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一代展區人氣很旺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
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沃伊託夫·伊戈裡·瓦西裡耶維奇
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作品展
技術人員在演示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高速LED焊線機
中科院雲計算中心展示的3D列印技術
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暨電子信息產品博覽會全景
11月12日,2013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暨電子信息產品博覽會在東莞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雲賢,廣東省副秘書長李捍東,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今年是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升級「國展」的第一屆,不僅規格升級,規模上也創了歷史新高。據了解,本屆合作周參與外賓的人數為歷屆之最,白俄羅斯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沃伊託夫·伊戈裡·瓦西裡耶維奇,以色列環保部總司長大衛·萊弗勒,芬蘭工藝與設計國家委員會主席漢諾·凱霍寧,中—烏巴頓焊接研究院院長果爾任克·弗拉基米爾等重量級外國政府官員出席開幕式並在高峰主題論壇上發表演講,活動期間共有來自白俄羅斯、柬埔寨、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以色列、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韓國、俄羅斯、瑞典、瑞士、烏克蘭、英國、美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120多個外賓和70多個外籍華人出席。
四大專題 內容豐富多彩
本屆合作周暨電博會共設「科技展覽、高峰論壇、項目洽談、授牌籤約」四大專題,內容較歷屆更為豐富。包括:設立六大展區,即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展、省部產學研合作綜合展、東莞創新載體成果展、松山湖科技成果展、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電子信息產業博覽會專題展;召開七場高峰論壇,即中歐合作創新論壇、生物醫藥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國際技術轉移」專題論壇、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新一代通信技術高峰論壇、涉外智慧財產權論壇、工業設計創新高峰論壇及2013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頒獎盛典暨嘉年華活動等;組織三個洽談對接會,即以色列水處理技術對接,獨立國協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子技術項目對接,中歐光電技術對接;舉辦六場籤約授牌活動,包括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產學研項目、科技金融創投項目籤約,東莞市政府與同濟大學籤署共建東莞同濟大學研究院協議書,以及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授牌、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廣東(東莞)工作基地揭牌。
特色鮮明 活動亮點紛呈
隨著本屆合作周的升格,各項活動內容也較往屆國際性更為明顯,可謂亮點紛呈。如在科技展覽中,參展的國內外高科技企業有330多個,參與展出的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有124家,活動還首次設立了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展,並以專館的形式展示以色列、獨立國協、芬蘭、德國的先進的科技成果。電博會參展產品除各種新穎的智慧型手機外,還有手錶電話、電子書包等創新型移動通訊終端產品,活動還突出「不落幕」的亮點,將免費為每家參展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臺。在科技論壇中,邀請了海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探討國內、國際最新技術、設計、產業發展的問題;如中歐合作創新論壇邀請了歐盟駐華使團以及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駐華使館科技參贊對歐盟的科技政策進行講解;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戰略國際論壇也是大牌雲集,甘子釗、範守善、鄭有炓、夏建白等中國科學院院士將出席論壇研討;清華大學國際轉移技術中心參與國際技術轉移論壇,還發起成立「東莞國際技術轉移聯盟」,建立組織聯絡東莞國際技術轉移的固定機構等;在對接活動中,以色列先進的水處理環保技術,白俄羅斯科委、烏克蘭國家科技院、俄羅斯科學院的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技術將與東莞企業進行對接;德國著名的研究院和荷蘭大使科技參贊將組團參會,帶來歐盟地區先進的光電技術與企業對接;在授牌籤約環節,東莞又將有1家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5家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獲得授牌,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廣東(東莞)工作站基地的揭牌將為東莞市引進更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進一步拓寬渠道,期間東莞市政府還將與同濟大學籤署共建東莞同濟大學研究院的協議書,又將有一個重大公共科技創新平臺落戶東莞。
嘉賓觀點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國際科技合作符合科技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應對當前全球科技經濟發展新形勢的要求,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要求。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作為廣東開展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促成了一大批合作項目,並於今年升級為國家級科技合作活動。希望通過舉辦本屆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為廣東整合國際國內科技資源,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做出新的貢獻。科技部將動員更多的國內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派駐國外的科技參贊,共同努力地把國際科技合作周長期地辦下去。
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當前,廣東正處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能力。本次活動廣泛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為推動產學研和國際科技合作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我們將藉此機會,廣泛借鑑各國經驗,深入開展國際合作,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深層次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我們也相信,各國各地區藉助這一國際性、專業性平臺,一定能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容,推動合作各方提升科技綜合實力、增強產業發展後勁,攜手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沃伊託夫·伊戈裡·瓦西裡耶維奇:中國是白俄羅斯親密、可信賴的老朋友,白俄羅斯和中國在各個領域積極開展合作並富有成效。國際化合作是實現科技創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有利於推動高科技技術的運用。我很高興的看到白俄羅斯已與廣東省政府機構、科技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並規劃了雙方未來重大合作項目、合作領域及合作模式。白俄羅斯科委將優先支持白俄羅斯與廣東的科技合作,因為在這方面的合作成功符合我們共同的利益。本屆東莞科技合作周搭建了一個開展國際交流與科技合作的最佳平臺,這將有力推動白俄羅斯與中國特別是廣東省在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領域的互利合作與發展。
以色列環保部總司長大衛·萊弗勒:作為中國的主要製造業基地之一,東莞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實現了經濟幾何級增長並在每一個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東莞市目前正在經歷著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轉型。我相信該轉型過程將會為我們雙方帶來大量合作機會。以色列政府鼓勵以色列企業積極參與東莞的戰略轉型過程。中國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做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我意識到本次科技周活動,就是扮演促進企業唱戲這一重要角色的舞臺之一。我相信本次活動定會秉承其在過去多年建立起來的良好聲譽,為中以雙方的合作做出重要貢獻。
芬蘭工藝與設計國家委員會主席漢諾·凱霍寧:貴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先生曾經英明地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東莞是國際知名的製造業基地,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對於促進地域產業和經濟升級轉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的父親曾經是芬蘭駐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大使,我對中國充滿友好的情感。近幾年來,我作為一名設計師,經常往來於中芬之間,在中國各地開展有關工業設計的相關交流與合作。很高興在2012年我和廣東工業大學的合作夥伴被廣東省科技廳批准為省級國際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團隊;作為該團隊的領軍人物,我已經帶領我的團隊落戶東莞,紮根松山湖華南工業設計院,並且開始走訪企業,開展設計服務。我將以工業設計、科技創新,為東莞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的升級轉型貢獻力量。(編輯鄒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