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傳書,尺素寄情。紙短情長,訴不盡摯友之間的深情厚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書信中的絕妙好文吧!
《答謝中書書》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他深受梁武帝蕭衍的信任,多次賜官不受,梁武帝但凡有關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諮詢,人稱「山中宰相」。
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與朱元思書》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深受文學家沈約的讚賞。
吳均:《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唐·王維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溼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
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王維於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他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多詠山水田園,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我是小窗閒記,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各位朋友,歡迎一起品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