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人從外國回來以後,覺得外國的什麼都比自己家鄉的好,一天晚上他看見了月亮,就說「外國的月亮比這裡的圓多了」,然後被他老嶽父聽見了就打了他一個大嘴巴,說,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外國的月亮哪能比這裡的圓?
後來就用外國的月亮都是圓的來揶揄崇洋媚外。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逐漸流行起出國潮,能到外國留學著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大多數都是自己考出去的,什麼哈佛,劍橋,牛津,麻省理工,全都是遠遠領先國內教育水平的知名學府。這些人有一些學成歸來,各大企業都爭著要。於是把孩子送出國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幫助自費出國的中介應運而生,他們隨便找一個國外的學校,家長也不懂就願意掏錢。那個時候能出國鍍鍍金,回來確實非常好找工作。
不過隨著網際網路興起,信息發達,人們逐漸了解到原來國外很多大學都是騙人的,含金量跟國內的高職院校差不多。人們也把這種學校稱之為「野雞大學」。
3月11日,英國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一位來自中國香港的女留學生把英國安格裡亞魯斯金大學告了,並索賠52萬元人民幣。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這位名叫Pok W ong的中國香港女留學生今年29歲,畢業於安格裡亞魯斯金大學的國際商業戰略專業,但是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於是她起訴母校,稱自己取得的學位完全沒用。
該女學生稱這家大學不斷吹噓自己的優質教育和學生的就業前景。但是最後自己取得的實際是一個「米老鼠學位」。意指大學裡開設的毫無價值或無關緊要的學位。
女留學生告訴媒體,上課期間老師經常遲到,課程上到一半就讓大家去圖書館自習。因為老師已經沒東西可教了。
該女學生稱,學校方認為國際生只是為了要一紙證書,但事實上她們自己很重視質量。自己曾向學校進行過投訴,但是卻始終沒有有效的回應。
這位中國女學生的遭遇並不是個例,很多父母選擇重金把孩子送到國外,但自己實際上對於外國的院校實力並不清楚。隨著國內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國內學生的競爭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反倒是很多所謂的留學生本身在國內學習並不好,花錢到了國外也差不多是玩了幾年回來了,可以說空有海歸的身份,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能力。這就是當下自費出國留學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