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護士節特別策劃
護士名片:
周豔 70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日間病房護士長
周豔 都市快報記者 陳中秋 攝
周豔的童年,是聞著醫院消毒藥水的氣味長大的。爸爸是公務員,工作繁忙,7歲開始,周豔放學後就跟著醫生媽媽到醫院值班室做作業。媽媽門診時,護士姐姐們一有空就會過來陪她聊聊天,在周豔幼小的心裡,護士姐姐們溫柔又厲害,長大後當一名護士,也成了周豔的夢想。
周豔是湖南人,1994年,她從護校畢業,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湖南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從事護理工作,如願成為一名護士。
彼時,醫院的胸外科手術剛剛起步,一次難得的機會,周豔被派到北京阜外醫院胸外科重症監護室學習進修了半年。回到湖南後,一直在胸外科病房和監護室輪流轉,因為工作出色,成為科室業務教學骨幹。
2003年,因為先生研究生畢業留在杭州工作,周豔也跟著來到杭州,加入了年輕的邵逸夫醫院。普外科、腫瘤內科、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ICU)、日間病房、血液病科,17年間,周豔在多個科室錘鍊打磨,練就了護理病人的「十八般武藝」,特別「能打善戰」,也從普通護士磨鍊成長為護士長。
在邵逸夫醫院重症監護室8年的經歷,對周豔來說是一筆財富。這8年,她見證著1-3F監護室的監護床從14張擴展到24張,見證了邵醫重症醫學科的一路快速發展。
而正因為有著豐富的重症監護經驗,在醫院需要集結力量馳援武漢時,周豔毫不猶豫報名,擔任邵逸夫醫院援鄂醫療隊副護士長。在武漢前線,她和沈麗華護士長及團隊一起,制定工作流程、梳理細節、保證醫療質量、確保患者安全。他們把嚴謹專業的邵醫護理模式應用到了武漢病房,也把關愛溫暖的邵醫文化理念帶進了病房。
周豔說,47天的抗疫之路,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這47天,最觸動我的,是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強大的凝聚力。」
回杭州休整後,擔任日間病房護士長的周豔馬上又投入了後疫情時代日間病房的管理,在符合新冠防控要求下,又要快速準備把日間手術開展起來。
「和以往其他科室工作不同,日間病房的工作,更注重和人打交道。要面對各個專科的醫生,也要面對不同病種的病人,知識面和專業面要更廣。每個專科的特點不一樣,術前的宣教、術後的隨訪等都不同,需要不斷學習。」
採訪結束時,問及周豔,如何理解護士這個職業。她思忖片刻,「護士,應該是大家最需要的人,嚴謹和真誠是護士最該具備的品質。作為70後護士,我們能吃苦,具有奉獻精神實踐經驗豐富,我們為此感到自豪。」
通訊員 | 王家鈴 李文芳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