城後便研議要遷都北京,將北京周圍10「國」之地獻為御用,賜公卿以俸祿
小弟一下讓打殘了,跑到北京哭了一番,讓大佬給自己撐腰,萬曆大哥一看小弟讓人欺負了,心說你打狗還的看主人呢,把遼東司令員李如松派出去,李如松是誰?他是猛人李成梁的長子,李成梁我們回來單說。
萬曆二十年,遼東司令李如松率4萬精銳東徵,和副將李如柏、李如梅跨過了鴨綠江,奔赴朝鮮。
在平壤,和第一軍團小西行長幹上了,小西行長在朝鮮燒殺搶掠,
「小西」便成了現朝鮮語中狗肉的意思。
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萬曆三大徵考》記載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此戰明軍與日軍的陣亡比例約為1(明軍):15(日軍)
一個多月,便收復失地五百餘裡,李如松就推進到漢城,在碧蹄館前鋒將加藤光泰部斬首600餘級,鬼子一看不樂意了,第六軍團主力小早川隆景、第三黑田長政、第九軍團羽柴秀勝各一部共36000趕到現場,包圍漢軍,第八軍團宇喜多秀家也正趕來,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隊700勇士深夜奇襲龍山大倉。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一夜間被燒的乾乾淨淨。
猴子軍團全線敗退了,就比誰跑的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