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早些年間那可是個稀罕物,因為畢竟不是家家都有本事給自己的孩子送出國,所以那時的留學生歸國後,用人單位可是搶著用,而且工資高的離譜,可即便是這樣,這些留學生還是東挑西揀,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工作。
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留學生歸國後反而用人單位不願要,這一下讓留學生這個行業變得異常尷尬,憑什麼我們花了錢給孩子送出國外學習,結果回國後連個工作崗位都沒有?這個現象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下網友們的回答。
一位高中老師說:
其實,這個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教育水準的不斷提高,國內很多高校的質量甚至遠比一些外國的名牌大學要好,所以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其實他們並沒有被國內用人單位嫌棄,這是因為很多人其實都完全了解了當下留學生的市場,在留學生的這個市場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厲害的人物?
如今的留學生,並不是過去的留學生了,那個時候能送孩子出國的家庭很少,本身物以稀為貴,再加上去了國外學習的孩子也用工讀書,所以曾經的留學生那可真的是值錢。
一位長期在國外的中國年輕人說:
外國人一點都不傻,外國人非常清楚中國的留學生到底需要些什麼?根本不是什麼優良的學習環境,更不是為了更好學習而開出的便利條件,中國社會需要的終究是那一本證書,所以外國人也是在證書上下足了文章。
首先是改變一些野雞大學的名字,聽起來變成了一所非常厲害的大學,然後,想方設法的與知名教育機構建立起一定得聯繫,所以用的套路多了,國內用人單位自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所以現在的用人單位,基本上並不在乎你從哪畢業,我們面對面的進行一番交流,是金子總會發光。、
一位辦理海外出國留學的機構負責人說:
決定一個事物需求程度的原因,供求關係一定是最關鍵的原因,可以說,這個社會如今都是不怎麼需要海外留學生來填充這個市場了。近些年的留學生市場現狀也決定了其受歡迎程度很一般,因為大家似乎心知肚明,一提起留學,我們首先想到的詞,那就是騙。
如今家長給孩子送出國外,結果回到國內就是一個學歷證書,而這個證書的實際功效也只是證明孩子曾在這所學校學習過,然而同樣外國學校也為了騙錢,隨意開設課程,學生學過之後那真是一點用也沒有,所以到了即便回到了國內,學生也沒有掌握很好的專業素養,其實基本可以宣告,這個出國留學的錢,是白扔了。
一位90年代留過學的人說:
需求程度不同,決定了留學生當下找工作面臨尷尬的實際原因。曾經的那個年代,尤其是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社會是真的需要這些海外留學歸來的人才,因為他們可以給整個社會帶來與眾不同的變化,因為他們出國後,這對他們的思想和意識都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上,這一點很多用人單位都需要。但是話說現在全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小,差距也越來越小,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對留學生的選擇自然是從大面積應用轉變到精細化需求,只有那些真正在國外學到東西,並且真正是名校的學生,才有可能獲得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認可。這也是為什麼當下留學生找工作難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