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0時,梅龍高速公路梅州東聯絡線(以下簡稱「梅州東線」)正式通車,把梅州境內的梅龍、長深兩條高速公路有機連接,標誌著梅州首條環城高速公路閉合成環。
梅州東線是梅州首條環城高速公路的最後一段,全長約15公裡,設計時速100公裡,雙向四車道。起於梅縣區丙村鎮,經丙村樞紐互通與梅龍高速相接,終於城東鎮竹洋村,通過竹洋樞紐互通與長深高速相接,且與濟廣高速共同構築粵東北地區快速通道。項目的開通進一步完善了粵東北高速公路網,暢通區域經濟大循環,有力促進梅州蘇區融入大灣區建設「交通圈」。
梅州東線負責人梁輝如介紹,從江西省贛州市入粵車主可經梅州東線通往大埔縣至福建省龍巖市,無須再繞行長深高速及梅龍高速,通行裡程將減少約35公裡,駕車時間也節約了20多分鐘。
一輛汽車在橫石特大橋上往其古頂隧道方向疾馳。
在大埔縣工作的肖小姐說,「平常回贛州老家要從丙村站出高速,繞一段地方路到城東站再上高速,前後要折騰3個多小時。現在東線高速連上後,走一趟就能省近半個小時。」
記者了解到,梅州東線項目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築造綠色生態高速公路。梅州東線一頭連接著雁洋鎮葉劍英元帥故裡,一頭通向城東鎮千年潮塘古梅。在城東鎮,有一株珍貴的宋代時期古梅樹,被名為「潮塘宮粉」,是目前廣東省發現的樹齡最長的古老梅花樹。2018年被評為全國最美古樹之一。每年花期茂盛,吸引著眾多遊人前來觀花賞梅。
梅龍高速公路梅州東聯絡線茅窩山隧道口,刻印了葉劍英元帥的詩《梅》。
為此,梅州東線建設者在茅窩山隧道洞口前,刻印了葉劍英元帥的詩《梅》:「心如鐵石總溫柔,玉骨姍姍幾世修。漫詠羅浮證仙跡,梅花端的種梅州」。另外,用特殊蓄光發光塗料在其古頂隧道內描繪了藍天白雲和雪域梅花,為梅州增添一道風景。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梅州東線項目整體徵地拆遷協調難度大、地質條件複雜、跨線施工作業點多、工程技術難度高。其古頂隧道土質開挖後遇水易水化、遇風易風化,被喻為工地「黑巧克力」。建設者為此研發隧道施工「七步法」,歷經984天攻克廣東省內罕見炭質泥巖難題。
梅州東線的建成通車,不僅改善梅州地區交通狀況,還優化了沿線地區的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將帶旺了周邊縣區的旅遊發展。
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集文化塑造、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健康美食、休閒度假功能為一體。(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10分鐘車程)
仁厚溫公祠: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老的民居,一座典型的客家人特有的圍龍屋。(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10分鐘車程)
葉劍英紀念園:景區集展現偉人風範、弘揚客家文化、推進生態旅遊於一體。(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15分鐘車程)
雁山湖:國際花園度假景區致力打造粵東首個集客家風情、山地文化、兒童遊樂、康養體驗於一體,以花園為主題的家庭微度假旅行目的地。(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18分鐘車程)
雁南飛:景區包括:雁南飛神石、雁南飛大道、茶情閣、茶藝表演、圍龍食府、笑傲江湖、 瀑布、龍那山生態谷、仙茶閣。(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22分鐘車程)
千年古剎靈光寺:擁有山門、殿堂、樓閣等建築,內有大雄寶殿、金剛殿、羅漢殿、鐘樓、鼓樓、經堂、客堂、齋堂等,最大特色是「靈光三絕」。(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25分鐘車程)
橋溪古韻:整個村落內小橋、溪水、古樹、民居構成一幅秀麗客家山村的田園風光。(距梅州東線丙村收費站約30分鐘車程)
潮塘千年古梅:是廣東省發現的樹齡最長的古老梅花樹,被國內有關梅樹專家授名為「潮塘宮粉」,為國家一級古樹。(距梅州東線城東收費站約46分鐘車程)
文:梅州日報記者 方俊鵬
通訊員:粵交集宣 陸橋軒 李森強
圖:梅州日報記者 連志城
編輯:朱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