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白象街歷史文化街區

2021-03-02 悅界匠

深入山城美麗的內核

解讀幾千年來的濤聲

解讀大夏國的煙雨以及陪都的風雲

浸泡在重慶的夜色中,南山的鳥啼

滴落在鮮豔的霓虹裡

濺出滿天的星鬥,樸素迷離

 

▲圖片源自網絡

每一座城市的氣質都是歷史賦予的,而歷史文化街區則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復興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和載體。

▲重慶變遷

白象街位於解放路與凱旋路交匯處,早在重慶下半城黃金時代,就以「東方華爾街」的名號盛極一時。從開埠到沒落、再到現在的繁華,白象街見證了這座城市最顯赫、最珍貴的人文歷史記憶。

▲重慶變遷

設計師以物質景觀與非物質景觀兩大形式構建街區氛圍,並通過路網軸線劃分功能區域,串聯11處歷史文化遺蹟,採用復古的ART DECO風格構建這場山地盛景,打造院落式的景觀結構。

▲總體景觀結構

以80米為半徑輻射主要鄰裡景觀組團,通常80米是普通人步行一分鐘的距離,而每個鄰裡組團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觀焦點,在各個鄰裡組團邊緣設置休息區,而視線走廊則將彼此串聯起來。

▲總體景觀結構

|  歷史濃情 繁華有味  |

白象街歷史文化街區非為線性街道,而是以片區的形式位於重慶中央商業區與長江之間,佔據城中心優渥的地理位置,以其豐富的商業+人文形態,成為重慶人遊玩納涼、外地人慕名探尋的文化聖地。

▲實景圖

街道、街巷景觀是整個項目的主要構景所在,在道路的設計上,設計師優先考慮人行需求。庭院式道路設計不僅在視覺上美化街區景觀,也讓行走其中的人們可以達到一種鬆弛、悠然的狀態。

▲實景圖

設計師採用列陣喬木協調街道的空間感,除此之外,植物並沒有佔據太多的位置,而是以垂直綠化的形式為其他景觀表現騰挪更多的空間,展現白象街獨特的藝術風貌。

▲實景圖

|  時光訴說 山城芳景  |

地域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景觀設計要保證物質景觀和精神文化建設共存,相輔相成,才能使其融入到人民群眾的基礎生活當中。

▲實景圖

景觀的重塑不能對原址造成破壞,這是設計師在落手方案之前最首要的自我約束與原則。項目的南面邊緣有多處歷史建築,設計師塑造與其產生共鳴的景觀氛圍,烘託出建築濃鬱的文化意義。

▲實景圖

歷史城牆矗立於園區南面,作為文化設施的同時,起到動線引導的作用。設計師通過路網連接將歷史遺蹟與商業空間巧妙結合,形成兩者之間流暢的穿插和過渡,這樣既可以保障區域的文化性,又可以提升整個街區的商業價值。

▲實景圖

淺灰色鋪裝契合建築色彩,烘染街區的復古感;人形特色雕塑作為點綴,亦動亦靜之間,宛如在與來往的行人互動.貫穿街區大小處的景觀元素都遵循著協調與統一的原則,共同構建當地文化特點。


▲實景圖

編輯整理  |  悅界匠

圖文來源  |  網絡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烘焙DIY、發呆大賽——融創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街區邀您趣玩周末
    據了解,4月29日、30日,這場別開生面的發呆大賽將在融創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街區舉行,眾多選手放空比呆,看誰最後能成為「呆神」。項目效果圖融創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街區——有生命力的街區融創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街區位於重慶渝中區解放東路,是融創在此打造的一條古典文化與現代商業相融合的商業街。其延續原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又將結合傳統風貌街區的特徵,被賦予一些新的功能。
  • 重慶白象街: 一條百年歷史老街,一張城市旅遊新名片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整個下半城擁擠、破舊的城市環境簇擁下,重慶白象街見證了重慶商業的發展變遷,承載著歲月的光榮與興衰。作為重慶的歷史文化名街,白象街擁有800年重慶人文歷史積澱。開埠時期,白象街各大洋行、票號林立,多位民族實業家曾在此聚居,無數的商賈名流匯聚在白象街上做生意……當年,白象街被稱為「重慶華爾街」也絕非浪得虛名。
  • 探尋重慶白象街:賞百年老街,品歷史遺韻,塑城市名片
    作為重慶的歷史文化名街,重慶白象街擁有800年重慶人文歷史積澱。開埠時期,重慶白象街各大洋行、票號林立,多位民族實業家曾在此聚居,無數的商賈名流匯聚在這裡做生意……當年,被稱為「重慶華爾街」的重慶白象街絕非浪得虛名。因此,重慶白象街也因其獨特的過往,沉澱了區別於其他商業街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厚重感。
  • 探訪重慶白象街:老城建築新氣象
    周清雲說,隨著一幢幢大樓在渝中區上半城拔地而起,重慶的商業中心漸漸轉移,重慶白象街慢慢開始「跟不上時代」。  老街「涅槃」 煥發新生機  直到2013年渝中區政府啟動「下半城改造計劃」,重慶白象街開始重新煥發生機。隨著項目推進,一條延續民國開埠時期建築風格的風貌街區重新進入市民和遊客的視野。
  • 「母城」文化濃:重慶渝中5面打造12個傳統風貌街區
    鳳凰網重慶綜合 渝中區是重慶「母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展示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傳統風貌街區更是「母城」文化的主要承載地。目前,渝中區擁有經重慶市政府批准的傳統風貌街區總計12處,佔全市40%,總佔地面積約2.2平方公裡,佔渝中區陸域面積約10%。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
  • 下半城蝶變 重慶渝中二級遊客中心籤約融創白象街
    渝中區旅遊局局長秦如梅與融創凱旋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古勵現場籤約    在本次籤約會上,據渝中區常委、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主任張煥倫介紹,2014年渝中區產值超過400多億,目前渝中區的發展不再是以經濟為特點,下一步將以打造5A級景區為主導,以發展區域內的歷史文化街區為目標。
  • 「以文為魂 以文建城 以文聚商 以文興旅」 全力推動下半城文商旅城融合發展——專訪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主任謝果
    記者: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湖廣會館及東水門歷史文化街區、白象街傳統風貌區等項目建設,不僅延續著重慶的歷史文脈,也延續著渝中的歷史文脈,更標誌著重慶下半城的涅磐重生,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請介紹一下下半城歷史文化風貌帶的建設情況,今年的建設計劃和建設目標?
  • 重慶人心中的「城市記憶」 造就新時代的「重慶名片」 下半城歷史...
    改革開放40年裡,這裡從熱鬧,到破敗,如今又因以解放東、西路、長江濱江路為紐帶,以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湖廣會館及東水門歷史文化街區、白象街傳統風貌區為主的下半城歷史文化風貌帶集聚區建設,露出「蝶變重生」的美好態勢,讓人們在看得見歷史、記得住鄉愁的同時,也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 老重慶|「東方華爾街」白象街新進展:卜鳳居、反省院亮相 老重慶...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畢克勤 文/圖白象街傳統風貌區一期已於去年上半年開街運營。今年年初,渝中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完工白象街傳統風貌區二期。上月,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白象街傳統風貌區現在正全力推進二期工程建設,目前,3.8萬平方米的風貌建築已落成,正在進行招商工作。
  • 2018重慶白象街旅遊文化節約不約?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旅遊文化節都有些啥好玩兒的呢303沉浸式戲劇在重慶白象街首次預演以及41場全時段街區沉浸式戲劇表演時間:10月1日-3日>每天14.30-19.00《白象1938》片段式演出將在重慶白象街輪番出演每晚19:30後更有完整版精彩演出等著各位
  • 白象街:融匯老重慶市井百態與顯赫過往
    (原標題:白象街:融匯老重慶市井百態與顯赫過往)
  • 傳承歷史文脈 渝中區全力打造歷史文化風貌區
    資料圖片渝中是重慶「母城」,有著獨特的資源稟賦,深厚的人文底蘊。近年來,我區不斷深化文化保護與城市發展內在統一的認識,紮實推進傳統風貌街區保護利用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原址修復湖廣會館、東水門歷史文化街區,推動「母城」歷史風貌細膩還原。
  • 重慶主城劃定28個歷史文化街區和風貌區
    央廣網重慶11月25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記者從重慶市規劃局獲悉,該市主城區目前劃定28個歷史文化街區和風貌區,明年上半年將有十八梯等5個片區陸續開放。據介紹,目前,全國共有133座歷史文化名城,分布在全國7個片區,西南地區有20座,重慶位列其中,並且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西南片區牽頭城市。近日,在此間召開的中國名城委學術研討會上,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委員何智亞說,明年向市民開放的歷史文化街區包括渝中區十八梯、湖廣會館東水門街區、南岸區慈雲寺-米市街-龍門浩片區、巴南區豐盛古鎮和木洞老街。
  • 重慶渝中:在城市蝶變中留住歷史文脈
    新華網發(耿駿宇 攝)  新華網重慶9月7日電 (劉剛 王龍博)站在重慶南山向北望去,兩江夾送的渝中半島,一組組超高建築群襟山帶水,鱗次櫛比,勾勒出重慶現代化都市的時尚輪廓。  在這些摩天大樓腳下的大街小巷穿尋,時不時會發現各個時代的建築和街區。這些老建築,對千年重慶城做了一個歷史回溯,留住了城市的歷史文脈。
  • 渝中區全力打造歷史文化風貌區
    渝中是重慶「母城」,有著獨特的資源稟賦,深厚的人文底蘊。近年來,我區不斷深化文化保護與城市發展內在統一的認識,紮實推進傳統風貌街區保護利用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保護原址保護與原貌重現相結合一直以來,我區著眼重現傳統巴渝風貌、體現明清移民特色、展現抗戰陪都風格以及彰顯開埠建市、西南大區風採,修舊如故推動東華觀藏經樓、巴縣衙門、聚興誠銀行等67處文物保護,升級打造「最美街道」中山四路,提速建設十八梯、山城巷、李子壩等風貌區,保護提升大田灣—文化宮—大禮堂文化風貌片區,原址修復湖廣會館、東水門歷史文化街區,推動「母城」歷史風貌細膩還原
  • 山城巷「微更新」 對改造重慶歷史文化街區有何啟示?
    原標題:山城巷「微更新」,對改造重慶歷史文化街區有何啟示?   10月22日,「保護·活化·傳承」——山城巷微更新的啟示與探討主題沙龍,在山城巷舉行。
  • 老街新貌,探尋渝中百年老街——重慶白象街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也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時光飛逝,歷史卻總會在老街上留下印記。在重慶有「一條白象街,半部重慶史」的說法。重慶白象街,作為重慶母城文化的發源地,曾是重慶下半城最繁華的地方。這條老街在歷經風雲變化,洗去鉛塵浮華之後,如今有了嶄新的面貌,全新的氣象。
  • 「艾景專業獎」重慶融創白象街1號| 貝爾高林作品
    項目名稱:重慶融創白象街1號單位名稱:貝爾高林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委託單位:重慶融創凱旋置業有限公司設計時間:2014年項目規模:20529㎡獲得獎項:2018年度十佳設計獎項目概括本項目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基於重慶城市的山地特徵,本地塊高低層次明顯,而北區住宅部分作為整個場地地勢最高的地方,通過住宅花園望出去,南地塊人文街區整體映入眼帘。
  • 重慶恢復傳統風貌街區 讓歷史文脈綿延相傳
    重慶有哪些傳統風貌街區,它們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今天起,重慶日報將推出系列報導「走近傳統風貌街區」,帶您尋找和領略重慶的歷史文脈。市委書記、市規委會主任、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主任孫政才強調,傳統風貌街區是我們城市的一張「名片」,加強保護、修繕與利用,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要切實加強對歷史文化的挖掘、保護、利用、弘揚,加強文化整理和研究,把歷史文脈有機融入城鄉風貌中,讓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和諧共生,讓歷史文脈綿延相傳。  重慶的傳統風貌街區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