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春曉
編輯 | 東東
知名品牌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審卻被法院駁回。
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判決書引發網友熱議。
判決書顯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因侵害商標權為由,將長沙市雨花區河底撈餐館告上法庭。海底撈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河底撈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其經濟損失20萬元。
海底撈給出的理由是,「河底撈」和「海底撈」為近似商標,河底撈在其經營場所使用「河底撈」商標,屬於飯店服務業中典型的商標使用行為,構成在相同服務上使用近似商標,侵犯了公司的「海底撈」商標專用權。
但河底撈餐館辯稱,兩家的商標不屬於近似商標,而且,雖然都是餐飲,但兩者對於提供的菜品系列以及提供服務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知道海底撈火鍋的都知道海底撈是做川菜、火鍋,河底撈餐館主要經營的是湘菜系列的河鮮,我們也有火鍋,但是火鍋並非我們的主要業務」。
法院認為,「河底撈」標識與「海底撈」商標雖都有「底撈」二字,但在文字的整體字形方面,兩者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海底撈」為方正華隸字體,而「河底撈」則是藝術字構成,並且「河」字三點水部分則是呈現河流的藝術形態,而「底」字其下面的點則是用藝術形態的魚的圖像構成。讀音方面,雖然拼音都是H開頭,但兩者讀音均無任何相似性。河底撈餐館店鋪牌匾與海底撈火鍋店鋪牌匾在構圖、顏色等方面沒有相似性,且其整體結構、立體形狀、顏色組合均無相似性。
其次,法院表示,海底撈公司旗下所有店鋪經營的菜譜全部是川菜系列的火鍋,而河底撈餐館經營的菜譜是典型的湘菜系列,雖然河底撈餐館菜譜有火鍋菜品,但其火鍋也與原告海底撈公司經營的火鍋存在一定的差別,大多數為河鮮火鍋,通過其菜單和店鋪門口海報宣傳可以看出,其在門口招牌以及菜單海報上都是針對其湘菜系列進行宣傳。
因此,無論從字體的字形、讀音、構圖、顏色,還是從海底撈、河底撈經營的菜品等方面,均不會使一般的消費者對河底撈的餐飲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海底撈之間有特定的聯繫,故河底撈餐館不構成對海底撈公司的註冊商標「海底撈」的商標權的侵犯。
最終,法院駁回了海底撈的訴訟請求。
天眼查APP顯示,長沙市雨花區河底撈餐館成立於2018年9月,經營範圍包括中餐服務、冷熱飲品製售等,法人為王海波,註冊資本不詳。
值得關注的是,市界搜索「河底撈」發現,有多個相關公司,包括鄂州市河底撈小火鍋店、眉縣金渠鎮河底撈鐵鍋燉店、高新區河底撈中餐館等。
另外,近年來,海底撈以侵害商標糾紛權為由,起訴了多個與「海底撈」有關的公司,包括周村撈酒店、七星關區眾樂海底火鍋店、萊蕪市海中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其中一些案件已撤訴,一些案件中,海底撈的部分訴訟請求被支持,如賠償金及損失數萬元,還有部分案件中,海底撈也同樣敗訴。
另外,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商標網顯示,還有部分與海底撈相近的商標被其他公司註冊申請,如海底撈月、海底撈星、海底撈麵、海底撈蒸等。
在「海底撈告河底撈」的話題上了熱搜後,不少網友認為,河底撈是蹭海底撈的品牌,也人調侃,「現在註冊個溝裡撈還來得及嗎」、「建議海底撈把江河湖海小溪流都註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