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血管也會逐漸老化,血管的功能也會降低,導致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血液濃稠度升高,誘發各種血管疾病,因此中老年人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要想度過這個坎,除了要定期做體檢以外,也要注意改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因為大多數疾病都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可能我們無法改變一些內在問題,但是對於這些外在因素卻也是能夠通過人為控制的。
在很多中老年人群的眼中,都以為膽固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甚至覺得膽固醇對人體一點好處都沒有,在平時儘量少吃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比如說蛋黃,蛋黃裡面的膽固醇含量是比較高的,因此很多中老年人都不愛吃蛋黃,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中老年人吃雞蛋,會升高膽固醇?醫生:真正要少吃的該是這些食物
中老年人吃雞蛋到底會升高膽固醇還是對身體有好處?不妨先從三方面來分析:
1、雞蛋的營養價值
雞蛋的營養價值是比較高的,尤其裡面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而且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高達98%,雞蛋的優質蛋白也是人體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是最理想的天然營養佳品,除了蛋白質以外,雞蛋裡面還含有豐富的脂肪,維生素,鐵鈣等營養成分。
雖然說雞蛋裡面有膽固醇,但是美國營養學家的研究證明,在50~65歲的試驗者裡面,每天吃兩個雞蛋,體內的膽固醇完全沒有受到雞蛋裡面膽固醇的影響,此研究結果表明,中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對身體是有益處的,不會使身體裡面的膽固醇受影響。
2、膽固醇攝入不足也會對健康不利
首先大家要了解,膽固醇並不是全部對身體有害的,適量攝入一定的膽固醇,也更有利於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目前國際上對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的標準是高於300毫克就可以。
3、升高膽固醇的元兇,並不是雞蛋
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好膽固醇又稱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能起到保護血管對抗動脈硬化的作用,而壞膽固醇則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膽固醇是加速動脈硬化的元兇。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要想減少動脈硬化等問題的出現,我們要做的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而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罪魁禍首主要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因此在平時真正應該少吃的是這類食物,而並非雞蛋。
像我們常吃的動物脂肪比如肥肉,動物油,棕櫚油,椰子油,動物內臟等,另外還有含凡是脂肪酸較高的食物,比如人造奶油,油炸食物,各種甜點零食,這些才是應該少吃的。
如何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除了少吃以上這些食物以外,做好以下這三點也很關鍵
1、控制碳水的攝入以及總熱量的攝入
碳水過多容易使人體肥胖,同時碳水攝入過多也容易導致體內膽固醇升高,因此在平時的飲食中,一定要控制好總熱量的攝入,儘量少食多餐,以七分飽為主。
2、血管清潔工----多喝降脂茶
要想減少壞膽固醇的含量,在平時也要注意多喝水,多喝水能夠提高代謝,促進血管當中毒素垃圾的排出還能夠疏通血管,達到降三高的功效。
孫思邈《千金藥方》上所記載的主要的材料,有蒲公英,苦丁,羅漢果等一些降低血脂的食材,藥食同源的原理。
蒲公英:清火涼血、消炎消腫、降脂降壓、清理血液垃圾
苦丁: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可以幫助我們擴張血管。
羅漢果:可以幫助我們分解脂質,降低血脂,疏通血管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的付出
3、多吃富含維C的食物
人體是無法合成維生素C的,因此要想補充維生素C必須要從外界食物當中攝取,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血液,肝臟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即使食物當中不含有膽固醇,也容易造成動脈硬化,另外缺乏維生素C還會抑制膽固醇的分解轉化速度,造成體內膽固醇堆積。
因此在平時一定要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C較高的食物,比如我們常見的獼猴桃,草莓,甘藍,黃瓜,西紅柿,檸檬。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膽固醇並非全都對身體有害,也有有益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夠正確認識膽固醇,也不要害怕膽固醇升高而拒絕吃雞蛋,每天可以適量吃一個雞蛋,也要學會分辨真正造成膽固醇升高的罪魁禍首,吃錯了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