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欣賞:那些藏在來往書信中的絕妙好文

2020-12-11 小窗閒記

鴻雁傳書,尺素寄情。紙短情長,訴不盡摯友之間的深情厚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書信中的絕妙好文吧!

《答謝中書書》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他深受梁武帝蕭衍的信任,多次賜官不受,梁武帝但凡有關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諮詢,人稱「山中宰相」。

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與朱元思書》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深受文學家沈約的讚賞。

吳均:《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唐·王維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溼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

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王維於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他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多詠山水田園,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我是小窗閒記,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各位朋友,歡迎一起品讀交流。

相關焦點

  • 古文欣賞:那些藏在來往書信中的絕妙好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書信中的絕妙好文吧!《答謝中書書》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 懷念書信來往的歲月
    那信封留下參差不齊的撕口,好似融入了內心無限的驚喜、猜測和急不可待中的珍視。從保存的幾封家書信封的撕口中就能想像出當時的心情和一種脈脈的幸福;看信是要靜下心來的。輕輕翻看那些泛黃的舊信件,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文字以及回憶那些與信有關的故事,恍如隔世,見字如面的親切感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安暖,久違了的溫情瀰漫心間。一封封家書,承載了多少希望和重託,也是一種精神皈依。信中的反覆叮嚀,殷殷的囑託,如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又在耳邊迴蕩, 幾十年前的點點滴滴又歷歷在目。面對書信,引發無數感想。
  • 懷念書信來往的歲月
    那信封留下參差不齊的撕口,好似融入了內心無限的驚喜、猜測和急不可待中的珍視。從保存的幾封家書信封的撕口中就能想像出當時的心情和一種脈脈的幸福;看信是要靜下心來的。輕輕翻看那些泛黃的舊信件,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文字以及回憶那些與信有關的故事,恍如隔世,見字如面的親切感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安暖,久違了的溫情瀰漫心間。一封封家書,承載了多少希望和重託,也是一種精神皈依。信中的反覆叮嚀,殷殷的囑託,如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又在耳邊迴蕩, 幾十年前的點點滴滴又歷歷在目。面對書信,引發無數感想。
  • 《茗心錄》與茶靈來往書信寄情寄景
    茗心錄中數十款帥氣的茶靈角色,以及豐富的戰鬥玩法,一直深受玩家們的喜愛。此次為玩家們介紹的書信功能,是遊戲中比較獨特的互動玩法,不僅可以得到與茶靈更親密的互動,還可以借書信表達自己的心情。一字一句,寄情重在遊戲中,當玩家達到一定的等級且收到茶靈的來信,便可以開啟書信功能。
  • 見字如面 那些大師書信中的鄉愁親情
    祝:好!芾甘廿四日問候秀涓。」  1987年10月,巴金從上海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成都。在侄兒李致的接待安排下,度過美好的17天。返回上海後,意猶未盡的巴金給李致寫了這封充滿感情的信。  李致是巴金大哥李堯枚(小說《家》裡覺新的生活原型)的兒子,是巴金的親侄子。按父輩排行,李致叫他四爸。巴金住在上海,李致在成都工作,叔侄之間有長達30多年的通信來往。
  • 「今日作家」古道蒼狼 ‖懷念書信來往的歲月(散文)
    懷念書信來往的歲月輕輕翻看那些泛黃的舊信件,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文字以及回憶那些與信有關的故事,恍如隔世,見字如面的親切感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安暖,久違了的溫情瀰漫心間。一封封家書,承載了多少希望和重託,也是一種精神皈依。信中的反覆叮嚀,殷殷的囑託,如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又在耳邊迴蕩, 幾十年前的點點滴滴又歷歷在目。面對書信,引發無數感想。
  • 通過書信來往,抒發兩人情感需求,最終得到純粹的愛情
    很多人都說有書信來往,真的是有很重的年代感,但是這同樣還能加強朋友之間的來往。一封情書不光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也表達了自己想要抒發的情緒。湯唯這一次變成了一個跟隨父親的澳門賭場安家的公關,而吳秀波反倒變成了一個處事圓滑,在洛杉磯做地產的經紀人。他們的生活其實都不由自己控制,而生活在不同世界不同時期的兩個人又何必重逢呢?
  • 略談書信文化
    閒來翻書,翻出一本《書信禮貌文雅用語大全》書中大量收集了書信常用謙敬詞語和書信有關事物雅稱,並將書信的開首語,結束語,祝頌語及落款語等分門別類詳細解釋,並舉例說明用法。那一串串絕妙好詞展示出書信文化的深奧。
  • 從書信中感受世界的溫暖
    書信,在網際網路化的今天,這是一個被遺忘已久的詞彙了。在不遠的過去,書信是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相隔兩地的人通過書信寄託相思,情感在慢悠悠的傳遞中逐漸升華。相比於現在的即時通信,互動之間少了一點時間帶來期待感,於是木心的那首《從前慢》,這幾年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 藏在賀卡裡的一封情書(書信文化)
    想到信我就記起了那隻藏寶匣,裡面有一張賀卡……這是一張帶有熊貓圖案的賀卡,雖然它渾身泛著衰老的米黃色,但在我看來它就是一位最有魅力的女神,因為它嬌弱的懷抱裡藏著一封情書,也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我把午休時間寫好的一封情書悄悄塞進了印有熊貓圖案的賀卡裡,到晚自習放學的時候,送給一位過生日的女同學。「呼嘶」……一隻大手從我手裡帶勁地奪走了裝有情書的賀卡,糟糕!不知道什麼時候戴眼鏡的班主任出現了……我正錯愕間,班主任老師已經抖開了那封情書!接著大聲朗讀了起來…… 「親愛的豔豔,生日快樂!
  •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你是否也在等待一封書信?
    還記得最後寫信是在大二的時候,那時一個同學在部隊基地訓練,不允許使用手機,唯一和他交流的方式就是書信;後來他換了訓練基地,也就沒有了聯繫。再後來,可以使用通訊工具了,現在一切方便的交流工具,卻發現好像沒有了那麼多想要說的話了。
  • 張大千書信中的《溪岸圖》
    本文通過對張大千致門人蕭允中(1915-)書信的解讀,豐富了人們對《溪岸圖》命名、修復、流傳的認識,解答了《溪岸圖》在近代收藏流傳中的一些疑點。  一、書信的基本信息  法國藝術史學者亨利·福西雍(Henri Focillon)認為材料與內涵在具體的藝術品中是統一的,對實體特徵、大小尺寸、材料構成、技法效果等細節的分析,會引出作者、時期和出處等重要結論。
  • 《書信中的世界史》:書信是對症生命無常的文學解藥
    歌德就書信的魔力做了很多思考,他認為書信「是一個人可以留下的最重要的紀念物」。而這樣的直覺是對的:在主人去世很久之後,書信仍然鮮活。在政治、外交和戰爭事務中,命令或承諾必須備有證明文件。因此,有很多我們今天在讚頌的事都是通過書信這樣的媒介達成的。
  • 緘封在書信中的不同人生
    現今的時代發展的很迅速,我們不再需要像祖輩那時候一樣用書信來增強彼此間的聯繫,現在的我們僅需要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就能很快速的聯繫到對方。那時候的人們相隔異地,彼此間的交流也大多都是依靠著書信,每一封書信在被寄出的那一刻就註定要翻山越嶺,跨過無數江河,在寒來暑往之時才能緩緩抵達收件人的手中,祖輩們也竟能憑藉著這一封封的書信來往互訴衷腸。
  • 《情書》:我用書信寄託,那些青澀懵懂的愛戀,命名為「情書」
    這部影片是在高中的時候偶然在手機視頻軟體上看見的,而且那時就已經聽說過男主角飾演者的名字,我還專門去網上搜索他,看了圖片,感覺他好帥氣呀。那時候其實因為它是日本人拍的影片,有那麼一點點的牴觸,但是宣傳海報封面真的是好唯美,再加上男演員的樣貌,就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我想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這部影片的導演是巖井俊二,我想大家應該也不陌生吧,應該看過他拍的很多的影視作品,我就是通過這部影片才認識的他,並成功的成為了他忠實的影迷。我喜歡他的拍攝手法,喜歡他唯美的愛情故事。
  • 郵筒---那書信的時代
    這簡單的行囊,傳送了無數平凡卻感人的故事……書信,多少故事都從這裡開始,從前沒有手機電話,遠隔千裡的期盼只能靠書信來往,靠郵遞員一步一步的投遞,仿佛那些文字走過千山萬水,變得的更有感染力。信封的兩端是兩座遙遠的城市,你在這頭,我在那頭,所有的情誼幻化成文字躍然紙上,淋漓盡致。
  • 《山茶文具店》:人世間的離合悲歡,都藏在一封封書信裡
    上代有一位相交多年的筆友,她們一直保持書信往來,直至上代去世。 得知她去世後,筆友讓兒子把上代的書信都送回來給鳩子。 翻開上代的信,鳩子才懂得了外祖母藏在嚴厲外表下的愛和無措。
  • 傅傑:以《近代學術集林》為例說學者的書信
    近代是中西交匯碰撞的特殊時代,當時一些人學養功底好,目光如炬,所以有很多東西值得今天的我們重新挖掘。 所以我們看那些重要人物的年譜裡面,反而是他的正規著作引得不那麼多,但是往往是書信材料引得很多,因為最能體現那個時間段他在想什麼、幹什麼。
  • 一部日本導演的經典作品《情書》:豆瓣8.9分,藏在書信裡的愛戀
    不過也是在這場書信的揭秘中,博子最終釋然。電影的兩條線索,一是渡邊博子自我釋懷的過程,二是女孩藤井樹在回憶中發現那段不為人知的暗戀。有趣的是,飾演渡邊博子和飾演女孩藤井樹的,是同一個演員。直到他走後,才知道他愛的是另一個自己戀愛之中,最心痛不過在於,他愛自己,他對自己好,只是因為他愛著和自己相似的某個人。電視劇《甄嬛傳》中有著類似的情節,甄嬛無意間看見皇帝寫下的"菀菀類卿"四個字,頓時明白了這麼多年來,皇帝對自己的愛,對自己的好,全是都是因為自己長得像純元皇后。她去與皇帝對峙,哭著絕望:"這些年的情和愛終究是錯付了。"
  • 新書 | 《偉大的日記》:藏在書信中的世界史
    誠然,部分以出版為目的的日記在動筆之初就預設了讀者,藏起心裡話的粉飾之詞和真實正經背道而馳,可那些文字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而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日記書信則沉澱為璀璨的珍寶,訴說最生動的過去,還原最真實的細節。你出於原始表達欲寫下的日記,說不定也能成為將來的歷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