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與原先送至市區實驗室相比,可節約2小時的等待時間。
這是國內首個採用標準貨櫃尺寸的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由寶山太平貨櫃、中科院有機所、上海海關保健中心等多家單位參與建設。
這一全國首個實驗室
有何特別之處?
一起來看看↓
檢測能力可增加至1500人/天
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由方艙實驗室主體+三輛功能車組成,檢測能力可增加至1500人/天。
方艙實驗室主體外觀為一個標準貨櫃大小,可支持集卡、貨輪、鐵路等各種運輸方式。
內部空間分為試劑準備室、樣本處理室和核酸檢測室三個獨立區間,符合加強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的規範要求。
三輛功能車則包括了中控指揮、試劑準備、移動採樣等三輛移動車,可作為實驗室的有效輔助,也可以單獨使用,具備更靈活的應用可能。
其中,試劑準備車能提供充足的檢測試劑,滿足社區、口岸等一線防疫陣地的應急檢測要求。
中控指揮車配製了可實時觀察實驗室各區間情況和各儀器參數的中控系統,如實驗室內部或設備出現異常,可提示報警信息。
移動採樣車包括了存儲樣本的冷藏冰箱等,樣本採集能力最高可達1000 人份/天,可擴容至1500人份/天。
移動實驗室研發生產方——上海太平貨櫃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進永介紹,1+3模式,可在特定場景內完成小批量和大批量的檢測互補,「方艙實驗室雖然只有30平方米,但相當於一個傳統中大規模核酸檢測實驗室的處理能力。」
實現多場景、多模式、跨區域應用
上海海關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何宇平介紹,實驗室啟用後能滿足上海海關至少200份/天的檢測需求。實驗室正式啟用後,可支持在浦東機場開展隨到隨檢,與原先送至市區實驗室相比,可節約 2 小時的等待時間。
目前,該實驗室放置在浦東T1航站樓附近,而實驗室的可移動性特點,未來可推動其實現多場景、多模式、跨區域應用,如碼頭、火車站等,有望滿足國內外日漸增長的核酸檢測需求,為國內外打贏抗疫阻擊戰貢獻上海科技力量。
小布在現場了解到,該實驗室在工廠內基本組裝完畢後,移動到現場插上電就可直接使用,並保持恆溫、恆溼、恆壓。新風系統和排風系統是單獨管路設置,達到了安全排放的標準。
這也意味著,醫護檢測人員不用再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不那麼悶熱,也不用擔心噴濺的風險。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核酸檢測的工作效率。
30天!從立項到投入使用
據市科委介紹,作為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該實驗室從立項到完成研製交付僅用一個月時間,並協調專家全程介入,幫助實驗室滿足生物安全防護要求。
在攻關期間,依託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工作機制,全市各有關部門、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堅持以應急應戰為導向,開展緊密合作、強化協同攻關,聚焦第三方檢測認證要求和海關總署最新印發的《移動式加強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技術要求》等技術規範。
「以海關一線人員的操作需求為導向,充分考慮了實戰中會遇到的設備故障、應急場景、檢測人員操作等情況,攻關了一體化病毒檢測、負壓系統、消毒系統、通信與監控系統等工作。」上海市科委高新處項目專員陳天琛介紹,「協同合作,讓實驗室在30天內就落地使用。」
小布了解到,配備的檢測設備80%來自國內企業研發生產,其中一體化核酸自動檢測儀由浦東企業——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文字:楊珍瑩
攝影:劉宇傑
視頻:瞿黎春
編輯:姜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