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美國若給日本太多幻想 戰爭或一步之遙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一步之遙, 抑或一念之間? ——2014年國際軍事熱點隨感

  又到年終歲尾。每年盤點世界軍情,總有一些地區硝煙迷漫,總有一些國家劍拔弩張,總有一些事件令人遺憾,也總有一些進展給人希望。戰爭與和平,許多時候就是一步之遙,究竟邁向哪邊,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 ※ ※ ※ ※ ※

  隨著油價和盧布匯率的持續走低,「俄羅斯能撐多久」,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如果不是歲尾時節亞航航班的失聯,人們似乎就要忘記,馬航MH370航班的失聯,以及MH17航班的詭異墜毀。航班上的乘客距離見到他們的親人朋友,曾經如此相近,但失聯與墜毀的原因,卻仍然撲朔迷離。真相,遠非一步之遙。

  去年冬天在基輔廣場上的靜坐,曾被認為熬不過烏克蘭凜冽的寒冬。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頻送秋波之後,其影響卻在持續蔓延——烏克蘭「換帥」後,新政權放棄不結盟地位,描繪出加入北約「路線圖」。

  倒向西方也讓烏克蘭面臨窘境——克裡米亞和塞瓦斯託波爾脫烏入俄,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宣布「獨立」,今年4月中旬以來,烏東部武裝衝突已造成四千多人遇難,一萬多人受傷。

  危機的溢出效應,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俄與西方之間的寒意,隨著西方實施多輪經濟制裁、普京多次強硬喊話、軍機多次危險接近而不斷加深,更有人感嘆,「冷戰」的重啟似乎只有一步之遙。

  ※ ※ ※ ※ ※ ※

  二戰結束近70年了,過去一直是日方擔心被美國拖入戰爭,但現在卻似乎出現了角色逆轉。美國想靠「縱日」來謀取地緣政治好處,但安倍政府便藉此在右傾道路上「暴走」。其在參拜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問題上的「歷史修正主義」表現,當真是「蠻拼的」。

  然而,在安倍率自民黨再次贏得眾議院大選後,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告:不要在歷史問題上一意孤行,特別是不要突破美國的底線——外界很明白:安倍勝選,日本將「更為危險」。

  據說,當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甄選馬車夫時,曾問過一個問題:「若是我的馬車要經過一個懸崖邊,你們如何保障我的安全?」最後得到工作的那個人是這樣回答的:「陛下,我不走懸崖邊,我繞道走大路以保障您的安全。」

  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不是靠「陷於險境時的解圍技巧」,而是要「避免置身險境」。美國如果想避免無謂的戰爭,最好還是不要給日本人留下太多的幻想。否則,一念之差,戰爭可能真的只有一步之遙。

  ※ ※ ※ ※ ※ ※

  有句話說,作戰不靠閃亮的武器,要靠一顆英雄的心。對一場「靠漂白劑和祈禱來進行的戰爭」來說,更是如此。

  伊波拉,這種此前困擾非洲農村地區的病毒,今年走出非洲,禍及全球。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醫療隊,遠赴伊波拉「重災區」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時,許多人終於明白,中國人口中的「負責任大國」,以及「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並非只是說說而已。而中國派出維和步兵營,也似乎得到了更多的理解。

  與獲評《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的一眾「抗埃勇士」相比,斯諾登無疑只是「一個人在戰鬥」。這位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以自己的勇敢「成就」了《華盛頓郵報》和《衛報》——對「稜鏡門」事件的報導,讓這兩家媒體獲得了普立茲獎公共服務獎。而斯諾登本人,卻無奈地被諾貝爾和平獎拒之門外。據說,其落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根據挪威與美國籤署的條約,如果斯諾登獲獎,挪威有義務在12月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逮捕他。

  斯諾登的落選,客觀上成就了一名老人和一名少女: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兒童權利活動人士凱拉什·薩蒂亞爾蒂和瑪拉拉·尤薩夫扎伊。作為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17歲的巴基斯坦少女瑪拉拉堅信,「鉛筆比槍枝更有力量」「如果一代人沒有拿過筆,就會接受恐怖分子遞來的槍」。瑪拉拉的名言也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和平與戰爭,只有一步之遙,也只在一念之間。

  ※ ※ ※ ※ ※ ※

  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來得更早。

  如果沒有12月16日的這場襲擊,更嚴格地說是屠殺,巴基斯坦白沙瓦陸軍公立學校的132名學生,仍會像往常一樣在教室中安靜地學習。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血腥和殘酷,卻讓這一切只能變成孩子家長恍惚之間的臆想。盛怒之下,巴基斯坦政府聲稱可能重新對恐怖分子執行死刑——為了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巴基斯坦從2008年起暫停了死刑執行。

  然而,這起今年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在國際引起的關注度,卻似乎遠遠比不上前一天發生在澳大利亞雪梨的劫持人質事件,雖然後者最後證實並非恐怖襲擊,遇害人數也只有3人。

  這種對比,讓人欷歔不已。

  這一點,似乎也適用於巴以問題。試問,今年7、8月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加薩走廊的武裝衝突,造成了多大的傷亡?有誰不藉助搜索工具,便能說得清楚,哪怕說個大概?

  那麼,問題來了——這究竟只是因為西方媒體的強勢?還是因為人們對經年累月的恐怖襲擊產生了麻木感?

  只能說,有些媒體對類似事件的取捨標準,差得遠不止一步之遙。

  再回到現實中來,問題久拖不決,責任到底在誰的身上?

  來看這個現實吧:一直把推動巴以和平進程作為重心的美國國務卿克裡,去年一年九訪中東。然而,當其日前再次為巴以問題穿梭歐洲多國時,對歐洲國家提的一個要求卻是——暫時不要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原因,你懂的!

  ※ ※ ※ ※ ※ ※

  「你可以選擇何時開始,但決定不了何時結束。」這句話,適用於幾乎所有與戰爭相關的領域。網絡、太空、極地、海洋,這些領域的競爭,落後了會影響國家安全和發展,但過度競爭則會將人類帶入類似「核恐怖平衡」的境地。沒有安全觀的更新,就不會有更安全的世界。類似搜尋馬航MH370航班那樣的國際大合作,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那場曾被稱為「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不僅沒有為歐洲以及全人類帶來和平,其造成地緣政治權力真空和傳統價值崩解,反而成為極權主義意識形態滋生的溫床,以及下一場更加血腥的世界大戰的「熱身賽」。

  歷史沒有如果,它只提供深刻的教訓。人們或許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一下,應該把一個怎樣的未來留給世界,應該把一個怎樣的世界留給未來。

  「方向錯了,前進便是倒退」。一念之差,帶來的差異將遠遠不止一步之遙。未來無法預知,但戰爭並非宿命,化解危機、通往和平之門的鑰匙,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

  作者:呂德勝 資料整理:楊志遠、馮 升

相關焦點

  • 《一步之遙》
    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對於票房不如預期,馬珂表示拍電影有賠有賺太正常,自己很驕傲「冒險」拍了這樣一部值得留下的電影。  經過一周上映,《一步之遙》票房表現出現分化,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上座堅挺逆襲,有望實現長線放映。
  • 朝鮮人為何對美國抱有幻想?
    裝備精良的美國人還是好過武器過時的朝鮮人太多了本土作戰的朝鮮人算是用人牆堵住了這個缺口(圖片:Wikipedia)▼全因為條約中開篇有一句話:「嗣後大朝鮮國君主、大美國總統並其商民, 各皆永遠和平友好, 若他國有任何不公輕藐之事, 一經照知, 必須相助, 從中善為調處, 以示友誼關切。」這不過是一句外交辭令,毫無實際意義。但是在長期奉行「事大主義」的朝鮮人眼中,這句話讓朝鮮統治者幻想美國會是一個像「大明」一樣的靠山。朝鮮國王李熙就曾對剛到任的美國公使說:「我們認為美國是我們的兄長。」
  • 《一步之遙》:五億票房下那一步之遙的「遙」你看懂了嗎?
    本文將立足《一步之遙》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過探析人物身上的象徵意義,解讀姜文在這部影片中獨具黑色幽默氣質的敘事風格。從故事的概述來看,《一步之遙》的情節並無特別之處,但細觀之下,這部影片卻是在平鋪直敘的故事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象徵意義。
  • 韓戰中美國操縱的特殊「聯合國軍」揭秘
    然而,在四大國尚未就朝鮮的託管問題達成具體協議前,1945年8月初,蘇聯軍隊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此時,距離朝鮮最近的美國地面部隊還遠在600英裡以外的衝繩島。8月10日,美國國務院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在朝鮮的受降問題。  助理國務卿鄧恩提出美國軍隊接受日本投降的區域應儘量向北推移。但國防部長馬歇爾的參謀迪安?
  • 日本疫情警訊升級 東京離封城一步之遙
    目前,日本距離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首都進入封城狀態僅一步之遙。 面對著東京都離封城僅一步之遙,面臨著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現實性越來越緊迫,安倍政府也緊鑼密鼓地展開布局,一方面要防控疫情,另一方面要挽救經濟。安倍在政府對策總部會議上指示制定緊急經濟對策,基本方針是把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在27日的參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安倍明確表示,若東京封城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為控制病例激增,將與各都道府縣緊密合作,帶著危機感加以應對。
  • 朝鮮人為何對美國抱有幻想?|地球知識局
    裝備精良的美國人還是好過武器過時的朝鮮人太多了 本土作戰的朝鮮人算是用人牆堵住了這個缺口 (圖片:Wikipedia)▼
  • 從印軍體制與戰爭潛力角度,分析印度人為何不具備戰爭基因
    01 戰爭取捨如果從軍隊數量看,印度還是不錯的。當今世界,軍隊多於200萬的國家只有中國;軍隊多於100萬的國家只有美國、印度、俄羅斯三國。印軍數量多於俄羅斯而少於美國。另外在2019年,印度軍費開銷已經接近700億美元,和它的軍人數量類似。
  • 林志穎2018新歌一步之遙完整歌詞介紹 一步之遙在哪裡可以聽
    林志穎2018新歌一步之遙完整歌詞介紹 一步之遙在哪裡可以聽  一步之遙 - 林志穎  詞:驊翎  曲:Andrew Underberg/Noel Cohen/Joseph Auch  編曲:黃冠龍Alex.D  製作人:黃冠龍Alex.D  配唱製作:謝文德  製作協力
  • 就連美國人都說,這是史上最殘忍最血腥戰爭片 | 《煉獄》
    語言: 俄語上映日期: 1998-03-23片長: 120分鐘又名: ChistilischeIMDb連結: tt0846774劇情簡介: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史達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 關於《一步之遙》的個人思考
    以故事的評判標準來看《一步之遙》,這是個十分簡單的故事,主線明了,但是往故事攢的零件實在是太多了。電影是一門語言,語言是用來表達觀點的,假如把一個觀點,看成是一根中醫理療針,那就《一步之遙》來說,我覺得導演是想把觀眾紮成刺蝟。
  • 電影學院教授郝建評《一步之遙》:作者的唯我獨尊
    電影學院教授郝建評《一步之遙》:作者的唯我獨尊 2015-01-15 11:10:11來源:深圳商報作者:責任編輯:鮑文玉 昨日,記者對郝建進行電話專訪,他向記者介紹了自己對姜文及其作品《一步之遙》的看法。  郝建現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由他編劇的影片《緊急迫降》獲2000年中國政府華表獎、2000年中國電影家協會金雞獎。多年來,除了專注於電視劇、電影創作外,他還發表多篇影評,得到熱烈回應。  「我從未就一部電影寫過三篇影評,《一步之遙》是第一部。」 郝建說。
  • 季彥霖《一步之遙》酷狗首唱會,精彩堪比演唱會
    擁有細膩聲線、憑人氣單曲《選擇失憶》強勢入榜酷狗音樂TOP500的新生代女歌手季彥霖,於5月25日晚再次來到酷狗首唱會,與大家分享她的最新單曲《一步之遙》。被粉絲暱稱為「鄰家女孩」的季彥霖,當晚為大家傾情現場多首情歌,吸引了超過35萬觀眾為她賣力打call!
  • 廖凡牛逼、許晴驚豔,姜文的邪不壓正離讓子彈飛差了不止一步之遙
    同時,《邪不壓正》裡絕沒有類似於《一步之遙》中「today is history」、「真愛就是荷爾蒙一分鐘的蕩漾」這種時代隱喻和廖一梅式的話劇語言暗示。沒看《邪不壓正》前,很容易把姜文之前的《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聯繫在一起。看完之後才發覺,其實大可不必。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
    哈伯斯塔姆先後創作了20 多本暢銷書,內容涵括了戰爭史、媒體史、美國汽車工業衰落史、民權運動史等諸多方面。韓戰、越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是「二戰」後對美國影響巨大的三場戰爭,描寫越戰和朝戰的《出類拔萃之輩》與《最寒冷的冬天》相繼出爐,均以其客觀冷靜的分析而贏得世人稱讚。
  • 軍報怒批日本下水準航母:日本就像個賴孩子
    《解放軍報》在8月7日激烈抨擊了日本方面,全文如下:■「出雲」號正式服役後,加上之前以驅逐艦名義裝備的兩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日本實際上將擁有三艘準航母。若搭載F-35戰機,它們將成為真正的航母■選擇曾參加過日俄戰爭和侵華戰爭的艦艇名字命名,並選擇在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68周年紀念日舉行「出雲」號下水儀式,不可能沒有政治含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利用國民的悲情,支持其重整軍備的軍國主義野心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艦艇「出雲」號6日在神奈川縣橫濱市舉行下水儀式。
  • 《一步之遙》全網首播 5種方式教你正確打開姜文-《一步之遙》全網...
    你沒看懂《一步之遙》?沒關係,1月23日,《一步之遙》將在騰訊全網首播,只要你願意,刷它個三五十遍也沒問題。不過,小編奉勸你一句,在觀影之前,還是先來學習一下正確打開姜文的5種方式:No.1 馬走日、完顏英的人物原型是誰?故事來源於民國一件大案「閻瑞生案」,嗜賭成性的紈絝子弟閻瑞生,為謀財殺害了上海選美冠軍「花國總理」王蓮英。
  • 《一步之遙》入圍柏林 外媒評價褒貶不一
    去年在柏林大出風頭的華語電影,今年僅有姜文的《一步之遙》入圍主競賽單元。  擒「熊」,姜文就能實現導演作品在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大滿貫。柏林電影節最大獎項「金熊獎」和「銀熊獎」,是評委投票最多的作品當選。而在紅毯上最搶眼的法國女星奧黛麗·塔圖(如圖),作為評委之一,擒「熊」須先擒她。
  • 中國新概念微波武器,離實戰一步之遙,美國已實戰化
    前些日子,英媒的一篇報導,讓無數中國軍迷為之一震,「中國科學家正在發展一種新的戰爭規則改變者」,文中這樣描述這種可怕的新武器:「中國最新的射線武器技術可以在不射出一槍一彈的情況下,癱瘓對手的坦克集群,擊落空中戰機甚至摧毀整支艦隊。」事實真的如此嗎?微波武器有沒有這麼厲害?那麼中國是否有這樣的武器,這又是什麼武器,竟然如此厲害?
  • 日俄戰爭:當日本人跨過鴨綠江,這場戰爭的主場也轉移到了中國的...
    若敵以重兵在遼東登陸,目標必為旅順……此時,我方應從朝鮮方向派遣掩護(旅順方向友軍之)部隊。同時根據情況,襲擊進攻旅順之敵的側後以及交通線。」由於極度輕視日軍,俄軍哨兵全無防範之心,對偽裝成朝鮮漁民的日本間諜毫無戒心,甚至還主動索要漁獲。正需要套取情報的日軍間諜也毫不避諱,在痛快地給出漁獲的同時,還主動和俄軍搭話套取情報。很快,日軍指揮部便摸清了東滿支隊的部署。於是,日軍在匯總大量俄軍情報之後決定繞開駐紮著俄軍主力的安東縣城,向俄軍防守薄弱的左翼發起進攻。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