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從網際網路發展歷史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上)

2020-12-24 閒話智慧城市

2020年,整個智慧城市相關行業最熱的詞莫過於「新基建」了,之所以「新」,是因為不同於以前公路、鐵路、電力設施等傳統基礎設施,按國家發改委給的定義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並指出了新基建發展的三個方面: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本文我將結合網際網路的歷史重點闡述個人對新基建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未來發展趨勢的一些理解。

新基建相關領域代表企業圖譜——億歐

都說信息基礎設施是由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應用演化生成的底層基礎設施,這個是專家們高度提煉且全面的說法,以我理解看來信息基礎設施可以簡單解讀為「信息」+「基礎設施」。所謂」信息「指的是它最終的呈現形態是信息的方式,而」基礎設施「描述的是它的基本特性:人人可用、人人有用、融合性強。

網際網路算不算是信息基礎設施

結合本文主題肯定會有不少朋友想問,既然以網際網路發展史作參考,那麼網際網路本身到底算不算是信息基礎設施呢?從我上文對信息基礎設施的解讀來看,應該是算的,網際網路當然是人人可用,也對人人都有用,融合性強更不必說,網際網路+反覆被提起,所以此番驗證後我認為網際網路本身就是一種信息基礎設施

該建設怎樣的信息基礎設施

那麼當前新基建形勢下,各企業要打造怎樣的特色信息基礎設施呢,這裡我個人給出一個相對較粗的概念:通過硬體設備入網,構建全面綜合的數據、分析、傳遞、應用體系,打造物聯設備信息全面共享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下面簡稱信息基礎設施網,構建以信息基礎設施為核心的數據、應用生態

信息基礎設施網與網際網路、物聯網間關係

肯定有人會說那所謂信息基礎設施網與網際網路、物聯網間是怎樣的關係呢,彼此的邊界又在哪裡?簡單地說,網際網路和信息基礎設施網之間同屬「信息基礎設施」,兩者具備極高的融合度,可開創大量的新興行業和新應用,不同在於網際網路的信息來源主要在人,人所見所聞所想,靠人來上傳,靠人來傳播,它主要是用戶行為產生的數據;信息基礎設施網的信息來源主要在物,在設備,設備的狀況、設備的感知、設備的信息、設備的使用,主要是設備感知及使用所產生的數據。而物聯網相比兩者下則更似一種技術,它讓物與物之間可以實現信息的傳遞,讓普通物件像設備一樣接入網絡的支撐技術,信息基礎設施網則是一種基於物聯網技術發展後的一種應用型網絡,整合、分析、傳遞外界的設備數據。物聯網是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發展的基礎,就好比網際網路產業的蓬勃發展與信息聯網技術之間的關係。如果信息不能聯網,就不可能有網際網路的今天;如果沒有物聯網技術停滯不前,信息基礎設施同樣很難向前發展。

信息基礎設施網的發展路線

說明白了網際網路跟信息基礎設施網的關係後,可以進入標題中的正文了。眾所周知,網際網路1.0階段是門戶網站的時代,網際網路發展初期,信息基本由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提供,用戶屬於單向接收,盈利模式也比較單一,基本為用戶流量帶來的廣告費用。不難猜測,信息基礎設施網發展初期,設備基本由政府、企業(非用戶)提供,應用也由由政府、企業(非用戶)來開發,通過不斷新增設備來積累設備及用戶,運營模式較為單一。

到了2.0階段,網際網路發展中期,大多數信息由用戶產出(UGC),用戶藉助各門戶打造自己的IP,盈利模式多元化,用戶行為數據多樣化;同理,信息基礎設施網發展中期,物聯市場相對成熟,大部分設備及數據由用戶提供,用戶藉助信息基礎設施網各門戶打造自己的IP,運營模式多樣化。

值得一提的是,從1.0到2.0 這個階段的跨越是不可以通過人為來控制的,它而是隨著政策、技術、市場等一系列因素逐漸成熟和完善之後,向前自然過渡的結果。

那麼,歸根結底,企業該如何在當前風口做好自身定位,搶佔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高地,在1.0階段和2.0階段分別又該怎麼做?歡迎各同行在評論區一起探討交流,這幾天我會抽空撰寫下篇《新基建:從網際網路發展歷史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下)》,請各位關注,感謝捧場!

同時 鄭重聲明:本文所有觀點均為個人原創,嚴禁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相關焦點

  • 「新基建」背景下我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及對策
    美國總統柯林頓在1993年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又被稱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的高速鐵路系統,都是在信息化領域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國關於「新基建」的概念早在2018年就被提出,當時將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以及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統稱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火,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打開APP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火,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05-19 22:59:38 (文章來源:智能製造網)        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狀況,不僅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這個國家的科技發展狀況,也能夠放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如何。
  • 深度:發展新基建踐行新理念注入新活力澎湃新動能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對此,劉洋解釋:「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以技術創新為驅動
    日前,國家發改委明確範圍,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  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何處?助推新基建駛入快車道,應該從何處發力?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2020 年,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 【實踐新論】將生態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
    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的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因此,筆者建議,將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納入新基建體系,借勢而為,促進新基建綠色化,進一步支撐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從而更好地統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
  • 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
    所謂「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是能源網和交通網的東西,我不懂,不做評論。我重點說一下剩下的四個領域,也就是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
  • 洪京一:提速新基建建設 激活高質量發展源動力
    今天這個分論壇的主題是「新基建與東北產業結構升級」,我就談一下關於新基建幾點認識,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新基建主要包括5G網絡、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等領域,本質上都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與傳統「鐵公基」相比,新基建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
  • 新基建積蓄髮展新動能 2020年新區安排實施新基建項目122個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加快建設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是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戰略支撐。
  • 天威誠信通過新基建產品與服務認定,被評價認定為「信息基礎設施...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各地區積極布局,各行業加速跟進,一時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推上風口,這背後除了是國家建設的規劃,更是因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張莉)12月24日,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由廣州信息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的以「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為主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 解放思想 主動作為 推動數字經濟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
    會議指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刻洞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適應中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事關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大局,事關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的未來。
  • 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亮相2020長沙智能製造大會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新基建,是什麼?
    過去數十年裡,基礎設施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提升生產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模式的不斷進化升級,原有基礎設施開始難以滿足社會高效運作的需求,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
  • 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張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聚焦「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探討產業、行業和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向。
  •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新基建」厚植髮展新優勢
    天津濱海新區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優勢,今後將高水平布局一批「新基建」項目,加快培育新動能,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這對做好當前和今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極為重要。」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說。
  • 搶抓「新基建」機遇 服務5G和網際網路發展 重慶思極科技有限公司...
    搶抓「新基建」機遇 服務5G和網際網路發展重慶思極科技有限公司「雲上」揭牌  本報訊 (記者 熊一帆)4月29日,重慶思極科技有限公司「雲上」揭牌儀式在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和北京會場舉行。
  • 借力「新基建」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文化報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一時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各地政府和產業界紛紛制定相應政策,希望借力「新基建」激起發展新勢能。
  • 新基建賦能新消費,運營商推動智慧文旅發展
    其中,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支持面向行業通用需求,建設數據中心、雲平臺等數字基礎設施,完善文化產業「雲、網、端」基礎設施,打通「數位化採集—網絡化傳輸—智能化計算」數字鏈條。鼓勵數字文化企業參與企業級數字基礎設施開放合作,完善文化產業領域人工智慧應用所需基礎數據、計算能力和模型算法,推動傳統文化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 譚建榮院士:新基建為產業發展開「良方」
    從推動社會經濟大發展的基礎設施布局,到加速網際網路經濟走向繁榮的網絡寬帶。如今「新基建」正立潮頭,5G信息江河匯聚、AI企業崛起為峰,智能世界變得無比開闊。新基建的背景下,各行業還會有怎樣新的發展、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