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惠州防控MERS一線:護士全員上陣零距離護理

2020-12-17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國內首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已數日,位於防控MERS一線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應對如何?醫護人員如何近距離護理照顧病人?病人目前病情進展怎樣?記者走進了收治我國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採訪了醫院醫護人員。

左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黃淑萍,右為重症醫學科護士李春梅,她們都是第一批對MERS患者進行救助的醫護人員。

國內首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已數日,位於防控MERS一線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應對如何?醫護人員如何近距離護理照顧病人?病人目前病情進展怎樣?6月1日上午,記者走進了收治我國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採訪了醫院醫護人員。

護士給女兒買了禮物

還沒能送出去

6月1日上午11時30分許,在收治我國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南方日報記者見到了第一班進入重症ICU護理該病例的護士李春梅。

「說真的,剛開始心裡也會害怕,但選擇了這份職業就需要面對。」李春梅說。今年32歲的李春梅曾經在醫院感染科做過5年的護士,很熟悉傳染病人的護理規範。隨後又在重症ICU工作了2年,工作的這幾年,也經歷過甲流、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已經訓練有素。5月28日凌晨,韓國MERS病人送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後,她是當天接班的第一位護士。穿上三級防護服之後,她走進了ICU負壓病房,零距離護理該名病例4個小時。

她透露,進入病房前需做足防護措施,僅穿防護服就用了10多分鐘,還需要其他護士的協助。而脫下防護服最快也要15分鐘,脫下以後,還要洗澡消毒。在病房裡,她時刻關注著病人的生命體徵,觀察呼吸狀況,測量體溫,並觀察他是否存在其他不適,根據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對應處理。

她有一個女兒,今年5歲半。這幾天,醫院給護士們安排了專門的住宿地,為了方便工作,也為了不給家人帶來影響,她一直都沒回家,只能每天跟女兒通電話。女兒在電話裡跟她哭著說想她快點回家,她只能安慰女兒。「六一」兒童節,她為女兒買了兒童節的禮物,但還沒能把禮物送出去。

首例病例仍有發熱

病情有加重趨勢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凌雲介紹,該病例的診斷除了有中東呼吸症候群外,還合併有呼吸窘迫症候群,這幾天的病情有加重的表現。「現在最主要問題是呼吸功能下降,影響到氧合狀況,需調高氧氣濃度,加壓吸氧,因此對其使用了加溫加壓吸氧儀。」凌雲說,該病例入院時患者氧合指數只有200個單位,遠遠低於正常的400—500個單位。據了解,目前病人並未上呼吸機,只是使用吸氧儀,接下來會根據病情的進展進行研判。

南方日報記者通過隔離病房外的監視器看到,患者可以在病床正常坐起。凌雲介紹,病人的情緒大部分時候都比較穩定,但有時候仍然會出現焦慮和急躁的情緒,此時醫護人員會對他進行心理幹預。平日裡,醫院會給他提供較為清淡的普通飲食,也會為他準備簡單的韓餐。據介紹,這名病人的手機目前仍然暢通,他也會跟在韓國的家人聯繫。

確診MERS病例是韓國人,怎麼解決語言溝通問題?凌雲告訴記者,通過打手勢、藉助翻譯軟體等工具,基本上能夠與病人進行最簡單的溝通。除此之外,醫院還請了一名韓語翻譯,可以隔著病房使用對講機與病人進行溝通。

李春梅說,為了方便理解病人的需求,病房外同事準備了一張紙,上面列明了各種用品,分別用韓文和中文寫明,病人可以指著需要的用品,護士就可以明白他的需求,讓其他工作人員送來需要的東西。

6月1日,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通報,該名確診MERS病例仍有發熱,雙肺滲出有增加,病情有加重趨勢,生命體徵基本穩定。6月1日,廣東省衛計委已安排省臨床專家在惠州中心人民醫院駐點協助指導治療患者。

密切接觸者

尚有10人未聯繫上

6月1日,省衛計委通報,我省繼續加強密切接觸者的搜尋和隔離觀察,1日新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人,截至目前,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7人,全部採取集中方式隔離觀察,暫無人出現不適。目前尚有乘坐永東巴士乘客10人沒有取得聯繫。

據介紹,目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重症ICU有40名護士和13名醫生,均全員上陣照看MERS病人,每班護士護理4個小時。此外,護理部也有人員加入支援。

該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黃淑萍介紹,之所以4小時一班,是為了保證醫務人員有充分的休息,同時減少院內感染的風險。對於網上流傳的護士需分梯隊抽籤上陣的說法,李春梅說並沒有存在這種情況。

這名MERS病例的管床醫生葉暉介紹,重症醫學科13名醫生們白天都在醫院值班,晚班則三四天輪值一次。5月31日晚,醫院把重症ICU的其他8名病人轉到了急診EICU病房,現在重症ICU只剩該名病人和另一個密切接觸者分別單獨住一間負壓病房,因此目前會重新排班。

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重症ICU其他8名病人轉移到EICU的原因是,此前MERS患者有轉院的計劃,但後來經專家討論放棄,仍然就地治療,因此將其他病人於5月31日晚轉移到位於門診大樓的急診重症病區。

據介紹,住在重症ICU的該名密切接觸者仍處於醫學觀察期,情況穩定,之所以在ICU內觀察,是出於密切接觸者本人的意願。


相關焦點

  • 惠州醫院救治MERS患者:語言不通打手勢 全員投入
    昨日,本報記者首次走進惠州中心人民醫院,走近重症醫學科負壓病房,與護理首班護士李春梅、管床醫生葉暉、重症科主任凌雲等對話,還原首例患者的一線救治細節。  一線直擊  重症醫學科已清空  僅住著韓國患者和一名密切接觸者  首例MERS患者金某,在5月28日凌晨2時被從酒店找到,住進了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重症醫學科負壓病房14床。
  • 致敬護士節!各級領導慰問一線護理人員
    致敬護士節!> 5月11日,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區衛健委主任饒斐文一行來院走訪慰問我院一線護理人員,向奮戰在一線的護理人員送上節日的祝福。
  • 40多名護士輪班照料MERS患者 用手語和寫字交流
    昨日,省衛計委已安排省臨床專家在惠州中心人民醫院駐點協助指導治療患者。在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專家研判認為,廣東省中東呼吸症候群從中東及其他發生疫情國家輸入性病例的風險依然存在,韓國病例導致的二代病例風險尚未排除,但造成本地大範圍傳播的風險極低。
  • 廣東惠州MERS病例護士:網傳抽籤特護患者不實
    李春梅是當天白班第一位護士,28日上午9點多,她接過上一班護士的班,穿上三級防護服,進入了該患者所在的ICU病房,幫他測量體溫、觀察呼吸狀況等。  29日,該病人被確診患上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這在中國,尚屬首例。6月1日,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ICU病房外,記者採訪了李春梅。
  • 潮州疫情防控一線特寫:防疫「夫妻檔」,上陣「父女兵」!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黨員幹部和防疫工作者積極投身防疫阻擊戰,防控一線上,既有「夫妻檔」,更有「父子兵」、「父女兵」,他們堅守各自崗位,舍小家為大家,守護群眾身體健康和安全。吳振忠,饒平縣公安局聯饒派出所民警;黃少珍,黃岡衛生院護士。防疫阻擊戰打響後,夫妻倆第一時間到崗,堅守在各自崗位。黃岡衛生院護士黃少珍我們既是夫妻,又是戰友,共同打贏這場硬仗。
  • 寧夏每千人口註冊護士3.5人 在西部地區位居前列
    吳隆重 攝 人民網銀川5月12日電(吳隆重)1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2020年國際護士節座談會在銀川召開。記者獲悉,截至2019年底, 寧夏共有註冊護士24289人,每千名常住人口註冊護士達到3.5人,較全國平均值高0.6人,位列中國西部12省區第一位。 據了解,隨著深化醫改的不斷推進,寧夏護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護理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穩步提高。
  •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濰坊安丘市人民醫院硬核鐵軍在行動
    疫情爆發伊始,該醫院黨委立即取消春節假期,全員上陣,在第一時間組建17人的救治專家組、4個梯隊共18人的醫療救護組、院感防控組、後勤保障組4個工作組。治療護理黨員爭先,門診病房黨員坐鎮,後勤保障黨員向前,黨員幹部始終衝在前。醫院1000多名幹部職工主動報名,自覺加入到疫情防控隊伍中。
  •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莞近八千護士參戰抗疫一線
    ■支援市九院護士李琴芳正在為隔離患者做護理 受訪單位供圖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的護士節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記者從東莞市衛生健康局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先後有近八千名護士參戰抗疫一線。
  • 感染一線護士:重任在肩 我選擇逆風前行
    當獲悉醫院感染一線醫護人員緊張時,神經內科所在的內科第二黨支部黨員及部分非黨員醫護人員,快速響應院黨委號召,主動遞交請戰書,申請增援抗疫一線工作。神經內科共有2名醫生及3名護士進入了感染一線工作,熊旭雯護士是其中的一名。在這裡,讓我們感受下熊旭雯主管護師進入感染一線工作的心路歷程。
  • 奮戰在全員核酸檢測一線!九百萬青島人共繪「戰疫群英圖」
    請看,九百萬青島人共繪「戰疫群英圖」島城各界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奮戰在全員核酸檢測一線疫情發生以來,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全市已完成核酸檢測採樣400多萬份。「警嫂」醫生再次報名上陣「小朋友張大嘴,不要害怕。」記者下午到達膠州三裡河街道水岸府邸社區檢測點時,蘇苗正在為一名嬰兒做核酸檢測。據介紹,蘇苗今年42歲,在膠州市中康國際體檢中心做內科醫生,年初疫情期間她就主動請纓,幫助政府相關部門防控疫情,這次聽到「招募令」後,再次主動報名上陣。
  • 惠州小金口街道人大代表深入疫情防控一線
    原標題:惠州人大:惠城區小金口街道人大代表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惠州市惠城區小金口街道人大代表「疫」不容辭,挺身而出,深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在疫情防控中履行代表職責,彰顯代表擔當。把好疫情防控關卡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要求,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關,區人大代表、小金口醫院評審辦主任曾江蘭積極響應號召,到廣惠高速小金口出口設立檢查站,開展入惠車輛人員的體溫檢測及信息登記工作。檢查站上,工作人員實行全天候輪崗執勤制度,確保返程高峰期的車輛、人員檢測登記工作「不掉鏈子、不拖後腿」。
  • 職場百科:護理和護士一樣嗎?護理與護士有什麼聯繫?
    護理與護士一樣嗎?有什麼聯繫!護理和護士一樣嗎?護理和護士一樣嗎,不一樣,護理是一門運用科學,分為家庭護理與有償護理。而護士則是醫學領域內的一個職業,護士的工作是面向社會和廣大公民,既可以在保健機構從事保健工作,也可以在學校從事護理教育工作,還可以在老人院,護理員,康復機構任職。護士一定是會護理的,而會護理的不一定是護士。從護理到護士的成長。
  • 提燈照亮,用愛呵護——武漢戰「疫」一線白衣天使護理團隊
    新華社武漢4月8日電 題:提燈照亮,用愛呵護——武漢戰「疫」一線白衣天使護理團隊新華社記者李偉、黎昌政「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護理團隊與病毒短兵相接、生死競速,是飛速前行的白衣天使、護理騎兵。
  • 惠州護士陳春蕾:「四心」合一 雛鳳清鳴
    聚精會神。護士陳春蕾和同事一起投入爭分奪秒的搶救工作,動作熟練、緊張有序。大約兩個小時後,患者暫時脫離生命危險。   「我還是一個新手護士」,陳春蕾在ICU做了3年,對這種臨時狀況已經可以做到「處變不驚」。   每周的工作,除了正常作息的白班之外,陳春蕾還需要上一個下午3點到晚上9點的「小夜班」和晚上9點到第二天上午9點的「大夜班」。
  • 國際護士節,濟南醫護人員這樣過
    面對新冠肺疫情,醫護人員毅然決然的選擇逆行,守護生命的希望,護士姐妹們用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今天也是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我院每年護士節日,醫院都會安排節目,由於今年的情況特殊,沒有進行線下的演出環節,但我們相互送上祝福,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大家過的很開心!」
  • 平谷中醫院全員培訓規範診療參與疫情防控
    北京中醫醫院平谷醫院作為指定發熱門診之一,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醫院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竭盡所能讓患者安心、醫者放心。北京中醫醫院平谷醫院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在急診大廳門口的預檢分診臺,一位護士正在給前來就診的人測量體溫。當患者詢問為何測量鎖骨時,護士耐心解答:「因為天氣寒冷,有些前來就診的患者前額溫度會比實際體溫低,鎖骨上窩溫度會相對準確。」鎖骨測溫。馬平川攝不光是患者,所有進出的醫務人員也要測。
  • 自治區召開2020年國際護士節座談會 向全區廣大護士致以節日祝賀和...
    座談會上,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原護理部主任、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張水華,寧夏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和參與全區疫情防控的護士代表劉伶俐、付晶璡、蘇豔玲、詹晶、蘆鴻雁作了交流發言,談弘揚南丁格爾精神,談做好護理工作的體會,談參與疫情防控的經歷,談精心救治患者的細節,談圓滿完成任務的自豪,與會人員聽了深受感動。大家表示,將秉承優良傳統,忠誠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衛生健康職業精神。
  • 新聞聯播:武漢「00後」護士劉鳴投身抗疫一線的青春丨全國媒體看武漢
    &nbsp&nbsp&nbsp&nbsp「00後」劉鳴:投身抗疫一線的青春&nbsp&nbsp&nbsp&nbsp5月7日《新聞聯播》報導了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房「00後」護士劉鳴,自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盡全力給予患者更多生的希望。如今,在結束隔離休整後,她再次回到了工作崗位。
  • (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 ——武漢疫情防控一線...
    他們當中有前方的醫生、護士,也有後方的建設者、城市運營者,他們衝鋒在前,用勇氣和智慧為一線將士們做出表率。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這些衝鋒在最前線的黨員,無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他們都義無反顧,向前走,不回頭。老將:17年3次主動請纓衝在最前線1月31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
  • 產科護士需要培養急救護理思維
    點擊查看 近年來,隨著產科急重症問題的日益突出,產科護士的急救護理思維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承擔著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急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我院在臨床工作中從器械護理思維、治療護理思維、病情觀察思維三方面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護理思維的培養,取得良好效果,現淺談體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