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陸緣 通訊員 謝靖 劉霞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
3月17日,豔陽高照。
武漢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僅剩下1例,援鄂醫務人員在武漢人民的感謝聲中分批撤離,所有的跡象都顯示,武漢將要「康復」了。
毗鄰武昌火車站的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內,身著防護服的消殺人員進出佑康樓,這座曾開闢了11個隔離病區、投入過825名醫護人員、治癒出院692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樓,正在進行消毒,準備正常接收非新冠肺炎患者。
「第一個開隔離一病區,第一個收病人,第一個關科,又是第一次開康復一病區。」近三個月來,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隔離一病區護士長李莎莎,已記不清自己經歷過多少個第一。
她所帶領的30人護理團隊,有25人是90後,不少才工作一兩年。她很欣慰一次次的考驗都沒有打倒這些可愛的「小花花們」。
在特殊時期有了一群過命之交的姐妹。她在朋友圈發文稱「都是一群20出頭的小女生,在責任面前你們有擔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整科搬遷到隔離一病區
1月3日,醫院剛設立的24小時值班的發熱門診,門診接診量還不是很多。
大約1月18日左右,發熱門診的患者數量陡然增多,一個醫生一天下來要接診100多號病人。
大量湧入的病患,掛號、檢查、開藥、輸液都排起了長隊,有的患者等得不耐煩,對著醫護人員大喊大叫,甚至破口大罵。
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流感的高發期,實際上很多發熱患者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熱。
當時做咽拭子後需要幾天後才能出結果,但有些患者著急,想快些住進醫院,就躺在地上打滾哭鬧,也有的患者家屬把患者抬到門診就撒手不管了。作為醫護人員,患者和家屬的心情我們都理解。
我和同事耐心做患者和家屬的解釋工作,真的很無奈,我們也想收治每一個患者,但隔離區早就人滿為患,而其他病房不達標不可能收治。
1月25日,醫院被列為第三批指定定點醫院後,我們科室作為抗疫防疫的一線科室,全科醫務人員進行打包整理,從佑安樓整科搬遷到旁邊的佑康樓9樓隔離一病區。
同時,負責轉運危重病人及床位安排計劃,我們在4小時內成功轉運34位病人,包括兩名危重患者轉往ICU進行治療。
全科室醫護人員無一感染
我所在的中西醫結合科,前身是醫院傳染科,所以在工作中戴口罩是最基本的要求,大家也都養成了習慣。
醫院的首例患者出現在我們科室,但沒有一個醫護人員感染。
患者王爹爹在1月16日就到科室住院治療,當時有發熱症狀,很快就確診為新冠肺炎。後來病情加重轉入ICU緊急救治,再到2月7日康復出院。可以說王爹爹是我們看著一點點好轉起來的。
因為有感染科工作背景,不管是相關防護,還是心理防禦等方面,我的護士們都很有經驗,加上此前醫院院感科組織了培訓,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嚴格的疫情專題培訓合格後,才能上一線。
也因此我們到隔離一病區後,得以迅速投入戰鬥。
不過,隨著疫情加重,佑康樓9到19樓相繼開闢了共11個隔離病區,每個夜晚都是燈火通明。而隨之帶來防護物資不夠的問題,因為很多網友誤認為天佑醫院是民營醫院,不願捐助物資。
好在誤會很快解除,醫院也想盡各種辦法,使得我們一線醫護人員自始至終都能得到很好的防護進入隔離病區工作。
作為護士長,我必須保證我手下的護士安全地工作。在進入隔離病房前,我都會嚴格把關防護服穿戴是否合乎規範。
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病區穿梭,很快裡面就被水汽燻得起霧了,交班脫下防護服時,裡面全是水。為了節省防護服,我還要求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進出。
90後護士迅速成長起來了
隔離病房裡的醫護人員除了治療和護理,還承擔了患者的吃喝拉撒、代購物品等全部工作。
我們幾乎加了每一個患者的微信,他們很多人來得匆忙,沒來得及帶生活用品。加了微信後,他們把需要採購的物品發給我或者護士,等下班後我們就去採購。有一位患者沒帶換洗的衣服,我就把我丈夫的衣服拿來給他穿了。
加上我們科室的14個護士,隔離病區一共有30個護理人員,其中25個是90後。別看他們年紀小,關鍵時候毫不含糊。
去年7月才入職的曹楠,是1997年出生的小可愛。在平時工作中,常常覺得壓力大有點洩氣,自打進入隔離病區後,護理細緻認真,從不喊累,跟病人交流非常有耐心。
95後魯漫,剛上班才兩年,在隔離病房裡已經能獨當一面,患者大小便失禁,她從不抱怨,迅速打掃乾淨。在她悉心照料下,82歲的汪爹爹很快康復了。
2月1日入院當天,汪爹爹發熱伴昏睡,因還患有老年痴呆症,剛進病房總是坐地上耍脾氣要回家,還拉著治療車不讓護士工作,一定讓護士送回家。
魯漫和其他護士們都把老人當自己爺爺一樣對待,和他聊天,逗他開心,哄他吃飯。
這段時間我常常感慨,很多都是剛工作沒兩年的小丫頭,在關鍵時期能夠克服困難,迅速成長,十分不容易,這讓我很欣慰。
有一件事,現在想起來仍然讓我感動。1月25日那天,根據醫院要求,我通知小夥伴們可以輪換休息3天,也可以調到其他科室上兩周班後,再回來上班。
「留在科室。」他們都義無反顧留言回復,堅守在最前線。
我知道他們是為了保護同事。小傢伙們說,我們自己堅持,再來一批有可能感染的機率更大。我們自己抗得住就自己抗,這樣感染的醫護也少一點。
聽了這個話我很感動,我在想,怎麼都這麼懂事。在特殊時期,我們同患難,用科室小美女的話說,我們這以後就是過命之交的好姐妹。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形勢變得明朗。眼下,除了康復病區還有部分待出院患者外,醫院即將陸續恢復正常狀態,這意味著武漢戰疫行將結束。
編輯: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