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館舉辦日食特展,為天文館開放提前預熱

2020-12-14 央廣網

海報圖

央廣網上海7月21日消息(記者周洪)上海科技館今天(21日)起推出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線上線下展同步推出。與此同時,今天起上海科技館、自博館兩館恢復團體接待和影院開放。

2020年6月21日「夏至金環日食」剛剛落幕,壯觀的天象讓人久久不能平復。日食特展推出是為了激發觀眾對天文的好奇心,帶領觀眾全方位領略日食的獨特魅力,指導人們正確科學地欣賞日食,並為明年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成向公眾開放提前預熱。

線上展覽

展覽充分思考和探索後疫情時代下的科普展覽格局,解決天文大尺度與現場物理空間限制的矛盾,打破固有思維定勢,探索「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展覽新模式。展覽由「天狗食日」「儀象觀日」「夸父逐日」三個部分組成,從攝影繪畫作品及中國傳統故事引入,帶領觀眾領略日食天象之壯美,並從不同視角對日食現象進行科學闡釋。該展通過回顧人類觀測日食的歷史以及觀測技術的發展歷程,揭示日食如何對人類的科學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展覽還運用了大量的珍貴實物、照片、油畫、視頻等素材,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日食文化,把跨越一個多世紀的日食故事娓娓道來。

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

線上展覽以科普遊戲的策劃思路,採用第一人稱視角,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線上全新展覽形式,引導觀眾在虛擬展廳中探索發現,獲得豐富多彩、驚喜不斷的參觀體驗。觀眾猶如進入一座神奇的城堡,領略日與月演繹出的光與影的魅力。如果您探秘精神十足,點擊探索模式,將一步步帶您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點燃追影逐日的熱忱。如果您想自由發現每個建築的「小秘密」,這裡也準備了「任意門」,通過自主模式進入您想了解的建築空間。

線下展覽則簡而不陋,採用一個震撼吸睛的巨大圓柱體,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日食景觀體驗。展覽風格簡約、展品高顏值、收藏更是難得一見。一般情況下,一個天文愛好者要想打卡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三種類型的日食現象最少需要半年時間,但是在上海科技館展覽現場,您只需1分鐘就能一次性完成所有打卡。這裡還有難得一見的追日發燒友的珍貴收藏、關於日食天象的油畫藝術品原作、天文愛好者翻山越嶺足跡遍布海內外的影像作品,以及幾代追日者給你講述的人物故事,重溫那些閃光的時刻。

相關焦點

  • ...館看「日月魅影——日食特展」,1分鐘打卡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
    為激發觀眾對天文的好奇心,上海科技館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今天起同步推出線上線下展,帶領觀眾全方位領略日食的獨特魅力,指導人們正確科學地欣賞日食,並為明年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成向公眾開放提前預熱。
  • 上海科技館19歲了,天文館預計明年開放生肖展也已免費展出
    科技館供圖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大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上海天文館首款文創產品上線 3000副日食眼鏡助你看清「金邊日食」
    在最長白晝的夏至裡,觀賞難得一見的「金邊日食」,你準備好了嗎?《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而今年夏至日又恰逢日環食。日前,上海科技館已經準備了3000套「專業級」日食眼鏡,助力公眾觀賞美麗天象做好「個人防護」。
  • 線上展如何「獨當一面」?科技館「雲端」搭建古天文臺,線上精彩...
    借著「金邊日食」的新鮮勁兒,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日前推出了《日月魅影——日食特展》,遊客可在一分鐘內「打卡」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類型的日食。
  • 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 成立「天文研究中心」
    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鄭瑩瑩)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將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 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十二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12月18日,《十二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28日。此次《十二生肖》特展在以往生肖展策展經驗上,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科學、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科普大餐。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全球建築面積最大天文館啟動安裝工程
    上海天文館已全面啟動安裝工程,力爭2018年內基本完成土建工程。5月16日下午,由上海天文館建設團隊策展的「時間故事」展,在上海科技館二樓臨展廳開幕,作為2018上海科技節重點活動之一,這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15日。
  • 上海科技館迎19歲生日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
    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天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
  • 上海天文館工地建設復工,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天文館
    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工地今天復工。建設團隊克服多重困難,切實做好人員篩查、場地消毒、物資儲備、安全檢查等各項工作,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盡最大努力按工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確保項目明年開放。
  • 上海天文館工地復工 建成後將成全球建築面積最大天文館
    孫樂琦 攝   中新網上海3月11日電 (鄭瑩瑩)作為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一,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工地11日正式復工。上海天文館工地復工 孫樂琦 攝  館方表示,建設團隊克服多重困難,做好人員篩查、場地消毒、物資儲備、安全檢查等各項工作,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盡最大努力按工期完成建設任務,確保項目明年開放。  為做好防疫工作,上海天文館對施工人員進場進行嚴格管理,所有人員從唯一出入口進出,進入工地前都必須進行體溫檢測,通過消毒腳墊消毒,並登記人員信息。
  • 再造空間,用遊戲方式「打開」線上展
    借著「金邊日食」的新鮮勁兒,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日前推出了《日月魅影——日食特展》,遊客可在一分鐘內「打卡」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類型的日食。有意思的是,這一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的原創科普展覽,其線上內容的豐富和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了線下,完全是另一種玩法,這在上海科技館開館辦展19年來尚屬首次。
  • 讓人期待的重量級科技館新館,上海天文館,坐標臨港新區滴水湖
    ,官宣的開放時間是2021年內。整個區域總用地面積有5.8萬餘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以及一米望遠鏡、太陽塔、青少年探索營等附屬建築,室內和室外空間都非常宏大,是上海還不太為人知的地標性建築。帶有天體構造形態的建築,體現著「天體」及「軌道運動」的概念。從建築的形狀,人人都會一眼認出,這是一座天文館。在天文館外圍,是一座被命名為「星空之境」公園,目前公園的輪廓已很清晰。
  • 上海科技館與浦東的不解之緣
    科技館下沉廣場工地(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央廣網上海11月12日消息(記者周洪)30年前,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浦東改革開放的號角昂然吹起。蘊含宇宙、生命、智慧、創造的上海科技館,在蒸蒸日上的浦東熱土上拔地而起,自此也與浦東這片熱土結下良緣。 因浦東而生上海科技館的誕生,得益於浦東開發開放。
  • 「最新」上海天文館項目今天復工!未來將成全球建築面積最大天文館
    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項目工地今天正式復工。該工地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它包括1幢主體建築,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和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預計於明年開放。
  • BIM技術打造唯美上海天文館
    導讀 日前,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
  • 中國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上海天文館有望2020年建成開放
    BIM技術解決建築難點  上海天文館建築由美國意艾德建築事務所和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院聯合設計,含有許多天文元素。主體建築中,3個明顯的圓形構成「三體」結構;橢圓形的建築形態象徵天體運行軌道,與3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暗示「萬有引力」這一塑造宇宙面貌的神奇自然力。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在上海臨港開工,天象廳、太陽塔精彩紛呈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
  • 上海科技館「雞密檔案」展報曉新春
    上海科技館「雞密檔案」展報曉新春 2017-01-19 19:58   中新網上海1月19日電 (鄭瑩瑩)上海科技館19日稱,該館將在一樓球廳推出傳統特色原創展覽——「雞密檔案」丁酉年生肖特展,展覽將圍繞17個有趣的問題,逐一解讀雞形目的小秘密
  • 秉持一流理念 上海科技館成立研究中心打造金牌科研團隊
    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已進入布展階段,預計明年將會與公眾見面。日前,上海科技館在其開館19周年之際,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吸引全國知名天文學家加盟,由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  地球與太空對話,離不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 全球最大天文館明年擇期開館,天文研究中心昨成立!
    每年新春佳節,上海科技館推出的原創生肖展已成為一道科技與文化融合、必不可少的科普大餐。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正式向公眾推出的「十二生肖」特展,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十二生肖有哪些秘密?特展有哪些好玩的?探館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