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廣總督府駐肇慶182年,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珍貴印記?
為了防止顧此失彼,更好開展瑤民徵剿工作,景泰三年(1452)兵部尚書于謙上奏朝廷,由右都御史王翱總督兩廣軍務,統籌部署靠前指揮。這就是兩廣總督的起源了。 兩廣總督府曾經都在哪兒?明景泰三年(1452年),廣東和廣西出現「瑤亂」和海盜,兵部尚書于謙奏請朝廷設置兩廣總督獲準,並將總督府始設於廣西梧州。
-
西江風|為什麼兩廣總督要在肇慶開府建衙?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六月,吳桂芳奏請朝廷,將兩廣總督府從梧州遷往肇慶,理由是:「以開府梧州,惠、潮山海寇時發,相去二千裡,文榜往來徵調為難(軍令、戰報和徵調軍隊較困難),乃徙於肇慶。」我們說「兩廣總督在肇慶」就是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兩廣提督吳桂芳將兩廣提督府署從梧州遷到肇慶開始。
-
船廠+兩廣總督府+直升機遊覽!規劃圖曝光
近日,《肇慶市推進「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印發!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將實施八大提升工程,端州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來源 西江網NO. 1|陸府城復興8月8日,端州區古城牆及肇慶兩廣總督府修復重建改造工程進行網上招標,控制價為408.95萬元!
-
曾做過兩廣總督府駐地的三座城市,二座是廣東城市一座是廣西城市
兩廣總督最早設立的時期是在明代,它的總督府駐地設在廣東廣西三個城市。在明朝時兩廣總督權力不是很大,但是到了清朝就不一樣了,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政事務。能做過兩廣總督府駐地的三個城市,一個是廣西城市,二個是廣東城市,來看看是哪裡吧。
-
故事 | 肇慶兩廣總督
肇慶,很有故事,也很有歷史。故事是史事,也是歷史。今日開講,「肇慶兩廣總督的故事」明代篇。
-
聆聽紅色故事,了解歷史建築——探秘青島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舊址
原標題:聆聽紅色故事,了解歷史建築——探秘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近日,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紅色展覽宣講小組,攜「青島近代歷史沿革與紅色故事」專題展覽,走進青島寧安路小學,在一中午的時間裡,隊員們跟隨講解員阿姨走進迎賓館,了解歷史建築,傾聽紅色歷史。
-
兩廣總督駐肇慶的輝煌時期前,原來還有這樣一段古
明清期間,兩廣總督駐肇慶長達180年左右,這是肇慶歷史上一個特別輝煌的時期!
-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一部總督府,半部青島近代史
德國總督樓舊址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觀海山南坡,面對青島灣和小青島,系德國膠澳殖民地統治機構所在地,為總督所用,故名"總督府"。一座總督府,半部青島近代史。進到博物館內部參觀,博物館內部工作人員的制服也很有特色,很像電影電視劇裡民國時期的人的穿著。館內是禁止拍攝照片的,所以只能用眼睛細細欣賞,總督樓內裡精美的各類裝置和裝飾,比如壁爐、吊燈等都讓人印象深刻。博物館內部雖然不可以拍照,但是外立面也很值得一拍。
-
李材:肇慶旅遊的開拓者!
當年協助兩廣總督鎮守肇慶的李材,第一個給這座山巖命名為「閬風巖」。對於肇慶這座新闢的兩廣總督駐地,他一定有過很多的建設與治理設想。1564年,兩廣提督吳桂芳將總督府從梧州遷至肇慶,肇慶成為兩廣軍事、政治、文化中心。
-
廣西最沒落的一座城市,曾是兩廣總督府所在地
而在廣西還有這樣一個城市,這座城市曾經是兩廣總督府所在地,也是粵語的發祥地,在以前可以說是除了廣州以外在嶺南地區比較有名的城市,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沒落了,它就是梧州。梧州作為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如今的地位遠不如從前。儘管2018年只過去了大半,但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已經出來,梧州以458億元排名第九,已經逐漸脫離了經濟發達的這個帽子。
-
廣東廣西講東西:兩廣總督,到底是什麼來頭
當時兩廣「潯、梧瑤亂,……特遣一大臣督軍務,乃以命(王)翱。兩廣有總督自翱始。」。然這一建制在當時尚不穩定,到成化元年(1465年), 為平「瑤亂」再派韓雍出任兩廣總督,才成定製。所以,兩廣總督的「開府」之地,並非今天的廣州,而是廣西梧州。那麼,當初為什麼要把兩廣總督府設在梧州呢?
-
舊影中的德國總督府舊址,見證青島百年風雨滄桑
她就是位於觀海山南麓的沂水路11號的德國膠澳總督府舊址,這座經歷了百年風雨飄搖和城市變遷的歷史建築,可以說是我們一座城市的記憶。膠澳總督府由德國建築師弗裡德裡希·馬爾克根據19世紀歐洲公共建築的藝術形式設計,始建於1903年,由德國漢堡阿爾託納區F.H.施密特公司負責建造,1906年建成。
-
中國最「無奈」的城市,曾經兩廣總督府設在此地,知道是哪裡嗎?
歡迎走進新一期的傑出世界,我是小雲!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座最「無奈」的城市,即使在省內也有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是這個現在非常陌生的小城。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這個城市名字叫做「梧州」梧州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城市市,位於廣西西部,梧州市東西距離115千米,南北長196千米,面積約1.3萬平方千米。
-
漫談肇慶七星巖與「北鬥七星文化」
北鬥者,天地之大德大化,真炁正道,結為玄象,運乎中天,建四時,均五行,生殺萬物,統治天地,察錄善惡,無一物不系其所管也。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鬥崇拜和星佔之說,先民崇敬天象,「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並以天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兇,尤其是北鬥七星主人生死,影響頗巨。其深層原因即在於古代社會,先民將北鬥和極星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稱為「鬥極」。
-
肇慶水月宮的歷史變遷
熟知肇慶歷史的你或許知道從明代嘉靖至清代乾隆,兩廣總督府設在肇慶長達182年,但你知道肇慶水月宮是由兩廣總督所捐資擴建的嗎?七星巖水月宮前的明代石獅它們曾經鎮守兩廣總督府大門兩側,分別用整塊的紅砂石雕刻,據專家考證,「在廣東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
肇慶這裡藏著八塊古碑!揭開了昔日古城的歷史……
肇慶府署存碑位於 肇慶端州區城西街道宋城社區 原市一醫院舊址內 這八通鑲嵌在護牆內的碑記 但由於其受風吹日曬、塵土侵擾等影響 被發現時碑座表面有汙跡 需要文物保護人員細心擦拭 才初顯原貌 「為了能夠細緻研究、及時保護這些新發現的存碑,我們首先按照1:1的比例,將碑記和內文逐一進行拓片
-
肇慶成了兩廣中轉站,廣西人回程在肇慶旅遊2天再回工作地
中國地域自古素有「兩廣一家親」的說法,廣東與廣西交界處最多的地方是肇慶,在返程大軍中,不少廣西人選擇先在肇慶住一晚,遊玩肇慶的風景名勝,品嘗古端州美食的同時,也可以避開返程高峰,讓自己休息一下。兩廣」的中轉站,據肇慶一些旅遊景區負責人介紹,在國慶假期的第一天,廣東所有的高速堵得一塌塗地,許多出省市民選擇在肇慶下高速,住一晚玩一天再起程;回程的時候,也有不少市民選擇在肇慶出高速,旅遊一天兩天再返程。
-
廣東肇慶中學的歷史如此悠久!「廣東四大書院」之一的端溪書院正是...
5月12日,「明經行修 崇善尚美」兩廣端溪書院開山445周年紀念活動在肇慶中學舉行,端溪書院李材、全祖望、林召棠等山長的後人齊聚肇慶。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肇慶正全力推動重建兩廣端溪書院,肇慶中學去年已申請「端溪書院」商標註冊。 籌劃重建,端溪書院有望再現 端溪書院所在之地肇慶,在明清時期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是兩廣總督的駐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