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情歌天后,因信佛差點出家當尼姑,吃素22年顏值不變似仙女

2020-12-12 小源點娛樂

說到90年代的"月亮公主"、"玉女掌門",或許很多20出頭的年輕人都不知道是誰。但是一聽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這兩首歌名是不是又覺得很熟悉呢?

演唱這兩首歌曲的就是孟庭葦,而且她還不止這兩首經典歌曲,可以說她的絕大部分歌曲傳唱度都十分高,直到今天她的名字已經不僅代表的是一位歌手,更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追憶那個不朽的年代,和逝去的青春年華,再現不老女神的優雅和憂傷。

孟庭葦1969年出生於臺灣高雄,本命陳秀玫,小名亞亞,藝名為孟庭葦。有2個哥哥1個弟弟,因為是家中獨女,亞亞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

童年亞亞就十分乖巧可愛,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唱歌了。學生時代亞亞就已經和自己的同學搞了一個「少女組合」,並參加了學校的吉他社,為了圓唱歌的夢想,認認真真學習音樂,還在比賽中獲了獎。

為了鍛鍊自己的演唱水平,17歲的她常背著家人和一位同學到臺中的民歌餐廳駐唱。

也正是這段駐唱經歷,給孟庭葦帶來了進入演藝界的機會。因為孟庭葦天生嗓音清亮,聲音細膩,所以引起很多唱片公司的注意,也開始有唱片公司來找孟庭葦籤約唱片。

能得到唱片公司的青睞,孟庭葦興奮不已。只是沒想到,把籤約的事情告訴父親之後,卻遭到了父親的嚴厲反對。

因為孟庭葦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所以他希望孟庭葦將來能夠上大學,甚至是繼承他的衣缽。

不過這並沒有阻礙孟庭葦進入娛樂圈,因為孟庭葦在自己的母親那裡得到了支持。母女兩人偷偷和唱片公司籤了字,蓋了章,從此孟庭葦走上了歌唱的道路。

順利籤約之後,她先後發行了兩張專輯,一開始也沒紅。

直到1991年,她發行了第三張個人專輯後火遍兩岸三地,這張專輯就是《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這張專輯在臺灣的銷量超過50萬,在全亞洲的銷量更是超過500萬,一夜之間,22歲的孟庭葦變紅遍大江南北,而且還有了一個新的綽號:月亮公主。

和歌一起紅的,是留著齊劉海,微微蓬鬆的捲髮,漂亮得像是一個瓷娃娃又有著天使嗓音的孟庭葦。

1993年,孟庭葦24歲,發行了個人的第5張專輯《誰的眼淚在飛》,歌聲婉轉悠長,唱出了很多少男少女的初戀憂傷,再加上那個時代充滿著瓊瑤式驚心動魄的愛情,所以很多人把孟庭葦,奉為「情歌天后」,但事實上,24歲的孟庭葦卻從未談過一場戀愛。

那個時候她確實也是個冰清玉潔的女子。無論形象還是內在。生性淡泊,為人低調,喜好閱讀,不愛交際,除了工作,經常把自己關起來看書,沒有娛樂圈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她唱的歌,從心出發,因此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就因為這份感染力,讓她之後的很多歌曲《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沒有情人的情人節》等,都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1995年,她參加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獻唱了一首《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更讓她瞬間在兩岸三地無人不知。

可以說90年代初,在那個KTV盛行的年代,孟庭葦的很多歌曲都是當時最流行的歌曲。然而90年代後期,在網絡的衝擊下,傳統唱片業倒塌,許多歌手失去了生存的基礎,競爭日益激烈,不少人開始突破底限,一味迎合聽眾甚至觀眾。

單純的孟庭葦無意逢迎娛樂圈,並在2000年年底宣布退出演藝圈。

突然宣布退出歌壇,引來外界的紛紛猜測。但事實上,那一年孟庭葦除了事業上經歷了很多不滿,生活上也經歷了很多痛苦,先是自己的哥哥和父親相繼出現車禍,接著自己一個相交10年的好友,因患癌症去世。

經歷了一連串的悲痛欲絕,淡出演藝圈後,31歲的她開始信仰佛教,其實在踏入佛門之前她就有將近二十多年的素食史,這應該是她內心篤定的精神信仰使然。

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她相繼出版了佛教音樂專輯《阿彌陀佛》和《心經》。

孟庭葦不僅信佛,甚至還想過出家,就在她一切準備就緒決定要皈依佛門時,上天卻打斷了她的安排,為她的人生道路另闢蹊徑了,她最終由「出家」變成「出嫁」了。

她嫁的人叫張志鵬,是她的高中同學,也是她的暗戀對象,兩人兜兜轉轉17年後,終於因緣分再次相聚。

2004年兩人結婚,3年後便生下了一位帥氣的小王子。父親去世後,母親和小寶弟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但是由於性格不合、這段婚姻僅僅只維持了9年便以離婚收場。但沒想到,在「女明星嫁富豪」最為盛行的時候,當初選擇嫁給愛情的孟庭葦卻在與前夫分手後持續遭受到對方通過媒體發布的言語上的攻擊,甚至在2018年的時候已經鬧到了她要給對方發律師函的地步。

上帝給了她一份完美的事業,卻也帶來了一個不那麼完美的情人。

幸好,一切也都成為過去了。在離婚後選擇多給兒子一些陪伴的孟庭葦雖然短暫的在演藝圈隱身了數年,如今也漸漸開始認真在娛樂圈營業,再次以一位獨立而溫婉的女歌手形象常常活躍在各大盛典活動與舞臺之上。

1969年出生的孟庭葦,如今也整整50歲了,雖然經歷了那麼多的滄桑,但是如今的孟庭葦的面容卻沒有絲毫蒼老的跡象。看她的近照,可以看出吃素22年的她依然是那一張略顯安靜的一張臉,甚至依然能在她的臉上找到純真,真是不食人間煙火。

用一句:「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逐漸的長大或者變老,可是咱們的女神卻是容顏依舊,風韻猶存!」不為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孟庭葦結束那段婚姻之後,一直保持單身,而她的前夫張志鵬也曾放話,自己與孟庭葦當初是真心相愛,可是因為身邊有一些人在搗亂,才讓自己失去了對方,並且直言要重新把她追回來!對此你認為孟庭葦還有需要和他在一起的理由嗎?

(圖片聲明: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17歲出家當尼姑,千萬人因她開始吃素,更是徵服世界米其林!
    這些廟宇中有不少的和尚、尼姑之類的人存在的。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作為和尚和尼姑是不能吃葷食的,都是吃素食的。尤其是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素齋這些飯菜,因為要保持寺廟的戒規等,是不能吃辛辣葷食的,要想不吃葷食還得身體好,所以,才想出了這種素齋。
  • 985畢業才女選擇出家,被稱「中國最美尼姑」,現在怎麼樣了?
    12年前,一個畢業於985大學——山東大學的19歲河南女孩,拋下紅塵往事,毅然在古佛下落髮為尼,法號釋正孝同,人稱最美的尼姑。對於她的決然,許多人都表示深感惋惜!畢竟一個19歲的女孩,正值青春年華,剛剛畢業,還沒來得及看看這世間繁華,就皈依佛門。這麼多年了,她過得還好嗎?
  • 劉德華信佛吃素多年,受其影響全家吃素,女兒劉向蕙胎裡素寶寶
    劉德華,四大天王之一,1961年出生在香港,如今已經有58歲,接近60了,眾人的偶像,劉德華一紅就紅了一輩子,1981年劉德華進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進行學習,不久出道成名,1981年劉德華出演的電影《彩雲曲》讓劉德華走進了觀眾的視線,在1994年劉德華憑一道歌曲《忘情水》紅遍海峽兩岸
  • 這才是最美之人:985畢業後就出家當尼姑,到30歲還不想還俗
    因為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卻出家當了尼姑,剪掉一頭秀髮的勇氣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很多人會說她是不是看破紅塵,又或者孤身一人無牽掛了,所以去當尼姑了呢,其實都不是。現在即使家境優越、父母安康,依然會有人出家,都是為了心底的那一份寧靜。有的人也想出家,但是因為寺廟的學歷要求卻不能如願,如果你也想出家的話,首先就得有一個高學歷。
  • 五臺山尼姑越來越多,為何女性地位不斷提高,還是有人選擇出家?
    五臺山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山之首,在這裡出家的人十分多,不過得到高僧一詞,在無數的人心中還是以和尚為主,而事實上自佛教中第一位比丘尼的加入,就不斷有女子選擇遁入佛道,這也讓五臺山的尼姑越來越多,為何女性地位不斷提高,還是有人選擇出家?
  • 招聘新高度:尼姑出家也要英語6級 網友回復:出個家都入不了佛門
    最近,微博上傳來一則消息,說的是尼姑出家也要英語6級,堪稱職場招聘的一股清流。寺廟招聘要求英語過6級以前的女尼姑大多數都是初中學歷,為何現在寺廟的招個尼姑都要英語6級了呢?大多數佛教,之前都是朝國內發展,大多數的信徒都是咱們國人,而且中國人信佛的人也不少,很多老闆每到清明和重陽都願意去求籤拜佛,討個心安,尤其在廣東這一代,拜佛的習俗最繁盛。但現在不同了,旅遊業的發展,導致很多海外的遊客來中國遊玩,這中間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就比如頌揚佛法,老外就算信佛,也聽不懂我們的語言,也無濟於事。
  • 揭秘明星為什麼要出家?李娜未解之謎陳曉旭陳玉蓮一心向佛
    一心向佛型:陳曉旭出家好友不驚訝  陳曉旭,因87版《紅樓夢》一舉成名後,很快退出娛樂圈從商,1999年,陳曉旭踏上學佛之路,法號「華嚴居士」。2006年,陳曉旭在長春百國興隆寺剃度出家,法名「妙真」。  關於陳曉旭出家原因,人們非常好奇。
  • 直擊緬甸和尚與尼姑的日常真實生活
    在緬甸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和尚和尼姑。緬甸是個佛教國家,佛教傳到緬甸已經有2500多年歷史,這個國家基本上是全民信佛。和別的國家不一樣的是,僧侶穿的是紫紅色著裝,尼姑的是粉紅色,小沙彌的則是純白色,成為大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和尚在這裡的地位很高,男人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才能被社會承認,還俗後才能結婚。
  • 揭秘緬甸尼姑真實生活 風華正茂的「紅粉佳人」
    緬甸女子出家以後就不能還俗。一個美麗女子與青燈古佛相伴的日子會是怎樣?我很難知曉。只有她清澈的笑容和如蓮般的笑靨,讓我窺見兩個字:潔淨!在緬甸,幾乎是全民信佛,因此,男人出家當和尚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女人沒有要求必須出家當尼姑,即便如此,緬甸還是有許多尼姑。緬甸的男女權利十分不平等,即便是出家修行方面,男女也是不一樣的。
  • 佛陀都沒有吃素,可為什麼到了漢傳佛教中就一定要吃素呢?
    一說到佛教,許多人想到的都是吃素,佛教徒也因此被貼上了素食主義者的標籤,可以說,在中國信佛就一定得吃素,不吃素就不配成為一個信佛之人。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了解的宇宙真理中,並不包括吃素這一條,並且在《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中,也詳細地說明了出家修行的戒律。 殺戒第一。
  • 倓虛法師出家後度化妻子信佛念佛往生的對話
    況且我這次出家,全是為了你們才出家的!」  「為什麼你出家為我們?」  「為了拯救你們離苦得樂才出家的呀!」我說:「你看我們這個世界有多麼苦啊?簡單說有八苦,細說起來,有無量諸苦。世人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愈是你所煩惡、憎恨的人,愈天天見面,例如一個大家庭裡,父子、兄弟、姊妹、妯娌、或朋友、鄰居、因意見不合,你愈想見不到他,他愈是天天在你眼前裡過來過去的,和你會面。有時冷言冷語,說幾句戟刺的話,像冷箭樣,刺戟的你心裡,痛恨難過。還有自己的兒女,小孩子討氣不聽說,天天氣的撅之嘴,恨不得要死;可是你天天要和他會面,還要照顧他吃穿,你想這是多痛苦的事!
  • 劉德華吃素六年原因曝光,不是因為信仰,是為了家人?
    知道劉德華的人應該都不會陌生,天王劉德華成名於90年代,最早以歌手身份出道,後來劉德華參與電影製作,獲得無數獎項成為一代影帝。想來,影帝這樣的身份應該是很尊貴的了,吃喝玩樂也應該是比較高端的,但是最近劉德華在一檔節目中卻自曝自己吃素六年了。
  • 泰國女性,如何出家為比丘尼?
    正因如此,泰國的僧伽最高委員會不支持恢復比丘尼傳承。又因為佛教在泰國擁有特殊地位,政府和僧侶團體之間的聯繫十分緊密,男性僧侶團體被賦予了極大的影響力。1928年,泰國政府為此還頒布法令,在泰國國內受戒的剃度儀式只接受男性,女性禁止參加。
  • 書法大師趙樸初,愛吃素,不知肉味七十年,90高齡書法仍一身正氣
    趙樸初從20多歲就開始吃素,堅持了70多年,直至去世。說起他吃素的原因,與他的佛教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生堅持兩件事:書法與佛學趙樸初1907年出生於安慶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他是是嘉慶元年(1796年)狀元趙文楷的後人。
  • 我國最大尼姑庵,20000多名女子在這兒出家修行,它是哪裡?
    」人人壓力巨大,人人自危,以至於很多人在夜深人靜時總是嚮往無憂無慮的一方淨土,比如今天所說的是中國最大的尼姑庵,此地有將近2萬多名女子在此出家修行。她們為何放棄大都市的喧譁生活來到此地苦練修行?她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 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
    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都會遵行初一十五吃素的飲食原則,其實初一十五吃素不僅僅是因為信佛向善之心,也有歷史的原因,更是符合科學養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下面小編就告訴您,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上行則下效,民間也隨之紛紛效仿,後來就演變成了傳統的"朔望齋"--逢每月初一、十五日吃素。初一十五吃素的宗教原因吃素之本意乃佛教徒為培養『慈悲心』,由梁武帝依開示,下令全國『出家眾』不能吃眾生肉而流傳下來,故全世界之『出家眾』,只有中國才遵守此規定,不過依醫學保健觀點,吃素是很好的,值得鼓吹。
  • 第一批出家的90後,在寺院活得怎麼樣?
    祖母「信佛」,我媽媽「信耶穌」;外婆「信佛」,舅媽「信耶穌」;這也是溫州的常態。從未見過,不同教派間,有任何爭執。所以,我總覺得,許多事是無界的。我記得,童年最快樂的一天,是跟媽媽去教堂看聖誕晚會。還記得,家邊尼姑庵,一幅很美的對聯:煙雨樓臺山外寺,青蓮玉瓶水中天。長大後,許多年,覺得孤獨,我會找一些安靜的事做。
  • 我國最「特殊」的寺院,第一個尼姑就是在這裡出家的,主持是空姐
    在我國的江蘇省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寺廟,這個寺廟也是我國擁有第一個女性的寺廟,我國的第1位尼姑就是在這裡出家的,這個寺廟就是徐州的竹林寺廟。竹林寺也是我國非常出名的一個寺廟,同時它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寺廟之一,她是在東晉時期建設的,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這座寺廟還叫做青源寺。
  • 香港新生代女歌手自曝愛吃素食坦言想出家做尼姑
    雖然施匡翹因為條件優異而被封為女神,但其實她本人卻並不這麼認為,她反而還自嘲是古代人,她說:因為我保守,很害羞,又吃素,喜歡冥想,師姐蔣嘉瑩笑我是史前動物,蘇慧恩就笑我是尼姑。其實我有點認同,因為17歲開始吃素,一兩年後有想過要出家,因為覺得吃素整個人都很平靜和知足,不會那麼執著。
  • 【佛門問答】和尚、尼姑、居士是什麼?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飲食。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範師,梵語叫做阿闍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可見,中國對和尚一詞的運用,實在是不倫不類不合佛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