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是一隻蘇格蘭牧羊犬,「米線是四季客棧的『迎賓小姐』。」客棧主人沽沽說,「它把自己當做我們店的一名員工。」張鴻光 攝
管理過五星級大酒店的伊文斯先生用20多個員工來管理喜林苑16個客房,他的管理方式發生了改變,面對面充分與客人交流是他管理好喜林苑的重要手段。以往在大酒店他與客人的全部交流是在客人留意見的紙片上進行的。張鴻光 攝
在大理古城酒吧與客棧中尼瑪多吉一直是個弄潮者,也是個堅守者。今天他又有個新的夢想:要在他的客棧中重啟藝術交流活動。張鴻光 攝
大理客棧經營者在大浪淘沙般的競爭中,以各具特色的個性贏得了各自的市場。一批優秀客棧已讓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成為候鳥般的回頭客。四季客棧、喜林苑、MCA等特色客棧已成為大理客棧文化的培育者和傳播者。這些客棧和它們的經營者的故事,為我們打開領略大理客棧文化的大門。
沽沽,用堅持詮釋夢想
夏雨後的一個下午,我們去大理古城博愛路採訪四季客棧,才知因古城改造,四季客棧已搬遷至人民路東段。當我們走進四季客棧,看到老闆沽沽悠閒地坐在窗邊,一邊喝茶一邊和客人們聊天。沽沽穿著具有當地特色的衣服,臉上掛著平和的微笑,整個人看起來親切而隨性,仿佛對這樣節奏緩慢而安逸的生活很享受。四季客棧是大理第一家個體申請的客棧。沽沽告訴記者,最好的環境、最好的服務、最低價的房間都在大理。當初選擇開客棧是因為喜歡大理,就想住下來,加上大理民風淳樸,當地的百姓生活安逸而少競爭,包容性強。雖然中途客棧換了地方,她還是堅持將四季客棧開到現在。那是什麼支撐她一直堅持開客棧這麼多年呢?沽沽說,一是因為店裡的員工一直跟隨著她,而且工作能力很強,不用她操心太多;另一個原因是她在這裡收穫了很多,能遇到很多特別又好玩的人,甚至有客人一住就是兩年,最後和她成了好朋友,像這樣有意義的經歷,像這樣能夠心態平和地度過每一天,都是其他行業不能得到的。起初,沽沽也想做精品客棧,完善房間的硬體設備,之後因為考慮到房子是租來的,投資與收益無法平衡;房價的提高也會改變客棧自身的定位和客源,她更喜歡背包客客棧,而高端客棧的客人也比較挑剔,所以最後還是放棄了。在這裡客人可以自如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打撞球、上網、喝茶、做飯,像在自己家一樣。當記者問起客棧裡前臺旁柜子裡放著許多工藝精細的首飾時,「我最初是學首飾設計的,當初能到這邊開客棧的資本就是靠這門手藝賺來的。」沽沽笑著說,她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這個興趣。說到這,一直乖乖躺在沽沽身邊的蘇格蘭牧羊犬米線看到有客人來,立馬向門口跑去。據沽沽介紹,米線是客棧裡人氣最旺的 「明星」,它總認為自己是一位迎賓小姐,喜歡站在門口歡迎客人到來。「別看米線個頭高大,可它的性情卻極其溫和,對每一位到來的客人都非常的友好。記得有一次,一位喝醉了的外國客人拽著米線的頭硬要拉它出去散步,米線疼得慘叫,卻始終沒有開口咬人,最後還是聽到米線叫聲的工作人員把它救了下來。」沽沽滿是心疼的望著米線向記者讚揚自己的寶貝寵物。
伊文斯的眼中,白族老宅與長城是一個級別
喜林苑客棧位於喜洲鎮城北村,總經理伊文斯先生是一個笑容慈祥的外國老人,穿著白族粗布衣服,有著與當地的白族人民一樣的熱情。據伊先生介紹,整座院落建於1974年,屬於喜洲嚴、董、楊、尹四大家族之一的楊品相舊宅,由四個小院落組成,是歷史遺蹟,伊先生說:「在我看來,它的級別與長城是一樣的。」5年前,來自美國的布萊恩·林登夫婦開始著手,終於在2008年4、5月的時候,租下了這座院落並將其改建為客棧,經過之後的不斷完善,成為如今有16個客房,20多個員工的喜林苑。林登夫婦是第一個把舊民居做成客棧的外國人。
喜林苑和其他商業酒店的區別在於他們更注重中國傳統的文化和建築文化,雖會用一些現代化的設備,但是還是盡力保持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這裡沒有改變原本院落的歷史面貌,只是加了燈、排水系統及汙水處理系統。同時,這裡很好的保存了之前院落主人的很多古屋,堂屋裡還懸掛著楊品相的遺像和資料。伊文斯說,林登先生認為保留原來的房間面貌比改為客房更有意義,這是記錄歷史的方式。伊文斯還表示,喜林苑今後如果擴建,也只會使用老的歷史建築,自己不會加蓋新房。喜林苑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可持續性旅遊,一方面環保是重要的修復手段;不能吸菸很好地避免了文物受到損害;沒有電視,既環保又能讓客人更親近的去享受大自然。另一方面「服務第一」更是口碑營銷的有效方法,好的服務就是要了解客人的需求。這裡有書房、電影房、兒童遊戲室、麻將音樂室等不同服務的房間來滿足各種客人的不同需求。每一個到這裡的客人喜林苑都會為他們量身定做個性化的活動,既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讓他們感興趣地了解這裡的文化,而不是簡單地到這裡來觀光。這裡有與大酒店不同的服務方式,工作人員都穿當地的衣服而不是西裝革履,給客人更多的親切感;與客人的交流不是通過填寫客戶滿意卡,而是面對面的溝通讓客人把自己的意見直接告訴工作人員,使客棧更深入地了解客人的喜好,從而為客人提供更滿意的服務。伊先生說,「我當初放棄在有800個客房的五星級酒店工作而留在這裡,就是被這裡區別於大酒店的人性化服務方式所吸引。我們每個員工都有真誠的微笑,高標準、特別的服務,讓我們這樣最小的團隊成為最好的。」喜林苑的特色服務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以至相對較高的房價(標間單價在800元以上)並不影響國內外的客人慕名而來。客人來到這裡可以充分地開拓另一番視野,生活在一個舒適休閒的環境中,而又不失生活的品味。
伊先生給喜林苑的定位是特色客棧,但更希望它是一個文化交流中心。他認為精品客棧是滿足特別人群的需求,但這裡是體驗為主、幫助客人實現夢想的地方。
尼瑪,為夢中的文化情懷花銷客棧收入
短短的小平頭,休閒的格子襯衫,笑起來有點滄桑卻又不失精明,這就是大理客棧的領軍人物——MCA酒店老闆尼瑪多吉。尼瑪是大理洋人街上的元老級經營者,是經過大浪淘沙之後勝出的佼佼者,他的西藏咖啡曾經在古城風靡一時。他後來經營住宿,開辦了MCA客棧,同時設置了標間、單間、大通鋪,一時做得風生水起。接著開辦畫廊,也大獲成功。於是尼瑪在MCA客棧招牌前同時掛起湄公河流域藝術中心的牌子,結果卻貼了很多錢。
MCA客棧門口的木牌,因為時間太久已經龜裂,院內客棧的摸樣也相當陳舊,經一同採訪的張老師介紹,這裡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但這些並不影響客棧的客源,人們還是從四面八方一路探尋而來。客棧裡有許多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還有一堆已經鋪滿厚厚灰塵的陳舊樂器,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也是藝術家匯聚的場所。時光流逝後沉澱下的是尼瑪對客棧、對客棧文化更深入更透徹的認識和理解。作為酒吧客棧聯盟的會長,尼瑪專業地指出,酒吧和客棧是大理古城的兩盞明燈,它們為客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為古城的繁榮發展指明著方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資、藝術家等外地人加入到在大理開客棧的隊伍中,由於硬體設施和自身定位的不同,客棧房價從十幾元到幾千元不等,每家客棧又因各自的特色擁有不同的顧客群。同時,客棧租用的院子也為當地的人民增加了收入,百姓已經感受到客棧的價值,政府卻還沒有相關的鼓勵政策。尼瑪還興奮的告訴記者,他會在8月底將客棧裡的畫廊、工作室重新啟動,變成藝術中心,用於展覽國內外當代藝術家的藝術作品。他今後打算在大理做更多的藝術文化交流活動,不指望賺錢,只為了自己的文化情懷。
三子、左佳,用特色營造度假中的家
三子是南京人,2006年來大理旅遊,因為喜歡這裡所以決定紮根大理。她和弟弟開始經營客棧時外地人還很少。從經營六合院,飛鳥到現在的汽車旅館的歷程中,他們見證了大理客棧逐步興盛發展的過程。如今客棧如此之多,三子表示沒有感到很大壓力。她認為只要保證自己客棧的質量和保持獨特的魅力,是能吸引新顧客和留住老顧客的。她還告訴記者,最初開六合院青年旅社時,地方小得連個院子都沒有,但是13間各有主題的特色房間和自由隨意的交流環境讓她的客棧成了外國人心目中最有吸引力的客棧,客人們寧願打地鋪也不搬走。之後談到自己當初和弟弟為裝修山洞客房親自上陣的經歷時,性格爽朗的三子還是忍不住開懷大笑。
左佳經營的2海在起步中,這既是一個破繭中的客棧,又因其強烈的個性追求,讓我們同時看到2海已經化蝶。是的,2海還在破繭,但2海已經化蝶,或許2海已經化蝶,但還會有長久的破繭之痛。左佳先生將自己的客棧定位為「高端主題型自由客棧」。每一間房都有一個主題,有追債房、牢房、救護房、滑梯房、滑梯房等。左先生說,這樣投資了100多萬元的創意就是為了讓客人體驗痛苦、快樂的人生百態,給客人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營造一種別樣的氣氛。他認為自己的客棧風格獨特,給客人帶來的感受別人無法複製,周圍的客棧不斷增加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而主題客棧也是未來民居客棧發展的一個趨勢。採訪的時候,記者還遇到了幾位重慶來的遊客,他們告訴記者,他們經朋友介紹過來住,感覺這裡的房間新奇又獨特,便又帶了家人朋友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