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

2020-12-19 笑笑的麥子

有朋友問: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

在菜市場賣蔬菜的利潤大約是40~50%,數字看上去像點樣,但是損耗大,也非常非常的辛苦。工作時間不分寒暑,不分颳風下雪,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休息幾天,其餘的時間都在擺攤賣菜。

有的攤位是一家人都在幫忙,所以若再算上人力成本,其實沒多大的划算。幾乎我們也很少聽到在菜場賣蔬菜能發財的故事,大家只不過都是在謀生罷了。如果有人想知道「成年人的艱辛」這句話的含義,留心觀察下菜市場就可以深刻體會到了。

以前住的地方有一家很大的農貿市場,我經常去那兒買菜,時間長了,與幾位攤主混得個臉熟。菜攤都是一長溜的,每家的位置都比較大。前面的幾家高中低檔菜都有,高中檔菜在市場上價格都差不多,但低檔菜,卻比市場上菜農們自己拿來賣的蔬菜要貴一點。

市場那麼大,可供選擇的攤位那麼多,人們肯定是要比較著,往更經濟划算的地方去。所以,即使是做著不起眼的蔬菜零售生意,競爭也是很激烈的。

有的攤子大,品種多,能聯繫到單位食堂或是餐館的業務,那身上的壓力相對地小一些,能賺到的錢自然也多一些。而有的攤子小,品種也單調,僅是賺一個日常吃飯的錢。

有段時間經常到一對老夫婦那兒買菜,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他們了。有回在街上遇到,一問才知他們不做了,說太辛苦了也賺不到錢,沒必要再做。

那時我對賣菜這行了解的不多,很少留意,所以聽到「辛苦」二字,也幾乎是無動於衷,領會不了。直至有回與另一家攤主聊到腰椎間盤突出的事情,她說她家老公也有這病。我問她怎麼治好的,她說也沒怎麼治,有的時候會讓他多休息一下。

因為她老公每天凌晨二、三點鐘要起來到蔬菜水果批發市場進菜,將近六點的時候菜攤開始擺菜出來賣,然後七、八點鐘要去給單位或是餐館裡送菜。幾乎是沒辦法休息整天的,腰痛也得忍著。所以中午的時候都是她在守菜攤,讓她老公回家休息,而到傍晚下班的時間顧客多,兩夫婦又是一起守在攤位上。

每天最繁忙的時候是早晨,又因攤位比較大,兩夫婦忙不過來,兩個人的母親都會在攤位上幫忙,經常還會有自家的姐妹或是自己正在讀護校的女兒來攤位上幫著做事。

這個菜攤攤位大,幫手也多,每天也有固定的單位或是餐館的客戶,按平常人推斷應該是能賺錢的。但一家老小的生活開支,孩子們的學費,以及生活中的人情往來,都是靠這一個攤位的收入來維持,所以多年來家裡只買了一套二手房。至於積蓄如何,這個就不清楚了。

在市場上賣肉的攤位,應該比賣蔬菜的攤位賺錢,這從攤位老婆娘的穿著與打扮上還是可以看出一點區別的。我有位多年前的同事,他以前是車間裡的工人,後來去了外省的菜市場賣豬肉,在微信圈裡看到他還是混得不錯的,賺到了些錢那是肯定的。

賣豬肉比賣蔬菜的利潤要可觀些,但賣豬肉投入大,相應擔著風險也大。遇上生意滑坡,沒賺錢,反而貼進了人力的事情也會有。

賣菜這個生意有一定的利潤,但一點風險都沒有也不可能,最主要的是非常的辛苦。不可能由著你想做便不做,攤位三天兩頭空在那兒除了白交管理費不說,還會給顧客造成不好的影響。賣菜賣的量多才有利潤,而銷售量還得靠顧客的積累,必須得天天擺攤,讓顧客看到你就是固定在那兒,從而產生信任感。

所以不要只看著賣菜利潤有多大,還得看看賣菜這個生意有多麼辛苦,自己能否吃得了這苦。除了付出的進貨成本,還得付出多少人力與時間的成本,才好衡量這個生意是否划算,是否可做。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希望您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特別感謝!

相關焦點

  • 賣菜利潤有多大?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那就是永遠永遠不要在菜市場賣菜。我家就是集貿市場賣菜的,父母從事這個辛苦要命的行業20年了,我切身體會到過其中的艱辛。 賣菜利潤當然是有的,我可以跟你說我家現在一年的收入是多少。
  • 賣菜的利潤究竟有多大呢?很多人都猜錯了結果
    因為做果蔬批發天天打交道的就是賣果菜的攤販,對於他們的利潤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賣菜的利潤有多大一,賣菜攤位地點不同,利潤也有很大差別固定攤位:這些商販一般都是市場有固定攤位,他們進貨的量不大,但是種類要多,而且不進「破爛貨」。他們的利潤按品種不同,一般加價率在30%左右。
  • 平臺賣菜對菜販衝擊有多大 鷸蚌相爭誰得利?菜市場的飯碗誰來端
    最近,平臺賣菜在網際網路上被炒得沸沸揚揚。其中焦點就是「社區團購」。而社區團購買賣的產品品類主要就是以蔬菜為出發點,毫無疑問賣菜的菜販和菜市場肯定是首當其衝。那麼,平臺賣菜對菜販到底衝擊有多大呢?對於菜販而言,跟網際網路巨頭打價格戰?無疑是雞蛋碰石頭。當平臺以低於你進購的市場價格買賣的時候,你能堅持多久?網際網路行業就是這麼的殘酷,必須打到你消失為止。所以,很多菜販看到不賺錢都只能紛紛退出菜市場。最終的結果就是菜販們被徹底壓垮,網際網路平臺入駐菜市場。
  • 馬雲變菜市場「老大爺」賣菜,騰訊也湊熱鬧,網際網路菜市場火了?
    估值萬億,引得眾多大佬各樣的投資,抑或是直接開啟新零售時代,線上的零售滲透率僅僅3%,網際網路各個巨頭都瞄準了這塊蛋糕,而入局者有,失敗者也有,亞馬遜投資的美味七七頗具規模,就已經退出了生鮮市場。馬雲「菜市場」賣菜但是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主角有兩個,都是大眾所熟悉的人物,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可不普通,一個是阿里巴巴的馬雲,他化身菜市場「老大爺」賣菜,收購餓了麼,並建立了盒馬鮮生,做上了線上聯手線下的o2o模式,第二個是騰訊的馬化騰,他也來湊熱鬧,投資了每日優鮮,並且是斥巨資3億,想要以此與馬雲競爭
  • 社團賣菜剛進入陣地,菜市場攤主不戰而逃,準備認輸了事?
    實體店倒下了,菜市場也會倒下嗎?不管是社區團購還是菜市場業主,它們都屬於項目經營,一個是正規軍,一個是遊擊隊。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剖析雙方的優勢與劣勢,社區團購賣菜也不是萬能的、沒有缺陷的。前幾年的共享經濟項目也是開始熱火朝天,最後成功的有幾家?現在來拾刀拾刀雙方各自對老百姓"菜籃子"的優劣勢。
  • 全球最「危險」的菜市場,火車直接從攤位碾壓,賣菜大媽很淡定
    導語:全球最「危險」的菜市場,火車直接從攤位碾壓,賣菜大媽很淡定「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讓人感到驚訝和意外的事情,吸引人們前去探索和了解。說到菜市場,相信每個人都不會陌生了,因為這是每個人吃飯必去的一個地方,買好自己的食材,回家給家人做一頓美餐。然而我們都知道,菜市場一般都建立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地方,這樣生意會更好一點,也方便大家購買,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卻有一個被稱為全球最「危險」的菜市場,以至於火車直接從攤位碾壓而過,但買菜大媽卻非常的淡定。
  • 超市賣菜和菜市場賣菜大不一樣,超市將蔬菜捆起來賣,為什麼?
    超市賣菜和菜市場賣菜大不一樣,超市將蔬菜捆起來賣,為什麼?我們日常的飲食,一份美食的製作,一定是要有食材的,如果沒有食材那菜餚壓根就不成立。所以買菜是一件必須的事情,一般大家都會上菜市場或者是超市買菜,只不過兩者賣菜是有區別的,菜市場大多是直接將菜放在攤位上,隨意挑選。
  • 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菜市場該被消滅嗎?
    目前這場大戰的參戰選手超過了200個,數十億的生鮮市場,誰都不會輕易認輸退出,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造富神話,未來十年高枕無憂。不過代價也不小,百萬夫妻店關門大吉,菜市場一片蕭條。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為什麼財富差的不多,這境界卻差這麼多呢?
  • 土耳其的菜市場和中國區別有多大?網友:不要隨便亂買
    土耳其的菜市場和中國區別有多大?網友:不要隨便亂買由於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現在有很多人從追求物質轉向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然而旅遊就變成了不少人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放鬆身心、緩解壓力的主要方式。土耳其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如果你來到這裡遊玩,每天晨曦都會聽見渾厚虔誠的誦經聲。
  • 小夥在菜市場這樣賣菜,相當於「半自助餐」,一天穩賺1000多元
    小夥在菜市場這樣賣菜,相當於「半自助餐」,一天穩賺1000多元關於吃現在的人們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甚至有些人會,絞盡腦汁的去研究許多新的菜品。而且對於現在的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想要把自己做出來的美食推銷出去,也是非常有難度的。
  • 南昌:對面就是菜市場,他們卻佔道擺攤賣菜:「實在是不得已」
    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最近,不少市民下午路過南昌市朱橋東路時,發現道路非常擁擠,不少人在馬路上擺攤賣菜可附近明明就有菜市場,菜販們為什麼不到市場裡面擺攤呢?3月31日下午4點左右,都市現場記者來到南昌市朱橋東路,發現道路一側有近二十家攤位,賣魚的、賣肉的、賣菜的,應有盡有。商販們說,其實他們就是對面深圳農產品批發市場昌南農貿市場裡的經營戶,之所以到路邊擺攤賣菜,實在是不得已。
  • 外賣小哥都來搶賣菜生意了,菜市場會被搬到網上?
    讓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拖著疲憊的身軀逛菜市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碰上加班,甚至趕不上菜市場的營業時間。線上賣菜業務很好地契合了這部分「心想做飯而時間精力均不足」人群的需求。「差不多三十分鐘就能送達,經常有券,比小區門口菜市場還便宜。」方便、便宜是上班族蔡女士選擇網上買菜的原因。
  • 賣一千塊錢的蔬菜,能夠有多少的利潤?
    要說賣一千元的蔬菜能夠有多少利潤,南北方是有差異的,在南方賣利潤要更加高,而在北方賣利潤就少一些。很多北方人來南方菜市場買菜都會發現價格特別貴。像土豆在北方幾毛一斤都可以買得到,但是在南方也要賣兩三塊一斤。隨便買一個就是一兩塊錢,可在北方你買一個可能老闆直接就會送給你了。所以在南方賣一千元的蔬菜,利潤至少是超過50%的。至於毛利潤更是高達一倍了,2塊錢的批發價,零售價就要賣到4塊錢,隨著青菜的新鮮程度不同會慢慢降價,最後可能會降到兩塊賣完。
  • 清華大學博士夫妻菜市場賣菜,大媽:高學歷,還不是來這爛地方
    在我們國家,有三所學校是相當的厲害的,那就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這三所學校不僅在國內排名很靠前,在世界的排名也是很靠前的。據傳,最近有一對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夫妻,在北京的一個菜市場賣菜,由此引發了很強烈的爭議。菜市場的一個大媽,在他們夫妻旁邊擺攤,得知這對夫妻是清華大學的博士之後,簡直是笑翻了天,說:高學歷。
  • 泰國「最危險」的菜市場:每天都有火車經過,真的是用生命去賣菜
    #90後旅行#泰國「最危險」的菜市場:每天都有火車經過,真的是用生命去賣菜旅遊對我們來說已經不什麼很新鮮的事了,只需要分分鐘我們就能夠旅遊,而且國內的景點,有的一些小夥伴,似乎都覺得不太新穎了,於是就這個景點放到了國外。
  • 線上賣菜,真是一本萬利嗎
    如果遇到惡劣天氣,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不方便出門,他們如有生活需求,通過網上下單,可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對他們來說,線上買線像是一個必要的後補隊員,時刻準備提供服務。因為需求有大有小、購買頻率也不同,這幾種場景的銷售貢獻率也差異較大。有的是補一時之需,有的則是長期穩定的購買。不管怎樣,線上賣菜與消費者的一部分需求相匹配,需求決定了發展與未來。
  • 菜市場賣什麼最掙錢
    說到菜市場,那麼決定它的客流都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吃,多數是買回去加工或者直接購買熟食。菜市場最多的就是賣菜,賣水果、賣熟食、賣肉類等等,當然也有買鞋,衣服,五金等等,那麼,什麼最掙錢呢?我有一個朋友在菜市場賣服裝,從年後到現在都在虧本,幾個月房租上萬,她說一年下來沒掙什麼錢,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下去。我一個發小在菜市場租了個攤位賣菜,早上4點開車去批發市場進菜,回來把菜擺好是5:30左右,一直到中午11:30樣子會全部賣完,一天除了本錢也能掙300元左右,節日的時候還能多掙點,看樣子還不錯哦!但也很辛苦。
  • 探訪疫情下的合肥菜市場: 限時營業買菜需戴口罩 賣菜不允許吆喝
    在合肥包河區蕪湖路街道為人熟知的幾個菜市場分別是桐城路菜市場、曙光路菜市場、中鐵四局菜市場、南園菜市場。受疫情影響,目前中鐵四局菜市和南園菜市屬於關閉休市狀態,菜市場進出口都貼有居民注意事項,疫情宣傳單等。在桐城路菜市場,早上8點到晚上6點營業。疫情期間,按照要求,菜市場封閉了後門和前門出口,只留前門入口一個通道,並設置疫情防控宣傳臺和疫情防控登記排查崗,進出人員全部必須要戴口罩,且測量體溫方能入內。
  • 武漢一菜市場要求女攤販低於45歲,男攤販低於50歲,否則不準賣菜
    自從新冠肺炎在中國爆發之後,各級地方政府紛紛拿出有效措施,現在新冠肺炎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基本的緩解,曾經大門緊閉的菜市場、海鮮市場也恢復了往日的繁榮,但是有網友發現,在湖北武漢吉慶街勝利菜市場貼出了一個告示,上面要求女攤販不能超過45歲,男攤販不能超過50歲,有的人覺得這個規定太嚴格了。
  • 14歲賣菜少年火了!稱「幫父母賣菜比出去旅遊有意義……」
    早在他5歲時,就跟著父母在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賣菜。風裡來雨裡去的辛苦生活,讓這名小小少年更加體諒父母的不易,只要是節假日休息,王龍澤都會到菜市場幫父母看攤賣菜,還在家包攬了一切家務。2014年,年僅9歲的王龍澤獲得了「歷城區十佳優秀小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