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藥業淨利潤預減 負債率繼續上升 重整業績難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電鰻快報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科倫藥業(002422.SZ)發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淨利潤同比下降。近年來,隨著業績頹勢不減,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不斷上升,且其控股股東已質押一半以上持股。不過,科倫藥業正在加大研發力度,面對行業內的眾多不確定因素,該公司能否重整業績仍是未知數。

業績預減 資產負債率繼續上升

1月7日晚間,科倫藥業發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8.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7-6.17%。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科倫藥業表示,1.上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輸液發貨量同比大幅下降;下半年輸液發貨恢復較好,基本達到上年同期水平。2.公司持續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研發投入增加;3.伊犁川寧產品價格恢復性上漲,利潤同比大幅增加;4.公司仿製藥持續放量,相應的營業收入和毛利同比增長。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醫藥企業不僅短期業績受到影響,長期業績也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比如:門診和手術數量何時能回升、住院患者數量何時能增長、藥店銷售流通停滯何時能恢復,這些都加大了醫院和藥店層面的運營壓力,也同樣影響著相關醫藥企業年內業績。

此外,自2018年3月,國家醫療保障局橫空出世以來,以醫保控費為目標的各項改革措施接連落地,尤其是國家層面組織的集中帶量採購,使得臨床使用廣泛、採購金額大的藥品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

2010年6月份上市的科倫藥業近年來的業績增長已顯頹勢。2016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扣非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4.3%、-74.09%、698.96%、-29.05%和-78.66%。上市10年,2019年科倫藥業的扣非後淨利潤僅為7.9億元,2020年的淨利潤剛剛達到8億元。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劉革新作為控股股東的持股數量為3.79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26.35%,其中有1.98億股已被質押,佔其持股比例的52%。

超過一半持股被質押,由此可見,科倫藥業還是比較「缺錢」。《電鰻快報》注意到,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科倫藥業短期借款37.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2.1億元,其他流動負債14.1億元,長期借款3.2億元,應付債券19.1億元

近年來,科倫藥業的資產負債率一直高企。2017年至2019年末,該公司的合併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19%、55.85%和55.83%。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上升至59.4%,且速動比率、流動比率分別低於1、2,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較弱。

研發投入加大 但正面臨行業洗牌

科倫藥業是我國輸液行業龍頭製造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注射用無菌粉針、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腹膜透析液以及原料藥、醫藥包材、醫療器械,以及抗生素中間體等產品。

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97.43%的收入來自醫藥製造;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52.46%的收入來自輸液類產品,44.97%的收入來自非輸液類產品。

2019年,科倫藥業研發投入13.51億元,同比增長21.24%,佔銷售收入比重7.66%。2020年前三季度,科倫藥業研發費用3.13億元,同比增長23.2%。科倫藥業確實在加大研發投入的力度,但與行業龍頭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比如:恆瑞醫藥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6.48%。

據該公司半年報披露,目前該公司已有41項仿製藥物獲批上市,其中16項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31個品種進入臨床階段(其中創新藥11個,仿製藥16個,NDDS4個),2個品種已啟動國際臨床研究。

在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的情況下,未來科倫藥業的業績能否有所突破?近年來,伴隨我國新藥註冊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本土藥企先後推出多個新型創新藥,成功打破進口藥物在多個治療領域的壟斷,填補了我國多年以仿製為主的創新藥的空白。比如新冠病毒的檢測試劑,不到一個月就能走完審批全流程。

此外,在醫保準入上,中外藥品已經進入同臺競爭時代,國產創新藥一旦獲得「市場獨佔」,往往意味著將獲取更高且更穩賺的毛利。那對於絕大多數化學藥企而言,要麼選擇降低成本薄利多銷,要麼加速研發獨享創新藥盈利藍海。

科倫藥業所處大輸液行業,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除了受疫情短期影響外,大輸液行業洗牌已經在路上:部分省市今年已對輸液類藥品和醫療器械試點集採。目前大輸液行業淨利率普遍較低。如輸液類藥品和醫療器械集採在全國範圍內大範圍實行,將對相關公司產生較大業績壓力。龍頭企業無疑影響更大。

科倫藥業作為大輸液行業的龍頭企業其受到的影響不言而喻。近年來,該公司試圖以輸液業務為發展基礎,向其他醫療服務和醫藥創新領域延伸,希望能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相關焦點

  • 科倫藥業寒冬「渡劫」 何破業績市值尷尬?
    半年報看,「三巨頭」科倫藥業、石四藥和華潤雙鶴業績齊降。由此看,科倫藥業依然是營收王者,但淨利相差華潤雙鶴一倍有餘,甚至還少於石四藥,而後者營收僅為科倫藥業的四分之一。不過,也有利好跡象。今年一季報顯示:科倫藥業營收35.38億元,同比下滑17.5%,淨利潤0.22億元,同比下滑93.48%。即其二季度淨利接近2億元,回暖明顯。
  • 科倫藥業業績預告:2020年度淨利潤同比下降14.70%-6.17%
    【科倫藥業業績預告
  • 銷售費用高達65億,淨利率卻不到6%,科倫藥業的問題不止一點!
    上周,科倫藥業在集採中喜大普奔,以五中四的成績直接拉了一波高漲,對於大輸液龍頭、醫藥工業百強前三甲科倫藥業來說,今年的業績又有了一定保障。事實上,從收入不到百億到現在的年收入176.36億元,科倫藥業只用了3年時間,現如今,市場一陣高喊:「超跌醫藥股」終於開啟長牛模式了,是真的嗎?
  • 科倫藥業: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約5.01億元
    每經AI快訊,科倫藥業(SZ 002422,收盤價:23.4元)10月30日晚間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116.63億元,同比下降9.99%;淨利潤約5.01億元,同比下降45.15%;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下降45.31%。
  • 十年迷茫科倫藥業:曾與恆瑞並肩300億市值 如今相差30倍
    1月7日,科倫藥業發布 2020 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 80,000 萬元–88,000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4.70% - 6.17%。與其他業績大幅增長的疫情受益醫藥股不同,科倫藥業今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輸液發貨量同比大幅下降;下半年輸液發貨恢復較好,基本達到上年同期水平。
  • 科倫藥業:業績符合預期,創新研發持續投入或帶來未來業績釋放
    來源:理財周刊4月27日晚間科倫藥業公布2019年年報,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3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68%。短期來看,受川寧中間體產品價格下降影響以及研發費用增加的影響,公司利潤有所下降,但基本符合預期。
  • 科倫藥業2020年淨利潤預計超8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月8日,科倫藥業發布2020年業績預報,受新冠疫情影響,輸液發貨量同比大幅下降
  • 科倫藥業實地調研分享
    可是,坦白說,我沒有關注過科倫藥業。大致模糊感覺是這是一家大輸液領域的全國龍頭企業,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嚴重,股價漲幅遠低於醫藥板塊平均漲幅,估值也不貴,市場對公司的預期也不高。正因為大家對科倫藥業預期不高,所以我才對去科倫藥業調研產生濃厚的興趣。
  • 科倫藥業預計2020年盈利逾8億元 疫情下輸液發貨量下滑致業績微降
    受疫情影響,醫藥行業業績略顯疲態,輸液巨頭科倫藥業(002422.SZ)也受此影響。財聯社記者從一位接近科倫藥業人士處獲悉,因上半年醫院非疫情科門診量的下滑,進而影響公司上半年輸液出貨量下降,導致全年業績下滑,目前輸液出貨量已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
  • 科倫藥業預計2020年盈利逾8億元,疫情下輸液發貨量下滑致業績微降
    文 | 財聯社 記者張海霞受疫情影響,醫藥行業業績略顯疲態,輸液巨頭科倫藥業(002422.SZ)也受此影響。財聯社記者從一位接近科倫藥業人士處獲悉,因上半年醫院非疫情科門診量的下滑,進而影響公司上半年輸液出貨量下降,導致全年業績下滑,目前輸液出貨量已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
  • 科倫藥業:2020年半年度淨利潤約2.03億元,同比下降72.15%
    每經AI快訊,科倫藥業(SZ 002422,收盤價:24.48元)8月30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03億元,同比下降72.15%,營業收入約為72.31億元,同比下降18.95%,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4元,同比下降72.55%
  • 為什麼科倫藥業(002422.SZ)的第三發驅動比較難兌現?
    作者 | 桃園劉華強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1  近期科倫走勢很強  最近科倫藥業(002422)的走勢很強,買方有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將其作為第二大重倉股,賣方也有多家券商陸續深度覆蓋並給出買入評級。
  • 科倫藥業擬分拆川寧生物至創業板上市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公告日,科倫藥業直接及間接持有川寧生物88.49%的股份,是川寧生物的控股股東。劉革新直接持有科倫藥業3.79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35%,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4.09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8.43%,劉革新為科倫藥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亦為川寧生物實際控制人。
  • 科倫藥業(002422.SZ):「三發驅動」帶動新藥逆勢爆發,創新研發打開...
    下半年的業績又將如何?近期,科倫藥業(002422.SZ)公布了上半年的業績情況,整體來看,大輸液板塊確實是受到疫情影響,但令人驚喜的是上半年新產品獲批後正在逆勢增長,這也說明近年來公司在創新研發轉型的道路上已經開始進入收穫期,進一步打開公司的成長空間。
  • 科倫藥業失手利君國際 三巨頭混戰大輸液領域
    長期跟蹤醫藥領域,並關注科倫藥業的西藏德傳投資公司董事長姜廣策告訴記者:「很顯然,此次科倫藥業整合失敗是其發展中的一次波瀾,不過這一挫折不會逆轉科倫藥業原有的軌道,科倫藥業還將在抗生素產業鏈的上下遊繼續進行併購整合。而在大輸液領域,即便未能成功收購利君國際,科倫藥業仍可以與利君國際子公司石家莊四藥廠進行合作,進軍華北市場。」
  • 譽衡藥業困局:大股東陷破產重整,併購後遺症頻發
    譽衡藥業將業績虧損歸咎於新冠肺炎疫情,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及行業上下遊延遲復工,人員、物流受限,產品需求下降,公司一季度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但譽衡藥業面對的問題,顯然並非如此簡單。
  • [特寫]科倫藥業董事長:列車將正點到達 2013值得期待
    此次科倫藥業併購利君國際正符合這兩個邏輯,是一次互惠雙贏的產業整合。利君國際也是科倫藥業整合產業遠景、推進戰略布局的不二選擇。 (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接受財富天下專訪)    據了解,截止2011年11月底,科倫藥業的資產負債率為41%,公司今年6月準備發行11億元的公司債和14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 科倫藥業發布中報 新藥研發與銷售同步發力
    科倫藥業在行業低迷期苦練內功、積蓄力量,新藥研發成果豐碩,新藥銷售佔比增速提升迅速。8月31日,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倫藥業,002422.SZ)發布2020年中報,當期實現營業收入72.31億元、歸母淨利潤2.03億元。由於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和醫藥製造業的嚴重衝擊,公司營收和利潤有所下降。
  • 科倫藥業質押配股 銷售費新高 劉革新到底缺不缺錢?
    細觀之下,除了業績不佳,配股「圈錢」、銷售費用高企、股東質押等黑天鵝因素,一起醞釀了這次利空情緒。一方面,諸多不確定性堆積,預示著科倫藥業問題複雜性;一方面,研發力量的可圈可點,創新藥的利好不斷,又讓市場看到其改變的可能性。劉革新該如何握住這個關口呢?
  • 科倫藥業,又見存貸雙高?
    在公司經營正常的情況下(整個行業突然陷入困境如2020年的石油化工行業除外),利息支出超過淨利潤的30%,可以判定是存貸雙高。舉個例子:科倫藥業。一、業績情況近年來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增幅尚可,但淨利潤保持很低的增速,2019年甚至比2018年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