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看「日月魅影——日食特展」,1分鐘打卡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

2020-12-15 瀟湘晨報

2020年6月21日「夏至金環日食」剛剛落幕,壯觀的天象讓人久久不能平復。為激發觀眾對天文的好奇心,上海科技館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今天起同步推出線上線下展,帶領觀眾全方位領略日食的獨特魅力,指導人們正確科學地欣賞日食,並為明年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成向公眾開放提前預熱。

此次展覽探索「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展覽新模式,由「天狗食日」「儀象觀日」「夸父逐日」三個部分組成,從攝影繪畫作品及中國傳統故事引入,帶領觀眾領略日食天象之壯美,並從不同視角對日食現象進行科學闡釋。通過回顧人類觀測日食的歷史以及觀測技術的發展歷程,揭示日食如何對人類的科學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此外,還運用了大量的珍貴實物、照片、油畫、視頻等素材,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日食文化,把跨越一個多世紀的日食故事娓娓道來。

線上展覽以科普遊戲的策劃思路,採用第一人稱視角,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線上全新展覽形式,引導觀眾在虛擬展廳中探索發現,獲得豐富多彩、驚喜不斷的參觀體驗。觀眾猶如進入一座神奇的城堡,領略日與月演繹出的光與影的魅力。探索模式將一步步帶觀眾抽絲剝繭,層層遞進;如果想自由發現每個建築的「小秘密」,這裡也準備了「任意門」,通過自主模式進入想了解的建築空間。

線下展覽採用一個震撼吸睛的巨大圓柱體,展覽風格簡約、展品高顏值、收藏更是難得一見。一般情況下,一個天文愛好者要想打卡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三種類型的日食現象最少需要半年時間,但是在上海科技館展覽現場,只需1分鐘就能一次性完成所有打卡。這裡還有難得一見的追日發燒友的珍貴收藏、關於日食天象的油畫藝術品原作、天文愛好者翻山越嶺足跡遍布海內外的影像作品,以及幾代追日者講述的人物故事,重溫那些閃光的時刻。

另外,時隔179天後,今年上海科技館的首場電影《熊貓滾滾》於10:20在四維影院播放。根據在線購票系統,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四維影院、太空影片等均已排片。

據悉,隨著科技館自博館恢復團隊接待和影院開放,兩館的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5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67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15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29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7965人。兩館影院恢復開放,則按30%量接待;為保證觀眾觀影間距1米以上,影院採取交叉隔座的方式安排可售座位票,觀眾可在兩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上購買電影票,預售期為7天。

展覽名稱:日月魅影——日食特展展覽時間:2020年7月21日至10月21日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環食和日全食的區別 日偏食日環食形成示意圖原理
    日全食和罕見的混合型日食(在日食地區可以同時看到從日偏食到日全食的進程)也是如此——在一些地方能看見日環食的最大時刻,在另外一些地方能看到日全食 。  日環食什麼時候發生?  日環食只發生在以下的條件:  1.在新月期(初一)  2.同時,月球處於(或臨近)黃道白道交點,這時地球、月球、太陽整齊的位於(或接近於)一條直線上。
  • 日環食是如何發生的?它與日全食、日偏食又有什麼區別?
    阿拉伯的天氣一辛納哈拉夫一日環食,這是一個在阿拉伯半島十幾年來被人們認為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罕見的事件。正如人們所料想的那樣,在日偏食或日環食的情景下,在那裡,太陽將會照射阿拉伯灣國家,而且這種現象是這個地區118年都未被看到的。日環食,它是怎樣發生的?它和日全食或日偏食和日全食有什麼區別?
  • 上海科技館舉辦日食特展,為天文館開放提前預熱
    海報圖央廣網上海7月21日消息(記者周洪)上海科技館今天(21日)起推出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線上線下展同步推出。與此同時,今天起上海科技館、自博館兩館恢復團體接待和影院開放。2020年6月21日「夏至金環日食」剛剛落幕,壯觀的天象讓人久久不能平復。日食特展推出是為了激發觀眾對天文的好奇心,帶領觀眾全方位領略日食的獨特魅力,指導人們正確科學地欣賞日食,並為明年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成向公眾開放提前預熱。
  • 直接看日全食可以,但是日環食,不行!
    2020年6月21日,日環食來了!但是我們要注意,觀看日環食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否則就會危及我們的眼睛。我們知道,日食分三種,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統稱日食。直視日全食對眼睛沒有危險,然而,直視日偏食的最小部分,包括任何一次日全食,都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導致視網膜損傷。因此,在日食發生之前,尤其是當整體性階段結束時,你必須小心觀察這個最美妙的現象。就在第一個亮點光球從月球後面重新出現之後,你就可以把目光移開了。每當日食發生時,人們都會對觀看日食感到莫名的恐懼。
  • 到底什麼是「日環食」和「日全食」?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當天,我國多地觀察到了日環食。此次「日環食」也被叫做「金環日食」或「金邊日食」,非常少見,日環食發生時太陽99%的面積都將被遮住,只剩下一圈細細的金邊。日環食當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移動時,日食就會發生,因此阻擋了部分或全部太陽光到達地球,即使太陽比月亮寬400倍,距離地球也是月球的400倍。
  • 「天狗咬日」日偏食是怎樣形成的、示意圖 日偏食怎麼看
    日偏食示意圖  據了解,今天即將上演的「天狗咬日」將是一次日偏食。日偏食是日食的一個種類,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全環食4類。日食是如何發生的?此次日偏食又有什麼特點?  據媒體報導,日食發生時,在月球近地點,月球影子可以完全掃到地球表面,將太陽光完全遮住,這便是日全食。如果月球處於遠地點,太陽邊緣光環仍然可見,形成環食;當觀測者在月球半影區中,太陽一部分被遮掩,出現日偏食。
  • 說好的最美「金邊日環食」 為什麼我看到的卻是日偏食?
    來不及買日食眼鏡了!」日食應該怎麼看,日食眼鏡是不是必需品?哪些地方是最好的觀測區域,你所在的地方能看到嗎?還有最重要的,這次日環食到底有何魔力,被冠以十年一遇、金邊日環食,令無數天文愛好者不顧一切的千裡追日?我會在下面的內容裡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 12月26日有日環食天文奇觀,為什麼我國只能看到日偏食?
    今年12月26日,月球將會遮擋住太陽,產生日環食現象,這將是本年度最後最重大的天文奇觀。在我國所有地方將會看到日偏食,太陽表面多達三分之一會被遮擋,就像傳說中的「天狗食日」那樣。那麼,日環食是怎麼產生的呢?為什麼這次日環食,我國只能看到日偏食呢?
  • 日食日偏食是什麼意思?金環日食日偏食現象是怎麼形成的
    12月26日,一場精彩的日環食將登陸「天象劇場」。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告訴記者,本次日環食最大食分將達0.9701,食帶寬117.9公裡,最長見食時間3分40秒。那麼日食是什麼意思呢?日食和日偏食是怎麼形成的呢?日食日偏食是什麼意思  也作日蝕。
  • 日環食天象明天上演 北京地區可觀「日偏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明天(12月26日)中午前後,天空將上演奇妙的日環食天象。本次日環食發生期間,我國全境都可以觀測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此次日環食將於北京時間26日10時29分左右開始,至16時05分左右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
  • 今天,科學家帶你看日食
    根據觀測者位於月影的具體位置,觀測者看到的日食主要分為四類,即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和全環食。日偏食:當地球上的觀測者處在月球的半影區中,看到的是日偏食,太陽一部分被月球遮擋。全環食:除了日全食和日環食之外,還有一種非常巧合情況下發生的日食——全環食。當月地距離剛好是日地距離的約1/400時,月球的本影錐頂點剛好能接觸地球,而在全食帶兩端是偽本影。隨著地月的相對移動,處於本影錐頂點附近的區域會先後看到日環食、日全食和日環食,故稱作看到全環食。
  • 今年最後一次日食在什麼時候 今天日環食幾點幾分開始結束
    時間 日偏食在廈持續近三個小時陳棟華說,此次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現象,而日偏食是日環食的一部分。10時29分50秒,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部、斯裡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16時05分43秒,在西太平洋上結束,整個過程歷時五個多小時。
  • 日全食/日偏食是什麼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上一次發生在中國的日全食發生於2009年7月22日,而下一次將在2034年3月20日發生在西藏北部的山區,但基本是無人區。另外2035年9月2日,還有一次日全食在我國北方發生,時長1分29秒。  日、月食的發生必須是新月和滿月出現在黃白交點的一定界限之內。
  • 日食日偏食示意圖簡單帶文字說明 日偏食形成原因是什麼
    日偏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12月26日,一場精彩的日環食將登陸「天象劇場」。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告訴記者,本次日環食最大食分將達0.9701,食帶寬117.9公裡,最長見食時間3分40秒。在中國可看到偏食,「雖然沒法看到『金指環』,但『天狗咬日』也頗令人期待。」日食日偏食示意圖簡單帶文字說明
  • 科普:日偏食、日全食、月偏食、月全食,那些曾經迷惑你的小常識
    2019年1月6日上午,我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多地有幸目擊到「日偏食」這一天文景觀,此事引發了很多天文愛好者和網友的關注。「日偏食」是日食的一種,小時候就經常聽爺爺輩的人說「天狗食日」的故事,感覺是一件神聖又好玩的事情,一直很好奇;長大後,這些天文術語經常會出現在報紙、新聞、網絡上,可卻很少認真區分過什麼日食月食,也從沒完全弄明白這些天文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筆者從自我學習、自我科普的角度出發,與大家一起分享對比一下,這些曾經迷惑過你我的天文小常識。
  • 線上展如何「獨當一面」?科技館「雲端」搭建古天文臺,線上精彩...
    借著「金邊日食」的新鮮勁兒,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日前推出了《日月魅影——日食特展》,遊客可在一分鐘內「打卡」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類型的日食。
  • 上海日偏食驚鴻一瞥!2019年最後一場日環食天文大戲,你圍觀了嗎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方日食開始的時間有所不同。比如,拉薩差不多11:14就開始了,而北京要12:54才開始。至於上海,今日陰天加下雨,天氣狀況不佳,著實不利於觀賞和拍攝日偏食,不少小夥伴直言就在微博上等著圍觀了。
  • 快看!2019年12月26日,天宇將會出現日環食
    2019年12月26日,天宇將會出現日環食關鍵詞1:日食現象關鍵詞2:正確觀看日食2019年12月26日,天宇將會出現日環食,我國大部分地區可見偏食,越往南偏食越大,時間越長,千萬不要錯過!由於距離本次日食的核心食帶較遠,北京屆時將只能夠看到日偏食。
  • 日偏食圖集來了!帶你看2019年最後一次日食奇觀!
    在2019年還有幾天就結束的時候,12月26日,太陽公公給我們上演了一部年終大戲——日食。【最新日偏食圖集來了!】日食就是一場發生在太陽,地球與月球的三角戀。日食應叫做月掩日,因為月亮遮擋住了太陽公公的臉,讓太陽和地球這對「戀人」不得好生相見。日環食不同於月亮完全遮住太陽的日全食,此時的月亮由於距離地球較遠,看起來要比太陽小上一圈。於是,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人們會看到月亮差點完全遮住太陽,只留下一圈「金環」。但哪裡可見日環食?
  • 夏至日遇上「金邊日食」 北京地區可觀測到「日偏食」
    2020年6月21日,21世紀以來最接近日全食的一次日環食上演。圖為記者從北京地區觀測到的「日偏食」。(央廣網記者 張佳琪 攝)央廣網北京6月21日消息(記者張佳琪)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遇上了「金邊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