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麼多穆斯林,為何卻不願回巴基斯坦呢?

2020-12-19 騰訊網

從世界歷史來看,很多時候,國家的劃分那是根據民族或者宗教劃分的。甚至在國家的獨立上,這一點尤其明顯,最典型的就是英國對印巴分治的劃分,就是按照宗教來劃分的,也就是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印度有那麼多的穆斯林,受到印度排擠,但是他們為何不願回到巴基斯坦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三點。

按照印巴分治的原則,所有的穆斯林應該歸屬巴基斯坦才對。所以我們看到,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有4億多的穆斯林。但是其實在印巴分治的時候,雖然巴基斯坦的很多印度教徒來到了印度,但是印度境內的穆斯林,卻沒有回到巴基斯坦。到現在印度的穆斯林群體,超過2個億,堪稱天文數字。

而且這些穆斯林在印度遭受到不公正對待,所以我們看到,今年以來,整個穆斯林群體遊行示威不斷。按照印度的現狀來看,顯然不太喜歡穆斯林,因為穆斯林太多,那麼無法有效凝聚印度教。很多人不明白,既然如此,這麼多的穆斯林,為何不回巴基斯坦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第一,根本養活不了。

巴基斯坦人口近3個億,但是國土卻不足百萬平方公裡,本身那是很小的。而且整個國家發展滯後,人均GDP還不如印度,這一點使得巴基斯坦沒有能力接收這麼多的穆斯林。更何況,現在的巴基斯坦已經是人滿為患,國內經濟矛盾巨大,所以也不具備這個能力接收。也就是說,即便是這些穆斯林願意回巴基斯坦,其實巴基斯坦也很難接收。

第二,不一樣的穆斯林。

巴基斯坦的穆斯林,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是旁遮普人等,而他們實際上是從中亞傳來的穆斯林,而且比較虔誠和純粹。但是對於印度穆斯林來說,基本上是古代皈依穆斯林的印度教徒或者其他的宗教。

因此,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他們跟印度教融合很深,基本上融為一體。所以是印度化的穆斯林,跟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也不是一個,這一點那是尤其重要。所以這些穆斯林不會,也不願意回到巴基斯坦。

第三,分布太分散。

印度的穆斯林雖然人數很多,但是分布比較分散,散落在全國各個邦,難以形成集聚和集合。這一點對於這些穆斯林來說,尤其關鍵。因為太分散,難以有效的移動和遷移,而且分散也基本上被印度各個地方看護起來。

所以這也導致了穆斯林難以形成力量,而且印度的穆斯林,還有很大程度上那是孟加拉人,對孟加拉國更加認同,基本上很難認同巴基斯坦,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印度穆斯林雖然很多,但是基本上很難回歸巴基斯坦了。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

相關焦點

  • 印度那麼多穆斯林,為什麼卻不願回巴基斯坦呢?
    甚至在國家的獨立上,這一點尤其明顯,最典型的就是英國對印巴分治的劃分,就是按照宗教來劃分的,也就是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印度有那麼多的穆斯林,受到印度排擠,但是他們為何不願回到巴基斯坦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三點。按照印巴分治的原則,所有的穆斯林應該歸屬巴基斯坦才對。所以我們看到,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有4億多的穆斯林。
  •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哪些區別呢?為何兩國勢同水火?
    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無論是相貌還是說話的方式,幾乎都是一模一樣。那麼,這兩個國家的到底有哪些區別呢?另外,為何兩個國家的關係勢同水火呢? 印巴兩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宗教信仰。而謝赫、帕坦和莫臥兒都是徵服過印度的穆斯林貴族姓氏,這四個等級屬於印度穆斯林的貴族等級。在印度比較上層的商人,官員,教士和演員,基本上出自這個貴族種姓。而貴族之外,還有非阿什拉夫,這個就相當於首陀羅和賤民,裡面分為阿吉拉夫和阿賈爾,阿吉拉夫是印度教首陀羅改信伊斯蘭教的人,後者是印度賤民改信伊斯蘭教的人。印度教只將人分成五個等級(包括賤民),而印度的伊斯蘭教將民眾分成6個等級,比印度教更印度教。
  •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恩仇錄:印度磕磕絆絆的大國夢
    若是英國人再不撤走,恐怕印度的民運人士會毫不猶豫的對其進行迫害。 與此同時,印度內部也不是特別團結。那裡生活著眾多的穆斯林,他們不願再與印度教徒同在一片藍天之下,所以在伊斯蘭教徒們在印度建立一個穆斯林國家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 巴基斯坦總理強硬警告:生活在印度的穆斯林,有種族滅絕的風險
    從有限的信息來看,這場騷亂已經造成至少25人死亡,175人受傷,另有3000多人遭到逮捕。該案規定,2014年12月31日前因受宗教迫害逃離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來到印度的信仰六種宗教(印度教、佛教、錫克教、耆那教、拜火教、基督教)的少數族群,如果在印度居留時間超過五年,可申請加入印度國籍,但唯獨排除了穆斯林群體。
  • 中亞穆斯林那麼多,為何很少產生恐怖組織呢?
    而與此同時,對於世界來說,很多宗教的發展也帶來了災難和動亂,最典型就是穆斯林。產生了世界很多的恐怖組織和恐怖力量,對於全世界的安全構成威脅。尤其是其所採取的極端殘酷的恐怖主義襲擊和手段,更是讓全世界顫抖和膽寒,這無疑是世界的災難。但是對於穆斯林來說,也不是都這麼極端,最典型中亞的穆斯林那麼多,為何很少產生恐怖組織呢?
  • 巴基斯坦為何要用烏爾都語取代英語?
    烏爾都語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語言,巴基斯坦為什麼要提高烏爾都語的地位呢?小門小戶的烏爾都語依常理推斷,巴基斯坦之所以要力推烏爾都語取代英語,應該是因為國民大部分說烏爾都語,而英語限於上層社會使用,因此會造成「因為不懂英語錯失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機會」。但是事實上,巴基斯坦以烏爾都語為母語的人並不多。
  • 印度河為何在印度鄰國巴基斯坦境內?
    森格藏布呈東南——西北走向,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就稱為印度河,折向西南方向,在巴基斯坦匯入印度洋。印度河在巴基斯坦是什麼樣的地位呢?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非洲國家埃及面積100.1萬平方公裡,但沙漠和荒地面積佔了大部分,埃及的9900萬人口主要生活在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兩側。
  • 為何印巴不願放棄?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雖然當時按照英國的這個方案,印度與巴基斯坦都獲得獨立,然而兩國依然還存在著諸多領土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也是為何日後兩國會頻繁發生衝突的根本原因所在,其中最主要的領土問題便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
  • 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原本提倡國家統一,為何最終推動了印巴分治
    一、早期的民族主義者。  當真納回到印度時,面對仍然落後和貧窮的祖國,心中深感失落。他認為,正是英國的殖民剝削,才導致了印度的貧窮和原地踏步。  雖然家族信仰伊斯蘭教,但來自西方文化浸染的真納,並沒有受到影響,。他吃豬肉,喝酒,從不遵守伊斯蘭教規。對於古蘭經的理解,他甚至沒有他的政治對手甘地了解得多。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4億穆斯林,分分鐘顛覆他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4億穆斯林,分分鐘顛覆他印度,南亞次大陸的巨無霸國家,幾乎每個南亞國家都必須看印度臉色行事。雖然印度大佬的臉色太黑,不同意看清。南亞各國中,最先被印度吞併的,便是錫金國。
  • 印度為何那麼喜歡擴張領土呢?
    但是這個卻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印度,印度二戰後,為何那麼喜歡擴大領土呢?其實原因只有六個字。因為二戰對世界造成的巨大傷害,所以二戰後聯合國的規則就確定了整個世界和平的主要方向。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國那是嚴格禁止領土擴張和戰爭,對於那些敢於發動戰爭的國家進行處罰。
  • 巴基斯坦主動宣告:印度古吉拉特邦為自己領土
    根據印度方面的消息稱,近期巴基斯坦又開始挑事了!印度方面報導稱,在經過1972年和1991年的投票,巴基斯坦近期為何又宣稱擁有賈納加德?要知道賈納加德已經加入印度的古吉拉特邦,是卡齊亞瓦爾地區的一部分。
  • 分裂的次大陸篇:印度是如何將孟加拉從巴基斯坦肢解出去的?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曾經是一個國家,巴基斯坦被稱為西巴基斯坦,孟加拉被稱為東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曾經是巴基斯坦的一個省,東巴基斯坦存在的時間段在1955年~1971年。那麼,東巴基斯坦是怎麼變成了孟加拉國的呢?下面談談這個問題。
  • 騷亂中至少25死 莫迪為何力推「反穆斯林」法案?
    印度旅遊業也遭到重創,官方表示12月泰姬陵遊客同比大減60%。暴亂的起因是去年12月10日印度議會通過的一項移民法案。法案規定,於2015年前來到印度的非法移民中,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天主教的教徒可獲得印度國籍,但穆斯林除外。莫迪政府為何力推有「反穆斯林」之嫌的法案?印度政府又是如何應對的?
  •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火藥桶」,是一個西方大國70多...
    主要內容除了確定「印巴分治」的方案以外,還特別對土邦的問題做出了規劃——「各土邦國的前途由其自行決定」:  王公土邦562個,佔印度面積2/5,人口8.1千萬,享有獨立地位,可以自由決定參加印度或巴基斯坦。如果某土邦不願加入兩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可以繼續保持同英國的舊有關係。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
  • 為什麼巴基斯坦和印度仇恨這麼深?馬上了解!
    其中包括在歷史赫赫有名的任務:「聖雄」甘地、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巴基斯坦之父」真納。由於黨內的權力鬥爭越來越激烈,1921年國大黨分裂,身為「穆斯林聯盟」主席的真納退出國大黨並開始與其對立。1940年開始推動穆斯林建國,他們將穆斯林佔多數的省份的第一個字母拼起來,造了一個國名,叫做「巴基斯坦」。
  • 埋雷是英國殖民主義一貫作風,印度巴基斯坦這個雷埋的比香港更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實力已大不如前,隨著各地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也到了最後時刻。印度的獨立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事實,但是獨立後的印度究竟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才最符合英國的利益呢?對於印度未來的命運,當時印度國內民眾的兩大主體——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各執一詞。
  • 為什麼「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內,卻被稱為印度河呢?
    導語:為什麼「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內,卻被稱為印度河呢?如果現在大家再去翻閱自己的中學歷史課本的話,一定會在課本裡看到「哈拉巴文化」這五個字,那麼對於這五個字是什麼含義呢?其實這就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對於它的遺址是在印度河流域。
  • 巴基斯坦為何選擇靠近邊境的伊斯蘭瑪巴德作為首都?
    然而,巴基斯坦卻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將首都建於邊境處,這是何故呢?要知道該國原來的首都喀拉蚩可是靠近阿拉伯海的港口城市,當然沿海城市也不適合作首都,那為何不選擇該國的中間地帶呢?喀拉蚩的人口增長太快,沒有發展空間,生存空間都越來越小。喀拉蚩作為一個大都市,經濟相對發達,到這裡定居的人非常多。
  • 巴基斯坦為何要把首都從沿海的喀拉蚩遷到內陸的伊斯蘭瑪巴德
    喀拉蚩聚集了約2000萬人口,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也是巴基斯坦的經濟和商業中心。在建國初期,喀拉蚩曾是巴基斯坦的首都。有趣的是,喀拉蚩條件那麼好,但在上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卻把首都搬到了東北部的內陸地區。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喀拉蚩條件那麼好,為何巴基斯坦卻要把首都遷到內陸的伊斯蘭瑪巴德?首先,經濟因素。