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李氏宗祠——和順李氏族人的尋根之地,很有特色

2020-12-19 小張帶你遊遍天下

李氏始祖赫師波,明代洪武年間由重慶巴縣隨軍到騰衝戍邊,後居陽溫登。宗祠依山而建,因地勢陡斜,劈山填土,施工極為困難,自民國九年(1920年)破土動工,到民國十四年(1925年)竣工,歷時六年。李氏宗祠以布局宏偉、地勢高峻、視野開闊、風景優美而著稱。

春秋祭祀之時,裔孫集聚一堂,煙雲繚繞。和順李氏族人遍居海內外,一旦回鄉,這裡也就成為他們的尋根之地。

非常精美的老宅,先祖牌位和空心照壁是一大特色。整個村子裡有三大看點:李家老宅、文昌宮、水印禪寺。只是整個村子的保護不好,有些沒有規劃、破敗的感覺。

李氏宗祠在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和順古鎮內。李氏宗祠是古鎮八大宗祠之一。也是規模最大的宗祠,還是建的最晚的,建於1920年。李氏宗祠依山面水,很是氣派。

過百歲坊又見李家祠堂,高高在上的李氏宗祠不僅氣派,還非常秀美,似乎要與劉氏宗祠一比高下。不過我很快就知道了出生在此的中國近代哲學家艾思奇本名叫李生萱,難怪李家祠堂更多了些文人氣。

土家貴氣的木樓出現在眼前,這座建築在群山懷抱中顯得格外的卓爾不凡、孤傲,很有點傲視群雄的意味,到了近前才看出白色的二層樓只是一個廊樓,起聯結作用。

相關焦點

  • 武陵李氏|淺說建宗祠的意義
    我武陵李氏自始祖福二公佔籍開基於李家灣迄今愈六百餘年,開枝散葉,遍及宇寰。李家灣乃我武陵李氏發祥地,也是始祖墓塋之地,更是武陵李氏老祠堂所在地。祠堂一詞最早出現於漢代,在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又曰墓祠。南宋理學家朱熹作《家禮》,始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直到明代嘉靖年間,方許民間聯宗立廟。後來,凡是做過皇帝或封過侯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 麻城李氏宗祠,打造孝善品牌、大興孝善之風
    麻城市李氏宗祠位於龍池辦事處李家叢林旁,座北朝南,門樓高16.8米,是一棟具有鄂東特色的仿古建築。建築形式為磚混結構,仿古造型,飛簷鬥拱,龍飛鳳舞。這裡是宗祠的前堂。前堂與大殿之間是天井。宗祠的天井可以看到天空,此處通風、透氣、敞亮。
  • 蘆苞李氏宗祠:百年古祠堂,文化新陣地
    500多年前,李氏先祖李羅生在西河村委會豐湖村開基立業,定居繁衍。 百年來,紀念李羅生的李氏宗祠曾是村中孩童求學的殿堂,也見證了三水抗戰時期那段烽火歲月。如今,歷盡滄桑的祠堂以新的面貌和作用,靜靜矗立在村中,繼續見證村莊的發展和李氏族人的故事。
  • 去東莞塘尾古村落,被遊人忽略的一處重地,李氏宗祠
    眼前所看到的這座古祠堂——李氏宗祠,卻容易被遊人所忽略。李氏宗祠,所處塘尾古村西北角,風水方位屬八卦的首卦乾位,代表著家族的興盛強健,該宗祠始建於明成化年間,距今500多年,清代、民國,均有重修,佔地760平方米,五開間,三進合院式布局。跨進大門,一抬頭,就被這祠堂內威嚴的氣勢所震住,一種由然的敬畏而生。
  • 李氏族人:你值得拜祭的李氏祠堂
    殿內供奉著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貞,以及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李氏「顯姓始祖」老子李耳的聖像。近年來,相繼有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菲律賓、美國、荷蘭、印度尼西亞、日本、加拿大、印度、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及大陸29個省、市、區的李氏組織和李氏族人10萬多人次到李家龍宮尋根祭祖,是我們李家人的祭祖聖地。
  • 「天下李氏出隴西」:李家龍宮尋根祭祖之旅
    夏天本是旅遊愛好者追逐甘南自然風光、河西地貌景觀的最佳時機,但我想聚焦甘肅中部的隴西,這裡文化積澱之深厚、歷史之悠久、姓氏文化之獨特是史之所罕。因此,在這炎炎之夏、疫情起伏的日子,讓我們來一次尋根李氏龍宮文化之旅,為天下蒼生祈福,願疫情早滅。
  • 雲南騰衝和順古鎮
    曾是馬幫重鎮、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著名的僑民之鄉。古鎮內依然保有傳統的文化和建築,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古建築等遍布古鎮。許多電影導演、攝影師、畫家都喜歡到這裡取景。和順古鎮閒逛:素風堂、艾思奇故居、元龍閣到李氏宗祠、劉氏宗祠、和順小巷、雙虹橋、和順圖書館、文昌宮、滇緬抗戰博物館、「翡翠大王」寸尊福故居、寸氏宗祠到彎樓子民居博物館、千手觀音古樹群。
  • 遊記:潮州李氏宗祠
    潮州古城,旅遊景點眾多,如:開元寺、牌坊街、廣濟城樓、廣濟橋、李氏宗祠等等,它們都在以開元寺為中心的1公裡範圍內。為節約時間和體力,出開元寺後,我們就乘坐人力三輪車,穿行在古城的小巷,不一會就來到了李氏宗祠。
  • 東莞市資訊|去東莞塘尾古村落,被遊人忽略的一處重地,李氏宗祠
    去東莞塘尾古村落,被遊人忽略的一處重地,李氏宗祠東莞古村落中,位於石排鎮的塘尾古村落眼前所看到的這座古祠堂——李氏宗祠,卻容易被遊人所忽略。李氏宗祠,所處塘尾古村西北角,風水方位屬八卦的首卦幹位,代表著家族的興盛強健,該宗祠始建於明成化年間,距今500多年,清代、民國,均有重修,佔地760平方米,五開間,三進合院式布局。跨進大門,一抬頭,就被這祠堂內威嚴的氣勢所震住,一種由然的敬畏而生。宗祠內展示著大量塘尾古村前世今生的史跡、文物、文化陳列,儼然一座小型博物館。
  • 李氏火德公各地宗祠丨李姓宗祠通用匾額
    廣東梅州「李氏大宗祠」嘉應州新建祠堂,位於嘉應州之城南內,乾隆元年丙辰(1736)購地,二年丁巳(1737)秋興築,四年己未(1739)夏工成,前堂後寢各三間,大門一間,旁二間為庫房,東西齊房橫列十二間。門餘地:橫六丈六尺、直二丈六尺,兩邊造鋪面五間,內側為室。
  • 【李氏】廣東鐘山恆美李氏宗祠,大家風氣兼容並蓄.
    放眼廣東全省,李氏人口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陳氏;至於中山李氏,有87000多人,位列本土第五。南區恆美村的李氏宗祠,正是中山李氏源遠流長的典型寫照。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個晨曦中醒來、日落中沉寂的古樸村莊。
  • 臺灣李氏到永安尋根謁祖
    本報訊 (陳華安 李增祥)7日,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執行副理事長、臺灣報紙事業協會理事長李國憲率團到三明市永安皇曆村江王祠尋根謁祖,探訪李氏先祖的遷徙足跡。
  • 和順古鎮最美的5個地方!「天下和順」果然名不虛傳
    世界騰衝,天下和順。自從中學在地理課上見到了「騰衝」這兩個字,從此之後,災難忘記。可惜學生時代,囊中羞澀,即便現在也是負債纍纍,但我終究還決定去騰衝一次。年少不輕狂,老大徒傷悲。我們在為生活掙扎的時候,也不應該忘了還有詩和遠方。
  • 【僑雲南】騰衝和順,一個安靜的僑民之鄉
    雲南騰衝的名氣想必大家都有耳聞過,但騰衝縣城4公裡處有個神秘有古老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順古鎮,你還不知道也不了解吧,接下來小編帶你去看看。
  • 李氏火德公全國各地宗祠匯總
    關注並「置頂」方便看「李氏家族l」了解更多李氏歷史文化祭祖視頻嘉應州新建祠堂,位於嘉應州之城南內,乾隆元年丙辰(1736)購地,二年丁巳(1737)秋興築,四年己未(1739)夏工成,前堂後寢各三間,大門一間,旁二間為庫房,東西齊房橫列十二間。門餘地:橫六丈六尺、直二丈六尺,兩邊造鋪面五間,內側為室。統福建、廣東各地火德公後裔在嘉應州(梅州)城建火德公總祠,坐北向南,深一十六丈,寬一十二丈,備銀三千三百造成,備買備造共計六千有餘。
  • 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和順古鎮 「轉」
    雲南騰衝的和順古鎮位於騰衝縣城以西四公裡處,古名陽溫暾,始建於明代,因小河繞城而過故名 "河順",後文人雅士取 "士和民順" 之意而更名為"和順"。和順古鎮是雲南省著名的僑鄉,茶馬古道上的重鎮,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 海內外600餘名李氏宗親河北隆堯尋根
    2019年世界李氏祭祖節現場,李氏祖庭。 張鵬翔 攝中新網邢臺10月18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18日,2019年世界李氏隆堯祭祖節在「唐堯聖地 李氏故裡」河北省隆堯縣舉行。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及國內的600多名李氏宗親歡聚一堂,懇親聯誼,尋根祭祖,共謀發展。
  • 廣東揭西:大溪李氏大宗祠,規模雄偉美觀,潮汕地區宗祠代表
    李氏大宗祠,位於廣東揭陽市揭西縣大溪鎮井美村.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佔地面積1882平方米.共有十房八廳九天井.那天我到達時已是傍晚.宗祠已關門.一起看看歷史久遠,人物輩出的李氏大宗祠.(免費參觀)【羅定四眼哥遊廣東揭陽】李氏大宗祠-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 湖南現200百年前族譜 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董韌 唐群雄 攝影報導  近日,望城居民李克明、李自恆兩兄弟在整理其叔叔李玉興舊櫃時,無意間發現一套刻印於200多年前嘉慶年間的《尖山李氏宗譜》。專家介紹,據可靠資料證實,尖山李氏來自江西湖茫,而湖茫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家住望城區月亮島街道、64歲的退休教師李克明說,「之前對尖山李氏的歷史不太了解,這次發現的宗譜,讓我對家族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湖南李氏人才輩出 共有六大族源多由江西漂來
    劉繼德說,除此之外,入湘李氏的另外兩個遷徙源分別是豐城的湖茫和吉水的谷村。「李氏族譜所載的許多始遷祖均出自此,這三處應是湖南李氏的尋根祖地。」本報記者徐海瑞 通訊員曾莉 楊裡 長沙報導  湖南李氏共有六大族源  晨報長沙訊 湖南湖北李氏多出自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